我是泡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徐鶴繼續道:“但如果嚴格按證據論,在虞國是否出兵這個問題上,三本書的觀點都是孤證,其實任何一家都不能完全採信。能夠確定的,是晉國經借道虞國滅虢,虞國行以方便,而後虞國也被晉國所滅,僅此而已。”

徐鶴頓了頓接著說道:“因此,我覺得三傳都不能作為證據而證明虞國是否出兵,史料互相印證,是必須的。但即使是互相印證成立,如果沒有當時的文物一類更加直接的證據支撐,我們仍然不能斷言得到的就是事實,只能相信其中證據最有力的部分。”

所謂【當時的文物】,即為出土文物。

就像之前說的《聖人家書》,歷史上都覺得這本是是後人假託孔子之名寫的。

但是經過考古發現,其實這本書還真是出自孔子那個年代。

所以說,這本書排除了後人假託,但是不是真的是孔子所言,那也缺乏直接的證據,除非哪個文物上指名道姓說這本書就是孔老夫子親述,那才能作為證據定性。

同樣的道理,你因為成書時間或者書的性質而給假道伐虢定性,這也是耍流氓。

這時有人開口道:“萬一鄉試時,出卷官考這種題,我們總要取用三傳之一作為解答的標準吧!那用哪本書呢?”

徐鶴搖了搖頭:“能給鄉試出卷之人,無一不是飽學之士,他們在出卷時,肯定會避開這種爭議較大的問題。”

“退一步說,就算他們出了《假道伐虢》的題目,三傳中記載的文字並不相同,只要熟記三傳,考官用哪本書,你就用哪本書的觀點作答即可!”

被教育了。

原本想教育新生的廩生、增生們在聽完徐鶴的話後陷入了沉思。

確實,在經史中經常出現有出入的地方,《春秋》還好,《尚書》才是重災區。

往往很多說法在後世都被人揪出來存疑了。

但在這個時代,大家對經史子集的研究還沒有到清朝訓詁派時那麼變態,所以大家對於經史子集中出現的問題,往往不知道如何解決。

徐鶴的辦法雖然沒有徹底解決問題,但也提供了一個考試思路。

別說,還挺討巧。

這個問題,不僅讓以《春秋》為本經計程車子們陷入了沉思,別的人也都開始思考自己本經中出現的問題。

不過這些人在場上之人裡也不過是小眾,大部分人在聽完後完全不知所云。

徐鶴剛剛說的每一個字他們都能寫出來,但湊成了句子,他們就完全搞不明白徐鶴究竟在說什麼了?

這就是經學功夫還沒有到家的表現。

受電視劇的影響,在後世很多人認為,讀書考進士是個很簡單的事,動不動就是一個進士官。

不好意思,真正的歷史中,場中這些秀才都是天下最聰明的一批人。

但就算是這批人,十三經也未必能通讀,就算通讀,也未必能甚解,就算搞明白了,能不能闡發也是問題。

所以,能中秀才,那僅僅是讀書的另一個層次的起點。

徐鶴的這個解答完美地告訴眾人,你們距離考中舉人、進士還差了一大截呢,千萬別懈怠。

這時,一直站在階上的焦訓導也來了興趣,開口道:“沒想到兩聲對《春秋》也有涉獵,那我也出一題,你試答之!”

徐鶴已經知道這是育英齋的訓導焦澤焦克己,自己以後的班主任,於是趕緊謙虛道:“不敢言【涉獵】,只是讀過!”

焦澤很滿意徐鶴的謙虛,微笑道:“無事,就當閒聊!”

說罷,他問道:“都說治史需【據事直書】,對此你怎麼看?”

徐鶴聽到他的提問,頓時整個人不好了。

這題已經脫離的經義,而是考驗徐鶴的治史原則了。

在華夏的史學發展中,一直存在著“予奪褒貶”和“據事直書”兩種治史理念。

所謂予奪褒貶就是以史為鑑,透過一定的記敘原則對歷史進行譭譽褒貶。

比如孟子說:“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懼,作《春秋》。”

從這就能看出,孔子作《春秋》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世人以史為鑑。

但到了兩漢,佔據主導地位的治史觀念變成了據事直書。

比如司馬遷的《史記》、班固的《漢書》,都鮮明地體現出據事直書的理念,唐代史學家劉知己更是對撰寫史書提出了兩個標準,一是撰述方法上必須“徵求異說,採摘群言,然後能成一家,傳諸不朽。”

二是在撰史態度上,讚譽勇於直書的精神,反對曲筆隱晦的行為。

但到了大魏朝,這個問題徐鶴就不能隨便回答了。

因為理學盛行,北宋二程就明確告誡弟子謝良佐說,學者不用儒家義理指導讀史,就會使人心粗,而讀史不知道闡明儒家義理思想,就是玩物喪志。

徐鶴但凡敢在現場對此進行褒貶,那是要出大事的。

但焦澤此言明顯是想聽他對這件事的看法,回答得若是太循規蹈矩,顯然焦澤不會滿意。

“怎麼辦?”徐鶴有些腦袋疼。

焦澤見狀,猜到了徐鶴的擔心,於是笑道:“沒關係,咱們今天就是隨便聊聊,不要有壓力!”

班主任說隨便聊聊那能信?

徐鶴想了片刻決定萬一招【曲線救國】。

片刻後,徐鶴開口道:“剛剛這位歐陽學兄提到《春秋》,那我對【據事直書】的態度,用《左傳》中的一件事來舉個例子,說完後,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如何?”

焦澤聞言差點笑出聲來,心說:“這小子倒是謹慎。”

徐鶴這時開口道:“《左傳·宣公二年》,「太史書曰:『趙盾弒其君』。以示於朝。宣子曰:『不然。』對曰:『子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討賊,非子而誰?」”

背完了課文,徐鶴開始提問:“大家覺得《左傳》中的這段話,是不是據事直書?”

歐陽俊聞言頓時笑出聲來:“【趙盾弒其君】,這當然是據事直書!這還用說?”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痴愚贅婿?朕是皇帝來著!

痴愚贅婿?朕是皇帝來著!

周大番茄
李長安穿越到了古代寧國,成了李府的一個私生子,受盡白眼和欺負。 兩世為人,他怎可寄人籬下?入贅雲家,不過權宜之計。在這寧國,他要打下自己的江山,坐擁自己的土地和子民,誅殺奸臣賊子,平定四國番邦,文若驚鴻,武若驚雷,在這古代風聲鶴起,名動天下。 一朝回首,已是科技強國!
歷史 連載 3萬字
家父李世民,請陛下稱太子

家父李世民,請陛下稱太子

執筆見春秋
四個千古一帝,湊不出一個順位繼承的太子。穿越李承乾,面對李世民的偏愛,魏王李泰的咄咄逼人。 想要登上皇位,那就只能遵守玄武門繼承法。謀反,是為了自救。 “承乾。” “請陛下稱太子!” “我腿瘸,我沒有皇帝像。” “咱們全家造的反,就算你把貞觀之治做成天下第一盛世。” “史書也不會記在你是順位繼承的。” “我現在就去母親墳前等著。” “你賜三尺白綾也好,毒酒也罷。” “這位置你坐到底,千萬別讓給我!
歷史 連載 5萬字
綾羅夫人

綾羅夫人

金阿淼
[預收:二嫁高門/修仙界負二代~] 傅綾羅的爹是定江王貼身護衛,因任務不夠謹慎死在了定江城十里外的桃花林,血染紅了滿地桃花。 她菟絲花一般的孃親見到血染桃花的第二日,一杯毒酒追隨她爹上了路。 留下十歲的傅綾羅被接進王府。 沒有金屋藏嬌,沒有養成系貴女,也沒有暗戀明戀後宅風雲。 定江王天潢貴胄,性情淡漠,殺伐果斷,女人於他只是可有可無的點綴。 傅綾羅從記事起就是冷靜冷情的性子,看得清人性,找得準定位
歷史 完結 8萬字
[原神]璃月婦產科男醫生

[原神]璃月婦產科男醫生

林縈
下一本[原神]提瓦特最棒的玩具製造商 魔神死亡後子民和眷屬一般有兩個選擇,另擇其主,或者為他們的主人復仇。 溯選了第三種——隱姓埋名遊走世間。 這麼說也不對,成為夜叉後的他沉浸殺戮,忘記名字。 現在不過是給自己找回名字。 被奴役時期溯結束了很多生命,得到自由後他重操舊業,迎接更多新生命。 漸漸地,北大陸民間有個傳說,即將生產的產婦遇到危險的時候,會有一位穿著白色大衣的仙人現身,直到新生命誕生仙人才
歷史 完結 7萬字
晉逆

晉逆

暗夜殘花
永康元年,趙王司馬倫廢賈后專政,其權臣孫秀欲圖謀石崇愛妾綠珠,及巨億家資,遂收捕石崇而殺之,並滅其三族,要籍沒其家 “金谷園”。石府上下人心惶惶,正亂作一團之際,一個現代人意外魂穿到了石府大少貼身書僮石寒身上。 面對惡霸大總管謀財害命,命如懸絲一線間,他極力自救。一場大火燒盡金谷園,令石寒浴火涅槃,並乘亂崛起,闖出一番新天地!
歷史 連載 8萬字
農女多嬌媚

農女多嬌媚

本人全糖去冰
一代廚神美嬌娘卻意外穿越,本以為會搖身一變成為大小姐從此養尊處優,不成想竟然陰差陽錯成為窮苦寡婦,還要帶著一個苦心求學的小叔子。 看似溫潤如玉的白麵小生實則揹負著血海深仇,更是慘遭全家滅門之痛,隱忍蟄伏只為將仇人一擊斃命。 不怕!且看她不聲不響開起名震江湖的酒樓,陪著心愛夫君一路披荊斬棘。 看他如何一鳴驚人,布棋滿局,將所有仇人一擊致命!又把自己心愛之人從生死邊緣一次次拉回。
歷史 連載 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