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小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易京南臨易水,之前公孫瓚讓兵士挖了數十道深溝環繞,其中引水灌入,讓敵人不得近。

在袁熙在北新城時,袁紹已經數次進攻易京,有試探性的,也有想一舉破城的,但都被公孫瓚擊退。

直到黑山軍作亂,偷襲鄴城,袁紹方才撤兵收縮,開始著重打擊黑山軍,直到去年打得其不敢出太行山,這才騰處空來,著手攻伐易京。

當然公孫瓚也不會坐以待斃,肯定會和黑山軍互相呼應,但不得不說,這兩邊的配合實在不怎麼好,不然也不會讓袁紹各個擊破,逼到如今的境地。

此時已是深秋,易水枯竭,先前冀州發動十幾萬民夫,將易水掘開分流,或將上游堵塞,大軍趁機渡了河。

易京城外的十幾道深溝,既然沒有了河水,便只是普通深溝,幾乎都失去了作用。

袁紹又令民夫覆土,逐一填平,步步逼近易京城下。

如果這個時代有飛機話,在高空往下俯瞰,便會見到一幅壯觀的景象。

在易京周圍方圓幾十裡的廣袤大地上,無數如同螞蟻一般的民夫,忙忙碌碌地挖土,負土,填埋,砍伐,立寨,結牆。

密密麻麻如同綠豆一般的營寨,在山丘之上,河流之旁,連綿不斷,點連成了線,線連成了面,數萬軍士在裡面來回巡邏。

如果視野再拉高一點,便能看到上百里的範圍內,成百上千的斥候在四面八方巡邏馳騁,隨時探聽各方敵人的動向。

再就是一串串的長線,這是各地運糧的糧車,他們從冀州,青州,幽州等地出發,如同一條條扭動的長蛇,直向袁紹軍的大營而去。

袁紹這次號稱發動了二十萬大軍,其實並沒有這麼多,但七八萬兵士是有的,同時跟隨的,是數倍以上的民夫。

這樣算起來,動員的人數確實超過了二十萬,這是當今天下,只有富庶的冀州才能發動起來的大戰。

幽州就不說了,袁熙的三城,連兵士帶民夫,也才剛剛過萬。

袁譚所在的青州雖然也曾十分富庶,最多時候達三百萬人,但之前黃巾之亂時,就有上百萬人加入黃巾軍,十年間遭受天災人禍,民生凋敝,人口暴減。

而且青州剛經過大戰,元氣大傷,袁譚又為了易京之戰在青州大力征斂,也激起了不少反彈,最後勉強發動了幾萬人。

所以真正的大頭,還是冀州。

在當今天下,冀州是荊州之外實力最強的大州,無論從人口還是經濟上,都頂得上其他數州相加。

即使是在後世,曹操攻伐冀州數年,所屠甚多,打下鄴城後,仍然能在冀州戶籍上找到三十萬可動員的人口。

所以袁尚才要死死佔住冀州,他哪怕只有冀州這一州,也能立於不敗之地,即使青州和幽州加起來,也遠遠不及。

這也是袁紹敢於打大戰的底氣,冀州韜光養晦一年,只為今日一戰!

而在這滿山遍野的冀州大軍合圍中,孤零零的易京城,顯得如此渺小。

當然,這是在高空下的視角,但真正身處戰場之中,才會明白易京多麼難打。

土丘之上的望樓,袁熙站在拿著望遠鏡,仔細觀看著遠處易京的城牆。

這幾天來,十幾道深溝皆被填平,形成了數條直通易京城牆下的通道,上百架投石器在兵士的拱衛下逐步推進,其間不斷髮石,砸向易京城牆。

然而易京的城牆頗為堅固,西瓜大小的石彈砸在城牆上,只留下一個淺淺的凹坑。

更讓頭疼的是,這城牆不僅比一般城池要高,而且裡外前後,至少有五六道之多!

不過袁紹的謀士們很快就發現了弱點,城牆太多,反而導致最前面的城牆防守薄弱。

投石器開始調轉方向,集中轟擊幾處城頭,其所在處的公孫瓚兵士紛紛四散躲避。

袁紹軍這邊卻沒有著急登城,而是開始推出了一輛輛架車,這是有著巨大木輪,下方空間很大,足夠兵士站立的木車。

所不同的是,其頂部由一排圓木覆蓋,極像平時的輜重板車倒扣過來的樣子。

而兵士民夫們就躲在下面,慢慢靠近城牆,直到完全抵達城下。

後面的架車跟上,抵在了最前面的架車後方,然後後面的架車依次跟上,構成了一條暢通的通道。

最前面架車下面的民夫開始拿出挖土工具,對準牆根開始挖土,挖出來的土,則順著長長的通道運送出去。

挖地道!

之所以袁軍選擇挖地,而不是強攻城頭,就是因為即使攻上城牆,後面還有數道牆上守軍,只能一道道用人命填過去。

相比之下,挖地道直接越過這幾道牆,反而成了當前最為保險的辦法。

城頭的守軍見了,急忙將滾石檑木金汁傾倒下去,想要阻止對方挖城。

奈何袁軍的架車上面遮擋的的都是粗重的圓木,這些東西砸上去,架車只是微微震動,下方的人們根本不受影響。

眼見袁軍肆無忌憚地挖土,城牆上面的兵士急了,滾石不要命地砸了下來,但收效甚微。

此時田楷來到城頭,見狀大喝道:“用桐油,將檑木點燃扔下!”

城頭兵士恍然大悟,連忙依法施為,將熊熊燃燒的檑木推下城牆,砸在架車上。

過了不久,最前面的架車就被砸了十幾根燃燒的檑木,也開始著火。

城頭守軍歡呼起來,卻見駕車下面的民夫兵士奮力將燒著的架車遠遠推到一邊,後面的架車趁機推上,又把挖土的地方的地方擋住了!

田楷見狀,命令收集潮溼的柴草,點燃後扔下城牆,一時間牆下煙霧滾滾,袁軍民夫嗆得在架車下面呆不住,四處亂逃。

城頭守軍趁機探出頭來,用弓箭將其一一射殺。

結果呼嘯聲傳來,袁軍投石器又開始攻擊城頭,壓制弓箭手,讓他們不敢出來。

袁軍趁機扛著雲梯上前登城,準備配合挖地道,一起壓制敵軍。

城頭的公孫瓚軍知道丟了城頭,對方會更肆無忌憚地挖地道,弓箭手也不要命的探頭射向袁軍兵士們。

袁熙在望遠鏡裡,將這攻防看得清清楚楚,看著兩邊不斷調整策略應對,心道果然戰場才是謀士將領們最好的老師。

紙上談兵,是永遠不能真正學會打仗的。

他身邊的郭嘉也在拿著望遠鏡觀望,這望遠鏡袁熙倒沒有藏私,在鄴城讓匠人做了些,送給了自己手下最相熟的謀士將領。

袁熙見郭嘉時而點頭,時而搖頭,心中好奇,開口道:“奉孝先生有什麼想法?”

“莫非這城打法不對?”

郭嘉搖搖頭道:“不,這攻城策略,倒是毫無問題,可以說相當好。”

“但我不明白的是,按照這樣的打法,只能打成消耗戰。”

“即使攻勢這麼急,一個月內,遠遠不能消耗完城裡的數萬兵士,相反攻城軍的消耗很大。”

“那便只有一個可能了,圍三缺一,讓城裡守軍逃走,再伺機擊破是最為穩妥的。”

袁熙點頭道:“確實如此,北東南都堵住了,只留出了西門,有什麼不對嗎?”

“若是其他方向,皆是我軍控制的地盤,留出來的話,敵人也很有可能繼續堅守。”

“西邊是黑山軍來援的方向,留出此門,會讓公孫瓚均認為若是突破,便有可能和黑山軍回合,從而堅定逃走的念頭。”

“到時候我軍可以趁著對方突圍,攔截追擊,在黑山軍到來之前將其徹底擊潰,這難道不是最好的選擇?”

郭嘉道:“道理是這個道理。”

“但換了我,會留出南門,同時把大部分士兵從中軍調開。”

袁熙聽了,隨即會意,隨即笑了起來。

郭嘉這人對別人狠,對自己也狠。

後世歷史上,郭嘉曾建議軟禁投奔曹操的劉備,水淹下邳,說明其有著兇狠果決的一面。

這種人用好了,可以如虎添翼,如果用不好,便會影響本心。

不過郭嘉這次空出中軍,引誘對方出城襲殺主帥的行險之計,換了五年前的袁紹倒有可能採用,現在應該是不太可能了。

而且郭嘉的這個說法很是微妙,怎麼好像另有他意?

他側頭看了看郭嘉,發現其神色如常,心道自己是不是想多了?

等袁熙轉過頭,繼續看望遠鏡裡面的戰況,郭嘉才遺憾地嘆了口氣。

自己的想法,還是有些太過離譜了。

要是敵人衝進大營,將袁紹袁譚都殺死,或者袁紹袁譚在劫營混亂之中意外身亡,這便最好了。

公子就能統領冀州大軍,隨後攻滅公孫瓚,回到鄴城再幹掉袁尚,便是北地之主。

這算是最快的一條路了,既然公子裝傻,自己也就當沒說過吧。

城頭城下的攻防,足足持續了三天三夜。

城牆下面十幾條挖土的通道,一直沒有停歇過,公孫瓚軍開始在城牆後面挖深溝阻止。

袁軍一開始將地道向下挖,公孫瓚軍也往下挖,結果袁軍開始橫向開挖。

終於在某天晚上,第一道城牆數個地方倒塌,砸死了地道里面的雙方不少民夫。

第一道城牆就此出現了缺口,袁軍趁機從缺口攻入,到了第二道城牆下面。

此時城內的田楷才醒悟過來,袁軍一開始就是奔著挖榻城牆去的!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南唐烽火

南唐烽火

安仔
下載客戶端,檢視完整作品簡介。
歷史 連載 3萬字
書生兇猛

書生兇猛

陳小九
一覺醒來,陳錦年穿越古代,成為大乾皇朝中一介小小秀才。只可惜原主吃喝嫖賭,五毒俱全,人人喊打。 於是,陳錦年略施小計,做奸商,登朝堂,寒門書生,席捲天下。
歷史 連載 4萬字
漢旌

漢旌

老白汾對瓶吹
莫名其妙穿越到了漢末,遇上了剛剛起步的劉備?開著全圖視野,這還不逆天改命? 別鬧,談情說愛哪有建功立業來的痛快!曹操、袁紹、孫權、司馬懿你們好,我是揣著劇本來的!
歷史 連載 5萬字
寒門書生,開局忽悠個便宜小嬌妻

寒門書生,開局忽悠個便宜小嬌妻

暴躁的老齊
少年劉墨開局遭遇假招婿,用完即殺。震驚之餘,設下計謀,忽悠個絕美嬌妻,走上酒樓大掌櫃人生。 後結識皇子,從此勵志成為皇室御用商人,輔佐皇子成為天下之主。 “跟我玩套路?有得你爽!”
歷史 連載 70萬字
穿成乖軟夫郎的農家書生

穿成乖軟夫郎的農家書生

木風雨
預收主攻種田小甜餅《粟大夫家的鹹魚先生》《穿成“萬人嫌懶漢”》專欄戳戳~~ ========================= 本文文案如下: 一朝穿成福水村人人厭棄的謝家小傻子,謝見君睜眼瞧著眼前破敗不堪簌簌掉牆皮的破草屋,牆角處緊攥著衣角一大一小,瑟瑟發抖的小可憐,心頭紅紅火火恍恍惚惚。 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褲兜裡還窮得叮噹響,滿打滿算也就腦子還好使一點,為了能在這個時代站穩腳跟,也為了能養活
歷史 完結 3萬字
父皇,朕真不想登基啊!

父皇,朕真不想登基啊!

牙籤吃粉條
身為安全第九局的特工李滅,意外穿越到了大梁朝成為了九皇子。西北:九皇子,西北戰事頻發,你再不出手西北就要淪陷了! 眾皇子:九弟,別打了我們不爭了,什麼都是你的!皇帝:老九,父皇我太累了,這個皇位不行你來坐吧! 李滅:老子好不容易穿越了,讓我躺平當個廢物行不行?
歷史 連載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