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仙軒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多爾袞率軍撤回大營之後,第二天便下令全軍後撤二十里紮營。這個訊息頓時讓劉衍喜出望外,清軍大步後撤,基本上相當於,清軍對濟南府城的包圍已經被瓦解。

於是劉衍立即入城面見盧象升,建議盧象升立即向朝廷報捷:濟南之圍已解,山東各部正繼續向清軍展開進攻。

同時,劉衍建議盧象升再次向即墨營、登州營、文登營下令,命令三營參將立即率部趕來,參與下一步的對清軍作戰。

盧象升思索了一下,說道:“三營兵馬戰力堪憂,即便聽令趕來,也幫不上什麼忙,反而還有可能被清軍突襲得手,壞了眼下的大好局面。”

劉衍說道:“督臣放心,眼下奴賊連連受挫,圍攻濟南之策也宣告失敗,奴賊各部士氣低落,敗局已定!”

“讓三位參將領兵前來,不過是為我軍壯聲勢,同時告訴多爾袞等奴酋:我大明援兵正源源不斷的趕來。如此,屬下料定奴賊不久便會撤軍。”

盧象升聞言沉默了一會兒,然後問道:“劉衍,難道不能想辦法打一場,重擊奴賊一次?”

劉衍心中嘆息一聲,自己所部新軍已經傷亡將近兩千人,這才取得了斬首九千餘級,清軍實際的傷亡應該在一萬數千左右。

可是即便如此,清軍依然有八、九萬人馬,靈山衛新軍雖然戰力強悍,但是缺點也顯而易見,那就是兵力太少了,經不起高烈度戰鬥的消耗。

劉衍自然不願意將靈山衛新軍一戰消耗在濟南城下,於是說道:“督臣的心意屬下明白,只是奴賊雖然受創,但是勢力仍在,我軍目前防守有餘而進攻不足。屬下也想一戰擒殺當面奴酋,可是力有不逮,實在難以為繼。”

盧象升嘆息不止,隨後說道:“如此,本督便派人聯絡即墨營、文登營、登州營三位參將。這幾日,奴賊應該都不會進攻了,也正好讓新軍將士休息一陣。”

很快,時間來到了六月初。

十萬清軍在濟南府城連連受挫,折損一、兩萬人馬的訊息不脛而走,周邊駐守的明軍各部深受鼓舞,都是躍躍欲試,甚至一些膽子大的將官,直接帶著小股明軍出現在清軍劫掠的地方,開始襲擾小股清軍人馬。

與此同時,滯留在青州的即墨營參將張友勳、文登營參將魯庭言、登州營參將韓煦聽到這個訊息,都大吃一驚,三人聚集在青州城內的知府衙門內商議起來。

“這、這個劉衍,也太生猛了吧?”

魯庭言難以置信的說著,旁邊的韓煦也說道:“劉衍手中不是隻有上萬新軍嗎?就算加上督標營、撫標營的精銳,也難以與十萬奴賊大軍抗衡啊,這到底是怎麼打的?”

張友勳見二人一臉不可思議的樣子,心中不由得自豪起來,畢竟劉衍這個靈山衛操守官是自己的部下,昂首對二人說道:“這個劉衍啊,在靈山衛嚴加操練新軍將士,一心為國練兵,才能打出如此大捷,也不枉我平日裡對他的敦敦教誨啊。”

魯庭言和韓煦對視一眼,二人心中都是冷笑起來。

不過魯庭言還是詢問道:“張參將,咱們怎麼辦,盧督臣可又派人來了,要求咱們立刻集結兵馬前往濟南府城,與督標營會師,不可延誤啊!”

張友勳思索了一下,說道:“不是說奴賊大軍已經後撤十幾裡了嗎?我看奴賊各旗損失慘重,此戰也打不下去了,咱們就算前往濟南府城,也不會有什麼惡戰的,不如就聽令北上,以免被盧督臣責罰。你們二位意下如何?”

魯庭言還沒說話,韓煦一拍大腿,說道:“好!我看咱們就北上濟南府城好了,再拖下去,奴賊大軍就北歸撤走了,到時候咱們功勞撈不到,還要被盧督師責怪,得不償失啊。”

三人商議妥當,當日便開始集結三營戰兵。

此時即墨營、文登營、登州營的兵力都不多,即墨營四千多人,文登營三千多人,登州營則有八千多人,三個戰兵營加在一起,兵力也只有一萬六千多人而已。

不過這些兵馬已經是三人能帶出來的最強兵力了,經過一天的整頓,三營戰兵從青州城出發,一路北上,經過四天的跋涉,抵達了濟南府城外。

在即墨營、文登營、登州營抵達城外之前,周邊已經有數支明軍抵達城外,少則數百人馬,多則數千將士,加上三營戰兵一起,此時濟南城外的明軍將士已經達到四萬多人。

盧象升和顏繼祖站在城頭上,望著城南、城西、城東遍佈的明軍營寨,二人心中如釋重負。

城外的各部明軍,除了劉衍率領的靈山衛新軍之外,其餘各部明軍的戰力雖然都很堪憂,但是兵力卻是足的,面對士氣低落、接連戰敗的清軍,跟在劉衍部新軍後面壯壯聲勢還是可以的。

顏繼祖此時心情大好,笑著說道:“呵呵,如今各部援軍陸續趕到,而奴賊卻不再攔截援兵,只是窩在營壘之中,可見奴賊也是色厲內荏之輩!”

盧象升說道:“如今形勢大好,奴賊在劉衍所部打擊下,已經承受不起折損了,所以在確定下一步進擊方向之後,是不會輕易出動了。”

“那以盧督臣之間,咱們是不是可以集結兵馬,主動進攻一次,也許可以再造大捷!”

盧象升看著躍躍欲試的顏繼祖,搖了搖頭,說道:“現在形勢好,但是敵我雙方卻依舊勢均力敵,我軍還沒有主動進攻的絕對優勢,不可妄動。”

“唉!”

顏繼祖不無遺憾的說道:“如果此戰我軍有足夠的優勢,一舉將奴賊大軍殲滅在濟南城下,那該有多好啊!”

盧象升心中也很不是滋味,不過現實就是如此,心中不甘也只有認命。

當日入夜時分,劉衍拜見完張友勳、魯庭言、韓勳三人,並且幾人在總督府內,與盧象升、顏繼祖把酒言歡一場,然後便策馬出城返回了城外的新軍大營。33

此時的靈山衛新軍大營內外燈火通明,與城牆上的火把遙相輝映,再加上週邊明軍各部的營壘,濟南府城周邊如同後世的城市燈火一般,光亮璀璨,讓劉衍有一種恍惚的感覺,好像自己又回到了繁華的後世。

劉衍翻身下馬,望著四周的火光,心中感慨萬千,隨後望向南面。

雖然清軍營壘距離此處有十幾裡遠,可是七、八萬人馬的營壘是何等巨大,也是遍佈火把和篝火,在黑夜中異常明顯,即便相隔十幾裡遠,劉衍也能夠望見遠處的點點火光。

“現在多爾袞肯定已經知道各路援軍抵達的訊息了。”

劉衍嘴角上揚,暗道:“大軍士氣低落,各旗兵馬受創,濟南城又打不下,明軍兵力不斷增加,這一樁樁的優勢,我已經想盡辦法造成了,現在我倒要看看,你多爾袞還有什麼牌面可打!”

清軍中軍大帳內,多爾袞毫無徵兆的打了一個嚏噴,然後眉頭緊鎖,看著在座的多鐸、杜度、嶽託三人。

明軍各部援兵陸續抵達濟南城外,盧象升、劉衍的兵力不斷增加,在這種情況下,清軍各旗計程車氣越發低落,甚至那些蒙古兵已經開始不聽號令,已經出現與滿洲兵爭搶補給,互相鬥毆的事情。

雖然這樣的苗頭被恩格圖、伊拜、布顏代強力鎮壓了下去,可是戰事再拖延下去,大軍極有可能會出現問題,那些蒙古人遇到戰事不利便一鬨而散,又不是什麼稀奇的事。

此時多鐸嘆息一聲,說道:“我看不好的話就由我來說吧。”

“我大清勇士每次南下,所需馬匹、鎧甲、兵器大多需要自備,精銳馬甲、步甲都要裝備三、四匹戰馬,這些都是銀子!”

“如果勇士們在戰鬥中不能獲利,這些成本就收不回來,甚至還要虧本,這樣的事情,足以動搖我大清的國本!”

多鐸所言不虛,此時滿清的軍事制度還很落後,士兵所需的兵備一部分是朝廷裝備,但是馬匹和一部分兵備卻需要自己準備,就好像唐朝的府兵一般。

可是唐朝府兵是有土地收入的,這些韃子兵卻什麼都沒有,只有隨軍南下劫掠,搶的東西足夠就賺錢了,搶的不夠、或是戰敗了,那就要虧本。說白了,現在的滿清其實就是一個將國家當成外衣的強盜集團。

杜度和嶽託紛紛點頭,這幾天二人旗下的部將紛紛找來。隨著劉衍所部四處出擊抓俘虜,各旗小股兵馬已經不再外出劫掠了,這就導致各旗已經沒有了收入,自然都很不滿。

多爾袞沒有理會多鐸,而是看向嶽託,問道:“克勤郡王意下如何?”

嶽託說道:“如今明軍勢大,我軍小股兵馬外出劫掠,各部明軍都會蜂擁而至,予以攔截阻擊。我軍若是主力出動,則劉衍、盧象升便率精銳出擊,劫掠戰就會再次變成陣戰。”

“所以,我建議我軍就此罷手,儘快北上北直隸,在北直隸大肆劫掠一番,將各旗的損失彌補回來。”

一旁的杜度也說道:“克勤郡王所言極是,快些北撤吧,在這裡久留無益,夜長夢多啊!”

多爾袞見三人都有意撤退,心中嘆息一聲,此番之所以沒有將那幾個蒙古旗主和尚可喜叫來,就是要直接定下大軍下一步的動向。

於是多爾袞沉聲說道:“既然如此,兩日之後,大軍北上北直隸,各部要嚴加防範,防止劉衍、盧象升所部尾隨追擊!”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膽小如鼠九皇子,一刀能殺九十九

膽小如鼠九皇子,一刀能殺九十九

種花家小熙
林峰魂穿太宣九皇子,開局便是生死危機的局面。林峰:這還玩個雞毛,直接寄……嗯? 大兄,你的太子妃竟有這等美貌?那我也不是不能再掙扎一下!不過再怎麼掙扎,似乎也難敵他國的國力過於強盛啊,這……叮,嘎嘎亂殺系統已啟用! 這讓朕如何是好啊!
歷史 連載 2萬字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芒鞋女
西南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無數百姓逃荒而去, 唯獨近溪村村民齊齊整整,頗為淡然,一問,原來是有地主救濟。 趙家的田地今年休耕,損失並不嚴重,有趙家幫襯,日子雖難,但能過。 可趙家不這麼想,眼瞅著動亂要來了族裡人還無動於衷,都快急瘋了。 這日,趙家把糧倉一開,領著全家人先逃了。 他們一走,族裡人奔走相告,“地主家沒有餘糧啦,趕緊逃難去啊!” 這是一篇古代逃荒文。 本文將於12月27號(週三)入v,希望
歷史 連載 5萬字
將門梟虎

將門梟虎

江左俊傑
僱傭兵穿越到大楚國,成為百戶所軍戶吳年。家裡頭窮的叮噹響,還有一個每天被原主暴打的童養媳。 北邊的蒙元人漸漸強盛,頻繁南下劫掠,大楚國朝不保夕。
歷史 連載 359萬字
囚妄

囚妄

止御
大啟三百五十五年——沐景風繼位,號敬淵帝 江湖勢力紛爭,內有亂臣賊子禍亂朝綱,外有強敵虎視眈眈 十五年前一名女嬰被抱到一處山門外 十五年後,臨淵閣有一名喚斷鴻的少女私自下山遊歷尋找自己的身世 剛一下山就意外被捲入一場皇權貴胄以及國家間的紛爭中,在此期間無意中發現自己的族人皆是死於非命 在下山期間情竇初開的息斷鴻對身為祭妡閣閣主兼國師的某個面具男一見鍾情 祭妡閣作為大啟境內最大的山莊,背後勢力連敬淵
歷史 連載 1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