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波凡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熱氣騰騰的大鍋邊,秀娘忙得渾身是汗,腰痠背痛,但她仍是微笑地為饑民們施粥。

一個個饑民從她手上接過粥後,都是千恩萬謝地離開。

郭威見著嘆了口氣,對林氏道:

“秀兒樂意施捨,就讓她繼續施粥吧,不過,到了晚間,太子有可能會過來,讓她早些洗漱打扮一下。”

“怎麼,太子今晚不返回宮裡?”林氏驚呼道。

“殿下說暫不回,明一早,他還要到鄰近郡縣巡視。”

“可如此危險啊?”

“無妨,除了樊虎的三百千牛衛,我讓瑞兒率二千禁軍隨行,安防沒問題。”郭威胸有成竹。

“哦,那就好。”林氏點了點頭,跟在郭威身後,往粥廠走去。

……

暮色降臨。

城東門外,無論是官吏衙役、軍士、賑災人士,還是幾萬災民,都在各自帳篷裡外喝粥,啃窩頭。

在一片坐著喝粥的饑民群中,忽然有一老者站了起來。

這老者鬚眉皓然,一身灰色破長衫遮身,腳上一雙草鞋,頭上頂著一個‘恩深德厚’的木牌子,慢慢走到太子帳篷前沿,轉身面向饑民大聲道:

“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吾輩受當今太子爺恩澤,何以補報?今後各安生理,毋作非為!”

接著,他慷慨而歌,應該是當地民謠,歌聲悲切!

在場數千上萬人,莫不潸然淚下。

元智聽了也是心裡一酸。

“蒼天無情,民生多艱,吾等飽讀聖賢書,卻無所作為,慚愧啊慚愧!”

在饑民安置棚區的邊上,此時正遠遠地站著幾個儒生。

為首一名男子,年近五十,戴著四方平定巾,穿著一身的直裰儒衫,雖是沉舊,卻清洗得十分乾淨,三絡長鬚,臉容清雋。

災民中那老者歌聲傳來,他雙目含淚,只是仰天長嘆。

在他身旁,站著兩個中年男子,皆是四十上下,聽著悲歌,也是動容。

其中一儒生嘆道:

“確實,數十萬災民,若不是太子爺振臂高呼,朝廷上下,名門望族紛紛施粥,後果不堪設想啊。”

“看眼下的饑民數量,怕是數個州府的災民,加起來有數百萬之眾哦,不知那些災民如何?”

見兩位儒生自責嘆息,另一位中年儒生勸道:

“孔先生,方先生,你們又何必自責,這些時日我等奔波勞苦有目共睹,儒生們無愧於心。”

這三人正是京師大學堂裡的大儒,為首的是儒學學正孔學思。

也就是太子元智在傳濟橋糧市口,瞧見的那位‘摳門’買糧人。

他的身邊兩位,是大學堂儒學訓導方致堯與許竹心。

自饑民剛雲集於京師城下,孔學思便率先發動大學堂裡儒學師生,在京城內四處奔波,呼籲官府富戶在城外設立粥廠濟民。

自己則與十數位儒生,集資搭建粥棚,救濟災民。

這些日子裡,為了籌備救災錢糧,孔學思可是遭受了無數白眼。

那城南李家本為望族富戶,城外州府良田萬頃,在京城州府內還有眾多米鋪,李家家主李虎臣還是位員外郎,三品勳官。

可孔學思找到李虎臣後,他卻以家口眾多,自己力有不及給予拒絕。

連飽讀聖賢書的員外郎,都是這種態度,那些少讀書的商賈之輩更是一毛不拔,還乘機哄抬物價。

所以孔學思等人奔波良久,收穫寥寥。

他感嘆世態炎涼,民不聊生。

還就是太子爺,他振臂一呼,軍神之後郭氏積極響應,朝廷跟隨之,這個局面豁然開啟了。

以前聽說太子爺殘暴無德,血腥殺戮。

可眼前一片賑災景象,有序井然,讓孔學思等難以置信。

若不是親眼目睹,打死也不會相信。

為此,他派出不少儒生,到城郊離京師距離遠點的郊縣去瞧瞧,不要光做表面文章。

幾人一路而來,在路上,卻驚訝地發現該地秩序井然。

以往每年的災月間,地獄般的饑民場景,現基本不見。

這裡巡邏的兵丁不斷,所有遺屍骨骸皆有掩埋,饑民們只是扶老攜幼,眼中帶著希望,往災民安置點集聚。

所謂饑民,都是操著各種口音道:“當今太子爺仁義,在各地設立粥廠,我等都是前往活命!”

到了京師城東門口,看到更大規模的饑民,人數怕有近十萬,卻是人人安樂,每人皆可救濟活命。

未來的太子妃,還親自施粥,幾人都是吃驚,又聽到老者的悲歌民謠,孔學思自是有感而嘆。

這時,太子爺聞訊走出中軍營帳,首先看到了孔學思幾人。

他不由得吃了一驚。

為首的那個儒生,不就是前幾日在糧市見過。

“孤認得這位京師大學堂的儒學學正,他叫什麼名字?”太子問。

“殿下,臣認得,他叫孔學思,是京師裡的大儒之一。”

徐辛春稟告。

“走,隨孤上前去拜見這位大儒。”

說著,元智帶著眾臣出帳篷口,向孔學思三人走去。

尊師重教,這是歷朝歷代為君者的德行,也是一種收買民心的最好時機。

何況,這位大儒學正的風骨,元智從心底裡十分敬佩。

孔學思沒見過太子爺,不過觀這架勢,又是從太子營帳中出來,就知是太子本人親自來了。

“京師學堂孔學思等,拜見太子殿下。”孔學思等三人,沒等太子爺走近,便雙膝下跪,行君臣大禮。

“先生請起。”

元智上前兩步,伸出雙手彎下腰來,親自將孔學思扶起。

徐辛春等見狀,連忙上前將方致堯和許竹心兩位扶起。

“幾位先生親臨災區賑濟災民,對孤觸動很大,表明朝廷為民做的實事,還是不足啊。”

元智當面感嘆,還作出自我檢討,真是難能可貴,在場的群臣,都面顯驚愕之色。

太子乃一國儲君,又代天子監國,如此屈尊虛心,禮賢下士,實屬罕見。

孔學思見狀,連忙對太子爺深施一禮,朗聲道:

“太子殿下不必自責,如此賑災場景,老夫這輩子從未見過,至此,老夫代這些災民謝過太子殿下,殿下年輕有為,如此高恩厚舉,解救數十、上百萬災民於水深火熱之中,實是厚德大義,將譽滿天下!”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人在貞觀,科學破案

人在貞觀,科學破案

大理寺一哥
貞觀六年,長樂公主被鬼纏身,唐皇李世民不信鬼怪之說,派重兵包圍長樂寢宮,誓要證明此乃人裝鬼,而非真鬼。 結果,當夜,於眾目睽睽之下,鬼影現身。一時宮中人心惶惶,流言四起,李世民震怒。 命刑部、大理寺聯手調查,可鬼影來去無蹤,毫無進展。正值此時,一個擁有十幾年刑偵經驗的王牌刑警,穿越而來……至此,大唐最具傳奇色彩、無案不破的最強大理寺神探林楓的故事開始了。 【古代偵探文,主打破案,歡迎入坑】
歷史 連載 66萬字
宋漂男的軟飯日誌

宋漂男的軟飯日誌

老梅森
穿越大宋成為勾欄老鴇的兒子,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最大的夢想就是在這裡躺平混日子。 考狀元?步入廟堂?別開玩笑了,我可是有系統的人,只要女孩喜歡我,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黑科技產物……所以做一位優秀的賢內助才是正兒八經的工作! 噓!……千萬別告訴別人,我的夢想是想當駙馬,成為大宋的第一煮夫……當然我還有一個夢想,就算沒有南北大宋之分,人人安居樂業永遠沒有戰爭……
歷史 連載 0萬字
亂世種田日常

亂世種田日常

小喬且中路
顧小碗給爹孃守孝三年後,收拾包袱離開紅楓村,準備去投靠姐姐們過活。 可大姐夫乃流放犯家的庶子,娃又多,窮得鍋兒都揭不開。 二姐夫前年被抓壯丁後杳無音信,留下二姐母子和一個病弱婆婆,食不果腹。 三姐夫雖是泥瓦匠,有手藝傍身,奈何剛摔斷了腿。 五姐嫁過去三年多了才終於有孕,她不能去添亂。 就剩下鎮子上的四姐,四姐夫識字,在私塾裡做先生,家裡也寬裕,去了那裡顧小碗想著還能做點小活計討生活。 卻沒想到四姐
歷史 連載 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