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波凡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姜五郎從肩上褡褳裡掏出三串銅鈿,“啪…”的一聲扔在桌上,大聲道:

“老漢,這是給你的茶錢。”

賣茶老漢呆了,等他反應過來,姜五郎已翻身上馬,追趕太子去了。

“謝謝軍爺,祝你交上好運。”

他開茶棚數年以來,沒見過哪位軍爺喝茶給錢的,而且這軍漢還給了不少。

老漢忙不迭追趕出來,對著姜五郎的背影,連聲道謝。

十數日之後,老漢才知,自己竟是張烏鴉嘴。

他祝福的這位軍爺,好運倒沒交上,卻差點把命交上。

當然,這是後話。

話說太子爺他們一行,進入糧市不遠,在一間糧店門口,元智被旁邊一陣說話聲,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一個五旬男子,正與店鋪的主人討價還價,兩人看上去已是商討多時。

那男子臉容清雋,三洛長鬚,戴著四方平定巾,穿著一身的直裰儒衫,雖是陳舊,卻漿洗得十分乾淨,看樣子是個文人書生。

身旁,一個小廝扶著一輛獨輪手推車。

五旬男人面前,放著兩大袋穀米。

只見他手指著穀米,嘴上嘮叨著要求米店掌櫃,再給便宜點。

那米店掌櫃有些無奈,道:

“哎喲喂老先生啊,鄙人這店裡的穀米,已經很便宜了,全市最低價,你到處轉轉,有我這個價嗎?我也是從漕運過來,要進價的呀,您這樣還價下來,我就沒得賺,還虧了不是。”

老先生歉意笑道:“掌櫃的,老夫所帶錢幣不多,再便宜些,就將它買下。”

那個掌櫃已經說得口乾舌燥,他無奈地搖了搖頭,道:“好吧,看您是個讀書人份上,這米就每袋再便宜一分銀吧,不能再多了。”

老先生拱手微笑道:“多謝掌櫃。”

說完,從肩上一個裝著錢幣的褡褳裡,倒出一些碎銀,銅鈿等,十分仔細地數了起來。

逐一將糧銀支付清楚,然後讓小廝將兩袋穀米,放在手推車上,高興地走了。

米店掌櫃看著老先生離去的身影,嘆了一口氣道:“這老先生好歹是京師大學堂裡的學正,怎麼就這麼摳縮呢?”

旁邊圍觀人群中,有人說道:

“申掌櫃,你不要在背後貶斥這位老先生,他可是難得的清廉,從不收受學子們的財貨官金,也不出去潤筆賺錢,沒了這些來源,他一個大學堂的學正,每月錢米也就是幾鬥,不仔細些,怎麼過日子?”

“就是,他都不敢在城裡小攤販那買米,寧可步行幾十里路,來到傳濟橋糧市批發,就為省下幾分碎銀。”

“你們都有所不知,他買的這些米,可不是家用,而是為了賑濟災民,據說,學堂裡不少儒生,自發組織起來,在城東搭建粥棚賑災呀。”

眾人都是唏噓,有嘆息,有讚美。

元智聽了心頭一顫,不禁臉紅耳赤,像被人打了一記耳光。

京師大學堂的儒學學正,相當於後世大學裡的一級教授,或者說是院士,反正級別很高。

可就是這樣的學者,生活窘迫成這模樣,仍然是心懷災民。

相比那些腦滿腸肥的貪官汙吏,這文人風骨,是多麼的令人敬佩。

“公子爺,咱們走吧,這糧市大得很,天黑了怕途中不安全。”丁九在旁提醒元智,把他從思緒中拽了回來。

“嗯。”

元智騎著馬,繼續向前。

一家叫永興糧油的大型商鋪前,停留著很多前來採購的糧擔騾馬。

在那裡,擺著幾個斛鬥,遠遠比普通糧店使用的要大得多。

元智略略一看,此時正有一個商戶正在交單斛鬥,那斛鬥上的大米已是高高冒起,堆得很尖了。

一個管事模樣的人,還在指揮旁邊一個夥計,小心謹慎地不斷往上加。

這是家誠信商戶啊,怪不得門口這麼多商販前來採購。

元智心裡暗自高興。

當加得不能再加時,那管事對旁邊大喊一聲,“馬大腳,看你的了!”

旁邊一個乾瘦男子,坐在板凳上閉目養神,聞聲的他站了起來,也不說話,只是大步走到斛前。

可接下來一幕,讓太子爺驚得目瞪口呆。

只見那乾瘦男人屏氣斂息了半晌,猛然大喝,重重一腳踢在那斛鬥上。

頓時,那斛鬥上的大米撒了大片出來,紛紛掉落在地上,但巨大斛鬥並沒倒下。

旁邊有人讚道:“好力氣,不愧為馬大腳。”

那個叫馬大腳的,踢完後又回去閉目養神。

那採糧商販臉有苦色,可糧倉米店管事的,則是笑嘻嘻地指揮幾個小廝,將散掉在地上的大米掃起來,放入旁邊一個大木鬥裡。

“這是為何?”

元智看不懂,扭頭請教旁邊一個看熱鬧的商戶。

商戶看了元智一眼,認為是個紈絝公子,便咧嘴說道:

“這是家官商,衙門規定,散掉在地上的谷糧,叫耗餘,歸店裡小吏們所有。”

噢原來是這麼回事。

元智聽罷臉色變得很難看,十分失望地搖了搖頭。

這些小吏的聰明才智,都放在這些歪門邪道上,坑蒙拐騙朝廷和廣大百姓。

那個小商戶還告訴元智,為了得到這些“耗餘”,各地糧倉小吏,紛紛苦練腿法,有些人甚至能練到一腳踢斷一棵小樹。

看了剛才那一腳,丁九和姜五郎兩人也是驚歎,丁九道:“這個傢伙,怕是一腳能踢死一頭牛哦。”

姜五郎則憤然道:“這些狗賊,有機會尋這些傢伙比試腿功,踹斷他們的腿,看他們拿啥去踢。”

兩人沒心沒肺地議論著,元智則是臉色陰沉。

三人繼續沿街道往北邊而去,一路上,到處是運載糧米的人群。

元智有所不知。

賑災糧食由於從漕幫的五牙巨船,直接轉運到了災區,故傳濟橋儲備糧倉,不再需要供應災區。

今日,恢復市民供應。

所以,這裡才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沿街大小米店也大多是人流滾滾。

當然,生意火爆的當屬官家糧倉所開的米店,因為他們的儲糧最為充足。

可是,很多人採購出來時,都是一張苦瓜臉。

顯然糧價之高,大大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外。

跑遍了整個糧市,各家米店都是如此。

顯然,糧市各米店已是達成共識,全部統一了價格。

到處是唉聲嘆氣聲。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沖喜後,亡夫他又活了

沖喜後,亡夫他又活了

林不歡
【正文完結,番外更新中~】 【預收《小啞巴他有點乖》歡迎收藏】 本文文案:喻君酌原是侯府尊貴的小公子,卻因算命先生一句“克父”被送到了京郊的莊子裡寄養,直到十六歲這年才被接回。本以為人生會就此改變,卻不曾想等著他的依舊是無盡的冷落苛待,直至他橫死街頭…… 再次睜眼,他又回到了剛被接回喻府的這一天。 喻君酌累了,他不想再討好任何人,也不想再去爭取那稀薄得可憐的親情,而是選擇了嫁給淮王做男妻。 淮王,
歷史 完結 3萬字
大明:嘉靖修仙啦

大明:嘉靖修仙啦

慵懶的貓大
一個搞笑的飛昇大佬,一個噶了的嘉靖,兩者合二為一,於是,一個修道打算重新飛昇的新嘉靖,誕生了。 (最近看大明王朝1566覺得很棒,於是按照該劇情構造一個架空大明,書寫一段新嘉靖努力飛昇的故事。 )(新嘉靖前身為青雲界飛昇大修,因沉迷仙光奧秘,丟失仙界接引座標,最後被虛空毀滅,誰知一線生機下,重生在了劇情剛開始前的嘉靖身上。 對方不想當皇帝,並借用龍氣準備再次飛昇,畢竟散仙比凡人要強。)
歷史 連載 3萬字
三國:百歲老將,貂蟬幫我磨槍

三國:百歲老將,貂蟬幫我磨槍

一條小葉秋
劉鴻穿越三國,成為邊陲一小將。百歲壽誕之時,啟用詞條系統。重新整理詞條,可賦予物品新的屬性和能力。 百歲祥瑞→老當益壯(年齡越大,體質越強,身體機能不會受到削弱)小有天賦→武聖之資(武聖之資,修行武道進境+200%,且武力值翻倍)基礎武道功法→武聖傳承(蘊含武聖傳承的武道真解)虎牢關前,呂布一夫當關,睥睨群雄。 白髮蒼蒼的劉鴻策馬而出。董卓:哈哈哈,一群鼠輩,派一個老賊出來送死,技窮也! 片刻之後。
歷史 連載 34萬字
紅樓:開局庶子,嫂嫂請自重!

紅樓:開局庶子,嫂嫂請自重!

山花泡枸杞
乾德五年,文科優等生“賈琮”穿越而來,毅然踏上科舉之路,成為紅樓世界裡的一個變數。 硬生生將早已註定的紅樓命運長河,開劈出了另一條分支。 豪門公府裡的家長裡短,官場上的波譎雲詭。 外有荒唐腐敗的賈家男人們,內有群芳爭豔的女兒們。 楚楚動人的林黛玉——令人憐惜。 什麼金啊玉的......我只是草木的人罷了! 墨守成規的薛寶釵也有動情一面。 夫君~是...是這樣嗎? 心高氣傲/心狠手辣的二嫂子王熙鳳。
歷史 連載 5萬字
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執筆見春秋
洪武二十五年,朱英來大明第十年,於西域創下偌大基業。 燕王府中,朱英和後世永樂大帝朱棣相談正歡。 時日四月二十五,大明太子朱標薨。 朱英隨朱棣南下京師弔唁。 朱棣:可惡至極!沒想到竟是本王親手送他上位。 朱元璋:老四是個好孩子,把大孫給咱送來了。 朱英:日月光輝之下,皆我大明江山!
歷史 連載 269萬字
明末大寨主

明末大寨主

東仙軒轅
身為退伍軍人的劉煬意外穿越到崇禎十一年,成為徐州戚山寨寨主,流賊大軍正在糜爛中原,清軍鐵騎正虎視眈眈、不斷寇關,而大明則已經日暮西山。 在亂世之中,劉煬以山寨為根基打造根據地,遊走於各方勢力之間,破流賊、敗清軍、擊明軍,重整華夏河山! 李自成、張獻忠糜爛天下,殺!皇太極、多爾袞血債累累,殺!大明行將就木,論述功過後,劉煬擁兵取而代之,帶領華夏對外開拓,創造嶄新盛世!
歷史 連載 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