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十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五月十三日,太學博士庾弘之奏本,國子生楊安玄輕辱太學生,激起群憤,太學生欲與國子生比試六藝(1)。

天子司馬曜大為不悅。兩學並立的目的是尊儒抑俗,在拉攏門閥的同時不堵塞寒門仕進之路,透過兩學互相砥礪,為朝庭輸送有用之才。

如今看來是失敗的,國子祭酒殷茂自陳“國子生皆冠族華冑,比列皇儲。而中者混雜蘭艾,遂令人情恥之”。

想起國子生不堪,惹是生非,立學之初便焚燬學舍。當時為了拉攏高門不了了之,如今皇權在握,用不著再估息,正好藉機懲治一番。

傳旨宣殷茂、車胤覲見。殷茂臥病在床,車胤奉旨前來。

聽完事情的經過後,車胤道:“萬歲,此事不能僅聽一面之辭,兩學之間嫌隙已久,臣怕是有人在興風作浪。”

王寶國冷聲道:“車博士,你莫非想偏坦楊安玄?萬歲,楊安玄才入京多久,先是在妓樓鬥曲,接著在酒樓與人相爭,現在又在國子學中鬧事,足見其品行不端,處處惹是生非。像此等有才無德之輩,萬歲當嚴加申斥,將其逐出國子學。”

車胤揚聲道:“王中書令,車某素聞你與楊家不睦,莫不是尋機報復?”

一席話說得王寶國啞口無言。

徐邈躬身道:“萬歲,臣與楊佺期有舊,數日前楊安玄曾到府中拜見臣。臣與之相談,覺此子還算恭謹,不似張揚之人。”

司馬道子見天子猶豫不決,笑道:“既然兩位博士各持一詞,不如就讓兩學比一比六藝。朝庭設兩學募材養士,總要看看成效。”

司馬曜道:“會稽王言之有禮。五月二十七日,朕前往太學辟雍行禮,親自主持兩學比試六藝,太子隨行見禮。”

王珣奏道:“君子六藝,可命兩學各出六人比較,以定高下。”

司馬曜准奏,想起始作俑者楊安玄,道:“楊安玄出身兵家,就讓他比試射吧。”

…………

車胤散朝後直接去了國子學,命人把楊安玄叫來,劈頭蓋臉地問道:“你可曾說過太學不如國子學的話?”

楊安玄莫明其妙,道:“不曾。”

“你可曾與太學中人結怨?”車胤又問道。

楊安玄聽出車胤話中有話,答道:“愚近日因同窗陶平、甘越與太學生刁雲結怨。”

看來矛盾的根源於此,車胤道:“你詳細道來。”

聽完楊安玄的述說,車胤笑道:“兩次賭博,你贏了刁雲三百多兩金,難怪這小子狗急跳牆。不過,此等無行之輩,贏得好。”

又把陶平、甘越叫來,核實了一回。

車胤道:“太學博士庾弘之奏稱國子生楊安玄辱罵太學生,天子把老夫召去,決定二十五日在太學比試六藝,一決高下。”

陶平聽說驚動了天子,發出一聲驚呼。

車胤不滿地瞪了他一眼,道:“老夫都不怕,你怕什麼?太學不是想跟國子學比六藝嗎,讓助教們選出五人來。楊安玄,你不用選,天子欽點你比射藝,你要是輸了,老夫便將你逐出國子學去。”

雖然與車胤沒見過幾次面,楊安玄還是能感受到這老者言語詼諧,見識不凡,是真名士自風流。

聽車胤語出威脅,並未放在心上,楊安玄笑道:“輸了愚任憑車公處置,要是愚贏了又該如何賞賜?”

“賞你一巴掌。”車胤笑罵道:“你打賭打起癮了來嗎,還想贏老夫一把。”

甘越皺著眉頭,欲言又止。

車胤看見,道:“你有何事?儘管道來,吞吞吐吐不爽利。”

“是。”甘越道:“前兩日愚在酒樓吃飯,聽到隔席有人在議論此事,說國子生陳志四處揚說楊安玄認為太學生不如國子生。”

“啪”,車胤重重地一拍案几,罵道:“國子學居然出了吃裡爬外、出賣同窗的小人,這等害群之馬絕不能留在國子學中。”

“楊安玄,說說你與陳志的恩怨吧。”車胤捋著鬍鬚,似笑非笑地調侃道:“老夫聽說你動輒動手打人,這陳志八成是捱過你的打吧。”

…………

兩學比試六藝的事在國子學中掀起風潮,天子親臨太學主持比試更讓兩學的學子熱血沸騰,在天子面前露臉的機會可遇不可求。

平時不到半數的國子學內人聲鼎沸,那些抱病的、侍親的人都來了,近百人爭奪五個出試的名額。

事關國子學的聲譽,車胤也不敢輕視,親自把關稽核那些報上來的人。

那些靠走門路的人,一問三不知,被車胤怒斥而出,連帶著舉薦的助教也被罵得狗血淋頭。

沙裡淘金,直至二十六日,才選定代表國子學比試的六人:禮,太常孔安國之侄孔致;樂,河東衛敬;射,弘農楊安玄;御,太原溫華;書,琅琊王信之,操之之孫;數,范陽祖昌。

國子學興師動眾,太學更是礪兵秣馬,庾弘之為了自己的大計,親自選拔每一個應試的學子。

他不光想贏國子學,還要大贏,這樣才能力壓車胤一頭,將來天子選任國子祭酒的時候才會想到他。

二十七日,天子臨雍,乘青色安車,樹十二面旂旗,駕六匹青馬;太子三馬駕安車,朱斑漆車輪,青色車蓋飾二十八枚金花;會稽王司馬道子、琅琊王司馬德文,朝中三省九卿六部官員隨同,在六軍護衛下浩浩蕩蕩出大司馬門,過宣陽門,走御道前往太學。

車駕入太學,天子率太子向先聖先師置酒饌祭奠,用太牢(2)祠祭孔子。

足足折騰了一個多時辰,才算禮畢,天子升坐明倫堂,諸臣兩旁侍坐。

天子召車胤、庾弘之覲見,比試正式開始。

第一場演禮,不學“禮”無以立。孔致乃聖人後裔,自幼學禮,強過太學派出的學生,第一場國子學勝。

庾弘之有些坐不住了,悄然起身來到明倫堂外,交待第二場比試“樂”的學生周謹。

周謹笑道:“庾博士放心,愚剛才問過了,國子學出來比試的是河東衛敬,此乃手下敗將也。”

有“禮”必有“樂”,燕饗之樂,即用於宴饗娛樂的音樂舞蹈,有五音宮商角徵羽伴奏。衛敬奏唱《夏苗田》、周謹則演《金靈運》,眾人皆以為《金靈運》更高,太學扳回一局。

接下來比試射。射有五種,“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

白矢即箭穿過鵠的,要用力適當,恰中目標,剛剛露出白色箭頭;參連(3)即先發一矢,後三矢連續而去,矢矢中的,看上去像是一根箭;剡注即箭射出,箭尾高箭頭低,徐徐行進的樣子;襄尺是指臣與君射,不與君並立,應退讓一尺;井儀即連中四矢,射在鵠的上的位置,要上下左右排列像個井字。

司馬曜下旨,比試參連,擺駕來到堂外,箭靶擺在三十餘步外。

太學出來比試的是故輕騎將軍、雍州刺史劉卞的後人劉衷,東平劉家世代兵家。

楊安玄和劉衷將袖子紮緊,向天子與眾大臣行過禮來來到堂下,有人遞上弓。

試了試弓,兩人都嫌輕,經過挑選,劉衷選了一石八斗弓,楊安玄則取了二石弓。

劉衷年方弱冠,虎背熊腰看上去孔武有力,見楊安玄選了二石弓,笑道:“楊兄弟,參連較得是技巧,弓力過強的話反易失誤。”

楊安玄見其好意,笑應道:“多謝劉兄提醒,小弟知道。”

一旁觀戰的庾弘之心中暗罵劉衷多事,兩學比試輸贏,對方越出錯越好。

車胤捋須讚道:“此子有君子之風。”

有軍兵先遞給劉衷四隻箭,楊安玄站在一旁觀看。

劉衷將三隻箭噙在口中,彎弓射出第一箭,第一箭飛出後迅速地取第二隻箭,接連發出四隻箭,四隻箭排行一條直線,間隔不過數尺,“篤篤”地落在鵠上。

喝彩聲四起,劉衷將弓交於軍士,揖禮致謝。庾弘之微笑自得。

司馬曜道:“此子是誰,堪稱神射。”

庾弘之奏道:“多謝萬歲賜劉衷‘神射’之名,此子乃故輕騎將軍、雍州刺史劉卞的後人。”

楊安玄暗暗點頭,天下英雄何其多也,自己若未習練心法,這場比試怕是得輸了。

軍士送上四箭,楊安玄接過,學劉衷樣噙三隻在口。

彎弓射出第一箭,箭去平緩;第二箭不徐不急;第三箭迅速稍快;第四箭急如流星,發出尖嘯,四隻箭在第一隻箭中鵠時連成一線。

楊安玄射出箭時並未排成一條直線,“篤”的一聲,四隻箭幾乎同時以微小的錯位落在箭靶之上,簇擁在一起。

一片寂靜失語。

過了數呼吸,劉衷苦笑道:“楊兄弟這箭術,讓人歎為觀止。”

司馬曜讚道:“神乎其技,朝庭有此俊傑乎。此子為誰?”

車胤笑道:“萬歲,他就是楊安玄。”

“哦,喚他過來,朕要看看。”

楊安玄跪拜,司馬曜道:“且起身,朕有話問你。”

藉著起身之機,楊安玄目光飛快地暼了一眼司馬曜。這位天子身著刺繡袞衣,戴沖天冠,臉色灰白,一副酒色過度的樣子。

司馬曜看了幾眼楊安玄,道:“《小窗幽句》可是出自你手?”

“回萬歲,是微臣所撰。”楊安玄是軍中校尉,故可稱臣。

“今日當著朕的面,且吟一兩句來。”司馬曜對《小窗幽句》的作者是楊安玄也存疑。

楊安玄略思片刻,道:“一字不識而有詩意者,得詩家真趣;一偈不參而有禪味者,悟禪教玄機。”

司馬曜咀嚼再三,道:“妙,此句滿含深意,直指詩、禪真味。如此說來詩亦與禪通,世間事物皆與禪通。”

楊安玄拜伏在地,頌道:“聖明莫過天子,萬歲一語道破詩、禪玄機,微臣望塵莫及。”

司馬曜得意地哈哈笑道:“時人謂卿‘楊小窗’,今後該呼朕為‘司馬門’了。哈哈哈哈。”

眾臣紛紛出言頌聖,王國寶面色陰沉地盯著楊安玄,若讓此獠置身朝堂,將來哪有吾的立足之處。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膽小如鼠九皇子,一刀能殺九十九

膽小如鼠九皇子,一刀能殺九十九

種花家小熙
林峰魂穿太宣九皇子,開局便是生死危機的局面。林峰:這還玩個雞毛,直接寄……嗯? 大兄,你的太子妃竟有這等美貌?那我也不是不能再掙扎一下!不過再怎麼掙扎,似乎也難敵他國的國力過於強盛啊,這……叮,嘎嘎亂殺系統已啟用! 這讓朕如何是好啊!
歷史 連載 2萬字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芒鞋女
西南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無數百姓逃荒而去, 唯獨近溪村村民齊齊整整,頗為淡然,一問,原來是有地主救濟。 趙家的田地今年休耕,損失並不嚴重,有趙家幫襯,日子雖難,但能過。 可趙家不這麼想,眼瞅著動亂要來了族裡人還無動於衷,都快急瘋了。 這日,趙家把糧倉一開,領著全家人先逃了。 他們一走,族裡人奔走相告,“地主家沒有餘糧啦,趕緊逃難去啊!” 這是一篇古代逃荒文。 本文將於12月27號(週三)入v,希望
歷史 連載 5萬字
將門梟虎

將門梟虎

江左俊傑
僱傭兵穿越到大楚國,成為百戶所軍戶吳年。家裡頭窮的叮噹響,還有一個每天被原主暴打的童養媳。 北邊的蒙元人漸漸強盛,頻繁南下劫掠,大楚國朝不保夕。
歷史 連載 359萬字
囚妄

囚妄

止御
大啟三百五十五年——沐景風繼位,號敬淵帝 江湖勢力紛爭,內有亂臣賊子禍亂朝綱,外有強敵虎視眈眈 十五年前一名女嬰被抱到一處山門外 十五年後,臨淵閣有一名喚斷鴻的少女私自下山遊歷尋找自己的身世 剛一下山就意外被捲入一場皇權貴胄以及國家間的紛爭中,在此期間無意中發現自己的族人皆是死於非命 在下山期間情竇初開的息斷鴻對身為祭妡閣閣主兼國師的某個面具男一見鍾情 祭妡閣作為大啟境內最大的山莊,背後勢力連敬淵
歷史 連載 1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