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須陀鎮守齊郡,負責盯著武陽、清河、平原、渤海四郡。

這個人是非常務實的,擔任使持節之後,他知道這個差事不好乾,所以早早的聯絡當地世家富商籌錢,招募了一支兩千人的隊伍,軍械馬匹,也由當地世家供應。

這樣一來,他眼下能夠調動的兵員,加上軍府衛士足有四千之多。

每天他都會親自練兵,雖然齊郡一帶叫苦連天,都稱他為酷吏,但不得不說,正因為他的存在,河北東南四郡目前還算平穩。

四千人每日操練,耗費極巨,畢竟幹活和不幹活,飯量是不一樣的。

而張須陀為了保障衛士糧草供應,最開始的時候,直接亂扣罪名,在齊郡一帶連抄了三個富商的家,一口氣吞了八萬石糧食。

大而緩,可掠之於民,小而急,可掠之於商。

這下子,把剩下那些世家給嚇壞了,然後張須陀再去跟他們交涉的時候,就容易很多,大家也都變的主動了一些。

畢竟是使持節,當地人不可能不怕他。

持節,持的是旌節,旌是旗子,以專賞,節是銅製的棍子,以專殺,使持節也是後來的節度使原型。

不過狀告張須陀的信封,也是茫茫之多,但楊銘和楊暕對此都視而不見。

非常時期行非常之事,張須陀做的沒錯。

古話道:上陣父子兵,為什麼有這句話,因為華夏古代很多名將,都是帶著兒子上陣的。

楊素帶過,史萬歲帶過,賀若弼也帶過,李淵更是如此。

因為有兒子在身邊,會增加一份安全感,畢竟當爹的年紀都大了。

張須陀只有一個兒子,張元備,如今也是一名勐將。

郡守衙門,張元備將一封緊急軍情送至張須陀面前。

渤海郡繞安縣尉殺縣令,迎高應年叛軍入城,首府陽信縣縣丞高杵,私押郡守高盛道,與高應年遙相呼應。

張須陀勐地一拍桌子,大怒道:“這等反臣賊子,既食君祿,安能做此謀逆之事?”

“父親怎麼看?眼下渤海郡兵不血刃,被叛軍拿下,我們如果不能北上鎮壓,恐齊王問罪,”張元備皺眉道:“可是我們去了,清河幾郡若再生亂,如何是好?”

張須陀面色陰沉可恐,沉聲道:“叛軍攻渤海,必有所圖,最近有漁民上報,海面常見高句麗船隻遊拽,恐其與叛軍有所勾連,涉外事大,必須出兵。”

張元備問道:“那麼海上呢?我們管不管?”

“知會東來太守,讓他派水師驅趕海上船隻,不到萬不得已,不要打起來,”張須陀吩咐道。

東來郡,就是山東煙臺、威海一帶,這裡是大隋最大的沿海水師基地,有戰船一百餘艘。

大隋的水師,有個毛病,就是平時沒多少船,只有打算發動戰爭的時候,才會臨時造一些,等戰爭打完,也不會花大錢去保養,以至於大隋水師,形同虛設。

東來郡的這點船,也是開皇十八年,楊諒打高句麗的時候建造的,當時的水軍總管是周羅喉。

而東來太守,是左驍衛將軍史詳的弟弟史雲,這個人和張須陀的關係不錯。

接下來,張須陀開始整軍,幾個軍府的兵全部被徵調起來,而且還提前將一批糧草悄悄送往高苑縣(鄒平市)的孫家鎮藏起來。

高應年這支叛軍,不好打,所以張須陀認為,多半不會速剿,那麼糧草就必須備足。

眼下整個齊郡,貴族百姓都在節衣縮食,惟有軍府這四千人,吃的飽飽的。

五天後,張須陀親自率軍北上。

.......

左右翊衛,是十六衛最大的兩座軍府,兵員素質最高,裝備最好,滿編為三萬六千人。

宇文述著急啊,他知道河北這副爛攤子必須儘快收拾,誰讓自己已經跟楊暕綁在一條繩子上呢?

於是他奏請楊廣,希望和來護兒調換個位置,他去涿郡,來護兒去晉陽。

楊廣準了。

於是宇文述帶著整編的三萬六千精銳,快速行軍,往涿郡去了。

涿郡太守元弘嗣收到訊息後,直接從邊境抽調了一萬大軍南下,直奔河間郡的賀若彌部。

他走後,涿郡會出現一個短暫的真空期,大約十天左右,宇文述才能率領大軍趕到。

並不是他不夠謹慎,其實是算好了時間,畢竟高句麗想要犯邊,首先得打遼東郡,過河西走廊才行,沒有半個月,高句麗進不來,就算來了,那時候宇文述的大軍也到了。

眼下的河間郡,賀若彌還沒有走,他雖然有招募了一些從運河上跑下來的民夫,聚眾千人,但已經無力再去長蘆縣騷擾,留下來,也是為了監視涿郡的動靜。

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已經跑不了了,眼下就等著追兵殺到,然後他再從反方向逃跑,現在是不能亂跑的,以免和上次一樣,稀里湖塗和魏奉年直接撞上。

魚俱羅、喬鍾葵、史懷義三部於信都縣合兵,廣派斥候,打探叛軍訊息。

“賀若彌還在河間縣,高應年及斛律善業去了渤海,看樣子秦王猜測無誤,這群叛賊應該與高句麗有所勾結,”史懷義指著地圖道:“那個高應年自稱舊齊宗室遺孤,高陽康穆王高湜的曾孫,也不知道是真是假,眼下是個姓高的就敢亂認祖宗。”

“真的又怎麼樣?真的更該殺,”喬鍾葵看向魚俱羅,道:“高唐公(爵位)認為,叛軍去了渤海,張須陀會不會出兵?”

魚俱羅沉吟片刻後,點頭道:“多半會,眼下河北叛亂,也就剩下高應年了,剿滅此賊之後,再熬一個半月,運河也就成了,你我三人,也就可以交差了。”

史懷義道:“那我們是不是該早日東進,與張須陀南北夾擊?”

魚俱羅點頭道:“如今決戰之勢已成,平叛也就是月內的事情了,懷義與我領五千人東進往渤海,鍾葵帶兵北上,把那個賀若彌剿了。”

“末將領命!”喬鍾葵道。

兩人都是太守,但魚俱羅有個高唐縣公的爵位,而且是使持節,所以比喬鍾葵至少高了兩級,但和史懷義平級。

因為史懷義現在是太平縣公。

大局基本落定,河北北方的高應年叛亂,鎮壓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而南面的汲郡,鬧事的純粹就是一些平民百姓,宇文化及的四千人,跟土匪過境差不多,走到哪搶到哪,錯了,是比土匪還土匪。

老百姓家裡的糧食牲畜,基本被洗劫一空,美名其曰:借。

而且確實是給鄉里打了借條的,就看鄉里將來敢不敢讓朝廷還了。

這個做法也是為了堵上面的嘴,不是堵下面人的嘴,下面的人不是人。

宇文化及也沒辦法,楊暕沒給他糧食,而他又不能讓麾下的將士餓肚子,將士餓肚子,他自己的人身安全都有危險。

剛離開汲郡,屁股後頭就著火了,思前想後,宇文化及還是決定返回汲郡,鎮壓民亂。

因為北邊的亂跟他沒關係,不是他挑起來的,但是汲郡的亂,他是罪魁禍首。

麾下的車騎將軍楊晃,剛把三個村子給屠了,返回宇文化及身邊後,苦著臉道:

“這麼殺下去,一旦事洩,卑職恐怕是要掉腦袋的。”

宇文化及坐鎮湯陰縣臨霞鎮,聞言笑道:“記住,那些百姓皆為盜匪所殺,跟你沒有關係,你殺的都是盜匪。”

楊晃一愣,趕忙點頭:“將軍說的對,是盜匪肆虐鄉間,屠戮百姓。”

宇文化及心裡清楚,別看自己有老爹罩著,齊王護著,但是將來秦王那邊如果揪著不放,非要治他,汲郡的事情恐會留下口實,所以他藉著鎮壓民亂,也把那些打過借條的鄉里,都給屠了。

這樣一來,就不會被人抓住把柄。

殺這麼多人,而且大多還是平民,他是一點都不在乎,什麼人之初性本善,那是胡說八道,良知這玩意,你生下來有,那就是有,生下來沒有,以後也不會有。

這時候,有斥候送來急遞,是塞外加急的家書。

宇文化及看完之後,吩咐屋內眾將:“湯陰縣差不多了,我們繼續南下,早點解決掉汲郡的事情,返回東郡。”

有將領問道:“不去信都了?”

宇文化及點頭笑道:“許國公已率左翊衛開赴涿郡,河北很快就會消停,沒咱們什麼事了。”

眾將大喜,頓覺輕鬆。

只要不打仗,就是好事,誰願意去冒這個風險啊?

“咱們的軍糧,只夠三日了,要麼現在就走,要麼還得再借點,”有將領道。

宇文化及無所謂的擺了擺手:“借了這麼多遭,也不差這幾次,但是記住,尾巴要處理乾淨,運河就快要完工了,真正的苦日子才剛剛開始。”

楊晃好奇道:“運河完工不是好事情嗎?到時候大家身上都沒了擔子,也輕鬆了。”

宇文化及扭了扭脖子,道:“河北之亂,秦王必然揪住不妨,咱們已經摻和進來,將來也是被秦王針對的目標,你們都有個準備,記住了,汲郡的事情,洩露出去,就是個死,誰也保不了你們。”

眾將聞言,面面相覷,只覺遍體生寒,事關身家性命,打死他們也不敢往外亂說。

宇文化及打量著眾人神色,心裡放心不少。

這些人裡有他的心腹,但也有地方軍府的將領,必須讓他們知曉利害,免得將來引火燒身。

他知道,河北這筆帳,秦王是一定會和齊王好好算一算的。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劇透紅樓,黛玉心態崩了

劇透紅樓,黛玉心態崩了

煙雨織輕愁
現代外科大夫,穿越成紅樓庶子環三爺。 初見黛玉。 賈環:“林姐姐,大臉寶見到你,肯定會說:這個妹妹我曾見過……” …… 賈環送花,黛玉正欲詢問,賈環搶先發問。 先模仿黛玉聲音:“是單送我呢?還是所有姐妹都有?” 換男聲:“所有姐妹都有,別人都已有了,這兩支是林姐姐的。” 再換黛玉聲音:“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 黛玉:“噗哧!環哥兒,偏你會編排人,我非撕爛你的嘴不可!今兒再不能饒你!”
歷史 連載 62萬字
開局選劉備,只有我知道三國劇情

開局選劉備,只有我知道三國劇情

滿地雞毛
天道遊戲降臨,全球隨機挑選玩家進入遊戲,並且遊戲過程將被全程直播! 在遊戲中,有多智而近妖的謀士,可呼風喚雨,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有無雙猛將,以一當百,只恨天無把地無環。 有忠志之士,欲扶大廈於將傾,亦有野心之輩,欲趁勢扶搖而上!在這個烽煙四起的璀璨大世,百家爭鳴,群雄並起,逐鹿於中原,而誰人又能圖射天下? 穿越者顧如秉,被選中成為了玩家之一。看著初始可選擇人物,顧如秉有些懵逼。 只因為初始可選擇
歷史 連載 34萬字
修真界第一苟王

修真界第一苟王

苟雪丁寧
鄒娥皇,在畢業前夕穿到修真世界。 歷經磨難,與人鬥,與天鬥,最後成功憑藉實力... 在蓬萊的績效考核裡倒數躺平了五千年。 人人都說,蓬萊山上的鄒娥皇,是出了名廢物點心,廢物到明明是個劍修,卻從來沒有拔出過自己的本命劍。 直到有一日她作為輩分最高的師叔,護送弟子去參加試煉。 在路上遇到了蟄伏十幾年要捲土重來的大乘期妖王。 鄒娥皇為了保護蓬萊弟子,硬著頭皮站在最前面。 就在眾人感動的眼淚嘩嘩,都以為她
歷史 連載 4萬字
興唐

興唐

東夏天王
隋末季世,四海板蕩,蒼生塗炭。李淵、李世民父子奮袂而起,志在興唐,救萬民於水火。 創業維艱,父子二人廣施恩澤,選賢與能,群賢畢至,謀臣如雨,猛將如雲。 金戈鐵馬,縱橫沙場,屢經鏖戰,每遇困厄,皆憑智勇力挽狂瀾。朝堂之上,亦需縱橫捭闔,周旋於各方勢力之間,方保大業根基。 然英雄亦有兒女情長,家國之下,私情難捨。父子親情、夫妻恩愛、兄弟義氣,交織纏繞,於血雨腥風之中,添幾分溫柔繾綣。 然身處權力漩渦,
歷史 連載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