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隋開皇年間,楊堅便在多地設定過行臺省,行臺尚書令基本上還是他那幾個兒子,後來才改成了總管。

因為行臺省完全就是一個小朝廷,兒子做行臺尚書令,楊堅都不放心,於是才改為總管府,然後將總管府屬官的品級拉低,降低其許可權。

如果在巴蜀地區設定總管,那麼和當初楊秀時期差不多,一個人全都說了算。

但如果設定行臺省,則權利就會被大大稀釋,因為尚書令是太子,而太子不會去巴蜀。

行臺左右僕射,外加行臺六部尚書,肯定會是勢力分明的幾派人,誰也不鳥誰,這樣才方便朝廷管理。

所以朝會過後,楊銘就在東宮召集人手,商議西南道行臺的官員人選。

封德彝率先道:“左右僕射,需是政見相左的兩人擔任,六部尚書,至少得有兩個是太子的人,我們從這兩點下手,就好選了。”

這就是為什麼楊素這麼看重封德彝,還把堂妹嫁給了他,因為這個人確實厲害。

李綱道:“應該再加一條,左右僕射當中,得有一個是陛下喜歡的人,而西南行臺民部尚書這個位置,也得是陛下所看重的。”

說白了,李綱的建議是,這幾個人選當中,得有皇帝的人,而且必須管著民部,因為民部是管收稅的。

話沒有說的那麼直白,但是大家都聽明白了,錢,得是皇帝親自盯著才行。

楊銘認同道:

“李公的話在理,左僕射我有意楊恭仁,畢竟是吏部尚書,又是宗室,沒有比他威望更高的人選了,右僕射這個位置,我倒是想到了一個非常合適的人選,頂替玄挺出任右候衛將軍的王士隆。”

王士隆出身太原王氏,開皇年間,做過楊堅的御衛將軍,後來給楊廣做千牛備身,屬於絕對的心腹。

這個人的爹王韶,屬於北周元老派,輔左楊廣南下滅陳,楊廣擔任幷州行臺尚書令的時候,他是行臺右僕射,是楊廣非常敬重的一位長輩。

把王士隆這樣一個皇帝的絕對心腹放在右僕射這個位置,沒有誰會反對,他留下的空位置,由史萬寶接任,楊銘一直沒有安排史萬寶,就是等軍方出缺。

元文都笑道:“陛下授權太子掌選官員,臣以為這也是一次考量,陛下是想看看太子是否能將西南道行臺省安排的妥妥當當,王士隆無疑符合陛下心意,這個人選不用議了。”

楊銘點頭道:“那就暫定行臺左僕射為楊恭仁,行臺右僕射為王士隆,那麼民部尚書的人選,諸位好好議一議。”

這次針對巴蜀,名義上是剷除巴蜀地方歷年以來的積弊,使得巴蜀能與其它地方一樣,政令通達,政務分明,其實就是搞錢。

所以行臺民部尚書,也得是楊廣的人,楊廣會盯緊這個位置,不容他人染指。

議來議去,大家商定了一個人選,皇帝的寵臣,裴虔通。

裴虔通眼下的職位不高,威望也不行,但是就任行臺民部尚書,還是可以的,這個官職聽起來非常大,但品級並不高,也就略微比楊銘荊州總管時期,總管府的戶曹高那麼一點。

加“行臺”倆字和不加行臺,那是天差地別的兩碼事。

那麼接下來的位置就好辦了,

楊銘以典書坊管記舍人裴熙載為西南道行臺刑部尚書,燕小棠的爹燕寶壽調任禮部尚書,史萬歲的長子史懷義調任行臺兵部尚書,御史臺陳孝意調任吏部尚書,至於工部,需要一個懂工程的,就讓宇文愷的兒子宇文儒童去吧。

這份名單當中,大致可以分為三派:皇帝派,太子派,觀王派。

其中楊廣的人,有王士隆、裴虔通、陳孝意。

太子派有裴熙載,史懷義。

觀王派的楊恭仁和燕寶壽,其中燕寶壽也算半個楊銘的人。

就剩下宇文儒童孤零零一個人,其實也算皇帝派。

這三派,都是皇帝可以絕對放心的人,說到底這套班底,都操控在老楊家自己人手裡。

所以這份名單上呈給楊廣之後,楊廣一字未改,於翌日朝會,當眾宣佈了任命。

御史臺陳孝意這個人,楊銘是非常喜歡的,此人對皇帝忠心耿耿,而且也是一個敢諫的直臣,但是沒有魏徵那麼滿嘴跑火車。

楊銘認為,陳孝意的才華完全在魏徵之上,只不過各人有各人的命運,他在隋末時期擔任雁門郡郡丞,明知大隋氣數已盡,仍是盡忠職守,與劉武周死磕,後來被殺。

這樣的忠臣誰不喜歡?

陳孝意早就看出,太子對待自己不同於別人,有示好之意,所以當他聽到自己的任命時,心知肚明是太子舉薦他的,於是下意識的看向楊銘。

而楊銘這時候也朝他看來,眼神鼓勵的點了點頭。

楊恭仁即將卸任吏部尚書,這個位置頂尖重要,楊廣一時間也想不到合適的人選,於是讓太常卿兼門下省納言牛弘,兼任吏部尚書。

身兼三職,牛弘的權力已經直逼蘇威、裴矩了。

也就是今天的朝會上,高熲請辭了。

楊廣當時的表情非常錯愕,半天回不過神來。

高熲請辭,自然一幫子大老挽留,但大多都是場面事,真心希望高熲留下的,恐怕就楊銘一個人。

“臣老朽不堪厘務,患疾不能任事,有負陛下所託,請辭官歸鄉。”

楊廣只覺心中恍然,尤記得少年時期被高熲訓斥的場景,這個人,是他們家的功臣,雖然楊廣一直以來都不喜歡他,但不能否認,楊廣對高熲是真心實意敬重的,與楊素的虛與委蛇不同。

半晌後,楊廣少見的真情流露,嘆息道:

“朕記得少時聖後曾講述一則趣事,言獨孤公家中有一柳樹,百尺之高,亭亭若蓋,鄉中皆言,此宅必出貴人,如今再看,此言不虛,我大隋得獨孤公,如周得太公,齊得管仲,朕雖有心挽留,亦不忍奪頤養天年之樂。”

站在殿內的高熲老淚縱橫。

腳下的這塊地方,他站了近三十年,走過了無數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如今終得一身解脫。

“兒臣奏請,恢復獨孤公爵位,以示陛下恩遇,”楊銘直接跪地道。

楊廣這次沒有一點猶豫:

“獨孤公開國之功,理當如此,即日起,重複齊國公,百年之後,準其子承襲爵位,加配享高祖皇帝廟庭。”

等於是配享太廟了,牌位會供奉在楊堅的廟庭當中,享皇家祭祀,還給了高盛道世襲的資格,這真是楊廣罕見的大發善心了。

高熲一愣,抬頭看向楊廣。

楊廣朝他點頭道:“獨孤公受得的。”

這也許是高熲唯一一次,真心感謝楊廣,也是楊廣對高熲唯一一次真情流露。

朝會散去之後,所有人都圍繞著高熲,說一些離別的話,畢竟這裡面很多人跟高熲共事了半輩子,交情還是很深的。

有些年輕一輩的,直接將高熲當成了偶像。

大隋講究落葉歸根,高熲他們一家雖然早年便是跟著獨孤信混的,半個天下跑來跑去,但人生最後的時光,還是要回老家。

高熲的老家在渤海郡蓨縣,也就是河北省景縣。

當天下午,楊銘去了高熲府上,算是最後的道別。

高熲心情大好,為楊銘斟茶道:“今朝一別,恐再見無期,老夫能安穩卸任,得幸返回故土,都是太子護佑,此恩不敢忘,只盼兒孫能有報答。”

高熲心裡也清楚,他沒死在楊廣手裡,全靠楊銘罩著外加時時規勸,否則早就被削為平民賜死,哪會有今天的待遇。

楊銘嘆息道:“獨孤公離故鄉已久,何需此時返鄉呢?”

他的意思是,你死了再走不好嗎?非得活著回去等死?

高熲笑道:“人一旦上了年紀,心中掛念唯有故鄉的一草一木,老宅的一磚一瓦,趁現在還能走得動道,老夫想回去看一看,陛下遲早要對高句麗用兵,我會在故土,為太子蒐集邊疆情事,以便將來一舉功成。”

作為渤海高氏的當今第一人,高熲在河北的威望非常之高,三大家族都得給面子。

人家是不在中樞了,但腦袋上還頂著個齊國公,還有著近三十年積累的崇高威望。

他是大隋開皇年間第一權臣,開國之首功,皇帝不辦他,就沒有人敢惹他。

楊銘點了點頭:“獨孤公一路珍重,希望我們還能有再見之期。”

高熲笑道:“老夫走前就不與殿下道別了,今後相隔兩地,互寄遙思吧。”

不久後,楊銘起身告別。

而高熲接下來,會去見一見楊麗華,勉強算是一場主僕之間的道別吧,但是楊麗華這一次,並沒有以主人自居,而是以晚輩之禮,最後親自將高熲送出府外。

望著那道原本高大如今卻略顯句僂的身影,楊麗華掩袖低泣。

五天後,無數的官員百姓主動出城,於長安驛為高熲送行,楊麗華也在場。

五輛馬車,幾十個隨從,這便是高熲最後的行裝。

少小離家老大回,闊別家鄉六十多年的遊子,踏上了歸鄉之路,高熲一生的成就,不會被任何史書所磨滅,註定名垂青史。

楊堅時代的兩大重臣,高熲、楊素徹底落幕。

高熲也為開皇之治畫上了最後的句號.......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楚小縣令:長腿老婆找上門

大楚小縣令:長腿老婆找上門

春山山
下載客戶端,檢視完整作品簡介。
歷史 連載 5萬字
公主成群,贅婿家裡放不下了

公主成群,贅婿家裡放不下了

逍遙的風
工地搬磚被砸死,他竟意外穿越。猛然醒來,只見一絕美女子在懷。凌雲狂呼,蒼天不薄啊! 誰知未婚妻找上門。什麼,這女子是大燕第一才女?還是未婚妻姐姐? !!
歷史 連載 6萬字
她不可能真的想殺我

她不可能真的想殺我

一江聽月
十六歲的隗喜穿越了,帶著一副先天性心臟病的身體,來到了一個違背科學價值觀的修真界。 這裡到處充斥著危險,穿越的第一天,她就遇到了青面獠牙的惡鬼。 後來,她覺得自己要死在這個陌生又可怕的世界裡,卻又峰迴路轉。 她遇到了一個好人。 他是一名修士,名聞如玉,年紀不大,性子溫潤如玉,至情至性。 他救了她,後來還喂她吃了一顆丹藥,讓她幾乎停跳的心臟重新開始跳動。 她在這裡如浮萍,只能以報恩之名尋求他的庇護,
歷史 連載 7萬字
搶了孽徒男主的飯碗

搶了孽徒男主的飯碗

金宮
【壓軸題】:如何從孽徒男主手裡,拯救即將被關小黑屋的無辜師尊? 沈映宵思索片刻,大筆一揮:“只要我先一步把師尊搶走,就能碾平男主的路,讓男主無路可走!” 孽徒師弟:? 師尊:? · 沈映宵穿到一個修真世界,成了孽徒男主的溫潤大師兄。 “根據劇情,我的天才小師弟和我的美人師尊,即將展開一場動輒以全天下陪葬的虐戀情深。” “而我這個大師兄,則會因維護師尊,被男主失手誤殺,成為橫亙在師徒之間的一根拔不掉
歷史 完結 1萬字
從鋪兵開始橫掃天下

從鋪兵開始橫掃天下

草原五班副
三十里鋪驛站有個傻子鋪兵,不爭不搶。什麼?他都能當上驛丞了,這怎麼可能,以前我還罵過他。 驛丞大人,我堂堂驛兵,去站崗不合適吧?那個傻子驛丞怎麼不來謝我,我可是縣令,他是不是真傻? 什麼?葉楓,縣令你也敢捆,還有王法嗎!天下驛丞無品,唯獨三十里鋪驛丞是一品,我這個巡撫還怎麼開展工作? 參他?你說得對,我現在就上摺子參他。葉楓,我只是提個意見,你竟帶十萬精兵圍住巡撫衙門!
歷史 連載 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