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楊廣見李靖,是在私底下見,就在他修身養性的徽猷殿。

不過李靖是被晾了好多天之後,才被召見了。

而李靖對於皇帝的此番召見,自然也做好了萬全準備,在楊廣的授意下,李靖指著殿內鋪設好的地圖,講解著自己對此番遠征高句麗的見解。

楊廣也聽得非常認真,事實上他在大事上面,是從不含湖的,就是有時候特別離譜而已,離譜的一點也不含湖。

李靖起身道:“兵不厭詐,高句麗已經做好準備,等待我大軍抵達,臣以為,應在出兵時機上,迷惑敵軍。”

楊廣點頭道:“怎麼迷惑?”

李靖道:“眼下天下皆知,陛下有意在明年開春,率領大軍御駕親征,那麼高句麗在這個時間,一定是嚴加防範,臣以為,開春之時,應先派小股精銳襲擾,有利於查探敵軍防線佈置,亦可擾亂其心。”

李靖也是非常無奈,因為楊廣同志做了一件古今以來兵家最忌諱的事情,那就是打明牌。

大隋什麼時候打高句麗,二十四路總管都有誰,都從哪走,他竟然提前昭示天下,人家高句麗那邊已經知道了。

關鍵這不是蠱惑敵人的手段,人家實實在在就是這麼佈置的。

這和鬥地主打明牌一個道理,因為牌面太好了,但是鬥地主輸了不要緊,打仗輸了那可不是鬧著玩呢。

楊廣太狂妄了。

李靖這個建議,就是為了彌補他的狂妄。

可惜楊廣不聽,只見他笑道:

“朕意已決,不會更改,不然天下皆以朕為無信之人。”

李靖內心無奈,其實他也清楚,應該是勸不動的,但利弊之事,還是要提前說清楚。

“既然如此,兵貴神速,我軍先鋒需第一時間渡河,直奔遼東城,此城乃高句麗西北第一堅城,需不惜代價拿下,只要拿下遼東城,我軍可以此為固壘,掃蕩周邊山城,控制大梁水,小遼水,開闢出一條南下之路,至於北邊的扶余城,只需圍困即可,不宜纏鬥。”

高句麗首都平壤以北,有五大堅城,遼東城、扶余城、國內城、烏骨城,卑奢城,除此之外,還構築有大大小小的山城堡壘共計兩百餘座,可謂步步為營,非常之難啃。

李靖的計劃,是不管最北邊的扶余城,先拿遼東,再佔烏骨,圍死卑奢(大連),開闢南擊平壤之通道,以期與來護兒的水軍早日會合,只要拿下平壤,捉了高元,剩下的可以慢慢收拾。

這個戰略方針,和宇文述的大致相同,唯一的區別在於,宇文述是希望佔領遼東城之後,九路先鋒軍,以他和於仲文為主力直撲平壤,剩餘七路東西策應,擋住周邊山城的敵軍。

但是他這麼幹有一個問題,就是一旦攻不下那些山城,他和於仲文的主力,就會被拖住。

而李靖相對保守,認為南下之路要清理乾淨之後,才能考慮去打平壤。

一個激進一個保守,你覺得楊廣會聽哪個?

“你帶兵穩重,朕是有所耳聞的,太子常在朕面前稱讚你,”楊廣澹澹道:“然來護兒水軍,經海路直撲平壤,若以你的辦法,來護兒早早便至,然陸路主力遲遲不達,水陸不能相顧,其中一方恐有變動,變者,詭譎難測,不利於大局。”

來護兒的水軍,其實是就給陸路打掩護,負責拖住平壤主力,使其不敢將大軍調離首都,給宇文述方面減輕壓力。

所以水軍也是需要早早出發的,他去的遲了,人家戍衛在平壤一帶的主力,就可以騰出功夫北擊宇文述。

高句麗地盤雖小,軍隊可不少,隋軍一百多萬想要在這地方展開陣勢,非常之困難。

因為高句麗這地方也是山多平原少,首先一個長白山,是人家的北面屏障,扶余城、國內城,這都在山地,非常難打,最好的也是最平坦的一條路,就是遼東、烏骨、平壤這條線,可是這條線,容納不下太多的軍隊。

誰都知道隋軍肯定是走這條線,那麼高句麗其它地方的軍隊,勢必會對這條行軍路線施加巨量壓力,只要能迫使大隋水陸不能相顧,就算成功一半。

李靖認為不能操之過急,要緩緩打通這條線,才能打平壤,否則一旦被夾,情形將萬分危急。

楊廣還是不同意,因為高句麗意在割裂大隋水陸兩軍,那麼大隋就必須保證兩軍如期會合,誰早誰遲都不合適。

畢竟這條攻打高句麗的線路,是沿海線,如果來護兒不能把高句麗的水師滅了,人家的水師就可以沿海騷擾,但是滅了之後,宇文述如果趕不過來,來護兒就會很危險,要麼直接撤走,要麼上岸打,只有這兩個辦法。

實際上只有一個辦法,就是上岸,因為來護兒不敢撤,但是上岸就是孤軍,非常危險。

所以楊廣希望宇文述能夠早點抵達既定地點,與來護兒夾擊平壤。

“你剛才也說了,兵貴神速,朕是同意的,”楊廣道:“戰場之上風雲變幻,時機一閃即逝,你年紀輕輕,竟如此保守,可見你只是一個攻城掠地的勐將,卻不是帥才。”

李靖心中無奈,高句麗地形複雜,本就是易守難攻之地,多年經營之下,固壘遍野,大軍想要長驅直入,哪有那麼容易?人家於這條線上的佈防,必然非同一般,真要按照宇文述這麼幹,絕對會把來護兒給坑了。

兩條建議,皇帝都不採納,但是李靖沒有放棄。

因為他剛才說的這些,都是大的戰略佈局,而他是來爭取行軍總管,既然改不了大戰略,那就改自己吧。

“臣願領精銳,攻遼東、烏骨,圍卑奢,為大軍西路側翼,以護主力順利南下。”

楊廣笑了笑:“今我大隋,有精煉鋼鐵之利,將士被堅執銳,可謂無堅不摧,幾座城池之敵酋,必然望風而降,遼東、烏骨已是不堪一擊,誰去都是一樣的。”

李靖一愣,心如死灰,看樣子皇帝似乎對他有成見了,或許是因為剛才那番諫言,與皇帝的初衷相悖,以至於皇帝不想用他了。

接著,楊廣又道:“但是朕,還是想給你一次機會的,老成持重,可用於國政,但在用兵一道,有時會誤事,太子對你寄予厚望,朕亦如此,此番北上,將楊素教給你的那套統統忘掉,好好領兵,不要辜負朕。”

李靖頓時大喜,道:“臣當效死命,以謝陛下。”

楊廣微笑點頭:“兵部段文振,都跟朕說了,太子已經在兵部都給你打點好了,朕讓你頂替趙孝才,統領右驍衛本部三萬人,外加你所在的右武衛兩萬人,共計五萬精銳,辛世雄、麥鐵杖歸你統帥,負責主力西線側翼,具體事宜,可與兵部協商。”

李靖半跪於地,行軍禮道:“臣若有失,以死謝罪。”

“下去準備吧,”楊廣擺了擺手,李靖退下。

接下來,一直就在隔壁收拾藏書的虞世南進來了,他是皇帝的起居舍人,絕對心腹,知道別人不知道的秘事。

“伯施認為,太子關於永濟渠半糧半貨的建議,是否合理?”楊廣問道。

虞世南整理著書架上的藏書,笑道:“要想馬兒跑,得給馬兒吃點草,臣以為,太子此法乃顧全大局之策,可行。”

楊廣笑道:“他也太好說話了,現在搞得所有人都會去找他求情,就好像朕不講道理,只有太子講道理。”

“他們是害怕陛下,卻不怕太子,原因正如陛下所說,太子好說話,”虞世南笑道。

楊廣點了點頭:“這一點到是很像昭兒,圓滑有餘,霸氣不足啊,給人家辦的事多了,哪天若是不辦了,立時便會遭人嫉恨,將來有他頭疼的時候。”

“人心如此,”虞世南點頭道。

楊廣道:“將太子今晨的那封信取來,朕再看一看。”

虞世南從一堆卷宗當中,取出了那封家信,信上的內容楊廣已經看過了,太子想要舉薦宇文靜禮在李靖手底下做慰撫使。

其實一開始,楊廣是不打算用李靖的,就是看到兒子這封信之後,才改變了主意。

因為兒子的信裡,已經將李靖出任行軍總管,當做了既定事實,就好像李靖肯定會去一樣。

普通家庭,當爹的也會顧及兒子的想法,何況是皇家,皇帝當然需要顧及太子的想法,事實上,楊廣最顧及的就是太子。

因為太子,是一人之下。

於是楊廣又將這封信遞給虞世南,讓對方也看一看,等到虞世南看完之後,楊廣笑問道:

“怎樣?你現在還覺得太子好說話嗎?”

虞世南笑道:“那陛下似乎也要改一改剛才的話了,圓滑是有餘,但霸氣未必不足。”

楊廣哈哈一笑,道:“你說說,朕該怎麼改?”

虞世南想了想之後,道:“舉重若輕,舉輕若重。”

淺了,你看不懂,你以為他將宇文放在前線,是懲戒嗎?人家是給李靖鋪路呢。

他原本就反對朕設定慰撫使,可見宇文靜禮此番安排,是衝著李靖去的,好讓李靖心無旁騖,安安心心的領軍。

這孩子的心計,不是你能領會的。

好說話?朕說他好說話,他就好說話嗎?

楊廣笑道:“伯施這八個字,恰到好處。”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特種歲月之彈道無聲

特種歲月之彈道無聲

嚴七官
優秀的軍人就是一顆兇猛的子彈,出膛後直撲目標,劃過天空只留下無聲的彈道! 這不是一個軍人的故事,這是一群軍人的故事。(《特種歲月》姐妹篇)
歷史 連載 317萬字
帶崽穿越

帶崽穿越

小雪嚶
林奕可帶著三個萌寶穿越了,三個四歲萌寶穿到了年齡翻倍不止的傻子身上,林奕可剛適應寡婦身份,準備帶三傻子孩子逃難。 死了九年的男人回來了,死男人回來後甩過一紙休書,一別兩寬挺好。 恬著臉跟著前夫一家逃難,保命重要,穿來時臉沒帶來,只是這死男人怎麼會是,後世那煞神。 喂,都穿了,休書也寫過了,咋地還想吃老孃的喝老孃的?周言郎表示;我是被你撞到這戰亂時代的,在現代你算計我,偷生了我三個孩子,以後我,你負
歷史 連載 33萬字
誤酒

誤酒

高蹺說唱家
【收尾了,正文最後一章,4或5號更~】 本文文案>> 和死對頭喝了情酒,怎麼辦?! 朝和小郡主黎梨,自幼榮華嬌寵,樂識春風與桃花,萬般皆順遂。 平日裡僅有的不痛快,全都來源於她的死對頭——將府嫡子,雲諫。 那人桀驁恣肆,打小與她勢同水火,二人見面就能掐。 然而,一壺誤酒,一夜荒唐。 待惺忪轉醒,向來張揚的少年赧然別開了臉:“今日!今日我就請父親上門提親!” 黎梨不敢置信:“……你竟是這
歷史 連載 4萬字
觀鶴筆記

觀鶴筆記

她與燈
【正文完結,休息幾天更番外】 【預收:《女菩薩》《與玫瑰書》歡迎收藏】 【文案】 歷史上的鄧瑛獲罪受凌遲而死。 內閣大學士楊倫,卻在他死後都為他親提了:“致潔”二字。 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楊婉把鄧瑛作為研究物件,翻來覆去地扒拉了十年。 十年學術,十年血淚,鄧瑛是比她男朋友還要重要的存在。 結果在一場學術大會上,意外回到六百多年前,那時候鄧瑛還是一個待刑的囚犯。 楊婉雙眼放光:“這樣的一手資料哪裡去找
歷史 完結 1萬字
神尊她知道得太多

神尊她知道得太多

不問參商
溯寧一夢三千年,醒來時已是滄海桑田,物是人非。 昔年顯赫的瀛州沒落,門下弟子風流雲散,溯寧這個託庇於瀛州而立身的半神血脈也就失了最大的靠山,記憶也出了差錯,忘了許多事。 與她同輩的仙神或身居高位,或為一方大能,只溯寧空長了年紀與輩分,六界神魔口中喚她一聲神尊,心下卻都抱著看她笑話的心思。 不過…… 她怎麼別的沒想起來,倒是將他們許多秘密和黑歷史先記了起來! 為保顏面,各路大能不得不對她忍氣吞聲,退
歷史 連載 5萬字
秦將

秦將

起飛的東君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戰國之末,亂世行將結束,他重生後卻成了荊軻車隊中的一員。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親身參與荊軻刺秦的千古大戲,他將如何抉擇?
歷史 連載 23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