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之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肅是司馬昭的老丈人。

司馬昭對這位老丈人還是很敬重的。

可當賈充開口點破這些事情之後,司馬昭的內心卻變得不再平靜了。

賈充是個很珍惜自己性命的人。

為了保住性命,他什麼都能做的出來,歷史上,他為了不上戰場,可謂是鬧出了極大的笑容,將自己都變成了一個笑話。

此刻,為了能不背黑鍋,他趕忙將罪過都瘋狂的推到了王肅的身上。

他並不在乎這樣做是否會引起更大的矛盾,是否會使得世家與司馬家的聯盟遭受打擊,他只要自己能活下去。

為了能活下去,他連母親和兒子都可以不理會,又怎麼會在意什麼狗屁司馬家的利益?

賈充說的很自信,彷彿他自己就是這麼想的,又不蓋棺定論,給自己一個迂迴的空間。

司馬昭此刻沉默了下來。

王肅有什麼理由這麼做呢?

其實,當初司馬昭就曾懷疑過王肅,他懷疑王肅是不是跟當下的群臣一樣,都急著想要進步。

他是自家的岳父,司馬攸和司馬炎的外公。

自家再進一步,他受利似乎最大。

可問題是,自家還沒有到更進一步的時候。

外部的軍頭還沒有解決呢,就想著更進一步,這是昏了頭了,他司馬昭又不是袁術!

可是,王公有很好的名聲,為人謹慎,怎麼會如此迫切...

“將軍,這都是我的一己之言,我並非是說就是王公所為,王公的賢名,天下人都是知道的。”

“我聽聞,當初朱建平曾說王公長壽且居三公之位...三公之賢,必定不是我這樣的人所能去非議的...”

司馬昭只覺得內心有些亂。

“賈公啊,您且先回去吧,繼續盯著皇帝...我會解決這些事情的。”

“唯!!”

賈充說著,起身離開了此處。

在他離開之後,司馬昭冷笑了起來,杜預一如往常的從側門走了進來,坐在了他的身邊。

“元凱,當初我兄長說,可用此人,卻不可重用,我還不曾明白。”

“如今我算是知道了,此人不實。”

“他有事隱瞞,就算不是他洩密,也不能相信他的話....”

杜預從來不說他人的壞話,此刻也只是沉默著。

“元凱,這件事,你認為是誰做的?”

杜預遲疑了一下。

“臣...以為,與其追究是何人所為,倒不如想辦法來彌補...”

司馬昭瞥了他一眼,苦惱的說道:“如何彌補啊?這事已經在洛陽傳的沸沸揚揚,人盡皆知了...”

“毌丘儉定然也能知曉了,現在就是緊閉城門,禁止進出也不行了。”

“這計還不是一般的歹毒,諸葛誕一向愛惜自己的名聲,這說諸葛誕為了自己的爵位出賣夏侯玄,與大將軍私下裡見面,諸葛誕還能坐的住嘛?”

“這是抓住了諸葛誕的命門啊,毌丘儉知道諸葛誕與兄長見面,定然也就會更加謹慎...”

司馬昭頓時戴上了痛苦面具。

“等兄長知道了這件事,我定然是要受罰了。”

“兄長將洛陽的事情交給我來操辦,我卻辜負了他的厚望啊....”

就在司馬昭抱怨的時候,甲士趕忙進來稟告:“將軍,荀君求見!”

廟堂裡的荀家人極多,自從荀氏八龍發展到如今,荀家早已變成了廟堂裡的龐然大物,幾乎無人敢招惹。

而在司馬昭這裡,荀君就只有一個了。

那就是年紀並不大的荀勖。

“讓他進來!”

司馬昭看了一眼杜預,杜預趕忙從側門離開了。

荀勖走進此處,趕忙朝著司馬昭行禮,隨即畢恭畢敬的坐在了他的身邊。

“將軍,我在城內,得知了一些不好的傳聞。”

司馬昭皺了皺眉頭,“不過是些謠言而已,不值一提!”

荀勖低聲說道:“將軍,我倒是有辦法來攻破這個謠言。”

“哦?”

“是什麼辦法呢?”

“只要將軍能上書為夏侯公平反,那這謠言豈不是不攻自破?”

“如今眾人都辱罵諸葛將軍,說諸葛將軍乃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出賣了友人,出賣了天下計程車人,這種時候,您若是能站出來,則天下計程車人都要站在您這邊了。”

“將軍,請您深思熟慮,眾人都不敢提起這件事,是因為他們害怕大將軍。”

“平反的事情,對大將軍極為不利,而對您卻沒有什麼壞處,臣乃是受了您的提拔,即使惶恐,也不可不說....”

荀勖很是認真的說道:“若是不攻破這個謠言,諸葛將軍怕是再也不敢效力,相反,若是能為夏侯公平反,那毌丘儉也沒有理由來反叛廟堂,到時候以天子的身份來下令,他敢不遵從嗎?”

“若是他不從,那就是天下人群起而攻之,天下計程車人都會站在您這邊來討伐他。”

荀勖的話帶著極大的誘惑性。

他的臉色很是真誠,彷彿所有的話都是為了司馬昭而考慮,為了司馬昭可以豁出自己的命來。

司馬昭心裡卻是冷笑著。

又是特麼的這件事。

司馬昭當然清楚對方的用意,為什麼一個夏侯玄會得到這麼多人的支援?

不是跟他的關係有多好,也不是因為夏侯玄的名望有多高。

他們就是想切割個人與宗族,拔掉司馬家手裡的快刀,個人與宗族可以同享福,卻不能共患難,他們是想將“刑不上大夫”再次搬上來。

司馬昭知道這件事的利弊,他只是在明面上表示了對荀勖的讚賞,卻完全沒有繼續追問。

而荀勖也是謹慎,只是說了幾句,就將話題轉移到了其他方向。

“陛下文采斐然,今日所作的詩,當真是令人讚歎....”

“詩?什麼詩??”

司馬昭顯然還不知道這件事。

荀勖一愣,隨即解釋了起來,“聽聞今早阮常侍與陛下吃酒作詩,阮常侍吃醉了酒,早早出了皇宮,就與城內諸多友人相聚,繼續飲酒,正飲酒時,阮常侍說起了陛下今日所作的詩....眾人極為讚賞,都在說陛下的文采....”

司馬昭心裡一顫,已經有了非常不好的預感。

“叫什麼?”

“空城雀...將軍您看。”

荀勖趕忙從衣袖裡拿出了紙張,遞給了面前的司馬昭。

司馬昭低頭這麼看了一眼,心態瞬間爆炸。

“來人啊!!去將阮籍給我....”

“將軍!!不可啊!!”

荀勖趕忙拉住了他的手,眼裡滿是驚恐,“將軍息怒!這與將軍無關!實與您無關啊!”

司馬昭撥出了一口氣,強忍著心裡的憤怒。

阮籍是天下名士,自己不能動手...還不能動手。

他低著頭,再次看向了手裡的詩歌,“寫的好!”

“寫的真好啊!!!”

.......

曹髦緩緩做起來,打了個哈欠,看向了外頭。

站在門外的焦伯朝著他笑著點了點頭。

曹髦只裝作沒有看到,揉起了自己的眼睛。

這幾天,曹髦跟焦伯的交流都是透過眼神乃至一些暗語,他將這些暗語夾雜在了那些廢話之中,他就不信身邊這幾個鳥人能記得下來。

若是不出意外,現在賈充應該是被自己嚇得半死了吧?

以賈充那個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性格,出了這樣的事情,他大機率不會如實稟告,很可能會去找替罪羊。

無論他拉誰下來,對曹髦都沒有壞處。

最好是將王肅那廝拉進來,讓自己看一場精彩的世家對決。

曹髦將李生叫了進來,詢問自己睡了多久。

得知答案後,他看向了門口。

“趙成!你去請賈公前來!就說朕有很重要的事情要與他說!”

趙成趕忙答應,飛速逃離了這裡。

趙成跟內侍不同,他是寒門子弟,寒門也是門,不是那些閹人能碰瓷的。

他現在是真的怕了,他不想再留在這裡了,皇宮裡實在是太嚇人了!!

乃公明天就走!!

ps:諸君,收藏快突破十萬了,求波收藏和月票啊~~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研磨想跟我複合

研磨想跟我複合

你問我嗎
【完結文《影山君好像是認真的》】 【下本寫《偷偷暗戀我的角名同學》爹系x自卑】 ▎本文文案 我,帝丹高中的新老師,剛被前男友刷了親密付。 我前男友叫研磨,身兼YouTuber、股市操手、電競選手數職的公司總裁,不可能刷我的錢。 我打電話問他:“破產了?” 【“沒有”】 我直接結束通話,出於某種原因沒把錢要回來。 寶貝學生鈴木園子:“需要我借錢給你嗎?” 我:“暫時不用。” 沒想到每天都被刷錢,我的存款
歷史 連載 3萬字
武勳子弟被皇帝命令科舉出仕後

武勳子弟被皇帝命令科舉出仕後

區區某某
作為科舉世家的庶子,崔琇天賦出眾十歲便成小三元,卻被父親和嫡母聯合打壓。他們害怕他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奪了家族資源。 一朝重生,崔琇發現自己活在《農家子的科舉青雲路》話本中。 書中農家哥兒透過科舉,一路扶搖直上,還屢得千金喜愛。 而對照組是破落國公府的二房崔千霆,少有才名,卻年過三十還屢屢未中,最後酗酒行兇,連累國公府被問罪。 而他此刻的身份便是崔千霆的庶子。 才三歲。 崔琇:“…………” 崔琇心都
歷史 完結 4萬字
寒窯仙賦

寒窯仙賦

一道啟玄
那一年三皇滅虞朝,五帝治世,那一年他與大禹共娶塗山姐妹,已九鼎定華夏,那一年妹喜亡夏朝,那一年證婦好成就巾幗之名,武丁中興,周商結仇,帝辛改革失敗商滅。 那一年春秋戰亂,收白起為徒,於長平之戰見證了數十萬人的坑殺。那一年他重生陰麗華與劉秀共開東漢盛世,那一年......見證天下三分,山河破碎。 那一年貞觀盛世她曾一醉今朝,那一年見證明朝亡於陳圓圓之嘴,為何自己長生不死? 本書原名《史記突圍》【展開
歷史 連載 4萬字
爹你歇歇,今天輪到我罵李世民了

爹你歇歇,今天輪到我罵李世民了

磕磕絆絆的我
貞觀七年。\n天空一聲炸響,穿越成了魏叔玉。\n身為魏徵的寶貝兒子,那不得給爹爹分憂解難嗎? \n李世民偷藏私房錢?爹你歇歇,我來罵。\n李世民想要納妾?爹你歇歇,我來罵。 \n李世民想要御駕親征?爹你歇歇,我來罵……\n總之一句話,李世民幹啥,咱反對就是了。 \n賢名這不就來了嗎?\n “兒砸,你這樣爹會失業的。”\n “那我明天歇歇,您來罵?”\n “不愧是我的好兒砸。”\n上陣父子兵,噴子二
歷史 完結 146萬字
大唐之最強皇太孫

大唐之最強皇太孫

寶哥
系統+權謀+爭霸+海戰+爆兵+殖民,大唐廢太子李承乾長子李世民長孫李象被現代青年魂穿,並獲得皇帝養成系統,只要完成任務,即可獲得金錢武器各朝代王牌軍隊猛將。 嘟嘟,恭喜宿主完成保住父親太子位之任務,獎勵三千大雪龍騎。 嘟嘟,恭喜宿主完成京城平叛任務!獎勵六千大漢羽林衛,羽林衛統帥霍去病。 嘟嘟,恭喜宿主完成遠征漠北任務!獎勵一萬匈奴鐵騎,統帥冒頓單于。 在系統幫助之下,大唐帝國在李象的帶領之下,攻
歷史 連載 28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