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火之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元璋回到大明,一睜眼,發現自己身處華蓋殿後殿的一個小隔間內,正躺床上,與他之前聽到心中聲音,回來躺下閉眼時一樣。

看了一眼窗外,並未過去多久。

從床上坐起後,朱元璋看到地上一堆袋子,都是他從楚禎那買回來的果子,外加一小袋的玉米種。

“來人!”

朱元璋朝外喊了一聲,候在門外的兩個年輕宦官立馬掀開簾子走進來,看了一眼龍顏,又連忙叫幾個宮女進來服侍陛下起床。

雖然說陛下是和衣而睡,但仍舊要整理萬歲爺儀容。

只是。

進來的幾個宮女,外加兩個宦官,全都被地上一堆水果吸引了目光,隱約可看到他們眼神中的吃驚和疑惑。

先前有這些東西?

“你們叫什麼名字?平日裡負責做什麼的?”

朱元璋坐在床上,由宮女給他梳頭,問他們道。

“萬歲爺!”

兩個年輕宦官嚇得跪倒在地,幾個宮女也不禁手一抖。

朱元璋笑了起來,指著地上果子說道:“這些果子都是朕從楚真人那得來,去叫尚膳監的人過來,一併送去給皇后,讓她處置。”

“是,萬歲爺爺。”

兩個宦官這才心安一些,左邊那人又連忙回道:“回萬歲爺爺,奴賤名叫黃永奇,屬印綬監,司掌爺爺的印章。”

右邊那人也忙回答,說他叫丁文,掌管御筆。

說完後,他們久不見萬歲爺爺發話,就抬起頭看一眼,發現陛下正盯著他們看,把二人又嚇得不輕,慌忙低頭。

“印章,御筆……哪個又能想到大明,你們這兩人——”

朱元璋指著他們,又氣又覺得好笑。

洪武朝名不見經傳的小太監職位,連臣都不敢自稱,卻在日後成為大明朝中叱吒風雲,與內閣首輔並列的掌印太監,秉筆太監!

不可不謂天運無常也。

“起來吧。”朱元璋淡聲道:“去叫內宮監的監令過來,讓他們帶上一杆度量精細的秤。”

“是,萬歲爺爺!”

兩個年輕宦官出了門傳陛下口諭,讓尚膳監、內宮監的人快些過來。

朱元璋拿著東西出到外面,不多時就有尚膳監太監曾苑帶人過來,行禮後進去把果子捧著拿走,送去皇后那裡。

再等了一會,內宮監太監李鑑急匆匆趕來,“臣參見陛下!”

“起來吧。”

朱元璋看了他一眼,洪武一朝,內宮監才是十二監之首。

“秤拿來了嗎?”

朱元璋問一句,李鑑馬上讓小宦官呈上,笑著問:“不知陛下要秤來稱些什麼?臣已經叫了兩人擅用秤的人過來。”

“讓你帶來自然有用……過來看,這一袋子東西知道是什麼嗎?”

“種子?”

見陛下興致頗高,李鑑也滿臉堆笑,走到跟前仔細看,發現陛下桌前一個袋子內,放著一堆白色的,像是米粒又比米粒大的東西。

“臣眼拙,看的書又少,實在認不出這是什麼。”李鑑連連搖頭。

“哈哈哈,諒你也看不出!這是未來能多養活一千萬大明百姓的糧食,名曰:玉米!”

朱元璋欣喜的笑道,黝黑的面容上滿是興奮之色。

誰能想到窮苦之地的海外,居然有這等能種在山地,耐旱高產的糧食?

按照楚禎說法,玉米,土豆,番薯,能多養活一個億的人口。

他按少點算,單一個玉米養活一千萬人,不過分吧?

剛經歷元末的大明,正是需要恢復人口,充實北方大片空曠土地的時候,這玉米來得太及時了!

李鑑嚇了一跳,“多養活一千萬百姓?!陛下,這玉米……也是楚真人上供給陛下的?”

他剛才在殿外聽到了訊息,陛下又從楚真人那拿了許多荔枝回來。

“上供?哈哈哈哈。”

朱元璋想起楚禎那小子說過的一句“宮內採買太監”,不由得大笑起來,對李鑑說道:“以後你們凡提到楚真人,都得畢恭畢敬。這玉米和果子等,也是他送與我的。”

李鑑聽出了細微的差別,上供是對臣子而言,送與一詞,則是證明楚真人……

李鑑不敢往下想。

前兩天宮內宮外都鬧得沸沸揚揚的荔枝,至今都沒人說得清楚,到底是怎麼送來應天府的。

只能推測出,這楚真人,身份極為不簡單,尋常公侯王爺都比不過。

“這些玉米你拿回去好生保管著,放入糧倉內,分三份保管!”

朱元璋將玉米交給李鑑,囑託他務必保管好。

“是,陛下!”

李鑑恭敬接過這一袋玉米種。

雖不到一斤重,卻讓他感到沉甸甸的,陛下對這玉米重視非常,若是出了差錯,整個內宮監都得人頭落地。

“這一包玉米,伱稱一下多重。”

朱元璋再把楚禎用秤稱的玉米交給他,沉聲道:“當著朕的面稱,換三把秤,讓三個人來稱!”

“……是,陛下!”

李鑑面不改色,心中卻已驚疑不定。

換三把秤,讓三個人來稱,陛下對這一紙包玉米重視程度更甚方才!

他不知道的是,朱元璋親眼看著楚禎用那把模樣古怪,但精細度非比尋常的秤,稱出了《赤腳醫生手冊》中的一兩,分別交給他和李世民,外加那兩個小姑娘。

這一兩到底有多重,關係到日後大夫開藥方所用藥量,豈能不慎重?

很快,第一把秤出玉米重為一兩四錢。

其餘兩把秤也很快拿來,並稱出誤差並不大,都是一兩四錢一分左右。

“二十兩金錠,相當於楚禎那裡的十四兩左右,是這個數了!”

朱元璋很滿意,令李鑑賞賜三人,將這包玉米也拿去存放起來。

李鑑剛離開,就有太監前來稟告:

“萬歲爺爺,都督僉事毛驤前來朝見!”

“毛驤?”

去楚禎那做客回來的朱元璋,略想了想才記起來這件事,“讓他進來。”

“是……宣都督僉事毛驤覲見!”

不多時,一身穿暗紅色鬥牛服,頭戴三山帽,約四十餘歲的男子走進華蓋殿,朝著朱元璋恭敬行揖拜禮:

“臣毛驤參見陛下!”

“免禮,賜座。”

待太監拿了椅子來,朱元璋才迫切問他:“查得怎麼樣了?”

“陛下,臣慚愧,未曾查出胡惟庸謀反的證據,只查到他與韓國公,吉安侯陸仲亨、平涼侯費聚等多有書信來往,另有胡惟庸擅權枉法,以公謀私等大小案件三十七起,請陛下過目。”

毛驤示意太監將奏摺呈上,先前他進門前,這些帶來的東西都已經被太監暫時收去。

“好個中書省丞相!”

朱元璋看著滿滿一堆書寫胡惟庸罪狀的奏摺,殺意在眼中閃過,可又看到奏摺中排在第一的那一份。

韓國公,李善長。

朱元璋硬生生的止住了怒火。

這一位是從他還跟著岳父起兵,還未有自己勢力時就跟隨在他身邊的人。

他改元建立明朝後,李善長又因功高而封左丞相,宣國公,再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改宣國公為韓國公,年祿四千石,世襲罔替。

胡惟庸是李善長舉薦的。

之前汪廣洋等人彈劾他恃寵而驕。

臨安公主嫁給了他兒子李祺。

……

朱元璋安靜看完毛驤查出的,李善長寫給胡惟庸的幾封書信,問:“太子知道此事了嗎?”

“臣已稟告太子,但太子並未看過信件。”

“去叫太子過來。”

朱元璋吩咐宦官道。

大殿內安靜許久,毛驤才再次聽到聖上下令:

“去牢裡提胡惟庸來!”

“胡惟庸……?是,陛下!”

宦官差點以為自己聽錯,確認陛下沒有神情變化後,才連忙去傳令。

毛驤心中咯噔一下,額上開始冒汗。

胡惟庸,不,丞相死不了了?

他查這件案子,豈不是把丞相得罪死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抗戰:開局一個師,硬槓十萬倭寇!

抗戰:開局一個師,硬槓十萬倭寇!

語塞天下
【抗戰】+【亮劍】+【多部抗戰劇】+【鋼鐵洪流】+【大兵團作戰】 劉建國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的民國二十六年。 正值太源會戰大敗,國軍一敗塗地。 小鬼子想要西渡黃河,沿忽必烈滅南宋路線,滅亡大夏! 而閻老惜卻要放棄晉省最後三地,逃往黃河北岸。 大夏的脊樑就要被小鬼子打斷了! 此情危難之際,劉建國帶著他的新一師以及一眾影視裡的抗戰人物,開始了最後的保衛戰! 李雲龍:“都他孃的是兩個肩膀扛一個腦袋,誰怕誰啊
歷史 連載 4萬字
陛下真棒

陛下真棒

晴了
宋徽宗趙佶曰:小高愛卿還是一個孩子,那麼乖巧懂事,人很有意思,說話又好聽,還那麼有本事,你們居然好意思彈劾他? !
歷史 連載 184萬字
逍遙庶子

逍遙庶子

大內低手
【爽文、多女主、種田、稱霸等】王府庶子陸長安,原本窩囊無能被人瞧不起,直到被魂穿後反轉了! 既然他們嘲笑我陸長安,那就讓他們好好看看吧!!皇帝:什麼?那個庶子會造武器? 敵國美豔女帝:朕的精銳就那麼沒了?想盡一切辦法,將陸長安弄到朕這!
歷史 連載 5萬字
抗戰到了亮劍世界

抗戰到了亮劍世界

十二束花
老李對不起啊,我也不想的!\n指導員趙剛。\n警衛員和尚。\n萬家鎮的軍馬裝備。 \n我把老李的底子都給掏了!\n\n\n無系統,往後看!
歷史 連載 125萬字
長女

長女

空巢獨居客
全文完結 預收文《清穿十福晉》《下山嫁人》,文案在最下面。 【文案】 精明能幹頂門立戶獨女vs“大家閨秀”官家病秧子 十二歲之前的孟半煙,家庭美滿生活幸福 家中算不得有錢人家但從小就未曾為了吃喝發愁 沒什麼心願,整天樂樂呵呵胡吃悶睡的,誰都沒她過得舒坦 過了十二歲天塌地陷,爹死在外面死不見屍 孟半煙身為家中獨女,只能咬牙扛起孟家的體面 此後孟半煙就給自己列了一個心願清單 一:替守孝期滿的娘再找個好
歷史 完結 2萬字
為夫體弱多病

為夫體弱多病

魚西球球
【日更,下本開《微臣誠惶誠恐》,看文請先看文案下方閱讀指南,謝謝大家!】 容棠看過一本書。 書裡的反派宿懷璟是天之驕子,美強慘的典型代表,復仇升級流高智商反派人設,可惜人物崩壞,不得善終。 結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子炮灰,還繫結了一個拯救男主系統,一共重生了三次。 第一次,他死心塌地地跟在男主身邊,幫他躲過各種炮灰跟反派的暗算,結果被人下毒害死,任務失敗; 第二次,他雙線並行,
歷史 完結 3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