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飛的東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殿上,李斯話語落下,有肅殺之氣瀰漫。丞相被懟,諸卿沉默。事到如今,趙佗必須要開口了。

殺戮燕、代二王。他沒意見。但對於齊王建的處置,他卻有話要說。無關乎其他,因為是他趙佗率軍滅的齊國。

五百里的事情,是麗食其為了誘降齊王建而加上的籌碼,在後面的談判中,趙佗並沒有答應齊王建的使者,只說此事需要由秦王來決策。

那五百里土地,就算最後秦國不給齊王建,他趙佗也不算失約,因為就根本沒答應下來。

但齊王建的性命,他卻是親口承諾了的。齊王建舉國投降,趙佗便保其性命。

如果現在齊王建投降之後被殺掉,那他趙佗豈不是得信譽破產了?人無信而不立。

以後誰還敢相信他趙佗的信譽,向他趙佗投降連性命都保不住,那還不如死戰到底呢。

所以趙佗從自身利益上來說,必須要開口勸阻。更何況此事也不只是事關他的私利,更關係到整個秦國日後國策的走向。

趙佗猜測,李斯這一次建言殺三王而震天下,並不是看上去那麼簡單的,很有可能是另有目的,有所針對。

“是因為那批新徵召的儒生嗎?”趙佗心中暗想。他聽聞自從滅楚後,秦王政就從山東諸侯地徵辟來一批儒生入咸陽,任命為博士。

這些人有議論朝政,向秦王政諫言的權利,整日上躥下跳,高議儒學。

這個舉動很可能讓李斯感到了威脅。他拜師於荀子,出身於儒家,走的卻是法家之路,大秦也一向是以法家治國,所以李斯在秦國一向如魚得水。

如今大王卻召儒生為博士,聽他們的建議,萬一那些儒生仗著口中長舌,影響了大王的思想,那還得了。

故而李斯今日要殺三王而震天下,盡顯法家之威。他要震懾的可不只是天下庶民,更是要狠狠的震一震那些不太安分的儒生,給他們來一個下馬威。

李斯要告訴他們,誰才是秦國思想界的主人。剛才,與儒生走得近的左丞相王綰開口,說不定就有一些牽扯。

以上這些皆是趙佗所猜想。他深吸口氣,拱手道:“啟稟大王,對於三王之事,廷尉所言甚為有理,然臣尚有一言請訴。”聽到這清朗的聲音,殿中諸臣皆舉目望來。

李斯見到說話的是趙佗,眼神微微一動。帝榻上,秦王政點頭:“大庶長說。”趙佗沉聲道:“廷尉所言,殺三王以震天下,可震懾諸侯之民,顯我秦國威嚴。臣認為燕、代二王不僅抗我秦國,且勾結胡夷,自當誅殺,以立威震懾天下。然齊王之事,尚有商榷的餘地。”

“臣認為,齊王雖然曾派兵阻止我秦國滅楚,但他在最後能舉國而降,讓我秦軍一舉而定全齊,助我秦國快速一統海內,在其中是有所功勳的。”

“如今齊國社稷已滅,齊王俯首稱臣,便為大王之子民,當明賞罰以待之。”

“昔日魏、楚之王頑抗到底,尚得存性命。而今齊王舉國相降,反戮殺待之。此種對比,頗有法度不明之嫌,若如此施行,我秦國何以立威信於天下?”趙佗說完此句,也不待眾人開口,立刻丟擲一個更重要的原因。

“且如今大王正欲遷徙六國之公卿貴族於咸陽。六國之中,以遷徙田齊為先。如今齊地田氏之民尚未徙走,就在此時殺戮齊王,齊人必定恐懼,田齊宗族會生禍患,讓這一次的遷徙之事出現變故。”

“遷徙諸侯公卿貴族,是襄助大王統治六國故地的大事。如果從遷徙田氏開始就出現問題,那以後再遷徙其餘諸侯之民的時候,恐怕就不會那麼順利了。”

“反之若是大王撫慰齊王,就能安定田氏之心,讓遷徙途中的田氏宗族不會生亂,對於接下來的遷徙大事頗有裨益。”

“故而臣以為,齊王的生死,關係到我秦國對六國貴族的遷徙大事,如果處置不當,就很容易滋生隱患。對於齊王的賞罰要更慎重一些才可,還請大王思慮之。”趙佗一口氣說完自己的理由,然後閉嘴不言,等待大王最後的決定。

他對於自己的理由還是很有信心的。除了強調齊王建有功,將他和活命的魏王假、楚王負芻對比,以凸顯殺戮齊王,會使得賞罰不明外。

趙佗更直接了當的點出了齊王建在遷徙大事中的作用,殺了有害,不殺反倒有益。

秦國是一個崇尚實際利益的國家。相比王綰說殺了齊王建,恐怕齊人會懷恨在心。

趙佗說的這個理由,更具體實際,也更有說服力。殿中諸位公卿,都略顯驚訝的盯著這位年輕的大庶長。

他們知道這位大庶長打仗很有本事,之前獻策修改秦律也頗有政才,但沒想到如今竟能在這秦宮大殿上,以口才反駁廷尉的話語,而且聽他的觀點也頗有道理。

帝榻上,秦王政微微頷首。他也不再問諸卿意見,徑直道:“大庶長言齊王生死,關乎賞罰嚴明,以及遷徙六國貴族的大事,寡人然之。”

“寡人當刑懲燕喜、趙嘉,以威懾萬民。”

“田建則廢為庶人,不傷性命,如此也不損我秦之信義。”話到最後,秦王政的聲音頗有不一樣的味道。

趙佗抬頭,見到那雙珠旈後的眼眸,正帶著玩味的色彩盯著他。趙佗臉色微紅。

大王明白他的小心思,除了他所說不殺齊王建的公利外,趙佗保全自己信譽的私利,自然也是個理由。

總算是保下來了。趙佗暗自鬆了口氣。齊王建沒有被殺,甚至沒有像歷史上一樣被扔到共地的松柏之間餓死。

看來日後也不會再出現那首,

“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的歌謠了。歷史人物的命運,再次被他改變。

這時,趙佗感到有目光落到自己身上,他轉頭,見廷尉李斯正看著自己。

李斯面色如常,見趙佗望來,甚至還微笑示意,沒有任何自己意見被趙佗反駁後的氣惱模樣,盡顯大氣風度。

趙佗也回以微笑。站在李斯前面的王綰也看著趙佗,含笑點頭,散發著善意。

另一邊,秦王政下達了對三王的處置詔書後,並未休止,反而雙目精光綻放,目視殿中群臣,沉聲道:“寡人另有詔令。”殿上諸卿身軀一震,全都正襟危坐,想看看大王會說出什麼話來。

趙佗目光悄悄瞥到秦王政臉上,見其珠旈後的面容微微發紅,頜下場須搖顫,看上去心情頗為激動。

果不其然,只聽秦王政聲音洪亮,當場宣詔。

“異日韓王納地效璽,請為藩臣,已而背約,與趙、魏合縱叛秦,故興兵誅之,虜其王。”

“趙王使其相李牧來約盟,故歸其質子。已而背盟,反我太原,故興兵誅之,得其王。趙公子嘉乃自立為代王,背棄諸夏,勾結胡夷,故舉兵擊滅之。”

“魏王始約服入秦,已而與韓、趙謀襲秦,秦兵吏誅,遂破之。”

“荊王獻青陽以西,已而叛約,擊我南郡,故發兵誅,得其王,遂定其荊地。”

“燕王昏亂,其太子丹乃陰令荊軻為賊,兵吏誅,滅其國。其王勾結胡夷,故以將擒之,得其王。”

“齊王叛約,欲擊我東郡,故兵吏誅,虜其王,平齊地。”

“寡人以眇眇之身,興兵誅暴亂,賴宗廟之靈,六王鹹伏其辜,天下大定。”秦王政盡訴自身功績,話到此處,他的下頜微微抬起,聲音更顯激昂。

“寡人一統天下,兼併海內,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後世。令諸公卿、議郎、博士共議帝號。”議帝號!

趙佗勐然抬頭。他看著秦王政珠旈後那張激動發紅的臉,彷彿能感受到大王此刻澎湃洶湧的心情。

一統天下,兼併海內。這樣前所未有的偉大功業,已經讓秦王政等不及了。

王這個稱號,已經無法滿足他的需求。他要更大,更威嚴,更高貴的名號。

所以在完成對三王的處罰後,秦王政就迫不及待的下達了議帝號的詔書。

“大王。”趙佗面容複雜。這個稱呼,已是叫不了多久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三國:開局接盤劉備,再造大漢王朝

三國:開局接盤劉備,再造大漢王朝

長弓挽月
穿越荊州牧劉表長子劉琦,染病在身,命在旦夕。 蔡氏密謀廢立,劉備覬覦在側,孫權虎視眈眈,曹操即將南征。 陽謀陰謀,諸侯一心要奪荊州! 這一次,都得死! 開局設計劉備,給的盧馬下巴豆,讓蔡瑁順利除掉劉備。 隨後全盤接過劉備班底,巧妙避開歷史遺憾,五虎上將大顯神威,再造大漢王朝。 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華夏之光閃耀世界。
歷史 連載 140萬字
三國縱橫之涼州辭

三國縱橫之涼州辭

日新說313
這是一個易子相食、白骨露於野的黑暗年代,這也是一個金戈鐵馬、萬里覓封侯的熱血年代。在這個最好的也是最壞的年代裡,重生而來的閻行註定將踏著屍山血海,一步一步登上漢末亂世的巔峰王座,向這個謀臣猛將雲集的三國時代發出最強怒吼。正是“天下英雄誰敵手,萬騎卷曹劉;鐵索沉江守不住,王氣黯然收;金陵飛捷報,樓船已擒孫仲謀!”歡迎加入三國縱橫之涼州辭,群號碼:632956492
歷史 連載 3萬字
將軍,夫人叫你去種田

將軍,夫人叫你去種田

香辣雞雜
現代女孩邵點點一覺醒來,發現自己穿越到了一個架空的古代王朝——大梁國,成為了一個目不識丁、好吃懶做的鄉下胖丫頭。 更糟糕的是,她還被自己的父親強行嫁給了一個冷峻無情的將軍!面對從天而降的 “夫君”,邵點點只能硬著頭皮接受這個意外的婚姻。然而,她並沒有被困境打倒,反而以樂觀和幽默的態度迎接古代生活的種種挑戰。 在這段充滿歡笑與感動的旅程中,邵點點不僅收穫了愛情和事業,還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幸福和價值。
歷史 連載 3萬字
魔道臥底反覆橫跳中

魔道臥底反覆橫跳中

鵜鶘吻江
(本文已完結) 【新文已開:論賽博飛昇的可能性,感興趣的寶子可以戳專欄收藏一下哦~】 【以下為本文文案】 元嫵穿越了。 好訊息:有系統 壞訊息:是兩個 一個系統自稱絕世惡霸系統,立志將元嫵培養成人見人憎狗見狗嫌的垃圾人; 一個系統自稱正義降臨系統,發誓要讓元嫵成長為有道德有修養有文化的修真界五好青年。 【前方十米處發現曾嘲笑過你的弟子身受重傷】 惡霸系統:聽我的,好好教訓他,讓他知道誰是仙門的老大
歷史 完結 13萬字
獸世:糙獸人莫挨嬌小姐!

獸世:糙獸人莫挨嬌小姐!

裡lili裡
【嬌氣美人+獸世身穿+甜寵+多男主】\n曲昭昭從小有人拎包餵飯,是個頂頂嬌氣的美人,一覺睡醒來到了獸人大陸,這裡的獸人又糙又野,簡直不堪入目! \n狼獸猛把她撲倒:“乖乖跟著我,等我打敗了狼王,就讓你當上狼後!”\n蛇獸一圈一圈把她盤在最裡面:“說了要養我的,嗯,我養你也行。”\n\n大塊頭熊獸低落:“你是我的雌性了,你不能不要我。”\n流裡流氣的獅獸:“你再不答應老子,就把你的雄獸都咬死!”\n
歷史 連載 2萬字
黑月光她只想奪權

黑月光她只想奪權

元餘
施元夕在京中聲名狼藉。 因她曾不擇手段地為自己謀取了三段婚事。 為了攀龍附鳳,她機關算盡,從花名在外的浪蕩子,到身份尊貴的侯府世子,最後還險些搭上了朝中權臣。 可到底是登高跌重,三次謀算,三次落空。 一遭被退婚,淪為了全京城的笑柄。 家中實在丟不起這個臉面,將她送往鄉下。 原本她應當半生潦倒,鬱鬱而終。 可機緣巧合,她偶然間穿到了現代社會。 從前為了能嫁個好人家,多年來她起早貪黑,凡女子會的琴棋書
歷史 連載 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