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仙軒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陽光正好,雖然現在的天氣還很寒冷,但是今天的陽光卻很充足,劉衍、陳勳一行六人沿著南河轉了一圈,眼前南河蜿蜒往西北而去,沿著河的兩岸,一些軍戶或是民戶不久前播種的田地小麥正在出苗。可以看出,河兩邊耕種的田地還是太少,離河邊不遠,便是裸露的大片大片乾燥的土地。

眾人徒步從一處枯木搭成的小橋過河,來到南河的對面,對面也是同樣這種情況。

劉衍略略一估計,從大盤墩到南河一帶,兩岸可供開墾的荒地達數千畝之多。

其實這些土地土質都算不錯,可惜水利失修,灌溉不便,這些原本算是優良的田地都荒蕪了。如今大明各地就是如此,乾旱少雨,農事全賴灌溉,有水之處為沃壤,無水之處便為荒漠,對灌溉系統的依賴性極大。

眾人沿著南河而行,可以看到河岸旁一些原本渠池的痕跡,不過這些河渠多年沒有疏浚,水流不到,己經多是淤淺廢棄了。這使得離河稍遠一些的田地無奈荒廢,畢竟那種可供灌田的磚石深井不是隨隨便便的人家便可挖制的。

如果官府衛所將這些河渠重新疏通修理,完全可以讓這一帶成為良田土地。

不過這事也只能想想罷了,各地水利失修嚴重,是眼下整個大明普通存在的情況,朝廷沒有這個財力顧及水利的維修,有限的一些經費又被官員們貪汙私肥,靈山衛同樣也沒有這個財力心思,只能自己想辦法了。

此時劉衍站在河邊四顧,只見眼前地勢開闊,這是一片多好的土地啊,後世山東各地本就是產量大戶,山東的蔬菜可是聞名遐邇的,而現在劉衍眼前的土地卻只能無奈荒蕪。

劉衍沉思著,陳勳幾人都是種田好手,陳勳更是走到劉衍的身邊,說道:“甲長,這一片都是好地啊,如果挖些池修些渠,再招些軍民開墾,將來這一片都可以成為良田。”

劉衍點頭,其實大明對於各地軍民開墾荒地向有優惠,開墾土地盡歸軍民不說,三年成熟後,每頃土地止徵少許的牛具銀,甚至很多地方應納稅糧還準蠲免十年以上。

只可惜到了現在這個世道,真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國庫空虛,需要徵收大批的稅糧,官紳豪強將自己應納稅糧轉派到平民身上,本來開墾荒地投入就大,才一熟之後,往往官府衛所便迫不及待地交來催派,造成墾農入不敷出。

若是繼續追逼錢糧,就不得不迫使墾農逃亡,又造成田地荒蕪,這樣惡性迴圈,各地災荒越來越嚴重,也造成百姓不願意開墾荒地。由此可見,再好的政策也架不住貪官劣紳的盤剝!

其實一個朝代的末期總是不缺乏土地,災荒戰亂過後,有些地方整村整城的荒廢,甚至千里無人煙,大明各地荒蕪的土地其實不少,但沒有一個安定的環境讓百姓生活,辛勤耕種也是白費功夫。

劉衍盤算著如何招募軍民前來耕種,如果能讓這些軍民安心下來,屯堡還是很多希望的,歷史上盧象升任宣大總督時,大興屯政,積粟二十萬石,崇禎帝諭九邊奉以為式,此外還有諸多成功的例子。

劉衍的初步打算便是以屯田招攬流民過來耕種,然後再讓這些人全部加入軍戶,保證了糧食來源,同時又保證了兵源,同時還是一個強大有凝聚力的集體,將來一邊耕種一邊征戰,再加上劉衍自己開設的一些工坊,便可以讓自己勢力如滾雪球般不斷壯大,有朝一日終將會席捲四方!

想到這裡,劉衍只覺得胸中氣度萬千,四顧河兩岸的土地,心頭豪情充溢胸腹,自己的明天,就從這裡開始。

劉衍、陳勳幾人繼續向南行進,不知不覺間便來到了海邊。

其實大盤墩距離海邊並不是很遠,如果走直線的話,過河南河不遠便是海邊,花費的時間也只有一個多時辰罷了。

劉衍四下看了看,忽然見到前方有一處已經荒廢的曬鹽場。雖然劉衍並沒有真正見過海邊曬鹽的場景,但是也多少有所耳聞,曬鹽用的鹽池還是能認出來的。

於是劉衍便詢問了幾句,一旁的陳勳恰巧知道些情況。原來這處曬鹽場是上一任王家莊管隊官開辦的產業,只不過隨後便被夏河寨前千戶所的戴百戶看中,糾結靈山衛的幾個上官給搶奪了。

再往後,夏河寨前千戶所戴百戶糾結的那幾位上官也因故被查辦,戴百戶為了自保也不敢再維持這裡,這處曬鹽場也就此荒廢了。

“戴百戶?”

劉衍依稀記得徐老太爺不就是與這個戴百戶相熟嗎?還真是冤家路窄,自己查勘荒地,竟然找到戴百戶拋棄的產業了。

劉衍心中盤算了一番,然後嘴角一笑,便說道:“好了,今日便到這裡,咱們回去吧。”劉衍幾人興奮地回到大盤墩商議屯堡事務。

不過屯田事務千頭萬緒,劉衍和陳勳、王越聚在屋內只是梳理了一下。王越雖然為人不怎麼樣,但是現在劉衍手底下的確無人可用,也只能將就著叫來一同參詳了。

片刻之後,劉衍幾人便覺得屯田之事可謂繁多,首先屯田需要大量的青壯人口,此外還有很多準備工作要做,比如說將來的開荒耕種需要耕牛農具,建堡需要木料青石,還有墾民需要的口糧等等。

如果今年可以疏浚修建一些水渠,便要搶著今年播種冬麥,還有明年開春可以種一些高粱、穀子、豆子等,這些都需要採買種子和農具。

劉衍三人說了一陣,事情雖然是千頭萬緒,但是首先一點還是需要人口,這也是屯堡開始最難解決的一個問題,沒有人一切都是空談。

靈山衛是一個龐大的地方,歷史上靈山衛自建立以來,靈山衛的民戶就沒有超過一千戶,人口一直在五六千左右。而軍戶,自建衛來,歷史上曾有軍戶八千多戶,人口數萬。到萬曆年時,直降到一千多戶,現在不知道有多少。眼下靈山衛的軍戶百姓紛紛逃亡,加上兵災、天災等等劫難,各處的人口越少,特別是青壯人口正在不斷的流失。

正是因為這樣,劉衍便將主意放在招募流民上,但是招募流民是要靠運氣的,流民的流向不定,有時大股流民湧入某地,有時又百里看不到一個人。自己暫時也沒那個財力到各地去大規模宣傳。

不過劉衍在王家莊的時候,便聽管隊官王炆鎮提起過,現在山東各地普遍遭災,靈山衛各地倒是出現了不少的流民,或許可以從他們那兒招募。

另外本地人中也可以想想辦法,畢竟每人授田幾十畝,就算本地的一些軍戶、民戶,只要是家口多的,也完全可以分出一些男丁前來授田,關鍵是要讓他們相信未來屯堡的前景。

於是幾人探討了一下,劉衍便想起了王炆鎮給的公文,於是決定後天便去夏河寨前千戶所一趟,去向千戶所的管屯官再討要一些人口與耕牛等物,不過有了之前的例子,劉衍對後日之行己不抱什麼希望,不過去試試也好,能要到一點算一點。

同時劉衍讓陳勳後天帶人去靈山衛城,儘可能多的買些米麵備用,如果能低價買到一些耕牛農具便最適合不過了。

陳勳自然滿心歡喜,一口答應下來。

劉衍打算給陳勳等人一百五十兩銀子,讓他們去買十石米,賣幾頭耕牛,此外犁具與各色農具一樣要買,需要的都買,看他們視情況分配銀錢。

不過劉衍估計這一百幾十兩銀子購買這些物質還是緊張,眼下米麵價格雖比上兩個月有所下降,不過仍是昂貴。耕牛農具等物,也一樣是價錢高昂。

現在劉衍身上只有兩百八十兩銀子,一下子就拿出去一百五十兩銀子,心下感慨真是花錢如流水,而且這些花費還是遠遠不足。耕牛農具不說,到時買來的十石米,想必也支援不了多久。

劉衍預想的屯堡計劃是先招五十戶人,想必到時那些人就如外面的軍戶一樣,大多是沒什麼存餘口糧,都要吃自己的。在屯田收穫之前,這些人都將是劉衍的沉重包袱。

眼下還好,可以讓大家喝些粥,不過等接下來的建堡開荒等重活,那眾人吃食就多了。老弱與婦孺可以少吃些,不過壯丁吃米,一年至少要五石五斗,而且繁重的體力勞動下,眾人每隔幾天還要吃些油葷,否則便容易嘔血。補充油葷,最好便是吃些肥肉,不過不比後世,在這大明朝,肥肉可比瘦肉貴多了,眼下豬肉真貴,到時這裡也是一筆巨大的花費啊。

劉衍面上神情平靜,一副智珠在握的樣子,不過心裡還是快速盤算著,現在手中還剩下一百三十兩銀子,一定要堅持到這個月的肥皂賣出去才行,要不然自己的資金鍊可就斷了。

至於王越,劉衍給他的任務則是守墩,加上這兩日指揮那些新來的居民們繼續蓋地窩子,接受這個任務,王越也很是高興,看樣子劉衍已經將自己當成手下來使喚了,這就是天大的好事。

第二天一早,劉衍便將大盤墩內的所有墩軍、軍戶集中起來,在前往夏河寨前千戶所之前,劉衍還有一件事情要辦。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不艾先生
【家長裡短日常文,不爭霸,溫馨向,有萌娃】李平安前世絕症纏身,飽受病痛折磨,在三十歲那年因為肺動脈高壓重度去世,攜帶著記憶投胎轉世到平行時空的古代,看著勞苦的親人終日忙碌于田間灶頭,卻依然吃不飽穿不暖,他決定發奮圖強,跟家人過上能吃飽穿暖的好日子。 (小康一詞最早見於西周,《詩經·大雅·民勞》中有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句子,這裡的 “小康”是生活比較安定的意思。)
歷史 連載 7萬字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風捲殘雲
燕回穿越到了北燕世子身上,一個舉世皆知的廢物紈絝。 原主大晉皇宮當了十五年質子,回來本可繼承世子身份。 誰知道回來就被廢了,這誰能忍啊? 整個王府嘲諷冷落,北燕百姓更是以他為恥。 被家僕們肆意辱罵,丫鬟們百般刁難。 就連路過的狗,都要對著他叫兩聲。 皇族要各番王世子當質子,這樣一來豈不是白受了十五年的苦? 孰可忍,嬸嬸忍不了啊! 忍了十五年,再忍他都成忍者神龜了。 要世子之位是吧,自己去皇宮當質子
歷史 連載 1萬字
冠絕新漢朝

冠絕新漢朝

戰袍染血
天下才氣共一石,陳止先佔八斗,再把剩下兩鬥分出去。 穿越三國時代,輔佐劉備橫掃群雄,卻在大勢已成、大漢復興在即時死了。 好在他身具百家籤筒,有百家奇物絕學作為底牌,身死近百年後再次復生。 這次面對的卻是一個陌生時代,一個劉備子孫建立的新漢朝,一個不存於原本歷史上的統一王朝。 亂世到治世,謀士到名士,這次陳止要選擇不一樣的生活。 從運籌帷幄、血雨腥風到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百家風光再起,新的畫卷就此展
歷史 連載 0萬字
相敬如冰

相敬如冰

寧寗
(婚內追妻 逼瘋清冷太子) 作為太子妃,裴芸自認做的事事妥帖,無可指摘。 然嫁入東宮的第十三年 她墜入冰湖,親眼看著自己的丈夫往另一個女子游去,突然感受到了這一生被禮數和身份桎梏的壓抑無趣 再睜眼,重回六年前 她想換個活法,想要改變 她想要避開母兄禍事,延續家族榮光,想要讓她的孩子免於夭折…… 可對於那個性子寡淡,古板無趣,連床笫之間都講究個循規蹈矩的死男人。 她不想伺候了! * 太子李長曄,為人
歷史 連載 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