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吵翻了天
文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胡惟庸就是靠給李善長送了二百兩黃金,才被李善長推薦擔任太常寺少卿,又升任太常寺卿,一路青雲直上,直至今日。
朱標有些擔心胡惟庸被劉伯溫明目張膽地鄙視,會掀桌子走人。
畢竟老朱說了,他的決斷要劉伯溫和中書省都沒有異議,才可以呈上去給老朱審定。
要是氣跑了胡惟庸,事情還不好辦了。
胡惟庸卻面色不變,拱手溫和地說:“劉大人說的是。臣也覺得科舉要儘早開始,不過不可一下堵死了察舉賢才,不然很多人反對,推行科舉起來就會比較難。而且負責科舉出卷和閱卷的人,既要選舉清廉有才能辦事之人,也要考慮各方勢力平衡。”
朱標暗暗驚訝,又多看了胡惟庸一眼。
以前總覺得他只是李善長的跟班,如今才覺得,其實他也還是有幾分能力的。
李善長和稀泥的時候多,很少提有用的建議,一切言行都以保住自己權力地位為首,完全不在乎別人罵他。
劉伯溫剛好相反,持才自傲,哪怕跟全世界抗衡,也不能容忍別人質疑他的能力。
胡惟庸的溫和作風,剛好介於這兩人之間。能中和劉伯溫的剛烈,卻也能適時提出自己的見解。
嗯,倒是個可以試著用用的人……
劉伯溫立刻擺手:“這個不消多說,皇上自會考慮。我等只管把這個事推下去。”
胡惟庸也不爭論,只說:“劉大人明智。”
朱標暗暗皺眉:老朱叫我監國,自然是我要考慮周全。怎麼還讓父皇來平衡。
只是他不會直接這麼跟自己的老師說,只說:“如此,本殿就批准了這個,送給父皇看了。”
老朱本來還想把科舉的事情往後推一推,現在朱標想辦,又是朱標第一個批准的摺子,他也不好打擊朱標的積極性,便批了個:“明年年初試行看看,再定後續。出題閱卷人員由吏部和中書省,監察御史,太子協商確定。湘王朱柏監督。”
朱柏看著老硃批了這個,皺起臉:“父皇。你叫兒臣協理科舉,那不是趕鴨子上架嗎?兒臣連八股文都不會寫。”
他最討厭朱熹那一套,朱熹的書他都沒背全。
要他來批閱這些照著朱熹著作寫的文章,那不是開玩笑嗎?
老朱:“咱只要你去替咱盯著。你大哥他比不得你奸猾,咱擔心他被人矇蔽。”
劉伯溫和胡惟庸兩隻老狐狸,奸猾得還各有各的特點。
老實的朱標未必應付得過來。
朱柏嘆氣嘀咕:“唉,啥時候才能放過我。”
老朱乜斜著他:“說你聰明吧,你有時候腦子真的轉不過來。咱問問你,為什麼別人削尖了腦袋想要來主持科舉?”
朱柏眨了眨眼,裝傻:“為什麼?”
老朱冷笑:“為了安插黨羽啊。”
朱柏:“哦。兒臣不需要這個。”
這個我當然知道!
好比是我錄上來的人,以後就是我的門生。
以後這個人不管是當了多大的官,那不都得把我當老師供著嗎?
門生多了,以後朝裡就是我說了算。
不過,我又不打算一直留在朝裡,安不安插人的,有什麼意思。
老朱嘆氣:“等你大哥登了大寶,朝裡都是別人的人。然後戶部說,官牙不能再讓湘王佔著了,該收回來。御史說,臣附議。中書省左丞相說,官銀莊也早就該收回來了。沒有一個人幫你說話。你大哥就算不願意,也扛不住這麼臣子的反對,只能把你手裡的東西都收歸朝廷。”
朱柏寒毛一豎,倒吸冷氣:“嘶,父皇說的是。兒臣一定盡力協助太子殿下辦好科舉之事。”
呵呵,小子,咱還拿捏抓不住你一個孩子了?!
你眼裡就只有錢!
老朱暗暗好笑,點頭:“誒,這才對嘛。有付出才有收穫嘛。”
所以,次日朱柏就去中書省坐著了。
關於出題和閱卷的人員名單,言官和淮西兩邊吵翻了天。
朱柏聽得哈欠連天。
劉伯溫甩了一本字帖給他,叫他先練字。
富貴忙給朱柏研磨拿筆。
朱柏接了筆,在心裡問候劉神棍的女性長輩:“寫字,寫字,我又不去天橋擺攤賣對聯,整日練的什麼字。”
李善長說:“鄧鎮才高八斗,出身名門,父親鄧愈乃開國功臣,正是此次科舉主審官最佳人選。”
御史大夫:“呵呵,鄧鎮是你的外孫女婿。你臉皮要不要這麼厚?”
李善長:“誒,話不能這麼說。舉賢不避親。你倒是推舉個更好的來看看。”
御史大夫:“我覺得劉基劉大人最合適。”
劉伯溫:“呂本大人比臣更適合做主考官。臣願為副考官。”
呂本不站隊,但並不代表他沒有偏向。
劉伯溫知道,他至少是偏向朱標的。
一直沉默的朱標問呂本:“呂大人什麼意見。”
吏部尚書呂本悠然行禮:“太子殿下若是信得過,臣自當全力以赴。”
本來嘛,科舉就是吏部選人。
他來主持科舉考試那不是理所當然嗎?他肯定不會推脫。
李善長衝胡惟庸使眼色。
胡惟庸只能說:“建議副考官設兩個,鄧鎮大人為其一。”
劉伯溫知道不可能完全把淮西排除在外:“同意。”
大家把名單抄出來,才想起要讓朱柏簽字。
因為老朱說了“湘王監督”。
朱柏不在名單上籤“同意”這兩個字,老朱看都不會看。
眾人轉頭找朱柏,卻見朱柏拿著筆,趴在桌上睡著了。
朱標哭笑不得,過去柔聲把他喚醒:“十二弟,起來簽字了。”
朱柏茫然睜眼,坐起來,臉上印了個他在紙上畫的小貓和幾分難看得要死的字:“昂?!你們吵完了?”
眾人哭笑不得:大家激動得不得了,你倒是睡得安穩。
朱標把名單遞給朱柏。
朱柏掃了一眼名單,皺了皺眉。
正好筆在手裡,便順手沾了墨水,加了個曾秉正的名字在末位,職務是巡查,再加了宋濂和李希顏,協助出題和閱卷。
劉伯溫暗暗吃驚:這小子,真不是一般圓滑和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