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至於賈郝磊,勾連貪官汙吏、大肆收購糧食,以至於京師糧價超出平價,讓京師百姓深受其害。又是勾結江東太守董琢,兩人暗通曲款,有謀反之嫌疑。”

“傳令,將賈郝磊斬首示眾,賈家成年男丁一律貶為奴籍服徭役,十四以上的女性全部送去教坊司,其餘老弱婦孺,逐出京城,永世不得入京。其所持之財產,不留分毫全部充入國庫,作賑災之用。抄沒充公。”

滅門縣令、抄家帝王。

現如今,京師缺糧、國庫缺錢,蕭奕若想成大業,就不能優柔寡斷,還在臺面上和李林甫、二皇子、董琢等這樣的人玩兒什麼規則遊戲。

蕭奕的手段就很簡單。

殺。

殺出一個朗朗乾坤。

殺出一個盛世大乾。

貪官,該殺!

奸商,更該殺!

至此,三大糧商已經砍了兩個,留下一個主動交出所有糧食的王家。

蕭奕出東宮前後攏共不過兩個時辰,卻殺了薛百川和賈郝磊,抄了三大糧商的兩家,共獲得三大糧倉,共計一千零二十餘萬石糧食、錢財無數。

很難想象。

前段時間,京師已經開始出現缺糧,後來更是有不少人餓死。

京師城外的流民也有不少餓死,京畿路還出現了好幾夥盜匪,專門搶劫當地的富戶,以至於大乾現在差不多快要分崩離析。

抄家還在繼續,三大糧倉也有殿前司和禁軍一起護衛,運送糧食到達城外粥棚開始施粥,還有城內的糧鋪也開門賣糧。

糧食的價格比平價還要低四成,好讓百姓們能夠買到糧食。

無錢買糧的,那就只能是去城外領一碗粥,也能填一下飢腸轆轆的肚子。

做出如此大事,其後續影響也會非常大,蕭奕卻很淡然道:“去政事堂。”

有了糧食,有了錢,那就能夠做很多事情。

蔡瑾說京師無糧,說糧倉也無糧,有心賑災,卻無力迴天。

現在,他倒要看看,蔡瑾還有什麼藉口。

若是他也是一個聰明人,那就應該知道會怎麼做,若是不夠聰明,那就換一個聰明的人坐在參知政事的位置上!

……

“公相,太子殿下這般嗜殺,可如何是好啊!”

尚書左丞王甫是真的看不下去了。

薛家和他也是交好,給了不少錢,王家也因此才能置辦很多地產,有著花不完的錢。

現在薛家倒了,王家就失去了一個最大的商號,也失去了最大的收入來源,以後恐怕要過上窮苦日子了。

得到訊息之後,王家就已經吵的不可開交。

一旁,御史中丞朱勉也開口道:“公相這些年來克己奉公、一心為國,好不容易創下這盛世大乾,若是讓太子殿下繼續胡鬧下去,恐怕到時候……。”

現在的大乾是個什麼樣子,他又不是不知道,心中也不是不清楚。

但是這絕對不是李公相的錯,也不是他一個御史中丞的錯。

錯在太子。

他濫殺無辜,引起很多人的不滿,才會導致謀反之人更多,才讓上蒼降下了天災。

李林甫微微合眸,不緊不慢地說道:“太子年少,初掌監國之權,只知道用權殺人,卻不知權力的背後便是責任,明日,我會去東宮,面見太子,告知其利害,諫言勸解他以仁義治國。”

王甫、朱勉、蔡瑾等人互相看了看。

他們覺得這並不符合他們心中最後的結果,李公相竟然只是去諫言?

難道不應該是直接狠狠地反撲回去,直接逼宮,讓二皇子上位,逼迫蕭奕退位嗎?

這也太小心了吧?

朱勉有一些忍不住,直接拱手道:“公相,我們……。”

李林甫直接盯著朱勉,緩聲說道:“各位先回去休息吧。”

朱勉被李林甫的眼神嚇到了。

這位公相可是心狠手辣之人,並且眼中容不得沙子,公相想要讓誰三更死,他絕對不會活到五更天。

王甫等人見到李林甫下了逐客令,於是都起身告辭。

等所有人都走後,李林甫坐在那裡思索了片刻,緩緩地起身,兩邊的侍女連忙上前扶著他。

李公相起來之後,活動了一下身子。

走到了書房中。

從書架中拿出一個盒子,開啟之後,取出裡面的紙條,還有一瓶墨水,開始書寫。

不消片刻。

從李公相的後院,出去好幾批負責採購、倒夜香、扔垃圾等僕人。

……

到達政事堂。

不見王甫、朱勉、蔡瑾等人。

詢問之後才得知,他們點卯之後,有事離開了。

蕭奕在斬殺薛百川的時候,見到了蔡瑾和朱勉,本以為他們兩人會上前阻止他抄家。

卻不想,他們似乎只是看看,來的慢,且只是躬身施禮,最後得了個運送糧食,安撫城外百姓的命令。

蔡瑾自然把這件事情交給了其他人來做,他則是和朱勉一起到了李公相的府上。

如今這刀子遞上去,損失了一個薛百川,卻也讓蕭奕斬殺了賈郝磊,扣了董琢的糧食。

禍水東引、借刀殺人。

沒見到蔡瑾等人,蕭奕便直接把運送糧食救濟城內外百姓的事情,交給了戴光。

此事過後,戴光要是完成的不錯,那肯定是要晉升為戶部尚書。

畢竟戶部主事官不能一直這麼空缺著。

還有就是讓刑部尚書劉檜、大理寺卿李師成一起給薛百川、賈郝磊兩人定罪。

這叫做先斬後奏。

劉檜和李師成也是李公相提拔起來的人,不過,他們卻也得到蕭棣重用,屬於那種和李公相走的很近,並非是公相府上的人。

今日倒是也沒在政事堂再見到二皇子秦王蕭策,而政事堂的人對蕭奕也是畢恭畢敬,對於他的所有命令也都是言聽計從,處理完這些事,蕭奕說道:“去甘露殿。”

蕭棣又醒了過來,氣色看上去又好了一點。

只不過,還是說不了太多的話。

聽著蕭奕快刀斬亂麻,直接抄了兩大糧商的家,面色平靜,並未說什麼。

也沒有露出什麼欣賞的神色,更沒有說什麼稱讚的話。

最後也只是問了蕭奕,陝西路如何賑災。

蕭奕則是提出了以工代賑,修建水庫、水渠、從黃河上游開鑿水渠引水。

修建水庫,可以用來防止黃河下游的水災,還能用來蓄水灌溉,乃是一舉兩得之事。

如此一來,不僅可以修建好水庫、水渠,引水減輕旱災之影響,還能以這種方式,讓陝西路的百姓不至於被餓死。

聽完蕭奕的這個提議。

蕭棣才露出了欣賞的神色,嘴角微微一笑,拍著蕭奕的手,稱讚道:“你乃朕的麒麟兒!”

蕭奕恭敬道:“父皇好生地修養,大乾還是需要父皇來坐鎮,以恢復當年的貞元盛世。”

蕭棣則是輕聲道:“有你這樣的麒麟兒,大乾何愁不會再中興。”

“大乾交在你手中,朕也能放心了。”

甘露殿的父慈子孝,感動了溫涵等太醫,也感動了三寶太監等人。

太子殺人,那也是迫不得已啊!

只有一旁的李貴妃,見蕭棣看著蕭奕的神色似乎越發滿意,且蕭棣的氣色也恢復了不少,心下有些複雜。

蕭棣不死,蕭奕也就能一直監國,從而慢慢地獲得權柄,獲得一些大臣的支援。

真若是濫殺無辜,那蕭奕第一個就會殺死她大哥李林甫才是。

想著大哥送來的密信,李貴妃是越發看不透這位藏拙二十餘年的太子蕭奕了。

御花園的偏殿。

“殿下,你今日殺的可爽?”

蕭奕前腳離開甘露殿,還沒到內城門外,就有李貴妃身邊的太監傳訊息,貴妃請求一見。

等到了偏殿,隻身進去,就見到李貴妃正端坐在那裡。

這位愈見美豔、豐熟的李貴妃,纖纖玉指捏起茶盅,喝著香茗,秀眉之下,鳳眸疊爍。

李貴妃青翠如羽的柳葉眉下,那雙眼皮上塗著玫紅胭脂的鳳眸,彎彎睫毛顫動不停,秋水明瞳嫵媚如水,見得蕭奕走進來,開口便問。

蕭奕笑了笑,目光幽沉幾分,回道:“不爽,孤最想殺的人,卻還活著呢。”

“你……!”李貴妃玉容微變,狹長清冽的鳳眸見著驚異,貝齒咬著櫻唇,低聲道:“你就不能和他坐下來好生地談談嗎?”

“若是能得他的輔佐,你也能很快坐穩太子之位,那些藩王和幾個太守,也不敢肆意妄為。”

“到時候,你雖為太子,卻已經擁有大乾帝王之權。”

“何苦還要鬥個你死我活?”

蕭奕冷聲道:“他於朝堂之上隻手遮天,當真就會願意把權柄全部讓給孤嗎?”

李貴妃沉默不語。

蕭奕直接走上前,抱起李貴妃,自己坐了下來。

他從來就沒有答應過李貴妃什麼,所謂太后、養育皇孫,那也不過是安撫之言,除非徹底得到李貴妃的心和她的人,不然,兩人也都不過是逢場作戲罷了。

不過,蕭奕看得出來,李貴妃野心不小,而且這女人非常容易嬌縱。

想要征服她,可不容易。

李貴妃美眸盯著面色明顯不愉快的蕭奕,抿了抿粉唇,低聲道:“妾身覺得,這件事情還是有緩和的餘地。”

說著,竟然抬起頭,啄了蕭奕嘴唇一下,柔聲道:“你就和我大哥好生地談一談,互相都各退一步,可好?”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夫君他不解風情

夫君他不解風情

佛衣歸林
【正文完結,下本寫【外室】文案在下方】 本文文案:瓊華宴上,眾貴女盯著那位面如冠玉,矜貴儒雅的謝家大公子瞧,時而竊竊私語,時而面色嬌羞,就是沒敢正大光明的看。 沈書瑤就不同了,她含羞帶怯的盯著他看了一個晚上,就連她母親也發現了。 沈夫人:就說這孩子有意中人了,原來是謝家大公子。 次日,陛下賜婚,謝沈兩家結親。 - 謝屹一心政事,男女之情於他來說可有可無。既然陛下賜婚,娶便是了。 婚後兩人相處和睦,
歷史 連載 0萬字
大秦:父皇,我的家底你別惦記!

大秦:父皇,我的家底你別惦記!

龍年吉祥
秦昊穿越成大秦王朝的六皇子,開局就被誣陷姦淫皇帝的妃子,還戳瞎權勢滔天的二皇子,必死之局,且看他如何扭轉。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前往封地韜光養晦。內有強敵環伺,外有群狼窺視。 手持三尺青鋒,豈說我不丈夫!
歷史 連載 3萬字
大明:混在北平當知縣

大明:混在北平當知縣

樹上木
洪武十八年。郭安魂穿北平府,成為古代科技巨星郭守敬郭太史的後人! 本想在朱棣手下混個小官,瀟灑一世!卻沒想到在朱元璋統治時期,當官這麼難? 一言不對,就會被抄家砍頭?而且,朱棣還死盯著他不放! “朱老四,這都是你逼我的……看誰卷得過誰……”本書又名:《締造大明》《朱棣,咱當球長走! 》
歷史 連載 110萬字
開局坐輪椅,四大毒士助我成皇!

開局坐輪椅,四大毒士助我成皇!

九星魔術師
「無系統」?「殺伐果斷」?「不後宮」?「不聖母」\n開局遭刺殺,淪為廢人。 \n四大毒士,現身輔佐。\n潛龍臥淵,八子奪嫡。\n勝者為皇,敗者身死。 \n北有匈奴,西有諸國。\n三國鼎立,一統天下。\n本書架空歷史,全書殺伐果斷,權謀高深,不降智。 \n帶你領略一個殘疾皇子,如何奪嫡,成為天下明主。
歷史 連載 1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