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朝陽初升、霞光萬里。

李賊中軍大營處,李懷安等人都是嚴陣以待,在他身邊,一個手持巨大雙錘的少年,神情激動不已。

因為他的大哥告訴他,在那山上,有一位同樣天生神力的人,和那女將軍一樣,很厲害。

少年和那女將軍打過一場,其實並未盡興。

因為他不想傷了女將軍。

在女將軍的身上,他看到了自己的阿姐的影子。

他很敬重自己的阿姐,也很喜歡自己的阿姐,他不想傷了和阿姐一樣的阿姐。

所以最後只是一個平手。

而現在,有了一個和他一樣的人,那就可以好好地打一場了。

但眼下,李懷安的左翼先鋒卻陷在了泥潭、溝壑等陷阱中,然後還讓適時出擊的小股敵軍給圍困起來,一時間無法繼續進攻。

而看到了這一幕的龍武軍將領們,自然是群情自然振奮。

“殿下!”

越看越眼熱,有人又是終於忍不住拱手請戰。

“讓末將引本部兵馬助一助張都督,若能吃掉這幾千賊軍,此戰便可穩操勝券了!”

蕭奕卻立於馬上,看著下面的戰場,搖搖頭。

身邊的徐元庶也連忙解釋道:“不必如此,大戰方起,區區側翼,佔盡了優勢固然極好,卻不值得投入更多兵馬,殿下已經定好,一戰決勝負之處,將軍不妨稍待,以作大用。”

幾位將軍只好微微嘆了一口氣,繼續等著。

說白了。

他們本身實力不強,也沒有大局意識,更不懂兵法韜略,上了戰場,完全就是全憑自己臆想在作戰。

點子扎手,能撤就撤。

不能撤,那也是且戰且退。

情況危急之時,他們肯定是丟盔棄甲、抱頭鼠竄。

而若是局勢大好,就像是現在這樣,忍不住想要去搶功勞,一會兒要去左翼,一會兒要去右翼。

生怕自己還沒參戰,然後敵軍就投降了,前面參戰的將士們獲取了軍功。

他們只能幹看著。

蕭奕自然也是有著自己的考量,他也不是真的通曉兵法韜略,而是五千年的文化薰陶,再加上,他閒著沒事的時候,也不是全都在後苑花天酒地,也是看了不少這個世界的兵書的。

此番,側翼什麼的,只要確保不徹底失利就行,真正決勝負的,只可能是前方山根上大軍彙集之處。

彼處勝,則此戰方可稱勝!

就在蕭奕若有所思之際,同樣騎馬在旁邊,以居高臨下的姿勢,看著前方的戰場的徐元庶,輕輕地拉了拉蕭奕的披風。

蕭奕回過神來,看了他一眼,然後看向了前方戰場。

很快就意識到發生什麼了,原來是那陷阱的不遠處,有數量不下一二百的弓弩手騎著戰馬自南面來援。

他們臨到泥淖前,紛紛下馬,尋找位子上弩,加入到了剿滅敵軍的行列!

所以,怎麼說呢。

到了這時候,被強行拉出來的龍武軍的將士們,其實也都知道,這是他們的一個機會,若是再不做些什麼,若是再不拼命,恐怕真的要死在這裡。

太子中軍這邊見了左翼的場景,自然十分高興,李賊似乎也不過如此。

可還沒等幾個將軍喜上眉梢,卻忽然聞得正前方一陣打雷一般的動靜,便趕緊去看。

而眾人窺的清楚,只見打南邊有一卷煙塵滾滾,宛如一條黃龍一般張牙舞爪,自側翼緩坡急速飛入,卻是貼著兩軍戰線,直插左翼!

顯然是李懷安自後方發援兵而來。

一時間,雖因為黃土飛揚,看不清左翼具體戰況,但那條黃龍所帶馬蹄之聲配合著當面李賊大軍陡然爆發的喊殺聲,著實驚人。

剛剛還自發前往左翼,忙著搶功勞殺掉進了陷阱中的賊軍的龍武軍將士們,連忙匆匆上馬迎敵。

可惜,他們的應對能力,以及戰場之上的反應速度,還有同袍之間的配合默契度,以及……主將的臨場指揮,都太差了。

毋庸多言,李懷安的這一支騎兵突襲插入,穿插準確,太子親軍一時不慎,覆被敵軍得手,直接丟掉了左翼勝勢。

不過,在蕭奕、徐元庶兩個知道一些兵事的人眼裡,李賊騎兵這麼一次精彩的穿插,卻非止扳回勝勢這麼簡單。

一則,這顯出了李賊大軍大規模騎兵戰術能力上的強勢。

二則也是顯出了他們指揮官李懷安的性格上絲毫不讓的強勢,這二者疊加,端是讓蕭奕身邊的龍武軍、武衛軍、金吾衛軍各將一時震動。

一個一個都是暗自鬆了一口氣,還好剛剛太子殿下沒有答應他們的請戰請求,這要是衝下去,結果遇上了李賊的這支騎兵,估計也是九死一生了啊。

“不用支援嗎?”

有副將終究是膽怯了,也有一些害怕賊軍一會兒全力衝上來,他們吃了敗仗。

忍不住,還是輕聲開口,有一些糾結地朝著蕭奕抱拳問道。

蕭奕沉聲道:“不必,戰爭才剛剛開始,對面尉遲恭沒有出戰之前,左右翼不可輕動。”

副將們欲言又止,但終於無聲。

他們覺得,現在這時候了,就應該太子殿下下令全軍出擊,以太子殿下的勇猛無敵,完全可以像是上一次的南衙禁軍的時候,直接於萬軍之中,衝到敵軍中軍之地,來一個擒賊先擒王。

只要是殺了李懷安和李原,晉陽賊軍群龍無首,自然也就能擊潰人心。

沒了雄主。

他們肯定會內訌,也會俯首稱臣。

不過,太子殿下一直穩坐在這裡,居高臨下看著戰場,似乎並沒有想要主動出擊的意思。

他們也就不好再說什麼。

李懷安發出兩千騎兵,效果幾乎是質變的,本來已經陷入死地的左翼,總算是能鬆一口氣,活了下來。

他們連忙繞開了左翼,繼續朝著鳳凰嶺發起了衝鋒。

平心而論,以太子親軍各部和李懷安所部而言,這樣的規模作戰,幾乎是第一次。

太子親軍的將士們是由龍武軍、武衛軍、金吾衛軍三軍的將士們組成,這些士兵的戰鬥力、戰場上計程車氣、武力值等,都是顯而易見,遠遠比不上李懷安操練出來的戰士。

故此,太子親軍各部自從被李賊援兵緩解了左翼敗勢之後,便相繼一退再退,幾乎難以立足。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李賊騎兵有因為地形、弓矢失了戰馬而尚能作戰的,根本沒有撤後重組的情形,反而基本上都是順勢結陣,三五成群,便敢持長矛突擊,與太子親軍大陣交戰,為身後騎兵重箭做掩護。

這一邊,左翼太子親軍主將驚怒交加,但一回頭看到身後山坡上的旌旗,也只能在馬上攥拳,然後呼喊傳令:“讓劉俊、王河所部向我靠攏,與我大旗平行,再讓張博退後到坡上做支撐,告訴他,讓他做督戰隊,算上我,今日無論是誰,後退者死!再將此令傳訊給前面幾部!”

周圍諸多親衛,一時聞訊散開,而他則乾脆親自持旗,然後緩緩催動軍陣向前。

這已經算是破釜沉舟的死戰決心了。

此人名叫辛棄疾,是去歲以武舉參軍之人,本看不慣李林甫把持朝廷,還寫了幾首詞嘲諷。

不過,都被李林甫的人壓下來了。

本來還想著弄死這個礙事兒的人,但是因為辛棄疾本身的武力比較高,再加上,文采不錯,算得上是能文能武之人,所以最後被李林甫保下來了。

嶽山教出來不少弟子,也都進入了行伍之中,有的甚至是已經大放異彩。

李林甫有心想要伸手進入軍隊,從而掌握兵權,自然也需要辛棄疾這樣的將帥之才。

他自以為,自己可以許之高官厚祿,可以讓辛棄疾臣服。

誰知道,辛棄疾不吃他這一套。

史思鳴見到辛棄疾也起了愛才之心,表示願意帶在身邊好生地教導,慢慢地降服這一頭乳虎。

李林甫也就此作罷。

然而,辛棄疾在龍武軍只願意當一個普通計程車兵,也不願意當史思鳴身邊的副將,甚至是拜他為義父。

史思鳴卻打算慢慢來,只要是人在自己的大營,終究是可以培養出來感情的。

可惜。

這個感情還沒有完全培養出來,李林甫便等不了,拖著史思鳴一起謀反了。

而這時候,已經一年多了。

辛棄疾就算是再鐵石心腸,再怎麼赤子忠心,也被史思鳴的刻意細心教導而打動了。

說實話,辛棄疾本想勸著史思鳴棄暗投明,跟著太子殿下才會有出路。

卻沒來得及。

史思鳴在跟著李林甫謀逆之前,並沒有帶上辛棄疾,也沒有告訴他,只是讓他守著軍營,還把自己的兒子託付給了辛棄疾。

也正是因為如此,那一天,辛棄疾沒有參與謀逆,而是收在了龍武軍的大營,等待了一個晚上。

第二天,得知了史思鳴和李林甫謀逆被抓,然後菜市場被問罪處斬的訊息。

那天,他去看了。

最後什麼都沒做,對於史思鳴的家族被抄家、被流放等,他都不管不顧。

只是後來,他的家中多了一個幼子。

而再後來,他準備離開軍營,準備當一個田舍翁。

直到那一天。

蕭奕出現在龍武軍,說出了亡國和亡天下之論,也喊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口號。

辛棄疾又放棄了回家當個田舍翁的心思。

畢竟,他今年才二十二歲啊!

再說回眼下的戰場,辛棄疾這個名字,出現在龍武軍校尉的名單上,被蕭奕欽點為左翼主將,在左翼設定了諸多陷阱,有著不錯的效果,現在更是親自率數百騎兵湧上,並在連發數矢之後,主動換上騎槍。

以長度優勢刺殺、對抗著李懷安操練出來的輕騎兵。

如此一突之下,其效果宛如刮魚鱗一般,輕易從騎兵一側刮下一層血淋淋肉來。

陽光高升,因為李懷安始終未發兵,蕭奕也死死按住後續兵馬,但幸賴辛棄疾敢戰,山根下總算是又穩住了戰線。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不艾先生
【家長裡短日常文,不爭霸,溫馨向,有萌娃】李平安前世絕症纏身,飽受病痛折磨,在三十歲那年因為肺動脈高壓重度去世,攜帶著記憶投胎轉世到平行時空的古代,看著勞苦的親人終日忙碌于田間灶頭,卻依然吃不飽穿不暖,他決定發奮圖強,跟家人過上能吃飽穿暖的好日子。 (小康一詞最早見於西周,《詩經·大雅·民勞》中有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句子,這裡的 “小康”是生活比較安定的意思。)
歷史 連載 7萬字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風捲殘雲
燕回穿越到了北燕世子身上,一個舉世皆知的廢物紈絝。 原主大晉皇宮當了十五年質子,回來本可繼承世子身份。 誰知道回來就被廢了,這誰能忍啊? 整個王府嘲諷冷落,北燕百姓更是以他為恥。 被家僕們肆意辱罵,丫鬟們百般刁難。 就連路過的狗,都要對著他叫兩聲。 皇族要各番王世子當質子,這樣一來豈不是白受了十五年的苦? 孰可忍,嬸嬸忍不了啊! 忍了十五年,再忍他都成忍者神龜了。 要世子之位是吧,自己去皇宮當質子
歷史 連載 1萬字
冠絕新漢朝

冠絕新漢朝

戰袍染血
天下才氣共一石,陳止先佔八斗,再把剩下兩鬥分出去。 穿越三國時代,輔佐劉備橫掃群雄,卻在大勢已成、大漢復興在即時死了。 好在他身具百家籤筒,有百家奇物絕學作為底牌,身死近百年後再次復生。 這次面對的卻是一個陌生時代,一個劉備子孫建立的新漢朝,一個不存於原本歷史上的統一王朝。 亂世到治世,謀士到名士,這次陳止要選擇不一樣的生活。 從運籌帷幄、血雨腥風到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百家風光再起,新的畫卷就此展
歷史 連載 0萬字
相敬如冰

相敬如冰

寧寗
(婚內追妻 逼瘋清冷太子) 作為太子妃,裴芸自認做的事事妥帖,無可指摘。 然嫁入東宮的第十三年 她墜入冰湖,親眼看著自己的丈夫往另一個女子游去,突然感受到了這一生被禮數和身份桎梏的壓抑無趣 再睜眼,重回六年前 她想換個活法,想要改變 她想要避開母兄禍事,延續家族榮光,想要讓她的孩子免於夭折…… 可對於那個性子寡淡,古板無趣,連床笫之間都講究個循規蹈矩的死男人。 她不想伺候了! * 太子李長曄,為人
歷史 連載 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