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火松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其他的諸教派使者,到此時也算聽出了朱肅的言中深意了。

說白了,按這些大明人的意思,他們來身毒就是要當祖宗的。

不供他們為祖宗,就休想得到他們的支援!

“大明的周王。”那位剛剛受了杖刑,屁股上仍舊一片暗紅的天方教使者齜牙咧嘴的怒視著朱肅。“你們當真想要與我們所有教派的信徒為敵嗎?”

天方教乃是此地最為強勢的宗教,對於朱肅的意圖,自然也最是反感牴觸。

“本王當然是想和你們為友。”朱肅道。“不過,我大明尊嚴不可辱。若有什麼教派敢強迫我等皈依,我等自然不會容忍。”

“便是為敵又如何?即便殺光了我等,本王的父皇,自會再派來千人、萬人、萬萬人為本王復仇。大明建立至今,覆元滅倭,已經充分表達了我等明人之態度。凡有膽敢犯我大明天威者,雖遠必誅!”

朱肅此言,擲地有聲,饒是天方教使者自恃勢力最大,也不免氣勢一縮。大明如日中天,便是身毒也有耳聞。誰也不敢狂言能夠應付大明皇帝的報復,這位大明的王爺確實有這樣的底氣。

更何況,這支明軍也實在太強勁了些,八千人覆滅五萬蘇丹大軍,還俘虜了近四萬人……即使天方教集全力能將他們從德里城趕走,恐怕也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他們是宗教,最直接的對手應當是其他教派,而不是與這些俗世軍隊打硬碰硬的戰爭。

天方教使者還在衡量,那邊廂,禪陀耶卻已經下定了決斷。佛教日漸式微,到今日已經是退無可退了。既然如此,不如放手一搏,許還有一線生機。

禪陀耶當即道:“阿彌陀佛。殿下,既然如此,我佛教願意尊漢人為‘須彌’,意為世界之中心,為四大種姓之外的第五大種姓。”

“‘須彌’種姓不受任何轄制,比任意種姓更為尊貴,以此來彰顯天朝之尊嚴……”

朱肅眉毛一挑,總算有一個上道的了。“非止漢人,我華夏土地廣博,民族非止一支。這‘須彌’種姓,自是不該專指漢人才是。”

“是,是,是小僧思慮欠妥了。”禪陀耶立刻躬身告罪,知錯就改:“那凡是天朝上國來人,我身毒佛教皆願尊之為‘須彌’,並將之納入教義,如此殿下可還滿意?”

“禪陀耶大師果然智慧,如此甚妥。將此條寫入教義之後,本王自會準允佛教在德里之地建寺傳教。”朱肅笑道。大明如今奉行開拓進取之策,促進民族融合自然也是日後所必須要走的一條路之一。只要來自大明,就可以在這身毒之地當上‘須彌’大爺,倒是算是諸民族歸附大明之後的一項上好福利。

至於身毒百姓如何……此地百姓被奴役多年,他們身上的麻木和奴性,絕非一朝一夕所能盡去……慢慢來吧。

尊奉知書達理的華夏人做他們的主子,總比給波斯人、匈奴人、阿富汗人、英國人當奴僕要更好上許多。

禪陀耶面色一喜,雖然付出不少,但終於獲得了這位大明殿下的支援。德里之地乃是身毒北部的中心,有了這位殿下支援,勢微的佛教大興已是必然。

見這潑天的好處被佛教撿了去,那位婆羅門教的使者頓時慌了,佛教與婆羅門同屬於身毒的古老宗教,在外來的天方教的打壓下這兩個難兄難弟大哥慘不過二哥,都是一路的下水道貨色。

所謂不怕兄弟啃窩頭,就怕兄弟步青雲。如今看佛教這抱上了大腿就要飛黃騰達了,他婆羅門教又怎好落於其後?那紅袍使者當即道:“我婆羅門教也願意尊奉華夏人為須彌,懇請偉大的大明周王殿下,也允許我們婆羅門教在德里建立神殿!”

“好,好,好,甚好,甚好,本王允了。”聽完翻譯的朱肅只是輕飄飄的擺了擺手,便允准了婆羅門使者所請。

禪陀耶整個人一愣,竟然還能這樣?不是應該只尊奉他們佛教嗎?其他一些小宗教的使者見到這大明的王爺竟然允許多個教派一同入駐德里,頓時反應了過來,開始爭先恐後的向朱肅表忠心。對啊,之前的那些德里政權是因為國主想要藉助某個宗教的力量,與某一宗教互為臂助,自然需要皈依某一宗教,而後排斥其他教派。

然而這些明人卻無皈依某個教派之心,那德里這一杯羹,自是人人都可吃得……雖然分出來這羹自然便小了些,那也勝過沒有。況且以前這富庶的德里之地始終是天方教佔據,如今無論如何,失去德里的天方教沒落已經是板上釘釘,既然如此,不早些瓜分他們的宗教勢力更待何時?

一時之間,便有七八個宗教自願尊奉華夏為“須彌”,換取在德里建寺傳教之權,朱肅自是一一應允。

你們宗教爭奪,與我們何干。更何況,這身毒之地被伱們攪的越亂,大明才越能夠在這一潭渾水之中,摸出魚來。

禪陀耶也想到了這一層,可也只能嘆息一聲。那位大明的周王殿下如此精明,斷然沒有讓他們只支援佛教一門教派的可能。好在無論如何,佛教在諸多教派之中,與華夏的關係依然是最為親近的。如今眼看身毒諸教派已經到了洗牌的時候,憑著這層關係,他們佛教已然是領先了一層。

一切塵埃落定,除卻天方教、拜火教等幾個不願屈從的教派之外,其他宗教幾乎都已經獲得了在德里建廟的權力。有這些教派們派遣信眾幫忙壓制,縱使是在德里蘇丹國時期在這裡傳教了數百年的天方教,此時也是如臨大敵,感覺到了德里當真要脫離天方教的控制。

“賈米拉,我們該怎麼辦?”離開德里城時,天方教使團中的一人戀戀不捨的看了一眼身後的德里城牆,轉頭詢問那位被打的屁股開花的使者。“我們當真要放棄德里這個我們傳教了幾百年的土地嗎?”

“不。”名為賈米拉的使者因為臀部受創,只能用一種滑稽的姿勢曲膝“半站”在馬上,但他的眼中,卻燃燒著熊熊的憤恨與屈辱。

“狂妄的明人想要奪走真祖的土地,他們是痴心妄想!”

“還有拜火教等幾個教派沒有服從於明人,我們去找他們……我們在城裡還有許多忠於真祖的虔誠信眾,只要聯合起來,一定能殺掉那位狂妄的周王!”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反清:從金田起義開始

反清:從金田起義開始

聽風煮雨夜
西曆1850年,滿清道光三十年。鴉片戰爭的硝煙逐漸遠去,太平天國的浪潮暗流洶湧。 立國二百餘年的清王朝,跌跌撞撞的走到了歷史的十字路口。李奕走到大清身後,輕輕一推。 腐朽落後的清王朝 “不小心”失足掉進了深淵……
歷史 連載 4萬字
我岳父是李世民

我岳父是李世民

張圍
網文填坑節來襲,獨家番外連載爆更,大佬包場免費看。(日常文+輕鬆)四海平定,天下安寧。 大唐民風淳樸又彪悍。張陽用上輩子學來的土味情話娶了一個小媳婦,家中雖清苦但日子也幸福。 賺錢生活,致富奔向小康。夫妻倆舉杯,敬更好的生活。……每當李世民想起自己的女婿就會說道:“你們知道嗎?明明通曉天地奧秘,如此驚才絕豔的人,卻總說自己沒讀幾年書,他實在是太過謙虛了。”李靖神色悲愴, “在他的面前,兵法也無用?
歷史 連載 354萬字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寒梅驚雪
重生大明,成了剛剛繼承皇位的建文帝朱允炆,著手整飭朝綱,推行新軍。 以極大魄力,裁軍十萬,謀劃藩王,肅清宇內,開萬世太平。開內閣,立三大營,威服藩王,遷都北京,修撰《建文大典》。 北征蒙古,收回安南,佈局 “一帶一路”,路通西域,海通南洋......。重農桑,提升商人地位,出現資本主義萌芽,以 “農無稅”為奮鬥目標。創不朽功業,開萬世太平。朕是朱允炆,是建文帝,是千古一帝。 【展開】【收起】
歷史 連載 51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