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下君子皓如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十萬大山。

雲霧繚繞,水何澹澹,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波光瀲灩,月出驚山鳥,風清近人,靈星吞吐神秀氣,造化生。

陳衣漫步林間,悠然自得,一步一蓮花,行跡縹緲。

數息光景,便至木屋,一名中年道人迎出,正是清風觀大師兄道一:“我觀閉世謝客,這位道友,請回吧。”

十萬大山清風觀,除觀主外,無一人識得陳易真容。

陳衣袖袍輕揮,將其推開,不予理會,徑直叩響木屋門:“清風道友,故人造訪卻拒之門外,非待客之道。”

正欲制止的道一神情一僵,邁出的腳也被逼停半空。

敢與斬凡境的師尊,以老友相稱,又年紀輕輕,此人身份呼之欲出:“閣下莫非就是太安城那位桃花劍神?”

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這才是真真正正的聲名在外!

“唉。”

木門緩緩張開,見身著陰陽道袍的清風觀主,盤膝坐於香案前,帶著一絲悲意開口:“道友何必斬盡殺絕。”

真的是他!

道一嚇得眼皮狂跳,其餘清風觀弟子亦是冷汗直流。

陳衣卻搖搖頭,心平氣和道:“道友誤會了,你我之間,一無深仇,二無大恨,本座此行,並非為了殺戮。”

清風觀一脈與無老寺等勢力,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前者一心向道,只爭天命,而後者跟神羽朝,是道統之爭。

兩方道統形如水火,一旦落敗,滅宗亡種,他們便是宗門的千古罪人,因此,他們無路可退,唯有不死不休。

求道不同。

神羽朝佔據這一世天命,爭國運對清風觀一脈而言算一條捷徑,但絕非必經之路,他們可以說放下,就放下。

清風觀實至名歸也好,名存實亡也罷,都不影響他們繼續追逐道理,換句話說,心中有道,處處皆是清風觀。

既然如此。

陳衣自然不願再造殺孽,他又不是嗜殺之人,除非毫無迴旋餘地,對方已經退出天命之爭,得饒人處且饒人。

“你們先退下吧。”

沉吟少頃。

清風觀主輕輕擺手,屏退一眾弟子,旋即取出一方蒲團,邀陳衣坐下,開門見山道:“道友有話不妨直說。”

“太安城一戰後,在下有一疑惑,想請觀主解惑。”

陳衣坐在觀主對面,作揖道:“我觀觀主氣息有一絲神似天道,敢問觀主所修之功法,可是承自太上一脈?”

觀主瞳孔猛地倒縮:

“你竟然知道太上?”

陳衣點頭,反問道:

“你便是此代太上?”

“是。”

“太上一共有幾代?”

回憶起青女的恐怖,清風觀主倒不奇怪陳衣無所不知了:“實不相瞞,太上一脈傳至貧道正好第九十六代。”

“還真有夠悠久的…”

陳衣摸著下巴,突然想到什麼:“道友既是第九十六代太上,為何不以太上自居,反而將宗門稱作清風觀?”

“貧道沒有真仙骨。”

“可據我所知,真仙骨乃是太上象徵,負骨者方為正統,道友一會兒說自己是正統,一會兒又說自己無骨…”

“道友所知有兩誤。”

清風觀主豎起兩根手指,講道:

“第一。”

“真仙骨失傳多年,在此期間,一直是由冥冥天意代為擇定傳人,天封地授,可當正統卻不得以太上自居。”

“第二。”

“道友可知,太上一脈的來歷?”

陳衣稍加思索一番,循循開口:“無盡紀元以前,初代太上預感自己大限將至,故而將骨挖出,賜與侍女。“

“這是一種褒獎,也是一種敕封,代表薪火相傳,於是,後世才有“得仙骨之修,方為太上正統”的說法。”

青女告訴他的。

青女熱衷於給他講睡前故事,上古奇聞,他躺在祂懷裡,祂撫著他臉頰,痴痴看著他,就像媽媽哄兒子那樣。

“不錯。”

觀主先是對陳衣的回答,表示肯定,緊接著,語不驚人死不休:“但,被初代挖出的那塊骨,不叫真仙骨!”

武俠修真推薦閱讀 More+
修神之九陽情緣

修神之九陽情緣

石功成
當今之世,修真之風大昌。 為了長生、為了力量,無數人踏上了修真一途,人族在修真上得天獨厚,實力乃是人間之最,遠超過異族修真者。 修真難,解開生死之謎更難。 傳說,只要能夠完全領悟了天道,晉升神級,便可以神通無邊、壽與天齊、超脫生死。 但長久以來,無人能夠成神,遂很多人以為傳說真的只是傳說而已。 不過,上古年間,終於有神靈誕生了。 龍騰天地,本書主角,海島漢子,由於身具四大神體之一的陽體,拜師純陽真
武俠 連載 7萬字
蘇十二問鼎仙途免費閱讀

蘇十二問鼎仙途免費閱讀

我要哭了啊
【凡人流+無系統】資質平庸的山村稚童蘇十二,為報血海深仇,被迫踏上一條無盡漫長、爾虞我詐、弱肉強食,充滿算計和坎坷的修仙證道之路……\n前路漫漫,道阻且艱,小小凡人縱使披荊斬棘,也誓要走出自己的修仙路。
武俠 連載 6萬字
逍遙六界

逍遙六界

踄凡
先天五太之後,混沌衍陰陽,天地亦分六界。神界掌管仙、人、冥三界,備受尊崇。 凡世間修真之人,無不追尋天道,以求成仙,超脫輪迴。然天道為何,迷離撲朔,又有幾人堪破? 逍遙派庶出之子承祖師遺志,為尋真相,踏九泉、入妖界、闖幽天、附魔體,尋源問天,只為證道,重塑逍遙仙途!
武俠 連載 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