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仙軒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六月底,大盤堡。

經過一個月不間斷的訓練,大盤堡的八十多名墩軍進步迅速,至少在王家莊下轄的各處火路墩、屯堡內,已經是首屈一指的強兵了。

但是堡內墩軍使用的兵器紛雜而又破舊,於是劉衍四處招募人手,又從王炆鎮處要來幾名工匠,將大盤堡的兵仗作坊擴大,陳勳還帶人去了一趟夏河寨前千戶所,買來了大批的鐵料和煤炭,用來打造制式長槍和雁翎刀。劉衍隨即開始逐步替換眾墩軍手中的陳舊兵刃。

此時大盤堡內的一眾建築已經修建起來,只剩下一些零散的邊角還需要雕琢。現在剩下的事項便是建造堡牆。

為此劉衍親自帶人架著牛車往返於大盤堡和夏河寨前千戶所之間,買來了幾批木料和各種材料。之前張義帶人去那邊開採過一段時日的石料,不過因為太過費事費力,還佔用了大量的人力,劉衍便讓眾人都直接回來了。

至於修建堡牆所需的石料,劉衍準備全部直接採買,反正現在手中有些銀子,購買這些建材還是夠用的。

不過如今木料、石料雖是不缺,但修建堡牆卻需要大量的黃土夯泥。

夯築的過程中,挖土、和泥、脫坯、曬乾,同樣需要大批人手。

劉衍只是調動所有的大盤堡軍戶幫忙,兩百多口人無論男女都是上陣,那些匠戶的家口同樣出來勞作,只要是從軍屯勞作回來,所有人都要參與到堡牆的修築中,為此劉衍還規定軍屯勞作的結束時間提前了一些。

“大人,以青石為牆基,先需經過打磨,夯築堡牆,同樣需要用漿汁粘合。”

這天傍晚時分,在劉衍前面,大批挑著簸箕、籮筐的男女沿著堡牆邊來回運土奔跑,一些工匠在指揮大盤堡男丁打磨石料,一些工匠則在指揮男丁夯築堡牆。場面熱火朝天。

此時在劉衍身旁的除了陳勳等人外,便是那個製造大水車的老工匠,他雖是木匠,但同樣精通土木泥工。

“漿汁粘合?”

聽了老工匠的話,劉衍有些奇怪,他不知道夯築堡牆還需要用漿汁粘合的,而且這漿汁又是何物?

經過老工匠的解釋,劉衍才明白。

原來這古時修建城牆,是用黃土漿、河砂、石灰、糯米漿混合成一定比例製成三合土,如此夯築的堡牆才經久堅固,難以隳壞。甚至有些地方築牆時還要加入狗尿,當地相信如此可以避邪,當然對劉衍來說狗尿就算了。

黃土、河砂還好說,想到要用去大批的糯米,劉衍就忍不住一陣陣心痛。旁邊的陳勳等人同樣露出可惜的神情,糯米啊,他們平日都是捨不得吃,沒想到卻要砌入到這堡牆中。

不過按老工匠的說法,如此夯築堡牆才能堅固耐用,可歷數百年,而且這也是古時最普通的築牆手法了,在一些大城或是宮廷內,他們夯築堡牆,如果外面要包磚,除了加入大量的糯米汁外,甚至還要加入大量的黃糖、蛋清、紅豆等物製成粘合劑,這所費的錢更是不計其數。

聽了老工匠的話,劉衍還能說什麼?只交待一句:“一定要保質保量。”然後又到處巡視了。

在劉衍與眾工匠的規劃計算中,大盤堡的堡牆比王家莊略小,周長一里零幾十步,堡牆高約十米,城基厚五米,不包磚。南向設南門一座,門上築城樓,外設甕城,再有護城溝壕一道。

在堡外,劉衍還準備再建一個供士兵操練的校場,以及供軍官坐鎮指揮和休息的演武廳。

而在堡內,街巷打算都用山石鋪就,兩旁有排水溝,同樣用石頭鋪就。由於大盤堡的地形是北高南低,這樣如有下雨,便容易排水,不存在雨澇積水之患。同時在南門外建一個石坑,未來積水直接經水道從堡內排入石坑外,那水便用於堡內人畜之用,甚至可用於將來的田地灌溉。

這個構思是劉衍想出來的,經工匠們商議後認為可行,同時對劉衍的奇思妙想讚歎不己。

在街道建好後,由於堡內己是事先規劃出一塊塊的土地,日後堡內的軍戶或是外來居民,如果不想住營房的,都可以從劉衍手中購買土地,在劃分好的地塊上建自家房子,最後全堡的人合資興修廟宇、戲臺等公共建築。

有了劉衍與工匠們的設計,大盤堡的軍戶們只需好好勞作便可,劉衍等人估計這堡牆要建好,約需要二、三個月的時間。

高強度的勞作需要耗費大量的米糧,雖然劉衍不可能讓眾人吃白麵,不過小米雜糧,黑麵餅子劉衍可以管飽。高強度的勞作同樣需要葷腥,否則體力支援不了,容易尿血。

劉衍同樣與去年開荒時一樣,規定凡是參與修建堡牆的,都是一日葷,五日素,清晨給於早粥,每十人七日給酒一杓,另外還有一點工錢,雖然不多,但是也足夠讓這些軍戶欣喜了。

有劉衍這樣的上官,加上又是建設自己的家園,雖然活很重,但是眾人的幹勁卻都很足。不過劉衍估計,按這樣下去,等堡牆建好後,自己積累下來的兩千多兩銀子就要花去一大半了。不過好在有肥皂工坊在,劉衍因此掌握著一條收入來源。

自大盤堡立堡以來,堡內軍戶們的生活是有目共睹的,雖然每天要幹活,但卻人人可以吃飽,在這個年景中,這是非常不容易的。

而且劉衍這個大盤堡的上官體恤下屬之名也是遠揚,待人和氣又有能力,經過口口相傳,大盤堡對各人的吸引力越大,因此陸續都有一些民眾軍戶前來投奔劉衍。

劉衍對人口的需求是永遠不會滿足的,投奔的人他都是收下,讓趙民將他們一一登記入冊,發給他們大盤堡的軍戶帖。

當然了,這其中有些人還是別的千戶所的逃軍戶籍,收下他們,難免將來會引起一系列的糾紛,不過進入自己嘴中,劉衍又豈能往外推?依然是照收不誤。

一天,劉衍正在總旗官廳內與陳勳、汪博、張義商議事務,王越則是帶人在望臺觀望。忽然王越看到了什麼,急忙過來向劉衍稟報。

原來有一批流民朝著大盤堡聚攏過來,劉衍溫煦急忙帶著眾人出來查勘。

看到這批流民,劉衍不禁吃了一驚,只見這群流民約有十多戶人,五十餘口的樣子,是這些時間前來投靠大盤堡人數最多的一次。看他們都是衣衫襤褸,面黃肌瘦,而且操持的都是同一個口音,似乎是同一個村莊出來的人。

這些人站在南門前,都是用畏懼的眼神看著周邊各人,同時眼中又是滿懷希望。為首一個老者上前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劉衍手下眾人,想要投靠劉衍在這裡屯田。

在他們周邊,一些幹活的大盤堡軍戶不時對他們指點議論著,看著這些悲慘的流民們,大盤堡的軍戶們才發現自己的幸福,想當年自己與他們一樣,現在卻可以吃飽穿暖,這讓他們說話的聲音更為響亮。

劉衍一行人出來時,見那些流民周邊圍了一圈人,王越走上去大聲喝叱道:“你們幹什麼幹什麼,都不用幹活了嗎?”

眾軍戶們轟的一聲散了,又繼續幹自己的活,不過各人的耳朵都是高高豎起,時刻注意這邊的動靜。

眾流民見一個年輕的軍頭走出來喝叱眾人,似乎很有權力的樣子,眾人都是下意識的身子一縮。

劉衍聞到這些人身上多日未洗澡的酸臭味,再掃了這些饑民一眼,從男人到女人,從老人到小孩,個個眼神都是期盼,他問道:“你們是從何而來?哪裡人氏?”

其中一個老者出來叩頭,他顫聲道:“小的等是從兗州來的,家內遭了災,田稅又重,只得出來逃荒,途經這邊,聞聽大人仁義,特來投靠,希望大人收留。”

說完,一眾流民立時又是一片的叩頭哀求聲。

陳勳一直注意著劉衍的神情,見他略一點頭,當下走上前去,大聲說道:“大人開恩,願意收留你們,不過你們需謹記我們大盤堡的規矩,來到堡內,需得盡數加入軍戶,不願者立時驅逐!”

“以後我們屯堡會組織你們開墾荒地,並借於耕牛犁具等物,日後分下田地,第一年,堡內給大家免徵稅糧。第二年,每畝屯田徵糧一斗,以充付先前支借的牛具等銀。第三年起,每畝開徵屯糧二斗,你們可是願意?”

這些兗州來的流民事先都聽過大盤堡的規矩,眼下這個世道,能吃飽穿暖才是重要,民戶又比軍戶好在哪裡?更不要說到時還有自己的田地耕牛分配,此後大家都可以過上安定的日子,眼前的那些軍戶就是例子。

當下人人叩頭道:“全憑大人作主!”

劉衍讓陳勳把這些人安排下去,先煮一些粥給這些人吃,然後讓他們到河邊去洗個澡,免得有什麼細菌帶入堡內。此外,又吩咐趙民將這些人一一登記入冊,發給他們軍戶帖,以後他們就是大盤堡的軍戶。

劉衍又為這些新的軍戶安排了營房宿舍,等這些人休息幾日後,便讓他們修建堡牆幹活,有了這些新加入的人丁,或許堡牆的修建可以更快些,等堡牆建好後,又要組織這些新的人手開墾荒地了。

最後劉衍拿來趙民的文冊一看,不由吃了一驚,年初到現在,新加入的軍戶己經有三十餘戶,一百多口人。連原來的軍戶匠戶,現在的大盤堡己經有戶上百,人口四百多了。

現在大盤堡的人口規模己是基本與王家莊齊平,劉衍心中不免自豪了起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沖喜後,亡夫他又活了

沖喜後,亡夫他又活了

林不歡
【正文完結,番外更新中~】 【預收《小啞巴他有點乖》歡迎收藏】 本文文案:喻君酌原是侯府尊貴的小公子,卻因算命先生一句“克父”被送到了京郊的莊子裡寄養,直到十六歲這年才被接回。本以為人生會就此改變,卻不曾想等著他的依舊是無盡的冷落苛待,直至他橫死街頭…… 再次睜眼,他又回到了剛被接回喻府的這一天。 喻君酌累了,他不想再討好任何人,也不想再去爭取那稀薄得可憐的親情,而是選擇了嫁給淮王做男妻。 淮王,
歷史 完結 3萬字
大明:嘉靖修仙啦

大明:嘉靖修仙啦

慵懶的貓大
一個搞笑的飛昇大佬,一個噶了的嘉靖,兩者合二為一,於是,一個修道打算重新飛昇的新嘉靖,誕生了。 (最近看大明王朝1566覺得很棒,於是按照該劇情構造一個架空大明,書寫一段新嘉靖努力飛昇的故事。 )(新嘉靖前身為青雲界飛昇大修,因沉迷仙光奧秘,丟失仙界接引座標,最後被虛空毀滅,誰知一線生機下,重生在了劇情剛開始前的嘉靖身上。 對方不想當皇帝,並借用龍氣準備再次飛昇,畢竟散仙比凡人要強。)
歷史 連載 3萬字
三國:百歲老將,貂蟬幫我磨槍

三國:百歲老將,貂蟬幫我磨槍

一條小葉秋
劉鴻穿越三國,成為邊陲一小將。百歲壽誕之時,啟用詞條系統。重新整理詞條,可賦予物品新的屬性和能力。 百歲祥瑞→老當益壯(年齡越大,體質越強,身體機能不會受到削弱)小有天賦→武聖之資(武聖之資,修行武道進境+200%,且武力值翻倍)基礎武道功法→武聖傳承(蘊含武聖傳承的武道真解)虎牢關前,呂布一夫當關,睥睨群雄。 白髮蒼蒼的劉鴻策馬而出。董卓:哈哈哈,一群鼠輩,派一個老賊出來送死,技窮也! 片刻之後。
歷史 連載 34萬字
紅樓:開局庶子,嫂嫂請自重!

紅樓:開局庶子,嫂嫂請自重!

山花泡枸杞
乾德五年,文科優等生“賈琮”穿越而來,毅然踏上科舉之路,成為紅樓世界裡的一個變數。 硬生生將早已註定的紅樓命運長河,開劈出了另一條分支。 豪門公府裡的家長裡短,官場上的波譎雲詭。 外有荒唐腐敗的賈家男人們,內有群芳爭豔的女兒們。 楚楚動人的林黛玉——令人憐惜。 什麼金啊玉的......我只是草木的人罷了! 墨守成規的薛寶釵也有動情一面。 夫君~是...是這樣嗎? 心高氣傲/心狠手辣的二嫂子王熙鳳。
歷史 連載 5萬字
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執筆見春秋
洪武二十五年,朱英來大明第十年,於西域創下偌大基業。 燕王府中,朱英和後世永樂大帝朱棣相談正歡。 時日四月二十五,大明太子朱標薨。 朱英隨朱棣南下京師弔唁。 朱棣:可惡至極!沒想到竟是本王親手送他上位。 朱元璋:老四是個好孩子,把大孫給咱送來了。 朱英:日月光輝之下,皆我大明江山!
歷史 連載 269萬字
明末大寨主

明末大寨主

東仙軒轅
身為退伍軍人的劉煬意外穿越到崇禎十一年,成為徐州戚山寨寨主,流賊大軍正在糜爛中原,清軍鐵騎正虎視眈眈、不斷寇關,而大明則已經日暮西山。 在亂世之中,劉煬以山寨為根基打造根據地,遊走於各方勢力之間,破流賊、敗清軍、擊明軍,重整華夏河山! 李自成、張獻忠糜爛天下,殺!皇太極、多爾袞血債累累,殺!大明行將就木,論述功過後,劉煬擁兵取而代之,帶領華夏對外開拓,創造嶄新盛世!
歷史 連載 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