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仙軒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很快,四十多名新軍戶都聚在一起,略帶緊張的看著劉衍。大盤墩原來的十二名墩軍,以及十來名家眷也都聚在前面。

陳勳和王越一左一右站在劉衍的身旁,三人面對眾人站立,大盤墩吊橋前方的空地儼然變成了一處會場。

劉衍環視四周,只見一眾墩軍、軍戶都畢恭畢敬的望著自己,心中的自豪感也是油然而生。如今自己手下也有六十來人了,算是有些家底,而這些人便是自己起家的本錢。

此時左邊的陳勳目光堅定,是劉衍的絕對心腹。而右手邊的王越則是招牌式的諂笑,一臉的小人樣子,劉衍也懶得理會,只要暫時能給自己跑腿辦事就好。

劉衍頓了頓,便大聲說道:“現在新來的十戶兄弟也都有了住處,這大盤墩便是你們的新家了,從今以後,不管是原來的墩軍,還是新來的軍戶,便都是一家人,都是我劉衍的同袍手足!只要你們跟著我劉衍好好屯田,將來便會有足夠的口糧,便會免於飢寒!”

劉衍開了場之後,便將自己準備在南河沿岸開荒屯田的打算說了一遍。劉衍就是要讓所有人知道,跟著自己便會有好日子過,來到這大盤墩,就有了希望。

隨後劉衍話鋒一轉,說道:“當然,我劉衍也不是什麼不求回報的大善人,我帶著你們屯田,給你們帶來好日子,你們就要聽命於我,就要與我劉衍共進退。如果有誰不聽從我的號令,或者幹些吃裡扒外的事情,就別怪我不講情面,諸如此類者一律驅逐出大盤墩,嚴懲不貸!”

那十二名墩軍自然心志堅定,特別是有了肥皂工坊之後,眼見著好日子已經到了,誰還會生出二心?

至於那新來的十戶軍戶,此時見到大盤墩的條件,知道即將要開荒屯田,心中也都害怕被劉衍趕走,此時紛紛叩拜效忠,劉衍見狀很是滿意。

隨後劉衍為了便於管理,便將十戶軍戶分為兩部,陳勳和王越各自管理五戶軍戶。

這也是劉衍考驗王越,給王越一點權力,看其是否可用,如果此人不能用,就一定要儘早趕走,以免干擾自己賺錢發展,徒留禍害。

當然,這樣粗放式的管理也只是暫時性的,劉衍準備在屯田的事情步入正軌之後,再開始從這十戶軍戶中抽調一些能用之人,充實到自己的人馬之中,到時候再對墩內人馬重新分配,這些都是後話,暫且不提。

第二天一大早,劉衍按照商量好的計劃,讓王越帶人留守墩內,並且帶著那十戶軍戶繼續修建地窩子,以便容納更多的人口。

而後劉衍讓陳勳帶著一百五十兩銀子,帶著手下的四名墩軍去靈山衛城採買,劉衍自己則是帶著四名墩軍前往夏河寨前千戶所,準備再去要一些物資支援。

出了大盤墩,劉衍一行人趕著牛車一路向西北行進,在路過一處黃山墩的時候,墩內新調整過來的守軍見眾人經過,都是一副大明官軍打扮的樣子,便懶洋洋地鳴了幾聲鑼,放了一聲小手銃,告知鄰墩無疑便不再理會了。

眾人過了黃山墩又走了許久,夏河寨前千戶所便出現在眾人的眼前了。

那夏河寨前千戶所是靈山衛之下的一個重地,王家莊和東面的古鎮巡檢司皆為其所屬,堡城修建得很是規整。

夏河寨前千戶所堡城周長三里四百一十一步,堡城城牆高三丈有餘,原本是夯土修築,而後在萬曆二十三年全部包磚,現由千戶章海林任防守官,率部在堡城防戍,領有戰馬百匹,官軍近三百人。

此外,在堡城內約有軍戶數百,人口兩千多,往來行人也是不少。

夏河寨前千戶所設有南門與西門兩處城門,城門外都有吊橋、壕溝等防禦設施。

劉衍等人從南門進入堡城,守門的甲長驗看了劉衍的腰牌之後,又上下打量了劉衍一陣,便揮手讓劉衍等人進入。

比起王家莊,夏河寨前千戶所裡面確實熱鬧了許多,至少沿街的店鋪多了不少,人流也密集了許多,據說千戶所內各街共有商號店鋪四十多家,往來的行商更是眾多。

不過唯一不變的,就是夏河寨前千戶所內同樣有著眾多的廟宇,以及擁有同樣破舊骯髒的建築街面,同樣來往神情麻木,並且衣衫襤褸的軍民百姓。

夏河寨前千戶所內有四街二十八巷,那千戶官廳便是位於城堡東側的東大街上,非常好找。

劉衍進來之後先找了家店鋪辦了一份厚禮,然後才來到千戶官廳前面,向守門的小校遞入名貼,希望他通報一下,自己要求見管屯官荀扈,就說王家莊大盤墩甲長劉衍求見。

這個管屯官荀扈是王炆鎮的相識,也是百戶官身,此番王炆鎮出具的公文就是要遞交給荀扈的。

說著,劉衍又順手塞給守門小校五錢銀子,那小校頓時眼睛一亮,笑了一聲,說道:“劉總旗真是太客氣了,夠爽快,我這就去通報,劉總旗先在此稍後。”

劉衍微笑地拱了拱手:“有勞了。”

片刻之後,那小校出來,說是荀大人讓劉衍進去。

劉衍含笑地拱了拱手,讓幾名墩軍在外面等候,他自己隨那小校進去。

那副千戶荀扈的值房是在官廳的右側,穿過儀門、大堂,很快就來到荀扈的值事大廳內,此時荀扈正伏案看著一些文冊,那小校將劉衍領到這裡,向荀扈稟報了一聲,然後對劉衍使了個眼色,劉衍含笑對他點了點頭,那小校出去了。

劉衍上前給荀扈叩頭作揖,等劉衍行了全套禮後,荀扈才慢條斯理地起身走了過來,笑著示意劉衍不必多禮。

劉衍遞上禮單,又將管隊官王炆鎮出具的公文奉上,言表這是大盤墩兄弟一些心意,還請荀扈笑納。

荀扈見禮單豐厚,滿意地點了點頭,這才問起劉衍的來意,聽完之後荀扈沉吟了半晌,緩緩道:“劉衍你為所內屯田,這是好事,現在又有王家莊管隊官王炆鎮的公文在此,我理應大力支援。只不過現在整個所內耕牛、種籽都是不足,軍戶也是同樣缺少……,這樣吧,我叫人帶你去看看,看能勻出什麼物什給你。”

“另外我這裡還有兩名小旗官,也都是人才,我也一併劃撥給你使用,如何?”

說著荀扈便叫來一個總旗官,吩咐了幾句,讓他將劉衍帶了出去。

劉衍只好隨那個總旗官出去了,心下感覺這荀扈比較官僚傲慢,不好接近,心中對此次出行的結果有些擔憂。

那位總旗官的年紀在三十六、七左右,身形又矮又胖,在劉衍高大魁梧的身材面前,足足矮了一個頭,兩撇焦黃的鼠須,顯得整個人很是猥瑣。

劉衍第一感覺這人浮浪油滑,一副小人得志的樣子,他見過王家莊內同樣掌管糧草輜重的總旗嶽明,那個粗豪的漢子與眼前的這個總旗官相比,二人可說是形成鮮明的對比。

劉衍向那總旗官要求請撥耕牛種子軍戶等,誰知那總旗官卻打著官腔說道:“呵呵,劉總旗是吧?這屯田之事,和戍守煙墩是完全不同的,我們千戶所諸多的屯堡,幾乎每堡都缺乏人口耕牛農具,堡內物質就是這些,如果每人都來討要,我也是很為難的。”

劉衍見狀自然明白其中意味,於是當即掏出一錠約三兩的銀子,交於那總旗官的手上,說道:“還請總旗大人行個方便。”

那總旗官頓時眼睛一亮,他慢條斯理地將銀子收入懷中,嘆道:“也好,都是一個所的兄弟,能幫就幫點吧。”

片刻之後,劉衍便出了千戶官廳,叫上四名墩軍,讓他們隨自己與那總旗官一起,到旁邊的府庫去領取物資。

眾人聽聞又有物資撥來,也是興高采烈,不過最後結果卻讓劉衍等人目瞪口呆,領到手的物資只有三頭牛,五副犁具,五把鋤頭,以及一個幫劉衍在夏河寨前千戶所內宣傳的空頭承諾,此外便什麼都沒了。

待到那總旗官笑著走後半響,劉衍才恨恨的罵了一聲:“媽的!”

四名墩軍眼見劉衍惱怒,此時也不敢多說什麼,就站在一邊低頭不語。

不過當劉衍見到劃撥給自己的那兩名小旗官的時候,不禁眼前一亮。

經過介紹,這兩名小旗官竟然都是夜不收出身!

一人名叫苗紹,二十七、八歲的樣子,身材又高又壯,身上的肌肉幾乎要將衣服撐破一般,臉上一道刀疤很是顯眼,此人有些不修邊幅,鬍子拉碴的,但是說起話來卻並不粗狂,給人一種很有條理的感覺。

另一人名叫許銘,也同樣是二十七、八歲的樣子,與苗紹是好友。許銘身材略矮,不過也同樣健壯。與苗紹不同的是,許銘面板很白,雖然身上的鴛鴦戰襖很是破舊,但是卻漿洗得非常乾淨,與苗紹形成了很明顯的反差。

劉衍與二人交談了一會兒,便欣喜不已,自己這次算是撿到寶了,於是便拉著二人上了牛車,然後招呼幾名墩軍將東西先搬上牛車,然後趕著牛車和三頭牛便出堡回去。

路上,劉衍與苗紹、許銘不時說著話,這才得知二人是與夏河寨前千戶所的上官不和,當眾斥責上官貪汙,這才被人趕了出來。

劉衍安慰了二人一番,言道大盤墩絕不會出現上官剋扣下屬的事情,自己可以保證。苗紹和許銘頓時對大盤墩來了興趣。

不過劉衍想到自己帶人折騰了這麼遠的路過來,竟然只撥下了這麼一點物資,心中便有些不甘。

於是劉衍對眾人說道:“先不回大盤墩了,去王家莊!”

反正現在劉衍的手中還有一百多兩銀子,直接去王家莊再買一些吧。

正好劉衍還準備去一趟萬福油坊,這個月的肥皂已經開始增產,雖然萬福油坊這個月送來的豆油已經增加了十斤,但是劉衍估算了一下還是不太足夠。

按照劉衍的想法,從這個月起,每次往王家莊百戶官廳送貨的時候,都要去一趟萬福油坊,將下個月的需求量定下,以免來回往返追加訂單。

於是劉衍一行便換了方向,直奔王家莊而去。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不艾先生
【家長裡短日常文,不爭霸,溫馨向,有萌娃】李平安前世絕症纏身,飽受病痛折磨,在三十歲那年因為肺動脈高壓重度去世,攜帶著記憶投胎轉世到平行時空的古代,看著勞苦的親人終日忙碌于田間灶頭,卻依然吃不飽穿不暖,他決定發奮圖強,跟家人過上能吃飽穿暖的好日子。 (小康一詞最早見於西周,《詩經·大雅·民勞》中有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句子,這裡的 “小康”是生活比較安定的意思。)
歷史 連載 7萬字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風捲殘雲
燕回穿越到了北燕世子身上,一個舉世皆知的廢物紈絝。 原主大晉皇宮當了十五年質子,回來本可繼承世子身份。 誰知道回來就被廢了,這誰能忍啊? 整個王府嘲諷冷落,北燕百姓更是以他為恥。 被家僕們肆意辱罵,丫鬟們百般刁難。 就連路過的狗,都要對著他叫兩聲。 皇族要各番王世子當質子,這樣一來豈不是白受了十五年的苦? 孰可忍,嬸嬸忍不了啊! 忍了十五年,再忍他都成忍者神龜了。 要世子之位是吧,自己去皇宮當質子
歷史 連載 1萬字
冠絕新漢朝

冠絕新漢朝

戰袍染血
天下才氣共一石,陳止先佔八斗,再把剩下兩鬥分出去。 穿越三國時代,輔佐劉備橫掃群雄,卻在大勢已成、大漢復興在即時死了。 好在他身具百家籤筒,有百家奇物絕學作為底牌,身死近百年後再次復生。 這次面對的卻是一個陌生時代,一個劉備子孫建立的新漢朝,一個不存於原本歷史上的統一王朝。 亂世到治世,謀士到名士,這次陳止要選擇不一樣的生活。 從運籌帷幄、血雨腥風到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百家風光再起,新的畫卷就此展
歷史 連載 0萬字
相敬如冰

相敬如冰

寧寗
(婚內追妻 逼瘋清冷太子) 作為太子妃,裴芸自認做的事事妥帖,無可指摘。 然嫁入東宮的第十三年 她墜入冰湖,親眼看著自己的丈夫往另一個女子游去,突然感受到了這一生被禮數和身份桎梏的壓抑無趣 再睜眼,重回六年前 她想換個活法,想要改變 她想要避開母兄禍事,延續家族榮光,想要讓她的孩子免於夭折…… 可對於那個性子寡淡,古板無趣,連床笫之間都講究個循規蹈矩的死男人。 她不想伺候了! * 太子李長曄,為人
歷史 連載 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