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十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回到巡江監,劉衷一臉怒色地來找楊安玄,憤聲道:“周由這廝欺人太甚。”

楊安玄將劉衷按到席上坐好,道:“劉兄莫急,坐下慢慢說。”

“不是新募了二百多兵丁嗎,愚想著早些派上用場,便和周由商量,讓他的麾下幫著操練這些新兵。”

劉衷接過楊安玄遞來的茶水,氣哼哼地繼續道:“那周由推說事忙沒空,還嘲諷說猛虎焉能與豬狗為伍。”

楊安玄一皺眉,周由自恃出身左衛軍,看不起新兵是情理中事,只是自己不能任由巡江監內出現新老對立的局面。

劉衷低頭喝茶,心境變得平靜下來,他對楊安玄有種莫明的信任感,似乎問題交給他就能解決了。

楊安玄在腦中回想著前世的經驗,部隊裡是如何處理新、老兵之間的矛盾的,可惜他對這方面瞭解甚少,有一種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覺。

邊喝茶邊思索,楊安玄漸漸地有了些主意,巡江監他是從事、伏波將軍,周由再驕橫也得聽自己的命令。

將新老兵打亂重新編隊,透過比試選拔可用之才擔任什長、伍長,形成相對公平的晉升機制……

至於周由,等朱齡石來訪,拉虎皮做大旗,不怕他不聽命。若是周由真不識趣,身為上官的自己有得是辦法整治他。

楊安玄讓劉衷先回去組織新兵練習水性,等到時打亂編制重新組隊,劉衷得了實信,起身離開。

正如楊安玄所料,兩天後朱齡石帶著幾名隨從騎馬來到依河鎮拜訪楊安玄。

楊安玄帶著他參觀巡江監,周由看到與楊安玄說笑的朱齡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撫軍參軍朱齡石被桓將軍視為兄弟,他與楊將軍這麼熟?

這段時間自己暗中與劉衷較勁,對軍令陽奉陰違,本以為自己這些人是左衛軍的人,過段時間仍能返回軍中,楊將軍能拿自己怎樣,現在看來沒那麼簡單。

朱齡石看到周由,笑著招呼道:“周由,在巡江監好好幹,別丟了左衛軍的臉。”

周由堆笑道:“朱將軍放心,愚自當竭盡全力。”

楊安玄指著劉衷道:“愚打算將巡江監分成兩曲,由周校尉和劉校尉統率。將周校尉帶來的水軍與新募的兵丁打亂重新編制,半月一校看看誰操練的效果好。”

朱齡石贊同道:“軍中演武論輸贏。周由,你是老手,可別被劉校尉比了下去。”

周由心中發苦,這豈不是稱了劉衷的心意。楊將軍和劉衷關係密切,分成兩曲便起點相同了。

橫了一眼劉衷,自己是多年行伍,還怕這毛頭小子不成。周由傲然道:“朱將軍放心,若是輸給劉校尉,愚把頭割了去。”

劉衷一旁冷笑道:“周校尉,話別說太滿,小心真輸了性命不保。”

火藥味十足,楊安玄忙打圓場道:“勝敗兵家常事。巡江監初建,朝庭給了五百兵額,有除了周校尉帶來的幾名隊長、什長、伍長外,還有包括部司馬、軍侯在內的許多空缺,愚打算在軍中挑選精幹之人任用,到時候請朱兄弟做個見證。”

周由眼神一亮,他帶來的可都是老兵,若按楊安玄所說,這些人差不多都能成為軍中小官,屆時巡江監實際上便是自己作主了。

朱齡石欣然答允,對著劉衷道:“劉校尉,愚聽楊兄說你箭法高明,愚有心請教一二。”

待看過劉衷精妙的箭術,周由心中暗凜,原本他沒把劉衷放在心上,現在看來還真得加點小心,大話說出去了,別到時收不了場。

有周由出面打亂編制的事進行得還順利,左衛軍百人與新募的兵丁重新組隊,形成老帶新的局面。

三百六十人分成兩曲,周由和劉衷各領一曲。屯長、隊長、什長到伍長皆是暫命。楊安玄發話最後的任命憑本事奪位置,人人都有機會。

周由軍中原有兩名隊長、十名什長、二十名伍長,此次重排後變成了暫命,當然不滿。

周由勸說道,你們都是軍中健兒,比那些募兵強出太多,正好有機會往上走,隊長變屯長,什長變隊長,豈不更妙。

普通軍兵月餉兩石,伍長二石二斗,什長二石半,隊長三石,屯長四石,越往上走明面的軍餉就越高,更不用說暗中的好處。

楊安玄的話刺激得眾人熱血沸騰,每天卯時起水寨內便響起操練聲,誰不想借此良機得到遷升。

周由上了心,每天帶著他所部的兵馬操船巡江,劉衷也不甘示弱,與餘宜帶了人駕船操練。

離過年不過一個多月,江上往來的船隻比平日要繁忙,巡江監的船在大江上往來巡邏,加上前段日子逐水雁覆滅,大大地震懾了江賊,江面比往年平靜了許多。

客商對江面上的安寧最有感觸,往年這段時候江上賊人多如牛毛,總免不了花錢消災。

巡江監加緊了江上巡邏和護航,江賊不見蹤跡,商船往來順暢,比往年多走了兩趟。

巡江衙門每天都會收到商船送來的謝禮,平均下來也有五六百錢,還有各種東西。

錢被楊安玄讓吏員購來豬肉、魚肉等葷食,讓軍兵們改善伙食。送來的東西他分了下去,軍兵們操練的勁頭更大了。

十二月初一,巡江營第一次較武開始,楊安玄登上朦艟觀看周由和劉衷兩隊演武。

不出意料,周由所部獲勝。

演練畢,周由得意洋洋地來見楊安玄。

楊安玄按照約定,獲勝方周由得到兩名什長、五名伍長的任命權。至於隊長以上的任命,楊安玄說得清楚,憑戰功來取。

劉衷憤聲道:“楊將軍,此事不公。周校尉是水軍出身,熟悉水上操練,愚當然不能比,應多給些時日才好。”

楊安玄道:“周校尉熟習水戰,原本就佔著先機,軍中擇健兒,並無不公之處。知恥而後勇,劉校尉你要加把勁了。”

周由聽到楊安玄告誡劉衷,嘲諷道:“劉校尉,可惜那些跟了你的健兒,怕是沒有機會出頭了。”

楊安玄笑道:“誰說他們沒有機會。愚正要與兩位分說,比試後,兩位可以各帶五人調換所部,二十天後再比。”

周由笑容僵住,他操練部曲時防著劉衷偷學,若是調換所部,那自己的那些手法豈不讓劉衷得知。

劉衷大喜,躬身施禮道:“末將遵令。”

…………

禹劃九州,始有荊州。荊州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東北方可達洛陽,西北可達長安,西阻巴蜀,東扼京畿,乃天下通衢,治所江陵,

自王敦始,陶侃、庾亮、庾翼等人任過荊州刺史,荊州逐漸成為權臣爭奪之地。永和元年(345年)八月,桓溫主鎮荊州,荊州逐漸成為桓家的根據地。

桓溫逝後,其弟桓豁接任;桓豁逝後,其弟桓衝接替;桓衝逝後,桓豁之子桓石民接任,太元十四年(389年)桓石民逝,自桓溫任荊州刺史至桓石民逝。桓家在荊州深耕四十五年,廣施恩德,深得荊州百姓擁戴。

桓石民逝後,桓玄年幼,荊州刺史被司馬曜任命王忱接任。王忱,王國寶之弟也。

王忱到任後大力壓制桓玄,削弱桓家影響力,桓玄大為不滿。

太元十七年王忱卒,司馬曜有意任命王恭為荊州刺史,桓玄大為驚恐,他深知王恭剛直清正,到任後肯定對桓家不利。

於是桓玄買通尼支妙音向天子進言,讓不通武事的“弱才”殷仲堪成為荊州刺史。

殷仲堪心知要治理好荊州離不開桓家相助,故曲意交好桓玄以求相助,但桓玄越發專橫,甚至在刺史府中以戟相向,殷仲堪表面若無其事,心中其實忌恨。

處理完公務,殷仲堪回到書房,從書堆中拿出封信,再度細瞧。

信是青袞刺史王恭所寫,信中描述了孝武帝逝後,京中會稽王任用王國寶把持朝政,王珣、王雅等先朝老臣都被擱置,他屢次勸諫會稽王都置若罔聞。

王恭在信中不無憂慮地道,“……愚恐黍離之悲不遠矣。”

殷仲堪獨目(1)中閃過憂色,放下信長嘆了一聲。想起孝武帝對自己的信託,天子才三十幾歲,怎麼會突然之間就魘崩了呢?

不敢往下細思,信中王恭建議自己徵召致仕的龍驤將軍楊佺為臂助,合外鎮之地抗衡朝堂,同時也能抑制桓家。

想到桓玄,殷仲堪露出恨惱之色,自己為藉助桓家之勢,對南郡公桓玄曲意結交,桓玄表面上與自己相睦,其實根本不把自己放在眼中,放肆霸道。

在刺史府門前躍馬揮槊,更可惡地用長槊指向自己的咽喉,無禮於極,讓自己顏面盡失。

參軍劉邁實在看不過眼,指責了桓玄幾句,桓玄怒目而視,殺氣騰騰。

等桓玄含怒離開後,自己勸劉邁趕緊逃走,桓玄果然派人刺殺劉邁,要不是劉邁行動迅速,恐怕死在刺客的刀下。

楊佺期,殷仲堪嘴角露出一絲冷笑,弘農楊家已經敗落,卻自視極高,先是得罪會稽王,後又與太原王家結仇,聽聞與琅琊王家也有所不睦,逼得不得不稱病辭官。

殷仲堪知道楊佺期致仕後,舉族遷往巴陵,購田買宅,有意在巴陵定居。

伸手捋須,殷仲堪微笑地忖道:楊佺期舉族遷來荊州,莫非有意託避於自己羽翼下,楊家族軍倒是驍勇之師,能收為麾下確實可以用之抗衡桓玄。

說起來自己與楊佺期有幾分交情,楊佺期洛陽兵敗自己還向天子替他求情,事後楊佺期曾派人送來禮物致謝。

楊家此時正在落難之時,錦上添花何如雪中送炭,愚便寫奏章請朝庭任命楊佺期為荊州司馬。

提起筆來,殷仲堪沒有先寫奏章,而是聲情並茂地給楊佺期寫了封招攬信。

人情,要做到明處,讓楊佺期感恩戴德,才能為己所用。



7017k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膽小如鼠九皇子,一刀能殺九十九

膽小如鼠九皇子,一刀能殺九十九

種花家小熙
林峰魂穿太宣九皇子,開局便是生死危機的局面。林峰:這還玩個雞毛,直接寄……嗯? 大兄,你的太子妃竟有這等美貌?那我也不是不能再掙扎一下!不過再怎麼掙扎,似乎也難敵他國的國力過於強盛啊,這……叮,嘎嘎亂殺系統已啟用! 這讓朕如何是好啊!
歷史 連載 2萬字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芒鞋女
西南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無數百姓逃荒而去, 唯獨近溪村村民齊齊整整,頗為淡然,一問,原來是有地主救濟。 趙家的田地今年休耕,損失並不嚴重,有趙家幫襯,日子雖難,但能過。 可趙家不這麼想,眼瞅著動亂要來了族裡人還無動於衷,都快急瘋了。 這日,趙家把糧倉一開,領著全家人先逃了。 他們一走,族裡人奔走相告,“地主家沒有餘糧啦,趕緊逃難去啊!” 這是一篇古代逃荒文。 本文將於12月27號(週三)入v,希望
歷史 連載 5萬字
將門梟虎

將門梟虎

江左俊傑
僱傭兵穿越到大楚國,成為百戶所軍戶吳年。家裡頭窮的叮噹響,還有一個每天被原主暴打的童養媳。 北邊的蒙元人漸漸強盛,頻繁南下劫掠,大楚國朝不保夕。
歷史 連載 359萬字
囚妄

囚妄

止御
大啟三百五十五年——沐景風繼位,號敬淵帝 江湖勢力紛爭,內有亂臣賊子禍亂朝綱,外有強敵虎視眈眈 十五年前一名女嬰被抱到一處山門外 十五年後,臨淵閣有一名喚斷鴻的少女私自下山遊歷尋找自己的身世 剛一下山就意外被捲入一場皇權貴胄以及國家間的紛爭中,在此期間無意中發現自己的族人皆是死於非命 在下山期間情竇初開的息斷鴻對身為祭妡閣閣主兼國師的某個面具男一見鍾情 祭妡閣作為大啟境內最大的山莊,背後勢力連敬淵
歷史 連載 1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