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小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袁熙和郭嘉田豫孫禮等人下了城頭,準備回軍營吃飯後,便去見鮮于輔。

眾人剛走到營寨門口,便聽到裡面傳出淒厲的叫聲。

袁熙心裡一驚,帶著眾人進去仔細看清楚,不禁啞然失笑,原來是在殺羊。

兵士們將剛殺好的羊在溪水裡面清洗乾淨,然後用隨身短刀將內臟和邊角羊肉切碎,扔進大鍋裡燉煮,剩下最好的羊肉,則切成小塊,串在紅柳枝條上,在火上翻滾燒烤。

田豫出聲道:“泉州以北,放牧的便多了起來,羊也比南面便宜地多,今日進城我便讓人去買了幾隻來。”

袁熙見一個個兵士動作極其麻利熟練,笑道:“他們在北地和徐州先後呆過,也算是集兩地之長了。”

東漢時期,烤肉串便已經流行,不僅傳播於北地遊牧民族之間,更流傳到了徐淮一帶,此種做法,被稱之為“炙”。

不過兩地的燒烤頗有些不同,其使用的佐料,根據所在的地域,還有有些差異的。

羊肉在火焰的燒灼下,滋滋地冒出油花來,空氣中瀰漫著香氣,等到七八分熟,便可以吃了。

雖然欠缺佐料,但兵士們倒是不在乎,新鮮的羊肉什麼都不放,也已經足夠味美。

口味重一些計程車兵,會拿出自己腰間的鹽袋,用枝條上的羊肉在鹽上沾一下,然後送入口中,隨即發出滿足的讚歎聲。

袁熙坐在大鍋前面,端起一碗熱氣騰騰的羊湯,裡面細碎的羊雜和肉塊起起伏伏,幾點晶瑩的油花夾雜著碧綠的冬莧菜點綴其上。

此時郭嘉迫不及待地喝了口湯下去,隨即讚道:“北地的羊,確實風味獨特。”

“若是按照漢制,平常吃肉可不容易,如今咱們卻是跟著公子沾了不少光啊。”

郭嘉所說的漢制,沿襲自先秦禮制,皇帝吃牛肉,大夫及以上級別的高官吃羊肉,大夫以下的官員士族吃豬肉、狗肉,老百姓吃烤魚。

這是因為牛羊需要大量的牧草,頗耗耕地,尤其是牛是重要的耕地工具,所以漢律規定,無故殺牛,乃是死罪。

不過眾人心知肚明,現在漢廷名存實亡,天子出長安後便杳無音信,就是現在殺牛吃,也不會誰來管了。

袁熙將木碗夾在兩膝之間,接過孫禮遞過來的麥餅,將其撕成一個個小塊,丟在羊肉湯裡,不一會,麥餅便吸飽了湯汁,開始膨脹起來。

袁熙端起碗,連麥餅帶羊湯狠狠地灌了一大口,羊湯下肚,飢腸轆轆的腸胃彷彿發出了歡呼聲,他整個人的精神為之一震。

郭嘉田豫孫禮等人見了,也有樣學樣起來,亂世食物難得,如此安逸地吃頓飯的機會,更是難得。

袁熙美滋滋地喝著湯,這個世上,戰亂將所有人捲入,這種不幸可能要持續數十年,但想要從其中跳出來,暫時忘記世上所有煩惱,往往只需要一頓美味的飽飯。

城內宅邸,蔡昭姬端著木盤走進屋內,對甄宓和吳夫人道:“公子今日巡城,怕是很晚才能回來,田將軍讓人帶了半隻小羊過來,我熬了羊湯,先吃點吧。”

甄宓聽了,出聲道:“姐姐辛苦了,大家一起吃吧。”

吳夫人連忙站起來,對蔡昭姬道:“這種事情我來做就行了,何來勞煩夫人。”

蔡昭姬聽了說道:“這怎麼敢,論輩分夫人還是我叔母,還請夫人坐著好了。”

吳夫人被蔡昭姬勸住,只得訕訕坐下,她假造身份的時候,是隨口瞎編的,結果蔡昭姬當真去算,吳夫人輩分還高一輩,便以晚輩自稱。

吳夫人心裡頗為過意不去,自己騙了所有人,偏偏還得繼續掩飾下去。

自從過年到現在,也一個多月了,想到前路茫茫,不知何去何從,吳夫人越發心內惶惶。

蔡昭姬將湯碗放在吳夫人面前,吳夫人謝了一聲,聞到羊肉的香氣撲鼻而來,不知怎麼,心情卻是愈發煩躁。

她強忍著不適,小心啜了口羊湯,本來鮮美無比的羊湯,落入唇齒之間後,卻更讓她的腸胃翻江倒海。

吳夫人有些愕然,她也曾吃過羊肉,並沒有任何不適,如今碗裡的北地羊肉相比江東,更是幾乎沒有任何腥羶之味,怎麼反而喝不下去了?

她不想露出異狀,只得以袖掩面,強自又喝了幾口,胸腹之間的煩悶愈發厲害。

猛然間噁心的感覺一波波翻湧上來,吳夫人煩惡欲嘔,連忙奔出房間,扶著牆角乾嘔起來。

甄宓見了,對蔡昭姬擔憂道:“夫人身體不舒服?”

蔡昭姬也摸不到頭腦,說道:“可能是夫人喝不慣羊湯,我過去看看。”

蔡昭姬剛走出門,卻見吳夫人面帶了歉意地說了聲,便急匆匆趕回屋子去了。

甄宓走出來道:“一會我命人熬些米粥好了。”

“要是明日夫人還是如此,我便拜託元化先生來看看。”

蔡昭姬聽了說道:“也只能如此了,不過看樣子不是大事,許是北面天氣冷了,休息一天半日便好了。”

兩女見暫時也沒有什麼頭緒,便回房去了。

袁熙吃完飯,讓郭嘉坐鎮軍營,自己帶著田豫孫禮,徑往城裡一處宅邸而來,等到了門口,就見宅邸前後門各有十幾名士兵把守,見袁熙來了,紛紛便要下跪行禮。

袁熙止住眾人,命其開啟大門,剛走進院子,卻見早有一個大漢站在院子中央,兩手相拱,微微低頭,似乎早知道袁熙會過來。

袁熙見其一臉大鬍子,相貌頗為粗獷,腰身臂膊粗壯有力,兩腿微微彎曲,一看就是馬上呆的久了。

他拱手還禮道:“在下袁熙袁顯奕,貴客乃是鮮于將軍?”

那大漢聽了,連忙低頭,把手一抬,“見過使君,末將正是鮮于輔。”

袁熙見鮮于輔臉色淡然,顯然早已預料自己會來,心道這倒是個聰明人。

鮮于輔毫不遮掩地去找田豫,就是為了不讓田豫被懷疑,田豫也是聞絃歌而知雅意,明白鮮于輔肚子前來,肯定不會敘舊的,其目的自然是袁熙。

鮮于輔也沒去找過劉和,顯然做事頗知分寸,和這種人說話,應該不會饒什麼圈子。

袁熙想到這裡,便開門見山道:“鮮于將軍的苦心,我已經明白了,請入內相談。”

幾人在屋裡坐定,袁熙便開口道:“鮮于將軍有話直說便是,買賣不成仁義在,即使咱們最後談不成,也能交個朋友。”

鮮于輔聽了,臉上露出一絲笑容,說道:“使君是個爽快人,鮮于輔未見之前,還心存疑慮,如今得見,果然名不虛傳。”

他已經聽出了袁熙的話裡之意,一切都都可以談,但凡事是有底線的,不可能答應獅子大開口的條件。

鮮于輔連忙清了清嗓子,將閻柔和自己的來意說明。

袁熙聽了,和田豫相視一眼,心道閻柔鮮于輔和單于塌頓私下不對付,真是意外之喜啊。

真是打瞌睡送來了枕頭,要是三方抱團甚緊,袁熙找不到下手的契機,可能會做出不少讓步,如今卻是省了不少麻煩事。

他開口道:“鮮于將軍是漢人,還是鮮卑人?”

鮮于輔聽了,苦笑道:“要論的話,我祖上是漢人。”

鮮于這姓,最早起源於子姓,出自殷商王族後裔箕子支子仲,周武王滅商,封箕子於朝鮮得姓。《朝鮮史略》中記載:“周武王克商,箕子率中國人五千入朝鮮”。

在箕子的庶支兒子中,有個叫子仲的,他的封地在於邑,於是他就將國名“鮮”字和封邑名“於”字合成為“鮮于”複姓,稱鮮于氏,世代相傳至今。

鮮于輔說到這裡,話鋒一轉,又道:“但也有人說,鮮于家族傳承已不可考,這姓名乃是來自外族。”

《魏書》中說,鮮于此姓最初並不是鮮卑族姓氏,而是活動於定州、朔州、五原、漁陽一帶的“丁零種姓”,處於漢胡之間,地位尷尬。

鮮于輔說完後,心裡有些惴惴不安,他是聽說過傳聞的,這袁家兇虎,貌似對外族很是敵視。

鮮于家雖是幽州大族,但未必沒有外族血統,這點鮮于輔必須要點明,強自隱瞞,反而會被對方懷疑。

袁熙聽了,微笑道:“這種爭論,我倒是不是很在乎。”

袁熙心道要是按血統來區分漢族外族,根本就是一筆爛賬。

要以純血統論,只怕漢朝邊境的很多漢人,還不如白登山之圍後,冒頓單于和劉性宗室女和親的後代,劉豹那一支血統純正。

袁熙心想這屬實諷刺,大漢正統繼承人,被自己一刀宰了。

不過袁熙倒是沒有什麼心理壓力,在南匈奴將屠刀伸向漢家子民的時候,他們身上的血統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不然的話,誰和劉興宗室血統近,就能濫殺,世上哪有這樣的道理?

皇帝也不行!

如今天下諸侯背反漢室,各自割據,確實是明面上做了反賊,其實和黃巾軍也沒什麼區別。

但始作俑者,卻是失道引起天下大亂的漢靈帝,其在位多年,搜刮民脂民膏,親手將漢室推向深淵,導致了黃巾之亂。

與此同時造反的,還有各地官員士族,自那之後,漢朝其實已經失去了民心向背。

漢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說來如今漢帝劉協的遭遇,只不過是為漢靈帝背鍋而已。

昨天章節數目寫錯,應為263和264,所以今天從265開始,見諒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明1566勝天半子

大明1566勝天半子

作家LE5mLZ
祁東樓在孤鷹嶺引槍自盡後,發現魂穿到了明朝,而自己成了小閣老嚴世蕃! 嘉靖三十九年的舞臺上各路神仙鬥法,原身改稻為桑,毀堤淹田臭棋已經落下,嚴黨倒臺只在兩年內! 抄家斬首的命運已經近在眼前看祁東樓代替小閣老如何逆天改命破了大明朝的天局,重活一世,定要勝天半子! “我要這世界跪在我面前,我要這天下的權力盡歸我手!”……
歷史 連載 3萬字
女配懷了誰的崽?

女配懷了誰的崽?

奉旨養魚
林以紓穿成《破道》中的惡毒女配,身份高貴,惡貫滿盈,結局魂飛魄散。 她穿過來時,原主已創下同時向三十人發情書的戰績,風流浪蕩,遭人嘲笑。 林以紓一條鹹魚,決定夾著尾巴做人。 · 夜宴後,她誤入迷陣,失神間與一位不明英俊男子發生露水姻緣。 惴惴不安一個月見沒人找上門,本以為這事兒過去了,誰曾想竟然被把出喜脈。 · 林以紓面白如紙,不知孩子爹是誰。 已知那夜和她見過的:冷淡疏離的王兄,明允高朗的未婚夫
歷史 連載 5萬字
為夫體弱多病

為夫體弱多病

魚西球球
【日更,下本開《微臣誠惶誠恐》,看文請先看文案下方閱讀指南,謝謝大家!】 容棠看過一本書。 書裡的反派宿懷璟是天之驕子,美強慘的典型代表,復仇升級流高智商反派人設,可惜人物崩壞,不得善終。 結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子炮灰,還繫結了一個拯救男主系統,一共重生了三次。 第一次,他死心塌地地跟在男主身邊,幫他躲過各種炮灰跟反派的暗算,結果被人下毒害死,任務失敗; 第二次,他雙線並行,
歷史 完結 3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