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小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劉協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他對著袁熙,心裡是有著莫名其妙的敵意的。

和祖上是大宦官曹騰的曹操不同,劉協雖然吃了曹操不少虧,但對曹操的憤怒,大部分是來自於家奴後代背叛後的屈辱。

在劉協眼裡,曹操就是再蹦躂,也不過是個閹宦之後,有什麼好神氣的?

將來就是篡了朕的位子又如何,天下人談到你的出身時候,都會恥笑你!

而曹操彷彿也明白這點,其後宅也是多用出身低賤之人,其現在在內宅主事的卞氏,便是出身倡家。

所以劉協骨子裡面是看不起曹操的,但對於袁熙,劉協卻有著一種發自內心的忌憚。

因為他明白,袁氏根本不在乎自己,和想要挾持自己壯大的曹操不用,袁家人一開始就赤裸裸地顯示出篡位的野心,無論是袁術還是袁紹,或明或暗,都想著取漢廷而自代。

所以劉協看到袁熙的第一眼,便看出了對方眼中的野心勃勃,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劉協明白自己和袁熙其實很相似。

別看劉協身在天子之位,但他有著一股草根般的狠勁,這種倒像是來自於袁熙那種庶子身份,無所不用其極往上爬的強烈慾望,由此帶來的是行險賭運的傾向,這種特質能出現在一個天子身上,可以說是個異類。

劉協對自己的定位很明確,他本來就是以,類似庶子的身份爬上來的,這天子之位,本來是不屬於自己的。

那死去的劉辯,才應該是坐在天子位子上的人,說來可笑,劉協的登基,卻是藉助於被天下唾罵的董卓,這是劉協揮之不去的心病。

雖然後面董卓被殺,王允上位,但明眼人都知道王允背後是誰,畢竟王允對於漢庭的忠心誰都看得到,也是大臣中還政劉協最為痛快的人。

當時劉協一度以為,屬於自己的時代要來了。

但好景不長,自從李傕郭汜入京,殺死王允,趕走呂布,劉協就彷彿陷入了深深的泥潭,眼前是一眼望不到的沼澤,自己的腿腳卻全都被限制住,動彈不得。

在這種情況下,劉協反而開始成長,有了自己的一套行事風格模式,這讓他在安邑到懷城的數次大事中,都做的可圈可點。

但這樣也讓劉協產生了一個錯覺,他覺得自己行了,可以和曹操這種人對抗了。

於是在曹操干涉插手朝廷事務多次後,劉協失去了耐心,採用最為激烈的手段反抗,同時因為對袁熙隱隱的嫉妒和防備,劉協衣帶詔是瞞著袁熙進行的。

然而結果表明,劉協的謀劃太過稚嫩,在曹操面前不堪一擊,在曹操雷霆般的手段下,劉協大敗虧輸,黨羽臂膀幾乎盡滅,一日之間又回到了最初被挾持的狀態。

劉協事後想起此事,要說不後悔是不可能的,但他捫心自問,如果再來一次,自己會去向袁熙求助嗎?

劉協思索了不少天,最後他發現,若是曹操被擊敗,袁熙便會徹底得勢,將來他做的事情,和曹操沒有什麼兩樣。

所以從劉協採用了互相制衡的策略並沒有錯,無論是曹操還是袁熙,他不會相信這些背離自己的諸侯。

但沒這些諸侯的支援,劉協又如何成事?

這便是劉協要面對的最頭痛的問題,他思來想去,定下了今後的戰略。

派人暗中聯絡劉備劉表交好,伺機而動。

當然,這兩人能做到什麼地步,劉協心裡也沒有底,但身為劉性宗室子弟,怎麼說他們也比那些外姓可靠多了。

在此之前,劉協只能暫且隱忍,而且經過衣帶詔一事,他已經不敢相信任何身邊的人,因為上次的洩密,讓劉協懷疑,自己身邊有極為親近的人,做出了出賣自己的勾當!

他心中已經隱隱約約猜到了一些,想到曹操竟然能收買此人,劉協便怒火中燒,這也讓他徹底明白了曹操的可怕,如此將自己如同玩弄於股掌之中!

所以聽說曹操吃了這麼大一個虧後,劉協是極為高興的,同時也隱隱產生了對袁熙的一絲嫉妒,對方為什麼就能成功,難道是比自己運氣好?

看到劉協沉默不語,伏壽出聲道:“陛下,眼下袁氏已經和曹操全面開戰,臣妾以為,漢庭想要對付曹操,袁氏的力量是不可或缺的。”

“要不要派人和袁將軍商議聯手,共同對付曹操之事?”

劉協冷哼道:“朕是天子,豈有和臣子聯手之理?”

“且曹操囂張跋扈,這兇虎難道就忠心耿耿了?”

“他難道不也在一直利用朕?”

“若其同樣心懷異心,豈不是把朕最後一點心腹都害了?”

“朕現在要做的,只是靜觀袁曹相鬥,等其兩敗俱傷,朕自有辦法。”

“在此之前,不宜多生事端。”

伏壽聽了,低聲道:“陛下有沒有想過,正是因為陛下這種態度,導致了溫侯”

劉協突然間心裡冒出一股怒火,喝道:“閉嘴!”

“你這麼為兇虎說話,是不是他收買了伱?”

伏壽沒想到劉協發這麼大的火,趕緊伏在地上,泣道:“臣妾哪裡敢有這種心思,妾之忠心,陛下難道看不到嗎?”

劉協臉色稍霽,“婦人懂什麼國事,你做好自己分內之事就行了。”

伏壽連忙低頭領命,她微微抬頭,看向劉協無比陌生的臉龐,心道是什麼時候開始,兩人變成如今這樣的呢?

劉協對自己這種無緣無故的怒火,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

在劉協和伏壽出於某種原因產生裂痕的時候,同在一座城內的曹操宅邸,也在發生著同樣的事情。

曹操狼狽地站在屋門,屋內傳來痛哭聲:“你自己知道幹了什麼!”

“你殺了我的兒子,你難道不心痛嗎?”

曹操對裡面低聲道:“我又不是想要這樣的,我自己的命不也差點丟掉?”

“你以為我想害死昂兒嗎?”

屋內哭泣的,是曹操原配丁夫人,先前曹操被幽州騎兵追殺,曹純又身負重傷,幸好趕到的于禁相救,曹操才得以逃回宛城。

曹操在慶幸大難不死的同時,也趕緊派人探知其他人的下落,結果讓他如晴天霹靂。

典韋,曹昂,曹安民三人,皆死於當晚一戰,人頭掛在了宛城城頭示眾!

曹操得知後,差點一口血噴了出來,典韋曹安民且不說,曹昂是他大力培養的接班人,自五六年前就跟著自己,也頗受曹操部下愛戴,如今卻是一朝身死!

而且他還得知,宛城偷襲自己的,乃是兇虎率領的幽州軍,其一路潛行到河南尹,突襲了袁術後南下,再襲擊宛城曹營,這種極為冒險的長途奔襲,讓曹操根本沒有預料到!

更可惡的是,根據事後內奸傳來的訊息,本來和曹操私下勾連,背離張繡的賈詡,卻是實際上已經投靠了袁熙,於是在兩邊合力下,才能讓曹操猝不及防,吃下如此慘痛的大敗!

曹操對袁熙和賈詡的痛恨達到了極點,必欲殺兩人而後快!

但更讓他煩心的是,自己本來就很難受了,但丁夫人一點都不體諒自己,一直說自己害死了曹昂,整日哭泣不已。

這和自己私納鄒氏有什麼關係,我也沒想到會在宛城被偷襲,而且出手的也不是張繡啊?

不過不管怎麼說,這次曹操損失大了,還嚴重影響到曹操今後的戰略,眼下他也是打落牙齒和血吞,眼見屋內的丁夫人哭的越發厲害,曹操也是心中煩躁,出聲道:“你慢慢哭,我先走了!”

曹操轉頭離開,背後隱隱約約傳來的聲音讓他越發煩躁,當前的形勢,對他來說簡直是急轉直下,他雖然心痛於曹昂之死,但眼下更重要的是擊敗袁氏,不然自己死無葬身之地!

他現在真正感受到了兇虎的威脅,對方出手已經是無所不用其極,風格開始和曹操相似起來,這讓曹操也體會到了,當對手放棄底線的時候,是多麼的難對付。

司隸就不說了,懷城鍾繇等人遇刺,丁衝等幾位重要人物的身亡,已經徹底動搖了曹操在司隸的根基。

之前曹操不是沒有想過刺殺袁熙,但幽州方面似乎有能人,對此極為防範,曹操幾次派出的刺客,都是有去無回,所以後來曹操也就放棄了,沒想到對方卻是將相同的手段用到了自己手下身上!

曹操當然想著以牙還牙,但他現在已經沒有餘力了。

河東馬騰韓遂被高幹牽制,自己和袁尚在官渡對峙,這兩邊都不是一時可以分出勝負的,偏偏還有佔據江淮,兵力調動極快的兇虎在背後覬覦。

如今曹操將目光投向了青州,也有依靠袁譚,將兇虎地盤徹底分割牽制,讓其外海航路無法運兵,自己才會有勝算!

當然,袁譚這人也是個白眼狼,其連自己親生父親都能背叛,將來未必不會背叛自己,所以遲早要對付他,不過現在其還有利用價值,不是動手的時候。

青州的位置,也是非常重要,讓其同時攻打三個方向,牽制袁熙袁尚,到時候自己才能有機會佈局!

曹操一邊想著,一邊卻是到了卞夫人屋裡,其早就等著,見到曹操趕緊迎了出來,扶住曹操道:“夫君辛苦了。”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墨家特工

墨家特工

牧雲璽
魂穿異世墨家,奉命追逃遭暗算武功被廢,聯手墨家粉碎帝國主義列強掠奪中洲經濟和分裂領土陰謀,追回被掠奪財富並讓東倭背鍋。 做局美帝卻獲得安娜愛情。大鬧香港粉碎了帝國主義分裂中洲陰謀。刺殺東倭特務頭子川和特使嫁禍黑龍會造成東倭內亂,重創黑龍會奪回財富。 發起收回礦權的運動。被出賣被通緝,遭到墨家下山勢力季家追殺,獲得道門支援挫敗墨家同宗追殺。 佈局餐飲和平價商店對抗外資經濟掠奪同時進行產品反向輸出。做
歷史 連載 0萬字
大明:開局攤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大明:開局攤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引火松果
其他穿越者:小心翼翼,偷偷摸摸,做啥都要苟著,生怕別人知道自己是穿越來的。 朱橚:本來吧,我只想以躺平的方式苟過這段人生,可換來的卻是苦難。 那不裝了,我攤牌啦!爹啊,其實,我是穿越者!朱元璋:???
歷史 連載 168萬字
穿書千金的逆襲之路

穿書千金的逆襲之路

隨緣酒館
穿成全書最慘反派,湛清只想逃離修羅場。 當她發現能聽見人心時,杜煜的刀尖已抵住她的咽喉——這位未來權傾朝野的將軍,此刻眼底翻湧著怒火:“侯府嫡女,也敢算計我?” 讀心術每日三次的代價裡,她聽見:陰鷙世子跪求聖旨賜婚的妄想,病嬌皇子藏在佛珠後的殺機,而杜煜……他每一聲“湛姑娘”都在極力剋制。 “將軍可知,偷藏我羅襪的樣子很蠢?”少女笑眼如月,卻在觸及杜煜的滔天慾念時轉身就逃。 當權謀漩渦吞噬侯府,湛
歷史 連載 0萬字
疆山狂匪

疆山狂匪

我是逍遙仙
大乾年間,山河飄零。 內有王侯爭權,外有大敵犯山河。 大乾百姓水深火熱,疆土不斷分割 李睚眥穿越來到大乾,成為為一方縣令。 為民著想,卻被誣陷勾結韃子。 斬殺韃子,卻被誣陷是韃子人。 世道無公平,拳頭硬道理。 管他朝廷還是韃子,有什麼我劫什麼,官員受束縛,畏畏縮縮,當土匪,想殺就殺想劫就劫,既然朝廷不管用,那也不能讓老祖宗的疆土流失在外。
歷史 連載 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