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小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就在孫權在丹徒想發設法救治周瑜,老老實實採取守勢的時候,袁熙已經準備開展下一步的行動了。

一方面,他開始在治下第一次大規模徵發勞役,擴挖鴻溝。

此時的鴻溝,不是曾經有相同名稱的魏鴻溝和吳邗溝,而是楚鴻溝,即“出雞鳴山,北二十里的”肥水,後世也稱作巢肥運河,便是巢湖背面那條狹窄不易通行的運河。

因為高低落差的原因,肥水河床坡度陡,逆水行船不易,中途多築堰壩,且容易堵塞,於是歷朝歷代都有改善修復。

但對於這個時代來說,肥水尚不適合大規模船隊通行,這也是當初江東為什麼有底氣進攻巢湖的原因。

因為袁熙軍固然在淮水有一支水軍不假,但其大船卻難以透過肥水南下巢湖,剩下的小船難以形成戰力,後來事實也證明,袁熙確實放棄了水軍決勝,而是在陸戰上讓江東水軍吃了個大虧。

當然,這場大戰的消耗也是極為驚人,且不說調動兵士的糧草,光那百十輛投投石車的改造,就花掉了袁熙打下壽春的所得。

幸好陸遜太史慈提早了一個冬天開始囤積軍資,不然即使諸葛亮有改造之法,短時間內袁熙軍也收集不到那麼多輜重。

這一戰之後,幽州軍雖然有上千人的傷亡,但繳獲的江東水軍俘虜和輜重同樣不少,於是袁熙得以進行下一步計劃。

拓寬肥水。

雖然他不想像隋煬帝一樣搞得勞民傷財,但肥水對於江淮來說戰略位置太過重要,控制關鍵水路,比控制十條陸地行軍路線都划算的多。

加上袁熙南下這幾戰,俘虜了袁術曹操江東幾個勢力的降兵,本來袁熙以為稍加訓練,便能將這些人加入自己軍中作戰,但一路下來,他和諸葛亮發現這些降兵和幽州兵格格不入。

幾次作戰,除了袁術降將張勳能夠憑藉威望壓制先前的袁術兵士外,曹軍和江東兵大部分出身黃巾軍和山賊,極為桀驁不遜,平日打架鬥毆,破壞軍紀都成了家常便飯,諸葛亮巡視幾次後,向袁熙建言這樣下去,只會給幽州軍帶來負面影響。

袁熙也知道自己先前急於作戰,步子太大,所以他又把勞動教化拾了起來,收攏降兵,並一同徵發了部分民夫,進行修路挖河之舉。

當然,這些人都是要吃糧食的,這對於袁熙的後勤也是個極大的考驗,所以他現在正在向諸葛亮請教,如何才能利用江淮這富庶之地,儘量恢復生產,來支援如今的挖河築路之舉。

諸葛亮這幾日被逼得有些頭痛,自負智計無雙的他,也被袁熙丟擲一個個經濟學難題折磨地不輕,他乾脆住在了官邸書房中,徹夜苦思,便是為了解決袁熙提出的財政大計。

他心中不免腹誹,自己是作為謀士出山的,掛了軍師之職也就罷了,怎麼連內事財政都交給自己,袁熙對自己這莫名其妙的信任是從哪裡來的?

黃月英雖然沒跟著上戰場,但是日常時候,仍是扮做書童跟隨在諸葛亮左右,此時她將剛烹好的茶水端了上來,出聲道:“夫君,先歇會吧,這也不是一兩天,就能從天上變下來錢的啊。”

諸葛亮苦笑道:“你是沒見主公那樣子,彷彿我明日就能將一座金山搬到他面前一樣。”

“我知道他很急,急著去攻佔淮南,進逼兗州青州,但他似乎也太急了些。”

“當打完這一仗,怎麼也要修養生息幾個月,官渡那邊我判斷暫時不會爆發大戰,近期仍然是以對峙為主。”

“不過對我來說可不輕鬆,這幾個月時間內,不僅要準備好下次開戰前的物資,還不能讓壽春附近的江淮地區民生受到大的影響,還要挖河築路上有所進展,讓參加挖河的民工兵士都有飯吃。”

“而且根據主公要求,最好還能開若能賺錢的貿易線路,將此地打造成聯通各方的商路重要城鎮。”

黃月英聽得目瞪口呆,失聲道:“他怎麼有臉提的,當夫君是神仙嗎?”

“這也太無恥了!”

諸葛亮苦笑道:“慎言,不要非議主公,他的壓力也很大。”

“我看著他整日不是巡城,就是親自帶人挖河,事必躬親到這種地步的,也是很少見了。”

黃月英憤憤不平道:“我看他在內宅也很忙,大戰剛結束,就跑去找那幾個金屋藏嬌的姬妾去了!”

諸葛亮剛想說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黃月英話鋒一轉,“若妾生不出孩子,夫君將來會變成他那樣嗎?”

諸葛亮心道你還真有心情給我添亂啊,我已經夠累了,你還給我丟擲這種問題!

兩天一次的公糧還不夠嗎?

他隨口應付了幾句,說道:“家裡發生什麼事情,我都會徵求夫人同意的,好了吧?”

黃月英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夫君納妾,我倒不反對,不要有龍陽之好就行。”

“我看著很多人看夫君是,眼中神色都怪怪的呢?”

諸葛亮伸出手去,在黃月英頭上敲了一下,“去去去,整天胡思亂想什麼,趕緊回去歇息,我再看會書。”

黃月英表示會在被窩裡面等著,然後抱著頭可憐巴巴離開,諸葛亮啞然失笑,隨即陷入了沉思。

袁熙讓他想辦法賺錢,如今自己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利用淮水和長江水路,將荊州益州和徐州的海港連起來,雖然中間轉運頗為困難,但還是有一定利潤的。

關鍵問題是,諸葛亮從未見過大海,袁熙先前提的海上商路的構想,在諸葛亮腦子是形成不了完整概念的,看來將來有機會,還是要去徐州海西等地的海港看一眼啊。

諸葛亮突然想起,若是到了海西,其不是離著家鄉琅琊郡很近了?

徐州屠城時諸葛氏各自逃難,諸葛亮不由想起了自己當初同車的族人們。

叔父諸葛玄病故,兩個姐姐都已經嫁人,兄長諸葛瑾在諸葛玄病重時,沒有去荊州,而是選擇了江東,至今沒有音信,現在他過得如何了呢?

壽春城中,袁熙府邸。

袁熙正老老實實跪在呂玲綺身後,給其揉著肩頭,呂玲綺不時發出吃痛的叫聲,亦或舒服的呻吟聲。

下首正在撫琴瑟的大小喬看上去視若無睹,專心盯著眼前的琴,實際上正在竭力掩飾面上的古怪神色。

主要是呂玲綺這偶爾夾雜的叫聲,也太讓人想入非非了!

兩女俏臉微紅,手上的琴絃都差點撥錯,但相較於心思細膩的兩女,做事大大咧咧的呂玲綺區卻沒有多想。

因為她手臂肩膀真的是很痛,大戰過後都十幾天了,疼痛依然沒有縮減多少,顯然是上次拉弓拉的太狠傷了手筋。

當初袁熙這路是唯一沒有大將的,張勳雖然在袁術手下號稱大將,但在袁熙這種手下不是趙雲太史慈,便是張遼徐晃這種水平將領帳下,張勳也只能堪堪算作二流。

二流的將領也有二流的用法,張勳的任務是纏住董襲,雖然過程中暴露了袁術降兵的很多弱點,但張勳最後還是盡心盡力地完成了任務,全程帶步兵衝陣,最後看上去也沒有什麼顯赫戰果,但起碼是有不少苦勞的。

但這種情勢下,再讓他去面對來援的程普軍,顯然就是勉為其難了,於是呂玲綺便當仁不讓的站了出來。

她經歷這麼多場戰鬥,已經知道如何揚長避短,自然也不會去跟準一流的程普去拼近戰,於是雙方足足對射了一個晚上。

主將的表現對於士氣的影響是很大的,呂玲綺能堅持到最後,也給幽州軍加了不少士氣,但其實到最後她連站立都困難了。

於是最近她一直在養傷,恰逢今日袁熙早回來,發現大小喬正在給呂玲綺撫琴寧神,於是便蹭過來給呂玲綺按摩肩膀。

呂玲綺倒是很樂意,但兩人之間夫婦的親密行為,在大小喬這種未出嫁女郎的外人眼裡,就顯得有些不能直視。

早就偷偷私下和袁熙有一腿,就差最後一步的小喬還好說,大喬平素卻是端潔自重,溫婉守禮,更覺得有些手足無措,她還不知道小喬和袁熙做過的事情,不然只怕會噴出血來。

大喬有些心不在焉的撫這著琴,其實到了這一步,她差不多也認清了現實,明白即使是當袁熙侍妾,可能也比做絕大部分士人的原配要好。

但以前在她的心中,多少是有些幻想,想要找一個理解自己的,琴瑟和鳴的如意郎君的,如今想到可能要和其他十幾位女子共侍一夫,大橋總覺得心裡有些怪怪的。

但是阿父臨終前似乎也沒有反對這種想法,是不是在阿父看來,袁熙還是很值得託付的呢?

但好像對方誌在天下,自己不像呂夫人一樣,能對其有所幫助,聽說其身邊的女眷,也都是出類拔萃之人,像自己這種只會做做針線,撫撫琴的女子,江東遍地都是,有什麼用呢?

她微微抬頭,看到身邊的小喬眼光中帶著一絲春意,正偷偷瞟著袁熙,當下心裡微微一驚。

自己做侍妾也就罷了,但無論如何,都要讓妹妹嫁個好人家,做正妻高高興過一輩子吧?

姐妹共侍一夫,也不成體統吧?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墨家特工

墨家特工

牧雲璽
魂穿異世墨家,奉命追逃遭暗算武功被廢,聯手墨家粉碎帝國主義列強掠奪中洲經濟和分裂領土陰謀,追回被掠奪財富並讓東倭背鍋。 做局美帝卻獲得安娜愛情。大鬧香港粉碎了帝國主義分裂中洲陰謀。刺殺東倭特務頭子川和特使嫁禍黑龍會造成東倭內亂,重創黑龍會奪回財富。 發起收回礦權的運動。被出賣被通緝,遭到墨家下山勢力季家追殺,獲得道門支援挫敗墨家同宗追殺。 佈局餐飲和平價商店對抗外資經濟掠奪同時進行產品反向輸出。做
歷史 連載 0萬字
大明:開局攤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大明:開局攤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引火松果
其他穿越者:小心翼翼,偷偷摸摸,做啥都要苟著,生怕別人知道自己是穿越來的。 朱橚:本來吧,我只想以躺平的方式苟過這段人生,可換來的卻是苦難。 那不裝了,我攤牌啦!爹啊,其實,我是穿越者!朱元璋:???
歷史 連載 168萬字
穿書千金的逆襲之路

穿書千金的逆襲之路

隨緣酒館
穿成全書最慘反派,湛清只想逃離修羅場。 當她發現能聽見人心時,杜煜的刀尖已抵住她的咽喉——這位未來權傾朝野的將軍,此刻眼底翻湧著怒火:“侯府嫡女,也敢算計我?” 讀心術每日三次的代價裡,她聽見:陰鷙世子跪求聖旨賜婚的妄想,病嬌皇子藏在佛珠後的殺機,而杜煜……他每一聲“湛姑娘”都在極力剋制。 “將軍可知,偷藏我羅襪的樣子很蠢?”少女笑眼如月,卻在觸及杜煜的滔天慾念時轉身就逃。 當權謀漩渦吞噬侯府,湛
歷史 連載 0萬字
疆山狂匪

疆山狂匪

我是逍遙仙
大乾年間,山河飄零。 內有王侯爭權,外有大敵犯山河。 大乾百姓水深火熱,疆土不斷分割 李睚眥穿越來到大乾,成為為一方縣令。 為民著想,卻被誣陷勾結韃子。 斬殺韃子,卻被誣陷是韃子人。 世道無公平,拳頭硬道理。 管他朝廷還是韃子,有什麼我劫什麼,官員受束縛,畏畏縮縮,當土匪,想殺就殺想劫就劫,既然朝廷不管用,那也不能讓老祖宗的疆土流失在外。
歷史 連載 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