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小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袁熙信裡的話不多,意思很明確。

便是劉表現在已經算是高壽了,有沒有想過百年之後,子嗣如何安排?

袁氏之事在前,景升公沒有身後之憂嗎?

劉表看後,不但沒有因為對方談到後事而生氣,還陷入了沉思。

袁熙信中所說的事情,確實是他現在最擔心的!

二袁相爭,袁氏二子內鬥,幾乎將板上釘釘屬於袁氏天下的大好局面讓了出去,天下諸侯包括劉表在內見了,都暗自警醒。

在很多外人看來,袁紹廢長立幼,乃是取禍之道,但少數人卻能理解袁紹的想法,其中自然包括劉表。

因為他也想廢長立幼。

漢律在規定繼續承人的時候,雖然提到長幼有序,但更重要的是,家主的決定權。

自古以來,即使對於虛假的神明,華夏人也遵奉著實用主義的路線,更別說直接關係到家族前途的立賢立長之爭了。

各人有各人的家事,劉表不清楚袁紹的目的和動機是不是和自己一樣,但對於劉表來說,廢長立幼是他所能想出的兼顧各方的兩全之道。

因為在荊州,幾大家族關係錯綜複雜,盤根錯節,想要在荊州行事,便離不開這幾個家族的支援。

荊州實際上一共有八大家族,龐家(龐統)、馬家(馬良、馬謖)、習家、楊家(楊儀、楊顒)、黃家(黃承彥)、蔡家(蔡瑁)、蒯家(蒯越、蒯祺)、桓家(桓階)等。

東漢初年,八大家族裡習氏最強,他們的先祖習鬱為光武帝獻計平定秦豐,封為襄陽侯,當時整個襄陽都是習氏的食邑,後世習禎投靠劉備,做到了廣漢太守。

此世劉表入荊州後,與延中廬縣人蒯良、蒯越、襄陽人蔡瑁等共謀大略,奪取了荊州,蔡家和蒯家開始崛起。

蔡家雖然事蹟不顯,但從其和劉表聯姻來看,顯然是將賭注鬥壓在了劉表身上,應該是背後下了不少力的。

而蒯家功勞最盛者,則是蒯良蒯越兩兄弟。

蒯良為劉表獻計,“治平者先仁義,治亂者先權謀,兵不在多,在得人也。袁術勇而無斷……宗賊帥多貪暴,為下所患……使示之以利,必以眾來,君誅其無道,撫而用之,一州之人,有樂存之心,聞君盛德,必襁負而至矣,兵集眾附,南據江陵,北守襄陽,荊州八郡可傳檄而定。”

這成為了劉表之後一直奉行的戰略,同時蒯越誘請宗賊首領五十多人赴宴殺之,奪其部眾,又勸降江夏賊首張虎陳生等人,讓劉表有了自己的私軍,兄弟兩人也就此成為了劉表奪取荊州的首要功臣。

當然,這些私軍戰力不如其他家族的部曲,漢末時候,諸侯所用多是私兵部曲制度,即主公的部下,其所擁有的部曲,是直接聽命於部下,主公是直接無法直接指揮調動的。

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成本問題,部曲的武器盔甲糧草,都要有人負責,很多諸侯沒有土地財貨,自然也養不起兵,於是只能採取折衷之策,即招納自帶部曲的部下,為自己效忠。

這些部下大多數都是當地的地主豪族,也只有他們有大量的家奴,和能養活家奴的土地,謂之私兵,當初麴義的八百先登,高順的陷陣營皆是如此。

這樣一來,主公不需要養兵,只需要得到對自己忠心的部下就行了,而投靠主公的部下,自然是因為主公許諾的條件,雙方大部分時候,只是基於利益合作。

但這種情況自然也有隱患,主公不能隨意調動兵馬,說明其無法完全掌控部下,而部曲的武器盔甲,乃至糧餉家人,都是身為地主的將領養活,自然也對家主付出比最上面的主公更多的忠心。

這對於小富即安的諸侯來說,也只能睜隻眼閉隻眼,但志向遠大有野心的主公,便會想辦法消除這些隱患。

最普遍的,就是利用士族之間的矛盾,找個光明正大的藉口轄制部下部曲的規模,若再做的明顯些,就是對一些不在怎麼聽話的部下直接下手,治罪削地,奪其部曲,後世孫權就是精於此道的佼佼者。

在追求大一統的中原地區,這種現象也是極為普遍,袁紹對付麴義呂布,皆是看到了其私兵勢大的隱患,曹操直接打壓甚至殺死兗州士族,皆是如此,此事無關對錯,只關乎利益。

當然,曹操殺邊讓時政治手腕還不成熟,手段太過極端,目的太過明顯,遠不如袁紹利用冀州士族謀士間的矛盾那麼隱蔽,所以激起了強烈反彈,吃了大虧。

後面他想到的解決之道,便是屯田制,收歸多餘的土地,加重百姓的稅賦,用多餘的財貨收買士族,彼時兗州士族反叛失敗後,也只能接受了曹操的條件,兩邊暫時共存下來。

袁熙則是一早便看到了這個問題,所以他最早打幽州的時候,並怎麼依賴當地士族,反而是依靠一些地位不高的小士族,或者是良家子打天下,同時儘可能將土地納為公田養兵。

他敢這麼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背靠的本就是勢力龐大的袁氏。

但中原的做法,放到長江以南,又有些行不通了,因為無論荊州所在的江表,還是江淮所在的江左,亦或士族最為頑固的江東,相對於連年戰亂的中原,士家大族已經穩定經營了數百年,勢力早就根深蒂固。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完全掌握一地極為困難,尤其作為外來戶的主公想要做任何事情,都離不開當地士族的支援。

這也是為什麼後世孫權終其一生都在鬥士族的原因,孫氏出身太低,沒有幾百年的人脈關係,不採用極端手段,很難壓服當地士族。

當然,孫權的出發點,不過是將孫氏變為最大計程車族而已,其志向是比不過曹操劉備的,所以他妥協也最多,但本地士族的頑固程度,也是三國中的首位,能做到孫權這種地步也是相當不易,在這點上,無論是曹操還是劉備,對其政治手腕還是有很高的評價的。

而劉表的斡旋手段也是數得上號的,其扶持本不是八大家族首位的蒯家蔡家上位,變相壓制了其他家族,穩定了荊州內部。

當初劉表對於繼承人的問題,也不是沒有想過效仿袁紹,讓幾大家族分成兩派,各自支援自己的長子劉琦和次子劉琮,誰最後勝出,誰就能繼承自己的位置。

但袁氏二子如今斗的一地雞毛,讓劉表看到了這種做法隱患實在太大,袁譚袁尚如今已經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劉表還曾寫信勸過袁譚,但對方沒有聽從,而是一意孤行走下去。

所以劉表覺得不能重蹈袁紹的覆轍,於是他思來想去,最後做出了一個決定。

讓次子劉琮上位,並架空長子劉琦,不給他反叛劉琮的能力,從而根除類似袁氏三子各掌一州的爭鬥隱患。

之所有如此,是因為劉琮本就是蔡夫人所生,背後已經有數大家族支援,如果自己再扶持長子劉琦,必然會生禍端,劉琮哪一派絕對不會甘心,必生反亂。

而劉表也不敢利用其他士族內鬥打壓蔡氏,他現在內鬥外患太多,要是幾大家族鬥起來,荊州還守得住嗎?

在劉表看來,當初比自己勢力強的多的袁紹,透過兩子相爭搞士族內鬥,結果翻了車,差點讓袁氏覆滅,這前車之鑑太過可怕了。

於是劉表乾脆不給劉琦權力,大不了讓其做個富貴鄉公好了,總比自己強行扶植其上位,但其又沒有能力守住位置,性命都很難保全來得好吧?

所以袁熙信中的話,說道了劉表心坎裡,他沉默了好一會,才會劉備嘆道:“兇虎……不,袁使君他,真是目光如炬啊。”

“我算知道這幾年為什麼其能有如此成就了,要是我有這麼個兒子,說不定早就安心下位養老了。”

劉備笑道:“兄過謙了,荊州要是沒有兄,還不知道亂成什麼樣子。”

劉表聽到劉備話中意有所指,心中一動,說道:“袁使君有沒有承諾兄什麼?”

劉備聽了,出聲道:“備也不瞞兄,袁使君確實提過。”

“他說豫州要是備守不住的話,將來他可以幫備奪取司隸和兩州。”

劉表一方面驚訝於劉備的坦誠,一方面也有些糊塗,這兇虎也不是信口開河的人,怎麼想到讓劉備去徵涼州?

怎麼看也是幷州的高幹最近吧?

他將心中疑問暫且放下,舉著絹帛對劉備笑道:“袁使君似乎對蒯家和蔡家的人,並不怎麼信任啊。”

“他交予賢弟這封信的時候,應該還不知道我派了蒯越前去。”

“他在信中,卻是指名要見幾個人呢。”

“都是在我手下,幾乎沒有出仕的三大家族的人。”

“龐氏、馬氏、楊氏。”

劉備苦笑道:“兇虎這人有些蔫壞的,他公然提出來,怕不是讓三家害怕被兄記恨,導致真的投向兇虎吧。”

劉表聽了,失笑道:“若真是這樣,他倒是把我劉景升看低了,三家若有意在其治下做官,我還求之不得,畢竟兩邊若是互為盟友,我順水推舟做個人情,那幾個家族多少也會承我的情。”

劉備聽了,趕緊拱手敬服道:“兄之大量,備實難及,今日聽君一言,勝過讀書萬卷啊。”

劉表哈哈一笑,“賢弟把我看的太高了,我在荊州,也是有很多身不由己的事情啊。”

“不過派蒯家前去,倒是我有些想錯了,本以為袁使君拜了諸葛孔明為軍師,是看在和我有親的份上。”

“而且諸葛孔明有二姊,分別嫁入蒯家和龐家,袁使君對蒯家提防,卻對龐家頗為上心,真是出乎意料。”

《襄陽記》載,“蒯欽從祖(蒯)祺婦,即諸葛孔明之大姊也,龐山民亦有令名,娶諸葛孔明小姊。”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墨家特工

墨家特工

牧雲璽
魂穿異世墨家,奉命追逃遭暗算武功被廢,聯手墨家粉碎帝國主義列強掠奪中洲經濟和分裂領土陰謀,追回被掠奪財富並讓東倭背鍋。 做局美帝卻獲得安娜愛情。大鬧香港粉碎了帝國主義分裂中洲陰謀。刺殺東倭特務頭子川和特使嫁禍黑龍會造成東倭內亂,重創黑龍會奪回財富。 發起收回礦權的運動。被出賣被通緝,遭到墨家下山勢力季家追殺,獲得道門支援挫敗墨家同宗追殺。 佈局餐飲和平價商店對抗外資經濟掠奪同時進行產品反向輸出。做
歷史 連載 0萬字
大明:開局攤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大明:開局攤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引火松果
其他穿越者:小心翼翼,偷偷摸摸,做啥都要苟著,生怕別人知道自己是穿越來的。 朱橚:本來吧,我只想以躺平的方式苟過這段人生,可換來的卻是苦難。 那不裝了,我攤牌啦!爹啊,其實,我是穿越者!朱元璋:???
歷史 連載 168萬字
穿書千金的逆襲之路

穿書千金的逆襲之路

隨緣酒館
穿成全書最慘反派,湛清只想逃離修羅場。 當她發現能聽見人心時,杜煜的刀尖已抵住她的咽喉——這位未來權傾朝野的將軍,此刻眼底翻湧著怒火:“侯府嫡女,也敢算計我?” 讀心術每日三次的代價裡,她聽見:陰鷙世子跪求聖旨賜婚的妄想,病嬌皇子藏在佛珠後的殺機,而杜煜……他每一聲“湛姑娘”都在極力剋制。 “將軍可知,偷藏我羅襪的樣子很蠢?”少女笑眼如月,卻在觸及杜煜的滔天慾念時轉身就逃。 當權謀漩渦吞噬侯府,湛
歷史 連載 0萬字
疆山狂匪

疆山狂匪

我是逍遙仙
大乾年間,山河飄零。 內有王侯爭權,外有大敵犯山河。 大乾百姓水深火熱,疆土不斷分割 李睚眥穿越來到大乾,成為為一方縣令。 為民著想,卻被誣陷勾結韃子。 斬殺韃子,卻被誣陷是韃子人。 世道無公平,拳頭硬道理。 管他朝廷還是韃子,有什麼我劫什麼,官員受束縛,畏畏縮縮,當土匪,想殺就殺想劫就劫,既然朝廷不管用,那也不能讓老祖宗的疆土流失在外。
歷史 連載 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