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卷詩書萬點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其實,改變行軍路線的就是英宗本人。王振雖然很得英宗寵幸,但是,他沒有軍隊的指揮權。”

楊凡有些奇怪,問道:“他為什麼這麼做,既然已經決定從紫荊關回京了。沒有必要再回大同,從來時的路重新返回。”

張世澤說道:“當時在皇帝身邊的人都死了,沒人知道當時是怎麼決策的。我家逃回來的那個家人,也只是說是皇帝的意思。”

楊凡想了想,問道:“你知道從出居庸關之後具體的行程嗎。”

張世澤點點頭,說道:“我專門找過相關資料,我對這件事也非常好奇,仔細梳攏過一遍。”

“正統十四年七月十七日,明英宗不顧吏部尚書王直等群臣反對,偕同王振率大軍御駕親征。”

張斯澤詳細的介紹了英宗出塞的詳細行程。楊凡用紅色鉛筆,在地圖上逐步勾畫,在每一個節點上,寫上情況。

七月十六日甲午,車駕發京師,夕次康家嶺。

七月十七日乙未,次龍虎臺夜驚。

七月十九日丁酉,過居庸關,風雨連朝,六軍患苦,文武將士皆無紀律,群臣請駐蹕,不許。

楊凡標註到這裡,嘆了口氣,那時候的京營,看來真的是不成了。走了三天才到居庸關。後世開車出德勝門,也就一個小時多的路程。

而且這一次非常的不順,這三天一直下雨,大軍在雨中行軍。這個時候的軍隊早已不是成祖時候的精銳了。下雨就要求安營紮寨,拒絕繼續行軍。

七月二十日戊戌,次榆林站。

七月二十一日己亥,次懷來。

楊凡這一次和張世澤帶大軍走的是同一條路。不過現在是冬天,路上的積雪都被工兵團處理了。行軍速度還是很快的,估計今晚就能走出這三十二里地的山谷通道。

出了這條通道就是延慶了。然後大軍不會去延慶縣,而是向西北走一個u型的路線直接去懷來。只要出了這裡的山地,就是大片的山間平原。一直到張家口在不用從山地走。

所以居庸關極其重要,前後都是平原無險可守。

七月二十二日庚子,次雷家站。

七月二十三日辛丑,駕至宣府。風雨大至,邊報益急,扈從群臣復交章請駐蹕。王振怒,俱令略陳。

出了山谷通道明顯京營的行軍速度加快了。但是很快又遭到了暴風雨。三軍都很疲憊。這個時候,有新的前線緊急情報傳來。

中路軍的也先率九萬寇大同,後又對本部兵員補充三萬餘、阿剌知院率三萬餘(另一說兩萬)經居庸關寇宣府。

之前,情報說蒙古人是三萬人。但是先在貓兒莊全殲明軍,後又在陽和殲滅明軍邊軍四萬多人。

此時,情況明朗了,瓦剌人也先這一路,實際兵力是九萬人。也先再度從草原徵調三萬人。同時,還有阿刺知院的三萬人。實際進攻大同的瓦剌主力部隊是騎兵十五萬人。

而此時,京營為了討平緬甸,把大量精銳調往雲南。同時,為了鎮壓福建鄧茂七,再度調走了七萬精銳。此時,京營真正能戰鬥的人員實際上只有五萬多人的騎兵。

其餘的人,不是吃空餉的,就是冒名頂替的。很多人根本不是軍人。就和楊凡這一次一樣,8萬人裡至少有兩萬人都是被僱傭來湊個人場兒的。

京營裡除了老弱病殘,就是這些來歷不明的百姓。他們雖然看上去挺強壯的,但是根本沒有足夠的戰鬥經驗。也不會打仗。

這才是為什麼走了沒多遠,就老是要求紮營的原因。下雨要紮營,黑雲四塞要紮營,颳大風也要求紮營。後來,王振發怒了,他們才老實了。

這也是為什麼,文官們拼命反對英宗御駕親征的原因。京營此時已經是文官的盤中餐了。不僅漂沒軍餉,兵部的老爺們還和勳貴勾結,吃空餉,僱人頂替。

京營什麼貨色,兵部怎麼可能不知道呢。這樣的軍隊能打仗嗎。

之前京營沒有大規模的調動去浙江、福建、廣東,以及雲南時,至少還有二十萬可戰之兵。總數四十萬,他們禍害一半,局面還撐得住。

可是現在,京營實際上可戰之兵就剩下五萬多人了。剩下的不是老弱殘疾,就是臨時僱來的百姓。英宗根本不懂軍事,也不知道這裡邊的貓膩。

可是,皇帝堅決要出征,兵部和戶部的尚書和其他官員,根本不敢和皇帝說實話,只好硬著頭皮去了。但是,他們清楚的知道,靠著京城的堅固城牆,瓦剌人根本打不進來。

如果,自己一方主動出去浪,那可就不好說了。

這樣的軍隊和瓦剌的主力對上,會出大事的。

然後,他們就拼命找理由,拖延不前。估計時打著,瓦拉人搶夠了,自己撤退的算盤。各種鼓動士兵鬧事,三天才走到居庸關。

後來,王振要收拾他們,他們害怕了。這才加快了速度。

七月二十四日壬寅,次雞鳴山。眾皆危懼,上素以事付振,振益肆威拒,言折辱諸大臣,必進師。我師漸進,敵漸退伏塞外。

到了雞鳴驛,雞鳴驛是一座堅固的城堡。楊凡在刷抖音時,經常看到那座雄城無人機拍的短影片。

這些人又鬧了起來,要求停在這裡拒絕繼續前進。

此時不論是文官,還是京營的將領。都是吃空餉,掏空京營的始作俑者,他們心裡什麼事兒都門清兒。

現在,斥候傳回來的情報,也先的本部,加上阿刺知院,足足十五萬騎兵。還不把這些貪腐分子活活嚇死。怎麼敢繼續前進呢。

於是,紛紛鬧事,要求停止在雞鳴驛這座堅城裡。

王振既然是皇帝豢養的惡狗,此時,自然是放出王振來,收拾他們。王真的手段不是蓋的,很快就把他弄得服服帖帖的,出了雞鳴驛這座烏龜殼,硬著頭皮繼續前進。

好在此時,也先也不知道京營虛實,看到二十萬大軍鋪天蓋地而來,心裡也有些害怕。於是,逐步退出了長城口,回到長城外面觀察情況。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在三國騎砍無雙

我在三國騎砍無雙

劍從天降
這是一個內測玩家帶著角色資料亂入現實東漢末年的故事。開局中平五年大亂中的幷州,這一年董卓還未進京,丁原還在路上,呂布尚未崛起,貂蟬正待長成。 首先第一步,走呂布的路,讓呂布無路可走。
歷史 連載 5萬字
三國從單騎入荊州開始

三國從單騎入荊州開始

臊眉耷目
“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爾。” 初平元年,被曹操稱為豬狗兒的劉琦站在宜城的大門外,替他父親劉表走進了荊州。 如何不當豚犬兒? 好兒子就要替父親承擔困難。 單騎入宜城解決宗族,太危險,我替父親去。 對付內憂外患的荊州,太繁瑣,我幫父親弄。 結交諸權貴納夫人……父親您年紀太大了,還是我來吧!
歷史 連載 0萬字
我錦衣衛養象臨時工,咋成權臣了

我錦衣衛養象臨時工,咋成權臣了

咱叫劉可樂
林十三,錦衣衛裡最清閒的馴象所堂帖校尉。堂帖者,臨時工也。當著嘉靖朝最強勢衙門裡的底層臨時工,幫京城富貴人家找找走失的貓、狗、鴿子、蟈蟈、王八、錦鯉,賺幾個安逸銀錢。 他很知足。可朝堂上的大人物總找上林十三,甭管他多不想捲進什麼朝局大勢裡。 這不,浙江有位胡宗憲巡撫,最近託他找什麼虛無縹緲的白鹿,說是要靠這白鹿保一個叫俞大猷的老將和一個叫戚繼光的俊傑......(書友群:178810462)
歷史 連載 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