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楊銘現在見高熲和楊素,只能是偷偷摸摸,而且路線還需規劃好,專走右武衛和右領軍府負責巡視的街道,以免被其他人知道自己的行蹤。

雖然已經是大半夜,但是高熲毫無睡意,而是獨自點燈坐在書房,查閱地理圖志。

知道楊銘來了之後,高熲連忙令人將他帶進書房。

楊銘剛坐下,高熲便將一幅地圖推給楊銘,手指點了點其中幾個位置,說道:

“黃、淮之間,自戰國、經漢、魏、晉三朝,一直便在開挖水道,先有鴻溝,後有汳水,以溝通中原與江淮之地,但時至如今,這些舊有水道早已作廢。”

“陛下若要開鑿運河,必然會利用舊有水道,那麼路線就會很明瞭。”

“你再看,水道當由滎陽出,經成臬、中牟、開封、陳留、杞縣、寧陵、商丘、夏邑、永城、宿州、靈璧,到盱眙北,達於淮河,長約一千三百里。”

“但是這條水道連線不了江都,淮陰縣至江都一段,有一條春秋時吳王夫差開鑿過的邗溝,上接淮水,下引大江(長江),所以我認為,這一段,陛下肯定不會放過。”

“那麼,滎陽至盱眙,淮陰至江都,總長達到了一千五百里,要知道,至尊當年開鑿的廣通渠,才不過三百里,當時也是宇文愷督造,用時三個月,水道不同於建城,建城可緩,開鑿水道,則是畢其功於一役,水勢每年都不同,四季都不一樣,有急有緩,時高時低,所以你不可能今年挖一段,明年再挖一段,要挖,就是一口氣挖通。”

“這可是一千五百里啊,那要徵調多少人?二聖當年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他倒好,洛陽還沒著落呢,就想發動這麼大的工程。”

高熲搖頭長嘆,唏噓不已,

楊銘也是一陣苦嘆。

兩人沉默半晌後,高熲道:“好了,你還想勸我什麼?”

楊銘愣道:“高公怎知我是來勸你?”

高熲慘然一笑:“當今陛下,繼位半年,其好大喜功一面,已經彰顯,改元如此大事,都不跟人商量,大業......大業......人家這是想做一番千秋偉業,好留載史書。”

“我知道你想勸我什麼,但我不能眼睜睜看著二聖辛苦攢下的基業,被他給敗了,此事若再於朝堂提及,高某當血濺大興殿。”

“萬萬不可,”楊銘趕忙道:“事情總會有解決的辦法,今日朝會,反對者眾,高公莫要強出頭,我們需靜觀其變,再尋解決之法。”

高熲沉聲道:“沒用的.......這才半年啊.......”

“總之,高公聽我一言,此番我與你是同一立場,你若不在,本王更是孤掌難鳴,還有誰可以阻攔父皇?”楊銘情真意切道:“為國家計,高公都需暫忍一時。”

高熲臉色難看道:“那你有什麼打算?”

楊銘道:“只要楊素楊雄蘇威他們不點頭,這條水道就挖不了,眼下的關鍵,是不能讓這幾個人動搖立場,蘇威牛弘,需要高公想想辦法,楊素楊雄裴矩這邊,我來做。”

“好!”高熲在這一刻,突然覺得自己不是孤單一人,而且他越發覺得,眼前的秦王,才是穩重幹練之才,憂國憂民。

今天已經很晚了,楊銘沒有時間再去見其他人,回家躺了不足一個時辰,便更衣動身,趕赴皇城參加朝會。

不過讓人傻眼的事情發生了。

內史侍郎蕭瑀站在殿外,通知大家,陛下身子不適,今日罷朝。

尼瑪啊,洛陽的攤子怎麼搞?不同意你挖運河,連朝會都不開了?

高熲聽聞之後,直接扭頭就走,其他人則是面面相覷,昨天陛下還好好的,今天一下子就不適了?

楊銘好奇上前,小聲道:“老舅啊,往日宣讀旨意,都是薛道衡,今天怎麼換成你了?”

蕭瑀是蕭皇后最小的親弟弟,楊銘的親舅舅,他壓低聲音道:

“薛道衡被外放為潘州(廣東高州市)刺史,頂替他的是虞世基。”

楊銘一臉無奈,堂堂內史侍郎外放刺史,勉強說的過去,但是外放到廣東,那就和流放差不多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薛道衡當年極為得至尊楊堅器重,這個人是有大才的,與盧思道、李德林齊名,史書上,最後是被楊廣逼死的。

至於那個虞世基,初仕南陳,陳滅之後,和弟弟虞世南來了大興,兄弟在楊廣還是晉王的時候,就與楊廣交好,如今重用,也是意料之中。

而且虞家兄弟,也是大學者,尤其是虞世南,歷史上被李世民稱之為“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五絕,凌煙閣排名倒數第五。

楊銘又問:“他不是還有弟弟叫虞世南嗎?現任何職?”

“也在內史省,任起居舍人。”

楊銘愣道:“內史省什麼時候有這個職位了?”

蕭瑀小聲道:“剛有的,負責於朝會上記錄陛下言行,每季末送秘書省錄檔,所以虞世南還兼了秘書郎。”

草!量身定製的小秘書啊,這可真是皇帝近臣了。

這麼看來,內史侍郎楊約,是大秘,內飾侍郎虞世基、蕭瑀這是二秘,起居舍人虞世南,這是小秘。

整個內史省,已經全換成楊廣的班底了。

“父皇身子如何?我可否前往請安?”楊銘道。

蕭瑀說道:“不得召見,無論是誰,都不能前往兩儀殿。”

“懂了,”楊銘點了點頭,轉身離開。

老爹這是跟滿朝文武置氣嗎?還是憋著什麼壞呢?

大家現在都在忙著張羅營造洛陽的事情,他可倒好,回來之後,洛陽的事幹脆都不提了。

半道上,楊銘被人叫住,是東宮的一名千牛備身,說是太子楊昭想要見他。

於是楊銘又轉頭前往東宮。

路上的時候,他見身旁的千牛備身年紀輕輕,樣貌清秀,十分俊朗,於是隨口說道:

“來自何處?”

那人趕忙道:“卑職乃晉州(山西臨汾)人士,陛下為太子時,父親柴慎曾做過太子右內率,於今年開春過世。”

“柴慎?”楊銘好奇道:“那你叫什麼名字?”

那人道:“卑職單字一個紹,字嗣昌。”

柴紹?這特麼的,原來是你這小子?

楊銘微微一笑,頗為有興趣的打量了對方一遍,李淵的長女是李秀晴,那麼次女呢?自己好像從來沒有聽李淵夫婦提及過。

但是按照年齡算的話,平陽公主李秀寧,應該早就出生了。

歷史上,竇氏給李淵生了四兒一女,眼下楊銘所知道的,也確實是四兒一女,但是李秀晴不可能是平陽公主,因為平陽公主是李建成的妹妹,不是姐姐。

也就是說,李淵很有可能還金屋藏嬌,藏著一個寶貝閨女?而這個閨女,就是歷史上嫁給柴紹,大名鼎鼎的平陽公主。

回家之後,這事要好好問問李秀晴。

東宮,太子楊昭愁眉苦臉的朝楊銘擺手,示意他坐下,

“運河的事情,你怎麼看?”

楊銘反問道:“大哥怎麼看?”

楊昭嘆息一聲:“昨晚父皇把我叫了去,囑咐我今後在朝會上站出來,支援宇文愷,唉......這事怎麼支援啊?銘弟有以教我。”

“我也不知道啊,”楊銘乾脆將高熲昨晚對於開挖運河的利弊,又複述給了楊昭一遍。

楊昭聽完,臉色更難看了:

“一千五百里,這......這......這.......”

楊昭著急的在殿內來回踱步。

你可是太子啊,你得有主見,雖然楊銘從來沒打算讓楊昭也和自己統一戰線,但也不能讓楊昭表態支援啊。

“我今天說的這些話,大哥可不能讓父皇知道,”楊銘囑咐道。

楊昭瞬間擺出一副苦瓜臉,無奈道:“我私下見你,瞞不了父皇,可是我為什麼還要見你呢?”

不是吧.......楊銘一愣,瞬間反應過來:“父皇讓你勸我?讓我也支援宇文愷?”

楊昭點了點頭。

這尼瑪的.......

兄弟倆相對而坐,一個比一個垂頭喪氣。

“這可怎麼支援啊,洛陽這麼大的工程,還沒開工呢,哪有餘力再去挖渠?”楊銘臉色凝重道:

“大哥,咱們倆既是臣子,又是兒子,這件事上,務必要勸父皇回心轉意,國力經不起這麼消耗,百姓也經不起這麼折騰啊?”

楊昭垂頭喪氣道:“昨晚我勸過了,父皇將我臭罵了一頓,還說我不懂國事,目光短淺。”

他的目光倒是長遠了,小學都不念,直接就想念大學。

“反正我是不支援,”楊銘直接道:“父皇若是處置我,便隨他處置吧。”

“欸.....你跟父皇置什麼氣?”楊昭趕忙勸說道:“我這不是找你商議了?你若有什麼意見,倒是說出來啊?”

楊銘重新坐下,沉默半晌後,說道:

“你就實話實說,照實回覆父皇,就說我不贊成,我今天必須表明態度,不然大渠一旦開挖,消耗國力,那是要出大事情的,大哥做為儲君,當心系百姓,此事真的不能透過。”

“我不能這麼跟父皇說,”楊昭沉聲道:“他的脾氣你又不是不知道,你敢跟他嗆,他真敢罷了你的官。”

楊銘直接大聲回應:“我不過就是兼了兩個軍府,他想收回去,就收回去好了。”

說罷,楊銘轉身就走。

楊昭沒有攔他,他也快愁死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劇透紅樓,黛玉心態崩了

劇透紅樓,黛玉心態崩了

煙雨織輕愁
現代外科大夫,穿越成紅樓庶子環三爺。 初見黛玉。 賈環:“林姐姐,大臉寶見到你,肯定會說:這個妹妹我曾見過……” …… 賈環送花,黛玉正欲詢問,賈環搶先發問。 先模仿黛玉聲音:“是單送我呢?還是所有姐妹都有?” 換男聲:“所有姐妹都有,別人都已有了,這兩支是林姐姐的。” 再換黛玉聲音:“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 黛玉:“噗哧!環哥兒,偏你會編排人,我非撕爛你的嘴不可!今兒再不能饒你!”
歷史 連載 62萬字
開局選劉備,只有我知道三國劇情

開局選劉備,只有我知道三國劇情

滿地雞毛
天道遊戲降臨,全球隨機挑選玩家進入遊戲,並且遊戲過程將被全程直播! 在遊戲中,有多智而近妖的謀士,可呼風喚雨,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有無雙猛將,以一當百,只恨天無把地無環。 有忠志之士,欲扶大廈於將傾,亦有野心之輩,欲趁勢扶搖而上!在這個烽煙四起的璀璨大世,百家爭鳴,群雄並起,逐鹿於中原,而誰人又能圖射天下? 穿越者顧如秉,被選中成為了玩家之一。看著初始可選擇人物,顧如秉有些懵逼。 只因為初始可選擇
歷史 連載 34萬字
修真界第一苟王

修真界第一苟王

苟雪丁寧
鄒娥皇,在畢業前夕穿到修真世界。 歷經磨難,與人鬥,與天鬥,最後成功憑藉實力... 在蓬萊的績效考核裡倒數躺平了五千年。 人人都說,蓬萊山上的鄒娥皇,是出了名廢物點心,廢物到明明是個劍修,卻從來沒有拔出過自己的本命劍。 直到有一日她作為輩分最高的師叔,護送弟子去參加試煉。 在路上遇到了蟄伏十幾年要捲土重來的大乘期妖王。 鄒娥皇為了保護蓬萊弟子,硬著頭皮站在最前面。 就在眾人感動的眼淚嘩嘩,都以為她
歷史 連載 4萬字
興唐

興唐

東夏天王
隋末季世,四海板蕩,蒼生塗炭。李淵、李世民父子奮袂而起,志在興唐,救萬民於水火。 創業維艱,父子二人廣施恩澤,選賢與能,群賢畢至,謀臣如雨,猛將如雲。 金戈鐵馬,縱橫沙場,屢經鏖戰,每遇困厄,皆憑智勇力挽狂瀾。朝堂之上,亦需縱橫捭闔,周旋於各方勢力之間,方保大業根基。 然英雄亦有兒女情長,家國之下,私情難捨。父子親情、夫妻恩愛、兄弟義氣,交織纏繞,於血雨腥風之中,添幾分溫柔繾綣。 然身處權力漩渦,
歷史 連載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