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正所謂下雪不冷消雪冷,真正難捱的日子到了。

整個洛陽周邊,冷風蕭瑟,寒冷刺骨。

這要是放在後世,這樣的天氣是沒辦法勞作的,但是在大隋不行。

禦寒的冬衣,取暖用的柴禾,大量短缺,而且是那種根本補給不上的短缺。

地面更是堅硬無比,一鋤子下去,鋤子崩裂,地上卻只能刨出一到淺痕,就這麼堅持了三天後,出現了洛陽營造以來,最大規模的減員。

屍體一車一車的從工地上被拉出來,凍得僵硬,他們不會被送回老家掩埋,而是在距離洛陽三十里外的一處地方,挖個深坑,集中埋了。

面對每天都在新增的減員數字,加上楊銘這邊給的壓力,宇文愷迫不得已之下,選擇暫時停工。

這樣的天氣,別說是民夫了,就連那些督工的官員也頂不住,叫苦連天。

今天晌午,上百官員坐在大監府的大廳,商討接下來的施工步驟,人人身上都披著斗篷,廳內爐火擺了二十多個。

“熬至初春,應該就不會有什麼問題了,介時我們需加快進度,朝廷那邊一直都在催,”楊達小口抿著熱湯,雙手端著湯碗不肯放下。

民部侍郎柳肅,也從豫章郡趕回來了,他原本是負責荊、揚兩州的宮殿大料供應,如今的大料已經全部運抵洛陽,

只聽他說道:“總算是不負陛下所託,宮城基本上算是完工了,接下來的郭城雖然最耗時間,但在九月之前,肯定是能夠完成的,朝廷那邊打招呼了,新京皇城以東,共二十九里坊,全部劃歸官員住宅,至於怎麼分配,最後還得是殿下來定,我這裡,倒是有個民部初議的方案,請殿下過目。”

整個工地停工,民夫歇著了,但是他們這些人歇不了,很多事情都要是議的。

洛陽做為將來的東京,肯定會有很多官員常駐於此,關中各大豪閥也會來此劃分領地,開闢宅院。

宇文愷最初的規劃,洛水以北,西為皇城,東為官宅,也就是說,未來的洛陽,以洛水為南北分界線,北邊過了河,跟老百姓沒有任何關係。

這與大興非常相似,大興城是過了九三線,就跟老百姓沒關係了。

楊銘接過徐景遞來的民部方案,在桌子上展開,仔細瀏覽著。

雖然柳肅嘴上說,最後得楊銘來定,實際上也就是走個過場,人家既然定好了,楊銘這邊就不好太作更改,不然就是掀民部的臺。

官宅也是分等級的,眼下的官宅區域還沒有建,所以他們必須早點商量出一個方案,好讓宇文愷參照圖紙,劃分各家的宅基地。

第一梯隊,肯定是親王公主,大致會分佈在最靠近皇城的五個裡坊當中,政道、光道、化清、德立、福承。

其中楊銘爵位最高,楊麗華資格最高,所以他們倆的宅邸,面積最大,其中楊銘的秦王府,佔地480畝,在光道坊,幾乎佔了三分之二的區域,剩下的三分之一,有三個侯爵。

一個叫元壽,現任太府寺卿,隆城縣侯。

一個叫韋德政,襲了他爹韋師的井陘縣侯,現任門下省給事郎,妹妹嫁給了楊勇的長子楊儼。

最後一個是郭榮,蒲城縣侯,現任左候衛將軍。

這三人,會成為楊銘的鄰居,楊銘本來是可以改一改,給自己換個鄰居,但是他覺得,民部這套方案,多半是上呈父皇預設的,所以沒有改的必要。

第二梯隊當中,宅邸面積最大的,無疑是楊素,現在應該叫楚國公府了,另外還有許國公宇文述,宋國公賀若弼,梁國公蕭琮等等。

整個方案,楊銘只有一處變動,將齊王楊暕的府邸,從化清坊挪到了德立坊。

這小子無德,是得立點德了,想來父皇知道以後,也不會說什麼。

郭城內的工程,進度一定會很快,畢竟裡坊這種設計,就是出自宇文愷之手,有了大興城的經驗,可謂是輕車熟路。

關鍵是民夫足夠的多。

糧食問題,基本上已經不是問題,大隋對於糧倉的管控,是空前的,雖然也冒出一些貪墨小吏,但影響不大。

也就是說,楊銘接下來的日子,會很好過,幾乎沒有什麼可操心的事情了。

所以他的注意力,已經開始挪到了大運河上面。

等到眾人散去之後,楊銘單獨留下了宇文愷。

最早的時候,開挖運河的事情,就是宇文愷在朝會上提出來的,而將來負責開挖運河,也必然是宇文愷,楊暕不過是名義上的工頭。

“陛下的意思,除了黃、淮一線之外,還有沒有其它的念頭,”楊銘笑問道。

這個時候,宇文愷沒必要在藏掖了,畢竟朝廷那邊已經給他傳來訊息,讓他隨時做好準備,監工洛陽的同時,負責督建運河事宜。

宇文愷道:“開皇七年,至尊下令在春秋時邗溝的基礎上,將入淮口從末口改到了山陽,但是當時我大隋已經整軍備戰,集全國之力討伐南陳,所以這條河道並沒有來得及完善,現如今非常狹窄,淤泥積聚,小船尚且難行,當初臣與陛下巡視洛陽的時候,陛下就希望能夠重新開挖山陽瀆,渠寬擴為四十步,兩岸栽種柳樹,以固河堤。”

楊銘又問:“黃淮一線的運河,加上山陽瀆,共一千五百里,宇文尚書認為,此項工程需要徵調多少民夫?”

實際上,宇文愷是非常樂意與楊銘共事的,雖然他已經知道,運河的負責人會是齊王楊暕。

如果他能更改,他寧願是楊銘來總督運河,不單單是因為對方實心用事,更是因為楊銘從來沒有插手過他對工程的任何部署安排。

大雪封天,這就不要說了,人家緊急叫停,也是出於大局考慮。

只聽宇文愷非常耐心道:“黃淮一線,由滎陽出至盱眙,需要徵調民夫六十萬,山陽瀆需要二十萬,加上沿途行宮,打造陛下南巡所乘的水殿龍舟,總的需要徵調一百多萬。”

楊銘抱肩笑道:“從哪徵調?”

宇文愷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應該是從河北與河南征調。”

“河北戰亂剛平,河南正全力營造洛陽,怎麼徵調?”楊銘笑道。

宇文愷道:“只能是強徵了,我知道殿下體恤百姓,然這條運河,關乎我大隋國祚,南方現今已是富饒之地,糧食富足,百業繁榮,惟民心不穩,這條河勾連南北,促使南北百姓交流融合,貿易互通,將來我大隋南北歸心,我華夏漢室三百年的分裂之局,將由此朝徹底結束。”

說著,宇文述不由得感嘆道:“陛下眼光之遠大,雄心之壯闊,臣歎為觀止。”

楊銘點了點頭。

古代華夏,南方真正發展,其實是從晉室南移開始的,也就是衣冠南渡,在此之前,那邊基本上是蠻荒之地。

大量漢民進入南方,歸化當地少民,傳授農耕紡織水利等技術,才使得南方在經過三百年後,已經呈現出不次於北方的富庶繁榮。

楊廣在江都幹了十一年的總管,早就看明白這一點,所以大運河的開通,實際上就是為了實現南北大融合。

南方人口少,田畝多,產量大,與北方正好相反,所以大運河,也是以南補北。

後世有很多人批判過這條河,說什麼隋朝的大運河在宋朝的時候就已經廢棄了,什麼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都是廢話。

其實他們說的才是廢話。

如果隋朝沒有這條河,會是怎麼樣呢?如果沒有隋朝打下的南北融合的基礎,華夏又會是什麼局面?

楊廣固然借用這條河,三巡江都,鋪張奢靡,但是不可否認,這條河是事關華夏民族交流融合的一道橋樑。

它的屬性,可不單單是一條運河。

所以說,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這八個字,來形容運河,一點都不誇張,但不能用來形容楊廣。

因此才有了皮日休那句: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他其實也錯了,隋亡不是因為這條河,根結還是在三徵高句麗,空前消耗了大隋的國力,以至於大隋國祚再沒有絲毫延續的可能。

“那十六條國策,還希望宇文尚書在開鑿運河的時候,也能記得,”楊銘道。

宇文愷點了點頭:“事關國家,事關百姓,臣一日不敢忘。”

楊銘又道:“如果齊王亂來,務必照實稟奏陛下,萬不能包庇。”

“殿下怎知是齊王總監?”宇文愷愣道。

楊銘笑了笑:“你能知道的,我都能知道,你不知道的,我還知道,”

宇文愷訕訕一笑:“是我愚笨了,聽說年關過後,越公會返京養病?”

楊銘點了點頭:“運河的事情,應該會在明年的三四月份,那麼齊王就會先一步來洛陽,與你協商安排,眼下的東京,已經沒有什麼大事了,介時本王應該會被調回京師,所以這裡的一切,就託付給你了。”

“唉......”宇文愷嘆息一聲,在他心裡,與楊銘和楊素共事,可謂如魚得水,一個肯放權,一個本身就是行家,再加上楊達,四人此番合作,實際上是非常成功的。

他知道楊銘說的沒錯,早先因為糧食供給,兩位親王就鬧得很不愉快,所以陛下不會讓他們同時呆在一個地方,齊王來,秦王肯定就會走。

可是齊王......

唉......一言難盡啊,但願他不要掣我的肘。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特種歲月之彈道無聲

特種歲月之彈道無聲

嚴七官
優秀的軍人就是一顆兇猛的子彈,出膛後直撲目標,劃過天空只留下無聲的彈道! 這不是一個軍人的故事,這是一群軍人的故事。(《特種歲月》姐妹篇)
歷史 連載 317萬字
帶崽穿越

帶崽穿越

小雪嚶
林奕可帶著三個萌寶穿越了,三個四歲萌寶穿到了年齡翻倍不止的傻子身上,林奕可剛適應寡婦身份,準備帶三傻子孩子逃難。 死了九年的男人回來了,死男人回來後甩過一紙休書,一別兩寬挺好。 恬著臉跟著前夫一家逃難,保命重要,穿來時臉沒帶來,只是這死男人怎麼會是,後世那煞神。 喂,都穿了,休書也寫過了,咋地還想吃老孃的喝老孃的?周言郎表示;我是被你撞到這戰亂時代的,在現代你算計我,偷生了我三個孩子,以後我,你負
歷史 連載 33萬字
誤酒

誤酒

高蹺說唱家
【收尾了,正文最後一章,4或5號更~】 本文文案>> 和死對頭喝了情酒,怎麼辦?! 朝和小郡主黎梨,自幼榮華嬌寵,樂識春風與桃花,萬般皆順遂。 平日裡僅有的不痛快,全都來源於她的死對頭——將府嫡子,雲諫。 那人桀驁恣肆,打小與她勢同水火,二人見面就能掐。 然而,一壺誤酒,一夜荒唐。 待惺忪轉醒,向來張揚的少年赧然別開了臉:“今日!今日我就請父親上門提親!” 黎梨不敢置信:“……你竟是這
歷史 連載 4萬字
觀鶴筆記

觀鶴筆記

她與燈
【正文完結,休息幾天更番外】 【預收:《女菩薩》《與玫瑰書》歡迎收藏】 【文案】 歷史上的鄧瑛獲罪受凌遲而死。 內閣大學士楊倫,卻在他死後都為他親提了:“致潔”二字。 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楊婉把鄧瑛作為研究物件,翻來覆去地扒拉了十年。 十年學術,十年血淚,鄧瑛是比她男朋友還要重要的存在。 結果在一場學術大會上,意外回到六百多年前,那時候鄧瑛還是一個待刑的囚犯。 楊婉雙眼放光:“這樣的一手資料哪裡去找
歷史 完結 1萬字
神尊她知道得太多

神尊她知道得太多

不問參商
溯寧一夢三千年,醒來時已是滄海桑田,物是人非。 昔年顯赫的瀛州沒落,門下弟子風流雲散,溯寧這個託庇於瀛州而立身的半神血脈也就失了最大的靠山,記憶也出了差錯,忘了許多事。 與她同輩的仙神或身居高位,或為一方大能,只溯寧空長了年紀與輩分,六界神魔口中喚她一聲神尊,心下卻都抱著看她笑話的心思。 不過…… 她怎麼別的沒想起來,倒是將他們許多秘密和黑歷史先記了起來! 為保顏面,各路大能不得不對她忍氣吞聲,退
歷史 連載 5萬字
秦將

秦將

起飛的東君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戰國之末,亂世行將結束,他重生後卻成了荊軻車隊中的一員。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親身參與荊軻刺秦的千古大戲,他將如何抉擇?
歷史 連載 23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