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盤戰鬥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明洪武三十六年夏。

京城。

文華門外文華園。

中華工局工程部承接的專案,文華門的拱橋東邊空地上,移栽了低矮的灌木,鋪設了磚道,修剪後的草坪,成為官吏們休息的好去處。

解縉和徐寧兩人愜意的坐在石凳上。

徐寧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有這一天,能在皇宮的花園裡,這般的自由。

文華殿屬於政務機構。

同樣是普通百姓眼裡的皇宮。

“雲貴寮國的鐵道工程計劃,乃至一攬子的發展計劃,已經不可避免的要漸少投入,雖然不至於取消,但恐怕五年內無法落成。”

“是啊,計劃不如變化快。”

徐寧理解的點點頭。

解縉打趣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你管理的鐵道工程部,早已經不是普通的部門,可是老大哥了。”

徐寧連連擺手。

“當不得。”

“兄弟部門的打趣罷了,閣老如何能當真。”

“雖是戲言,卻也是實情啊。”解縉看著徐寧,眼底裡有絲感慨,機會,往往比才能更重要。

論才能。

天下英才何其多也。

可無論是自己,又或者眼前的徐寧,遇到了最好的機會,並牢牢的抓住,才有了今日的風光,可見選擇是多麼的重要。

鐵道工程部數十萬的鐵道工人,還是把鐵道運營剝離出來後,無論是採購的材料,建設的資金等等,都是龐大的利益網,手指縫裡露出絲毫,就是潑天的富貴。

徐寧不願意在這件事上深談,主動說道:“閣老所言在亦力把裡行省,以及東察合臺修建鐵道的想法,鐵道工程部非不願,實不能也。”

“西域行省修建的鐵道,地理環境比亦力把裡和東察合臺都司要好,就算如此,維護成本也非常的高昂,最難得倒不是修建。”

鐵道工程部並不是徐寧的,十幾年下來,有了集體的意志。

哪怕是徐寧,也無法徹底掌控。

楊士奇和兵部走得近,解縉則看中了鐵道工程部,雙方一拍即合,雖然不算是結盟,卻也是利益的訴求,朝廷需要加深對各部的控制,各部也需要有在朝廷發聲的代表。

朝廷每一次提出的大發展計劃,鐵道建設為先,以鐵道的修建帶動經濟發展,已經是朝廷的主要經濟手段之一。

換湯不換藥。

但是好使。

“無論是何處修建鐵道,多麼的艱難和環境惡劣,鐵道工程部上下,都要發揮修建萬里長城的奮鬥精神,保障完成工程。”

“經過技術部的勘探和研究,想要解決在亦力把裡和東察合臺都司的鐵道建設,需要以橋樑的形勢,建造高架鐵道路。”

徐寧解釋道:“建是可以建,用更多的民力可以去解決建造難題,但成本太高,需要的材料數,也不是國內承擔的起。”

解縉理解的點點頭,沒有因為自己的政治前程,就硬逼著鐵道工程部出面。

“接下來,你們鐵道工程部可能要受委屈了。”

徐寧愣了愣,最後無奈的點點頭。

不進則退。

既然西北的鐵道無法修建,西南的鐵道進度又要受到影響,那麼國家也不會白白養著數十萬的鐵道工人,必定會給予新的解決方案。

不久。

解縉帶著他的方案,呈交給了朱高熾。

朱高熾看了看,解縉的方案上,主要是下一階段的經濟刺激計劃,除了原西南鐵道建設上,加大了國內經濟的調控,以農機行業和化工行業為主。

“無農不穩,無工不強,無商不富。”

朱高熾指點的說道:“農業的發展,必定是最重要的,農業的新技術,從種植到機器,都要最大力度的扶持,給予最大的補貼。”

“越是這個時候,越是要抓緊農業,你的思路非常好,就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吧。”

得到了太子殿下的首肯,解縉鬆了口氣。

當今的內閣。

他最大的競爭對手是胡廣,胡廣提出的西北計劃,已經成為了接下來的重心,扳回了一城,解縉不會違背大局,但也不會輕易的讓權。

內閣的制度,隨著聖人的離去,太子殿下必定會改革。

到底會成為什麼樣的格局,誰也不清楚,但佔據最有利的位置,是每個人的首選。

朱棣登基的當天就下旨皇太孫殿下為太子,並且監國。

此時。

禮部的官員也來稟告。

鐵道的普及,加快了社會的效率,包括朝廷的公文傳遞速度。

得知高麗的態度,胡廣和禮部官員們的的謀劃沒有白費,高麗最讓人不放心的李芳遠,同意了大明的要求,答應派出三萬兵。

總算有了好的局面開頭。

朱高熾滿意的笑道:“人活著的時候,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的想法變了,仔細思想下來,卻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小到個人,大到國家也是如此。”

解縉知道是太子殿下在敲打自己。

如果說今年春天的大明,猶如一盆燃燒正旺的煤炭,那麼聖人的駕崩,彷彿為沸騰的大明降了降溫,各方冷靜了下來,原來的爭吵也不再激烈。

冷靜了,思路也就跟著清晰。

以往吵得許多事,大家突然不再吵了,覺得沒有必要,開始幹起了實事。

正如太子殿下提倡的。

經濟發展才是正道,應該投入主要的精力,在社會發展的基礎上,從而思考一些旁的問題,需要分清楚主幹,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

武英殿。

“皇爺爺。”一名五歲左右的孩子,牽著三歲的妹妹,來武英殿問安,按照自己母親的教導,孩子們高興的改口道。

手裡拿著木劍和花籃的朱棣滿臉笑意,聽到這個稱呼,猛然愣住了,很快又反應過來,面色恢復常態。

“這是送給你的。”

“這是給你的。”

朱棣彎腰,又把花籃親手遞給小女孩,三歲的小女孩,懂得並不太多,極其的乖巧,不好意思的弱弱道:“謝謝皇爺爺。”

“乖乖。”

朱棣忍不住摸了摸孫女的小腦袋,一旁調皮的男孩子,已經捧著自己的第一把“寶劍”,愛不釋手的跑到一邊去表現。

小女孩看著哥哥。

朱棣大笑的抱起女孩,往宮外走去。

小孩子最會看人眼色,知道皇爺爺不阻攔自己,興奮的衝了出去,在武英殿大殺四方,花花草草可就遭殃了。

宦官和女官們欲言又止。

“讓他玩吧,不就是些草木。”朱棣無所謂的說道。

他胳臂上的小女孩緊緊的抱著朱棣,露出緊張的小眼神,樂的朱棣忍不住笑開懷。

朱棣不像朱元璋那麼多子女。

朱棣的王妃是徐氏。

有一妾是女真酋長之女,出於聯姻的政治需求。

歷史上,朱棣造反登基,永樂初年,選良家女入宮,有名王姓女子,才能卓越,被封為貴妃,又為了政治利益,封了英國公張輔的姐妹為貴妃。

然後就是朝鮮多年來進貢的女子,合計有十七個,皆封為妃或昭儀等。

至於子女,除了夭折的四子,以及么女,其餘三子四女,皆為徐氏所生。

朱棣死後,韓氏等十六朝鮮妃子皆殉葬。

馬皇后的五個兒子,都娶過外族的女子,但是在血脈傳承上非常的在意,哪怕是秦王也是,這一點和清朝倒是同樣的,清朝為了保證血脈,禁止滿漢通婚。

感受著孫子孫女的活潑與可愛,朱棣彷彿感受著生命的延續。

五十而知天命。

不知不覺間,自己已經四十五歲了,遙想洪武二十五年,老大在北平城街頭馬拉鐵球,彷彿已經是上一代發生的事情。

陪了孫子孫女們整整半日,朱棣才離開了武英殿。

朱棣雖然是皇帝,但國家的政治中心,其實已經搬到了文華殿,而不是乾清宮,當自己去了乾清宮的時候,老大打算把武英殿和文華殿的行政功能打造一體,已經稟告了自己。

今時今日,朱棣知道自己在皇城呆不了幾天了。

此次離開京城,和以往會不一樣。

至少兩三年是回不來的。

別的倒不覺得什麼捨不得,唯獨皇后,還有幾個孫兒,讓朱棣內心不捨。

五軍都督府,兵部,內閣等官員們,已經等候在文華殿,朱棣一直到下午才出現,朱高熾連忙迎接,朱棣點點頭,進門就看到了大大的輿圖。

“這是結合商人們,以及以往出使過帖木兒使者們的記憶,製作的關於帖木兒汗國目前的疆域,以及周邊的國家和地區。”

朱高熾解釋道。

新的世界輿圖,其實朱高熾出了至少一半的力氣,才算是讓輿圖與後世的世界地圖有些吻合。

“真大啊。”

看了幾眼,朱棣忍不住感慨。

大明也很大。

但是大明內地有鐵道,從北至南,可帖木兒汗國卻沒有,特別是中亞地區,多山多沙漠,行程非常的艱難。

“的確很大。”

“帖木兒此人的武功還是很強大的,這一點值得人們的感嘆。”朱高熾笑道。

正確的認知,才能做出最明智的應對。

西方各國的競爭,乃至發展和突破,絕對是厲害的,文明程度也超過了東方文明。

正確的認知,並且學習他們的長處,才是正確的道路。

但絕對不是偏激。

否認自身的存在,不顧環境和條件,歷史因素等,更甚至歪曲事實,抹黑古代的成就,乃至有了人種不如別人的言論。

尋找落後的原因,而不是自卑,更不是怨天尤人。

乃至對帖木兒。

對方的確野蠻,可為何又能打下如此大的疆域。

朱高熾很自信。

看著自信的長子,朱棣也掃清了內心的揮霍,大笑起來:“難怪此人不服大明,換做是誰到了他的地步,也不會乖乖臣服別人。”

“只是呢,他不願意當大明的藩國沒錯,看錯在要劫掠大明,奴役大明的百姓,那麼世間也就容不得他了。”

“皇上聖明!”

眾臣紛紛說道。

看著偌大的輿圖,朱棣的戰心起來了。

如果。

能為大明開拓下此地,就算一時的辛苦,那自己的英明,也必定受後世所敬仰吧,至少不會讓後世人評價,說自己是虎父犬子。

“很好。”

朱棣忍不住笑了。

看見朱棣的模樣,朱高熾也露出了笑容。

各軍各將已經就位。

當日。

成立了西征軍。

用的徵,已經說明了一切。

皇帝陛下親征。

右路大軍總兵官由張輔擔任,朱能結束在交趾的任期,回國擔任左路大軍的總兵官。耿炳文擔任中軍大將軍,王聰帶領忠勇軍,丘福帶領豕勇軍。

王真為前鋒將軍,點趙安、蔣貴、任禮、劉真、火真、譚淵、李遠等等諸將。

西征大軍二十萬,後備軍十萬,民夫二十萬。

合計五十萬。

西征滅國之戰,發表在了報紙上。

朝廷明文天下。

禁止一切非議,任何事物,優先保障西征順利,以勝利為前提,不得有絲毫的違背與拖累,違者嚴懲不貸。

兵部尚書金忠,親自前往西域行省,負責大軍的補給。

“其他的事情,我都不在意,唯獨一件事。”朱棣臨行前,找來朱高熾交代道。

“父皇擔心叔叔們和朱允炆?”

“是啊。”

“京營以及周邊還有十萬軍隊,各地駐軍仍在,他們掀不起風浪,而且他們也不敢。”朱高熾肯定的說道,報紙火力全開,加上當下社會的風氣。

誰敢借助這個時候鬧事,不但得不到天下人的支援,反而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還有三弟在,三弟在錦衣衛做的不錯。”

朱高熾認可道。

“其實我想把老二留下,他能是你手裡的利刃。”朱棣遺憾的說道。

“父皇一路萬里,更需要二弟的照顧,有二弟在父皇身邊,兒臣才能安心。”朱高熾堅持說道。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

他們兄弟三人,各有才能。

可是朱高熾選擇派出了朱高煦,是真的擔心朱棣,畢竟要走那麼遠,歷史畢竟是歷史,朱元璋多活了幾年,可見事物會有變化的。

朱棣的健康,是朱高熾最在意的。

行程上,二弟不光能保護父皇,有兒子在身邊陪伴,相信朱棣也能更開心。

朱棣不在多言。

沒有堅持留下老二,也是考慮這點。

他也快老了。

萬一有個不好,至少大軍有主心骨,不會失去頭腦。

至於老二會不會趁機起了野心?

給他十個膽子也不敢,而且軍隊也不會支援老二,三兄弟感情從小就好,朱棣很放心。

下午六點還有一章,每日的更新,也恢復到每天下午六點固定更新。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膽小如鼠九皇子,一刀能殺九十九

膽小如鼠九皇子,一刀能殺九十九

種花家小熙
林峰魂穿太宣九皇子,開局便是生死危機的局面。林峰:這還玩個雞毛,直接寄……嗯? 大兄,你的太子妃竟有這等美貌?那我也不是不能再掙扎一下!不過再怎麼掙扎,似乎也難敵他國的國力過於強盛啊,這……叮,嘎嘎亂殺系統已啟用! 這讓朕如何是好啊!
歷史 連載 2萬字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芒鞋女
西南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無數百姓逃荒而去, 唯獨近溪村村民齊齊整整,頗為淡然,一問,原來是有地主救濟。 趙家的田地今年休耕,損失並不嚴重,有趙家幫襯,日子雖難,但能過。 可趙家不這麼想,眼瞅著動亂要來了族裡人還無動於衷,都快急瘋了。 這日,趙家把糧倉一開,領著全家人先逃了。 他們一走,族裡人奔走相告,“地主家沒有餘糧啦,趕緊逃難去啊!” 這是一篇古代逃荒文。 本文將於12月27號(週三)入v,希望
歷史 連載 5萬字
將門梟虎

將門梟虎

江左俊傑
僱傭兵穿越到大楚國,成為百戶所軍戶吳年。家裡頭窮的叮噹響,還有一個每天被原主暴打的童養媳。 北邊的蒙元人漸漸強盛,頻繁南下劫掠,大楚國朝不保夕。
歷史 連載 359萬字
囚妄

囚妄

止御
大啟三百五十五年——沐景風繼位,號敬淵帝 江湖勢力紛爭,內有亂臣賊子禍亂朝綱,外有強敵虎視眈眈 十五年前一名女嬰被抱到一處山門外 十五年後,臨淵閣有一名喚斷鴻的少女私自下山遊歷尋找自己的身世 剛一下山就意外被捲入一場皇權貴胄以及國家間的紛爭中,在此期間無意中發現自己的族人皆是死於非命 在下山期間情竇初開的息斷鴻對身為祭妡閣閣主兼國師的某個面具男一見鍾情 祭妡閣作為大啟境內最大的山莊,背後勢力連敬淵
歷史 連載 1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