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鳥先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阿方索是個寶啊!

蘇澤感慨道,這位老船長精通葡萄牙語、漢語,還會說西班牙語和法語,蘇澤在他這裡就開了三個技能!

分別是葡萄牙語、法語和西班牙語!

和阿方索用這些語言聊天就能漲技能,果然語言才是最容易刷的技能。

蘇澤只是遺憾,自己的漢語應該是滿級了,所以沒有漢語技能可以刷。

阿方索並不知道蘇澤將他當做刷經驗的NPC,老船長實在疑惑,怎麼這個大明軍官懂得這麼多的語言,而且還輪著用各種語言和自己聊天?

為了方便在阿方索這邊刷技能,蘇澤將老船長安排到了長寧衛邊上,每天沒事做就找他聊天。

讓阿方索震驚是,一開始蘇澤和他聊天,只能一個單詞一個單詞的,用短語交流。(當時Lv1)

可是沒到四五天,蘇澤已經能夠用完整的句子和阿方索聊天了。(升級Lv2了)

這堪稱恐怖的進步速度,讓阿方索明白了,這個世界上真的有學習語言的天才。

蘇澤這幾天和阿方索聊天,除了刷三個語言技能之外,另外就是向他打聽局勢。

阿方索被從島上安排到長寧衛上,雖然蘇澤讓人嚴加看守,但是好歹到了陸地上。

老船長已經認了命,對於蘇澤的詢問是知無不言。

新世界號是一艘往來新大陸的商船,聽到這裡蘇澤直流口水,只可惜這艘船不是從美洲開回來的,如果是這樣的話蘇澤可就一下子發達了。

從南美開往馬尼拉的船上,可都是載滿了南美的黃金和白銀啊!

大明朝非常缺銀子的。

原因是很簡單,大明朝就不是產銀國,銀礦的儲量不大,根本沒有足夠的可以流通的銀子。

可是稍懂貨幣政策的人都明白,如果市面上的貨幣不足,就會引起嚴重的流動性危機。

從秦漢開始,中國主要的貨幣一直都是銅幣,錢這個東西一直以來說的都是銅幣。

而金這個東西,從秦漢開始就只有宮廷和頂級權貴當做奢侈品在用,在漢代的時候王侯都捨不得花金子,把金子當做陪葬品帶入地下的。

缺銀和缺錢,貨幣短缺一直困擾大明朝,是大明財政第一大的問題。

這時候聰明人就要問了,同樣是封建王朝,同樣是民間貿易盛行,可為什麼南宋和元朝不缺呢?

元朝本身就以貿易立國,而南宋海貿也非常的昌盛,中華豐富的產品可以出口創匯,換來大量的銀和銅回來。

但是大明朝從洪武年開始海禁政策,幾乎斷絕了海外銀錢的輸入,缺乏貨幣的問題就更加嚴重了。

在缺乏貨幣的大背景下,尋找替代品的想法自然產生了,於是大明寶鈔應運而生。

在大部分人的想法中,寶鈔這種信用貨幣是進步的體現。

可實際上,大明寶鈔可不是現代意義上的紙幣,它更像是官府發行的一種福利券或者購買券。

最典型的,就是官府可以用寶鈔來買你的東西,官府可以用寶鈔來換你的銀子和銅錢,但是你不能拿著寶鈔向官府換銅錢和銀子。

平心而論,洪武朝的寶鈔還是受到控制的,貶值的不算太厲害,至少沒到廢紙的地步。

那時候寶鈔還算是有些信譽,民間也還能流通。

其實不流通也沒辦法,當時朝廷支付給燒鹽的灶戶,養馬的馬戶的錢全部都是寶鈔,那時候支付給官員的俸祿也都是寶鈔,伱不用寶鈔也沒有別的用啊。

雖然寶鈔也在貶值,但是好歹還能用,洪武一朝也就湊合著用了下去。

可是到了永樂年,寶鈔就迅速貶值為了廢紙。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朱棣為了宣揚自己的正統性,開始了很多國家性的工程和大型征戰,比如遷都修建故宮,編寫永樂大典,鄭和下西洋,還有對蒙古等周邊草原勢力的征戰。

誠然,這些對於國家是有益處的,但是現實問題一直存在,如何在朱元璋規定的不增加賦稅的基礎上,也就是在財政收入不增加的基礎上,支撐這麼多的大型工程和戰爭呢?

答案自然是呼之欲出了,那就是印錢!

無節制的印錢開始之後,寶鈔迅速貶值到了連廢紙都不如的地步,民間也不傻,寶鈔一天一個價,買東西都要論斤稱,誰還願意接受寶鈔啊。

在永樂後期也曾經試圖挽救寶鈔,進行過救抄運動,比如強制使用寶鈔,比如發行更大面額的寶鈔,可毫無意外的都失敗了。

經過兩朝的折騰,寶鈔眼看是救不活了,就連官員都拒絕領寶鈔做俸祿,大明朝的貨幣體系只能重新回到了銅錢和銀這兩條路上。

可是在推行寶鈔的時候,朱元璋曾經發布過“禁錢令”,就是為了保證寶鈔的流通,禁止銅錢的使用。

可等到寶鈔已經崩潰後,朝廷再想要讓百姓用錢,民間已經沒有足夠流通的銅錢了。

比如和福建相鄰的江西,一般把米當做貨幣,山西用毛皮,四川用絲綢,最離譜的是雲南基本上用貝殼,幾乎退步到了以物易物的時代。

“錢法不通”,也是明代自始至終沒有解決的一個頑疾,就算是通行銅錢的福建,用的大部分也都是前朝的古錢,大明朝官方鑄造的錢幣在福建也很難流通。

甚至在大明朝的核心地區南北直隸,也是私鑄橫行錢法混亂的。

大明朝很多名臣都是試圖解決錢法不通的難題,可是都只能短暫的疏通,最後還是無法再全國統一銅幣的使用,杜絕私錢和假錢。

到了這個時候,寶鈔和銅錢都無法作為統一貨幣了,到了這個時期銀成為通用的貨幣,已經是無法阻擋的大勢了。

但是使用銀子還是有問題,又回到了最初的問題,中原本身就不產銀,銀的總量很少。

市面上貨幣緊張的結果,就是銀的價值是一直上漲的,明天的銀子永遠比昨天的銀子更值錢。

銀子的購買力一直漲,傻子才會將銀子花出去,只要將銀子屯著就能升值,為什麼要用呢?

而所有人都這麼想,流通的銀子就越來越少,銀的價格就漲的越快。

而在這個時間點上,倭國的石見銀礦被髮掘出來了。

石見銀礦是一座巨大的銀礦,從十六世紀發現之後,足足開採了四百年才枯竭。

整個十六世紀,全世界三分之一的銀都開採自石見銀礦。

倭國人又吸收了朝鮮學習大明,然後再傳過來的先進冶煉方法——吹灰法,提煉出了純度高的白銀。

這時候東南沿海的大明商人,很快發現了倭國人手上有了白銀。

倭國有了白銀,自然要買買買,而大明朝就是亞洲最大的生產品中心,倭國商人也爭先恐後的湧入大明,想要和大明貿易購買商品。

明代中期愈演愈烈的倭亂,就是在這樣背景下爆發的。

嘉靖倭亂的起因就是倭國使團爭貢的時間。

在當時,要和大明貿易,就只有一個途徑,那就是朝貢貿易。

朝貢貿易是國家和國家的貿易,貿易物件是大明和倭國,所以來大明的商團需要倭國的小朝廷頒發的勘合,用來證明貢使的身份。

事件是起源於日本大名細川氏和大內氏勢力各派遣對明朝貿易使團來華貿易,兩團在抵達浙江寧波後,都手持倭國的勘合,於是互相指責對方的勘合是假的。

因為勘合真偽之辯而引發衝突,在浙江寧波爆發了武力殺戮事件。大內氏代表宗設沿路燒殺搶擄,對當地居民造成很大損害,追擊的備倭都指揮劉錦、千戶張鏜等明朝官兵戰死。

這一事件直接導致明朝政府廢除福建、浙江市舶司,僅留廣東市舶司一處,也導致明朝與日本的貿易途徑斷絕,倭寇滋生,為後來的“東南倭禍”埋下了伏筆。

而倭亂久久不能平息,除了因為倭國需要大明的商品之外,大明也同樣需要倭國的白銀,東南海禁之所以時松時緊,到了後面隆慶年乾脆放棄海禁開關通商,其實都和大明朝缺銀有關。

而歷史的巧合性就在於,不僅僅是倭國發現了石見銀礦,歐洲人在南美也發現了大量黃金和白銀。

馬尼拉大帆船的貿易路線,就是從南美拉來白銀,然後在馬尼拉或者東亞換成商品,再運送回歐洲,這也導致了南美白銀流入中國。

之前說大明朝實物徵稅的問題,之所以在張居正時期才能透過折銀的一條鞭法解決,原因也是到了張居正主政的時期,大明朝才有了足夠的流入白銀,來進行這項財政改革。

蘇澤看著阿方索船長的航海圖,看著倭國流口水。

石見銀礦可是一座大寶庫啊!

倭國如今正處於所謂的“戰國時代”,現在是嘉靖三十三年,等到六年之後,地域武士中實力最強的織田信長崛起,在桶狹間以兩千人馬擊敗今川義元四萬大軍,名聲大振,開始了二十年的統一倭國之路。

現在的倭國,可以說是村戰打出了狗腦子,正是混亂的時期。

蘇澤當然不是想要和倭國貿易,蘇澤看中的就是石見銀礦!

若是等到豐臣秀吉統一倭國,成為攝政關白之後,那就沒有渾水摸魚的機會了!

除了倭國亂做一團,這個時候的歐洲同樣也是混亂無比。

法國背棄了宗教虔誠,和奧斯曼帝國聯合,組成鳶尾花與新月的同盟,和哈布斯堡為首的神聖同盟展開了混戰。

而馬丁路德雖然已經死了,但是他拉開的宗教改革序曲卻沒有停歇,天主教和新教之間的衝突愈演愈烈。

整個世界都在走向混亂的大爭之世,十六世紀是歷史的十字路口,決定了今後五百年世界的大勢。

暢想了大勢之後,蘇澤再看看牆上的長寧衛海圖。

哎,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別說歐洲的戰爭了,就連倭國的內戰也和蘇澤無關。

還是先對付即將登陸福建的倭寇鹿大王吧。

從阿方索口中,蘇澤也打聽到了鹿大王的訊息。

鹿大王是鹿兒島的一夥流浪武士的首領,投入明山和尚徐峰麾下之後,在倭國募集浪人武士,組建了一支全部由真倭組成的海盜團伙。

鹿大王麾下據說有真倭千人,但按照阿方索的訊息,鹿大王這次進犯東南足足帶領了真倭一千五百人。

鹿大王有大小船隻近三十艘,如今已經向東南沿海地區各方勢力釋出照會,要封鎖東南海疆。

按照阿方索的說法,雖然大明東南地區經常鬧倭寇,但是在混亂中還是有一些秩序的。

比如鹿大王這樣的真倭要入寇的時候,會照會這附近的商船和其他勢力,限期讓他們離開作戰區域。

阿方索也已經接到了照會,本來他打算在月港完成了貨物交割之後,就在限期內撤離東南海域的。

鹿大王給阿方索這些葡萄牙人下的最後通牒是九月初,和當初蘇澤從張海虎那邊得到的訊息一致,這麼算這就是鹿大王準備全面入侵東南的日子。

倭寇這麼做當然不是說倭寇守規矩,而是在海上討生活,經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況。

今天的倭寇,明天可能接受葡萄牙人的僱傭,去鎮壓某個試圖反叛的南洋土邦。

而倭寇可能在某一天也需要和葡萄牙人做生意,購買他們的糧食和武器。

要知道這些倭寇在福建燒殺辱掠的時候,可談不上有什麼道義可言。

對於蘇澤和長寧衛來說,倭寇是生死大敵,只有死掉的倭寇才是好倭寇。

長寧衛的氣氛更加緊張,蘇澤一邊讀著俞大猷寄來的兵書,一邊在鐵匠鋪折騰,總算是將鐵匠技能肝了上去。

不得不說鐵匠技能實在是太難肝了,蘇澤幾乎將長寧衛的農具都重新回爐重造了一遍,這才刷到了Lv3,10/300。

等到了七月二十七日的時候,蘇澤總算是將俞大猷的兵書看完了,系統彈出提示音:

【閱讀兵書,“兵法”技能+20,Lv5,3/1000】

【兵法技能突破Lv5,請抽取被動技能。】

過渡章節,我是斷章狗,別罵了別罵了

1.財政問題先講一個大概,關於錢法不通的問題還有很多原因,這個問題比較複雜。

2.倭亂原因很多,白銀說一家之言,但是也算比較可信。

後面萬曆年豐臣秀吉進攻朝鮮,向大明求的停戰條件也就是從寧波入貢,就是要通商港口,不過後來明軍戰勝了,日本也開始鎖國,這事情就沒有再提。

3.政策很複雜,其實禁海也不能說全沒有好處,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而認為開海禁就能解決一切問題,那也是幼稚的。

4.肥鳥不是清粉,我認同清廷是反動殘忍的,封建王朝就沒有好東西,如果不認同我,可以讀一讀《南明史》,治療低血壓。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不艾先生
【家長裡短日常文,不爭霸,溫馨向,有萌娃】李平安前世絕症纏身,飽受病痛折磨,在三十歲那年因為肺動脈高壓重度去世,攜帶著記憶投胎轉世到平行時空的古代,看著勞苦的親人終日忙碌于田間灶頭,卻依然吃不飽穿不暖,他決定發奮圖強,跟家人過上能吃飽穿暖的好日子。 (小康一詞最早見於西周,《詩經·大雅·民勞》中有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句子,這裡的 “小康”是生活比較安定的意思。)
歷史 連載 7萬字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風捲殘雲
燕回穿越到了北燕世子身上,一個舉世皆知的廢物紈絝。 原主大晉皇宮當了十五年質子,回來本可繼承世子身份。 誰知道回來就被廢了,這誰能忍啊? 整個王府嘲諷冷落,北燕百姓更是以他為恥。 被家僕們肆意辱罵,丫鬟們百般刁難。 就連路過的狗,都要對著他叫兩聲。 皇族要各番王世子當質子,這樣一來豈不是白受了十五年的苦? 孰可忍,嬸嬸忍不了啊! 忍了十五年,再忍他都成忍者神龜了。 要世子之位是吧,自己去皇宮當質子
歷史 連載 1萬字
冠絕新漢朝

冠絕新漢朝

戰袍染血
天下才氣共一石,陳止先佔八斗,再把剩下兩鬥分出去。 穿越三國時代,輔佐劉備橫掃群雄,卻在大勢已成、大漢復興在即時死了。 好在他身具百家籤筒,有百家奇物絕學作為底牌,身死近百年後再次復生。 這次面對的卻是一個陌生時代,一個劉備子孫建立的新漢朝,一個不存於原本歷史上的統一王朝。 亂世到治世,謀士到名士,這次陳止要選擇不一樣的生活。 從運籌帷幄、血雨腥風到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百家風光再起,新的畫卷就此展
歷史 連載 0萬字
相敬如冰

相敬如冰

寧寗
(婚內追妻 逼瘋清冷太子) 作為太子妃,裴芸自認做的事事妥帖,無可指摘。 然嫁入東宮的第十三年 她墜入冰湖,親眼看著自己的丈夫往另一個女子游去,突然感受到了這一生被禮數和身份桎梏的壓抑無趣 再睜眼,重回六年前 她想換個活法,想要改變 她想要避開母兄禍事,延續家族榮光,想要讓她的孩子免於夭折…… 可對於那個性子寡淡,古板無趣,連床笫之間都講究個循規蹈矩的死男人。 她不想伺候了! * 太子李長曄,為人
歷史 連載 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