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南京城,監國定王府。

一場很符合“原君、原臣”標準的御前軍議正在進行當中。

參加這場軍議的一共有六個人,二王一妃三中堂。二王是監國定王朱慈炯和東王耿精忠,一妃是北王妃尚淑英,三中堂就是李中堂、盧中堂、陳中堂了。

這樣的軍議之所以會讓尚淑英出面,是因為劉進忠的地盤在長江北岸,過趟江得花不少時間,怕耽誤軍情——現在江北的軍情非常緊張。劉進忠劉北王的軍隊之前拿下了屬於應天府的江浦、六合,最近又打下滁州州城和隸屬於滁州的全椒,又因為給錢特別多(他背後有大金主!),所以吸引了許多淮西健兒來投靠,形勢大好,不過也把大清那邊的江西大營管理大臣康親王傑書給引到隔壁和州了。

傑書這兩年在江西幹得挺不錯,李自成打九江打來打去打都不下——九江的地形非常險要,北枕長江,西有甘棠湖、龍開河,東有老鸛塘、白水港和浩瀚無邊的鄱陽湖!南面倒是沒有什麼“江湖”,但是有個廬山。

反正就是東南西北都是險要,往哪兒進兵都挺困難。而且傑書還是帶著南懷仁幫著鑄造的一批紅衣大炮赴任的,所以就在九江城西修建了炮臺,把大炮架起來用於封鎖江面。

李自成仗著自己的水軍挺厲害,想要硬衝傑書的炮臺封鎖線,結果全都鎩羽而歸,還被傑書的江西水軍反搶了不少戰船。

而前一陣子李自成和吳三桂又在湖廣發生了嚴重的摩擦,差一點全面開戰了,雖然經過李輔臣的解鬥,雙方暫時維持了和平,還達成了一個“土地交換協議”,但是兩個幾乎開戰的勢力之間要換地哪有那麼簡單?兩邊都得提防對手利用換地的機會使詐。所以李輔臣還得忙著監督土地交割,還要負責“維護”。

這三家的兵一時間都抽不出來,江西方面的清軍壓力驟然減輕,傑書也就有餘力調兵東進來支援形勢有點不妙的東南戰場了。

而傑書一到南京附近的和州,劉進忠可就不敢再離開江北,他得坐鎮在江浦大營當中,隨時準備率軍和傑書開戰!

好在他前一陣子娶了個“嫁妝豐厚”的寡婦當填房.就是尚可喜的女兒,續順公府的太夫人尚淑英是個能搭上手的。

這個尚淑英之前在廣州之役時被劉進忠“賣”了,而這尚淑英又是個烈性子,氣急敗壞後大罵劉進忠,把劉進忠罵惱了,差一點就要殺了。可是劉進忠想想又捨不得——殺了她,不僅少了個挺好的床伴,還會和續順公府的五個佐領結仇。於是就和她來了個廣州打架潮州和,最後在南京還在東王耿精忠的撮合下把喜事兒給辦了。本來屬於續順公沈瑞(尚淑英亡夫的侄子)的五個佐領,不知怎麼就成了尚淑英的嫁妝,全都歸了劉進忠。這五個佐領當中可有好幾百騎兵!對於在很難搞到戰馬的南方混了二十幾年,現在又當了北王並且鎮守江北的劉進忠而言,這婚結得都贏麻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贏得太爽,贏出了真愛,還是尚淑英的確能幫上忙,反正劉進忠這個北王還真挺信任尚淑英,他沒空來不了應天府城,就讓尚淑英渡江來應天府城,代表他參加軍議了。

所以今兒的軍議,就是是定王堂上坐,東王、北王娘(妃)左邊坐,三大中堂右邊坐。總之人人都有把交椅可坐,一看就是挺平等的,標準的原君原臣!

不過東王耿精忠還是不大習慣這種對面仨中堂烏紗蟒袍端坐不動平視自己的場面.看著像三堂會審啊!

不行,不能讓這三個中堂留在南京城內,得想辦法弄一兩個出去!

拿定了主意,耿精忠耿東王也不藏著掖著,嗯咳一聲,然後直接就開門見山了:“李中堂、盧中堂、陳中堂,本王得到訊息,韃子的安親王嶽樂已經下令徵調松江、嘉興、太倉、杭州、蘇州、通州、湖州等七個州府的團練民伕,總共要徵調十五萬人,限期下月初一之前就要全部趕到江東大營看起來嶽樂很快就要對南京發起猛攻了!”

“不怕的,”朱三太子倒是胸有成竹,大手一揮,笑著道,“南京城高牆固,各路守軍已經有十幾萬人,嶽樂縱有二十萬大軍又能耐我何?”

嶽樂之前發動了幾次試探性攻擊,結果南京城牆都沒摸到,朱三太子當然信心十足了!

而且在嶽樂拿南京城無計可施的時候,南京城內的三大中堂已經拉扯出十餘萬國人民團了雖然這些民團的戰鬥力很可疑問,但是數量充足啊!

往牆頭上一站,嶽樂的人就過不來,這還怕什麼?

“監國殿下此言差矣,”耿精忠憂心忡忡地道,“咱們現在守著的是主要是南京內城,而南京外城只有西邊秦淮河兩條入江水道之間夾著的部分,在咱們手裡。而南京城牆東北角的一大段則在嶽樂手中如果他願意,完全可以沿著南京外城進軍,將南京外城的東北、東面、南面、西南全部拿下,把所有的城門都封鎖了。然後再沿著南京外城西北佈防,重點封堵江東橋。

嶽樂現在調集那麼多的軍隊,十有八九就想這麼幹!他一旦得手.南京城就會被團團包圍!到時候江北大營的水師、江西大英的水師再封堵南京的上下游江面,咱們這幾十萬人恐怕就得被困死在南京了!”

呦!這劇本熟悉!

李中山李大中堂扭頭看了看朱三太子,這位已經有點害怕的樣子了,估計也是害怕變成洪教主吧?

“東王,不知你有何破敵之妙法?”朱三太子忙問。

“有!”耿精忠信心滿滿地道,“監國,臣建議咱們可以來個聲北擊南.讓北王率領江北大軍北上高家堰,吸引韃子的江西、江北和部分江東大營的兵力北上。然後再由李中堂、盧中堂率領所部團練軍向南出擊,直奔江南大營的駐地溧陽,臣再命曾養性出兵廣德,然後也轉向溧陽,配合二位中堂一舉擊破溧陽的江南大營。只要江南大營被打破,那太湖周圍就任憑你們縱橫來去了。到時候嶽樂一定會退兵!嶽樂一退,南京之圍自解.”

“哈哈哈!”李中山沒等耿精忠把話說完,他就忍不住笑了起來——這方案聽著和歷史上那位楊東王也差不多吧?等大破江南大營,逼退江東大營後,是不是該逼封萬歲了?

“李中堂,你笑什麼?”耿精忠沉著臉問。

李中山笑道:“下官笑王爺謹慎過頭,不是很放得開啊!”

耿精忠瞪了李中山一眼,“李中堂,你有小活呂布之稱,想必破會用兵吧?你說說.你打算怎麼對付嶽樂的大軍圍攻?”

“東王,”李中山笑道,“您的聲北擊南,圍魏救趙其實就挺好。不過膽子還應該大一些!您讓劉北王去高家堰幹什麼?你想決堤水淹江北?您真以為安王嶽樂會在乎這個?”

“他不在乎?”耿精忠皺起眉頭問。

“當然不在乎了!”李中山哼了一聲,“對他來說,打破南京,拿下咱們的監國定王才是要緊事兒!江北會不會被水淹.呵呵,這不還有江北大營、江西大營可以承擔責任嗎?退一萬步說,就算淹死一些人又如何?他們入關取天下的時候,殺了多少人?光是一個廣州就屠了幾十萬吧?”

他說這話的時候,目光冷冷地看著耿精忠和尚淑英.當年領兵屠廣州的就是他倆的父輩!

尚淑英哼了一聲,瞪著雙大眼睛惡狠狠看著李中山,鼓鼓囊囊的胸脯迅速起伏著,看上去雖然不如楊小環那麼“寬廣”,但也差不太多。

耿精忠也有點惱火,但他又沒辦法替耿繼茂那個死了的老東西辯解,也只能乾瞪眼生氣。

朱三太子只好開口打圓場,“李中堂,廣州之徒的罪魁禍首都已經不在人世了,你就別再軍議上提這個事兒了,你要有什麼破敵的法子,就趕緊說吧!”

耿精忠也道:“是啊,有什麼妙計就說吧!”

“妙計談不上,”李中山笑道,“下官的想法是既然都到淮河邊上了,何不更進一步,渡淮北上,北伐中原!”

“什麼?北伐中原?”

“現在?派多少兵北伐?”

耿精忠和尚淑英都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盧三好笑道:“就是現在!現在北伐,一定是出其不意嶽樂、傑書要知道我大軍已經渡淮,一定會驚慌失措,多半會率領精銳尾隨追擊。到時候咱們既可以伺機殲敵,也可以避其鋒芒,調頭南下,再打江北大營,奪取揚州城,最後再渡江攻打江東大營、江南大營,應該可以獲得全勝!”

陳永華點點頭道:“東王,下官和李中堂、盧中堂商量過了只要王爺領著南京城能的一萬精兵再加上江北北王的一萬大軍,一起北渡淮河,應該可以讓中原震怖了吧?”

“什麼?”耿精忠都驚了,“你,你要讓本王和北王一起領兵北上?那南京.”

“南京有我們三個不就行了?”李中山說話的時候,神色微微有點陰冷,只是咬著牙齒微笑,靜靜地瞧著耿精忠。

在耿精忠向來,這三大中堂哄他北上,一定是想和他爭奪朱三太子的控制權吧?

挾天子,才能令諸侯啊!

耿精忠臉上閃過一絲鐵青,又轉眼平復如常,拿起邊上茶几上放著的茶盞喝了一口,順便吐了點兒茶末。

“李中堂,你自己定得計,自己不去,哄我和北王去,難道是想趁著我和北王都不在,好在南京城內做大事吧?你如果真有把握,你不妨自己去北伐!”

李中山淡淡一笑,拱手行禮:“王爺既然如此吩咐,下官還有什麼話兒好說,去就是了下官領兵一萬五千渡江,匯合上劉北王的一萬人,總共兩萬五千大軍北伐,可好?”

耿精忠一拍大腿:“這就對了嘛!南京這邊有我,你就放寬心吧,一準不會有事的。”

李中山只是點頭,看著耿精忠一臉喜出望外的樣子。這次南京小朝廷的北伐,算是定了下來。

就在定王朱慈炯以為今天的軍議已經取得了重要成果,接下去就該說說笑笑,把出兵的日期敲定下來的時候兒。李中山突然無比認真地看著他,一拱手,漫聲道:“定王殿下!”

眾人一怔,朱慈炯問:“李中堂,你還有什麼錦囊妙計要獻嗎?”

李中山笑道:“大王,臣哪有那麼多妙計。只是臣兵部尚書,北王是王.臣和北王一起出兵,誰應該節制三軍?”

耿精忠和尚淑英聽見這個話題臉色就是一凝,馬上就知道李中山要幹什麼?

他是想趁機攫取指揮權啊!

“那肯定”朱三太子沒等耿精忠發話,就抬手一指李中山,“肯定是你啊!”

“那臣以什麼名義督師?”李中山不等耿精忠反應過來,馬上又問。

以什麼名義他都說了!

要“督師”啊!

朱三太子那是明白人,馬上就接過話題回答道:“當然兵部尚書,江北督師的名義統軍北伐!另外,再賜尚方寶劍,授予便宜行事,先斬後奏之權!”

李中山扭頭看了看眉頭緊鎖的耿精忠:“東王,您如果有意見的話,您也可以以江北督師的名義統軍北伐.南京就由本官看著!”

耿精忠和尚淑英的臉色都在急劇變化,而盧三好、陳永華則不發一言,只是笑眯眯地看著李中山用言語擠兌耿精忠。

江北督師的名義可大了!理論上長江以北的明軍他都能督一督!

另外,李中山還要了一個便宜行事之權和一把可以先斬後奏的尚方寶劍這意味著江北隨便李中山怎麼搞了!

他甚至可以在江北啃下一塊根據地再慢慢招兵買馬,等湊齊了十萬大軍再去北伐。

可是要耿精忠放棄南京,去和李中山爭這個江北督師,他又不願意北伐有風險,而且還會失去對南京的控制權。太虧了!

耿精忠思來想去,還是覺得留在南京守著朱三太子比較重要。於是一咬牙就點點頭道:“李世凱那你就當這個兵部尚書兼江北督師,尚方寶劍和便宜行事之權也可以給!”

耿精忠一鬆口,這事兒基本就算成了!他又看了眼朱三太子:“監國,臣這次北上少不得要封官賜爵以招攬人心您能不能給臣三百分空白的加蓋了監國印信和吏部大印的官照?”

銀子,李中山是有一點的!

就算不夠了也可以去募捐.帶上幾百個全副武裝的彪形大漢去向江北什麼地方的大財主募款,而且是和顏悅色地好好募,就算人家不給也絕不能搶.

但是拉攏地方豪強的官照,他自己是不能私造的——一個朝廷,那是必須要有點規矩的!

他的粵海軍節度使司下面的官,他當然是可以封的。但是別處的官,他可不能隨便“表”一個,這太壞規矩了。

所以他就想要一點朱三太子和吏部都承認的官照,到時候就能用官位來拉攏人了。

“行!”朱三太子二話沒有,就點頭答應了。

現在的南京朝廷還是個草臺班子,官位根本不值錢,三百張官照給就是了。

李中山笑著拱拱手:“大王,臣有了督師的名義,先斬後奏的寶劍,和三百張官照.北伐的把握就大增了。如果再能從東王府、北王府調兩員大將,這次過江北伐就能十拿九穩了。”

“大將?”耿精忠皺眉問,“你要誰?”

李中山一指尚淑英,“下官要東王麾下的馬惟興馬將軍!還想要北王府的尚淑英”

“什麼?”尚淑英大驚,“你要我也隨軍出征?”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劍閣聞鈴

劍閣聞鈴

時鏡
【寫書如上班,早八晚六,做五休二,能更就更】 但見時光流似箭,豈知天道曲如弓。 周滿一生悽苦,求全難全,本以為逆天改命得證大道,列為齊州帝主,卻不料封禪當日,為千門百家圍攻,殞身玉皇頂。 前塵散盡,一朝夢迴…… 劍閣之上,又聞金鈴遙響;白帝城內,仍聽神女高歌。 那一年,山下的茅草屋裡,孱弱的母親,為了不讓她學劍,舉起生鏽的柴刀,剁掉了她的小指。 十六歲的周滿,捂著傷,坐在簷下,聽了一夜的雨。 -重
歷史 連載 5萬字
大秦嫡長孫,打造萬世強秦!

大秦嫡長孫,打造萬世強秦!

潛水的三文魚
趙長生一覺醒來穿越大秦,成為嬴政的嫡長孫,扶蘇的嫡長子。 他即既是破壞趙高政變的幕後主使人,又是李斯又服又怕的政治家。 既是逼的項羽抓狂自刎的暴君,又是劉邦一生最不願意看見之人。 既是呂雉最想巴結的大爺,又是賈誼的啟蒙老師。 既是韓信最好的老闆,又是張良一生的勁敵。 既是蕭何的學習的物件,又是陳平的保護傘。 既是讓蒙恬綻放光輝的伯樂,又是讓李信驚歎多智近妖的天才。 同時還是馮去疾的孫女婿,擄走大漢
歷史 連載 4萬字
庸君

庸君

楊子夜
洛娮娮是丞相之女,她原本沒有打算與命運作鬥爭,即使心中有千萬個不滿,她依然選擇聽從父母安排遠嫁到西域,要去過一輩子聽天由命的日子。 是她的阿雲拉她出了泥潭。她愛阿雲,阿雲漸漸教會她如何做自己,阿雲讓她慢慢在逆境中爬起身。 洛娮娮:“阿雲,你知道該怎麼解決。”洛娮娮:“阿雲,動手。”後來人人都知道江湖上有一刺客殺人不眨眼,卻沒人知曉洛娮娮才是殺伐果斷的那一個。 細想過後她認為自己沒有錯,她只是想拼命
歷史 連載 7萬字
伐逆,謀斷九州

伐逆,謀斷九州

海兔子
大夏末年,諸侯混戰,群雄並起,中原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亂當中……柳凡塵一覺醒來魂穿朔州首富柳家次子的身體上,他不知道的是這具身體已經死了三天,那麼是誰殺了他? 穿越過來的柳凡塵在這大爭之世中又將何去何從?諸君且看,風雲際會天地變,柳凡塵如何主沉浮……
歷史 連載 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