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清康熙七年十二月十二日。

噼裡啪啦的鞭炮聲響動,珠市口楊三茶館左近,人頭湧湧。大家都擠在大門口朝裡面喜氣洋洋地瞅著名震京師的“殺豬巴圖魯”王忠孝王小英雄。

這鞭炮就是為這位“殺豬巴圖魯”而放的!

因為今兒就是這位靠槍挑野豬救了當今小麻子皇帝而受封藍翎侍衛和布庫長的王忠孝王小英雄,正式在北京外城開武館、立字號的好日子。

在北京城開武館可不容易,一是得有真功夫!

二是得接受北京武行朋友們的考驗......有沒有真功夫,光靠自己說不行,得在武館開張之前,在正陽門外大街上找個熱鬧的地方立起字號,接受同行挑戰。

如果功夫不到家,被同行揍個鼻青臉腫,那這個武館也就別開了!

王忠孝今兒就依著這個規矩,借了楊起隆的楊三茶館的地盤立字號,等著北京城的武行朋友們來挑事兒。

不過他的名聲太大了,爸爸是公認的“漢人第一高手”王忠孝,他自己又得了個“殺豬巴圖魯”的綽號,一手楊家槍使得連鰲拜都叫好。

所以這江湖上的朋友也就賣個面子,大半天下來,都沒人敢來一戰。那根擊殺野豬的丈六長槍,這會兒還立在楊三茶館大門口沒開張呢!

此外,在茶館門外,王忠孝手下的“賢、義、安、全”四大猛男,都是一身短打,手持比武專用的長槍在那裡依次表演楊家槍法。圍觀群眾當中還有懂行的,發出一陣陣叫好。

而王忠孝這個時候則在茶館裡面和他的師傅多隆,老師納蘭明珠,好兄弟觀音保一起喝茶聊天,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

好嘛,一個從二品的內弘文院學士,一個正三品的一等侍衛,還是隨印協理領班!還有一個也是頭等侍衛,這仨一起出面挺王忠孝,誰要再來踢館,得多不開眼?

況且,王忠孝的功夫的確是真的!

他不僅大槍耍得好,騎馬射箭的本領同樣高超......在清初這時候,耍大槍、拎石鎖、射箭、騎射、騙馬(馬術)等等的才是真功夫,是中華傳統武術。那個什麼拳、什麼掌的,都是不入流的。

因為這年頭大家進武館學功夫的最高目標是考武舉,武舉能考拳腳嗎?上了戰場別人騎著馬舞者大槍殺過來了,你能用拳頭去揍?這不送人頭嗎?

當然了,撂跤也算是真功夫——雖然在戰場上一樣沒多大的機會和敵人撂跤,但是北京城裡的旗人子弟中有不少喜歡玩個撂跤,所以願意花錢學得人也不少。

楊起隆則帶著幾個夥計,裡裡外外地招呼——踢館的人是沒有的,但是來送賀禮的同道卻不少,這北京武行同道之間的關係,還真是和諧啊!

北京城裡頭立起字號的武館,都派了師傅過來道賀。這些個師傅一個個都挺胸凸肚,努力讓自己看著更精神一些......萬一讓明珠、多隆、觀音保看上了僱了去當打手,好日子不就來了嗎?

而楊起隆的妹子楊小環,這個時候正將一個卷軸交給兩個正準備入門拜師的少年,讓他們高高張掛起來。

這卷軸一展開,大傢伙就看見了一個手持長槍,英姿颯爽的女子畫像。

“咦,這個女人是誰啊?”觀音保指著畫像問,“怎麼還拿著根長槍?”

“觀侍衛,這就是他們楊家槍的祖師孃楊妙真啊!”還是納蘭明珠讀書多,知道楊家槍的來歷。

多隆也是一愣,“楊家槍的祖師孃叫楊妙真,那祖師爺呢?難道是楊業楊老令公?”

“楊業?”王忠孝哈哈一笑,“師傅,您把楊家將和楊家槍弄混了......楊家槍就是這位祖師孃楊妙真所創,她和楊老令公沒關係。

如果要問我們楊家槍的祖師爺說誰,那應該就是金末縱橫山東、江淮一帶的紅襖軍首領李全了。楊妙真是他的妻子,同時也是紅襖軍的另外一個首領楊安兒的妹子,雖是女流,但卻善使梨花槍,號稱二十年打遍四方無敵手。她所創的槍法傳了下來,被人稱為楊家槍。

後來這個楊家槍又分出許多流派,我這一派楊家槍稱為三十六式馬戰槍!就是騎著大馬拿槍戳人的本事,雖然難練,但是練好了就可以考武舉報效朝廷,博一個封妻廕子了!”

“師傅,祖師孃的畫像已經掛好了!”

王忠孝正和來捧場的明珠、多隆、觀音保他們幾個吹噓自家所學的楊家槍的傳承時,他的大徒弟楊小環已經指揮兩個師弟把楊妙真的畫像掛好了。

王忠孝回頭看了看祖師孃的畫像,然後又看著很快就要正式拜入自己門下的楊小環,笑著吩咐道:“小環,快去把師弟們都叫來,再找兩個人抬著咱們精武門的牌匾!”

“是,師傅。”楊小環拱手一拜,就叫上那兩個幫她掛畫像的少年,一塊兒去了茶館的二樓。

不一會兒,就看見那兩個少年抬著一塊刻了“精武門”三個大字黑底金字招牌走了出來——這精武門就是王忠孝所辦的這間武館的名號!

精武門的精,當然不是人精的意思,而是精忠報國的意思,學好武藝,精忠報國嘛......這套說辭當然是王忠孝對康熙說的,這間精武門雖然是培養造反人才的,但同時也是經康熙皇帝批准而設立的。

小麻子皇帝還提筆揮毫,寫下了“精武門”三個字兒賜給了王忠孝,還指示福全給王忠孝撥了兩千兩銀子的經費......

有了康熙皇帝的背書,王忠孝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在皇帝眼皮子底下,用康熙給的銀子培養自己的班底了!

這些透過楊起隆的關係招來的精武門的百十個小門徒,很快就被楊小環從茶館二樓給領了下來。人數的確不多,可總算是隊伍開張了。

而且門徒要多了也教不過來,還容易招猜忌。現在王忠孝手頭能教這些小徒弟的,也就是他自己、於師爺、李吉祥,還有“賢、義、安、全”,攏共才七個人。其中王忠孝還有差事,於得水、李吉祥時不時還得幫著跑腿,所以這個師資力量實在有限。

另外,王忠孝還計劃把這些小門徒當中棟樑和骨幹來培養,走得是精兵路線,不僅得叫他們射箭、撂跤,還得教他們騎射、騙馬(馬術)、火器、步騎佇列以及讀書習字......也就是要把這些人當成基層軍官來培養,現在的百十個小徒弟中能有半數“畢業”,那就算是極其成功的了。

這百十個小門徒現在並不知道他們將要經歷多麼波瀾壯闊的人生,只是懵懂地聚集在楊三茶館前頭,望著被供奉起來的“祖師孃”的畫像,“精武門”的牌匾,還有王忠孝的那杆丈六長槍。

王忠孝站起身,大步走到了自己的這些小門徒跟前,看著這一張張年輕的面孔,大聲道:“徒兒們,北京武行的老少爺們算是給我王忠孝一點兒薄面,認了咱們這間主打楊家槍的精武門......從今兒開始,咱精武門的字號就算立起來了!你們以後好好跟著我學本事,將來也出幾個武進士,好將我們老王家傳承下來的三十六式楊家馬戰槍發揚光大!”

他的話音剛落,於師爺就跟著嚷嚷了起來:“精武門門徒給王師傅磕頭了!跪......”

隨著“跪”字出口,大師姐楊小環頭一個就給王忠孝王師傅下跪了,接著就是百十個少年呼啦啦跪了一片,所有人都一起發喊道:“徒兒給師傅請安嘍......”

看著一大群小徒弟,王忠孝心裡頭那個高興啊,差一點兒就要放聲高歌了:想當初,老子的隊伍才開張......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皇爺他老房子著火了

皇爺他老房子著火了

袖裡春
(下一本《被清冷世叔覬覦上之後》求收藏) 荷回是太后從前閨中密友的孫女,被特意接進宮,與寧王相看。 本以為這個王妃她是當定了的,直到一次宴會,寧王當眾對太后拒絕了同荷回的婚事,叫她難堪。 事後,荷回紅著眼詢問寧王,既然他沒有娶自己的意思,為何前幾日夜裡抱住自己,誰知寧王卻像看瘋子一般看著她,毫不認賬,“你想當王妃想的得癔症了吧?” 他不承認,她以為他在說謊,事後打聽,發現那夜,寧王確實未出過寢殿。
歷史 連載 4萬字
我在萬曆修起居注

我在萬曆修起居注

上官不水
立君左右,朝夕記注,君舉必書,備修國史。萬曆三年春。內閣首輔張居正復置起居注,命翰林史官輪值兼之。 自此——隆慶五年辛未科三甲進士、庶吉士、翰林院檢討、張居正最優秀的門生、沈·萬曆皇帝的一生之敵·念開啟了他修撰起居注的史官生涯。 ……那日,小萬曆醉酒誤經筵。沈念挺胸寫道:上醉酒誤經筵,太后、首輔怒斥之,言廢君主。 那月,大批宦官充當礦監稅使,搜刮民財。沈念梗著脖子寫道:沈念在御前曰:採榷之禍,皆帝
歷史 連載 0萬字
漢血長歌

漢血長歌

西門吹燈零零七
孤守塞北城池,張孝武獨掌木蘭衛,一萬漢軍不絕,則漢旗不倒,漢血不滅。
歷史 連載 80萬字
抗戰之鐵血兵王

抗戰之鐵血兵王

不笑生
極限運動達人穿越抗戰,“四行孤軍”撤出四行倉庫,獨自留守掩護被譽為“孤勇者”。 海軍大佐近衛勳怒吼:那混蛋打死我們那麼多人,就這麼輕鬆飛走了。 金陵血戰之後,看著那萬馬奔騰般的煙塵。 第六師團長谷壽夫狂叫:那些混蛋比馬跑的還快,這……這不可能。 看著損失報告,第三飛行戰隊大隊眼睛翻白。 元上大翔:什麼,中國人又把我們的飛機抓走了……八嘎,你開什麼玩笑。 委員長:娘西匹,不聽話的小傢伙不懂政治,戴笠
歷史 連載 13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