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阿山小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走,蔣瓛,隨孤去國子監一趟。”

朱允熞起身,他要去國子監看看,在方孝孺得勢之後,國子監現在的情況。

同時也想看看,在年輕的儒生之中,有多少是堅信程朱理學,而又有那些是能醒悟到程朱理學弊端的儒生。

其實說起來,程朱理學並非完全都是壞處。

程朱理學也有其好處,對於華夏也曾做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可任何思想如果一旦不合時宜,就該被掃進歷史的舊紙堆中。

洪武二十六年,程朱理學在世界上仍屬於是先進思想。

可再過一百年或是兩百年,這套思想就會慢慢落後,甚至到了一種阻礙華夏發展的程度。

可思想這個東西,是最難改變的。

一旦在大明建國之初確立了一種思想,給百姓、朝臣甚至皇帝刻下了思想鋼印之後。

就根本無從改變了。

習慣,是一種極其可怕的東西!

當大家都習慣了程朱理學,開始認可程朱理學所闡述的一切道理,除非出現一位才智超絕的聖人,就將無從改變!

朱允熞不能將希望寄託於後世。

而是就要從他開始,做出改變!哪怕這是一件幾乎不太可能的事情!

程朱理學,起於宋朝,興盛於明清。

綿延華夏大地上千年之久!

又豈是朱允熞說清除就能清除的?這一套思想的擁躉者不知凡幾,可以說,甚至朱允熞都不知道自己將要面對的真正敵人是誰。

但再難,朱允熞也要做到!

起身出了御書房,蔣瓛連忙跟在身後,召集隨從護衛太孫殿下的安全。

一路直奔國子監而去。

……

雞鳴山下,國子監校舍,佔地廣袤。

光是在此求學的國子監學生便有八千人之多!可謂是興盛無比!

而其中大部分學子所學習的東西,也正是四書五經,儒家學問。

而在方孝孺擔任國子監祭酒後,則是拋卻了四書五經以及聖人之言,統統轉為學習程朱理學,也就是‘天理’那一套,名為儒學,實則道德神學!

虛構出了一個所有人必須遵從的‘天理’,以道德綁架為核心。

驅使所有人都必須遵從‘天理’,遵從他們所規定的那一套道德,壓抑人性,束縛思想。

朱允熞走進國子監。

滿目所見,盡是壓抑的氛圍,所有儒生都在看著被程朱理學曲解之後的儒家聖人之言。

而那些正在宣講著學問的師長則是統統講著程朱理學的主張。

即,天地萬物和人類社會的根本法則就是‘天理’,而世間所有的一切都存在‘理’,而這個‘理’,則是都來自於‘天理’。

所以‘天理’乃是至高無上的存在。

任何人都不可以違背,同時必須要儘可能的探尋天理,做到‘存天理,滅人慾’。

幾乎完全拋開了儒家根本的學問,聖人之言。

所謂的聖人之言,只是程朱理學為了闡述自己的思想,所借用的一種形式而已,本質上程朱理學就是一種另類的佛學、禪學。

屬於神學,嚴重偏離了原本儒家的道路。

至於先秦儒家的思想,就更是相差甚遠了。

“你們就教國子監的學生,學這些東西?”朱允熞視察一番之後,有些失望的對一旁的國子監五經博士說道。

五經博士哪裡聽不出朱允熞語氣中的不滿?

但自方孝孺擔任國子監祭酒之後,便吩咐下來,儒學的經典一概無需傳授,轉而宣揚程朱理學的天理論。

雖說在以前,程朱理學就是官方的正統學說。

可鑽研聖人之言,讀《周易》、《尚書》等著作也是極為重要的一門學問。

程朱理學也不過是一門闡述聖人言論的學派而已。

但自方孝孺來之後,一切就變了。

他們這些五經博士就連五經也不講了,整日就給學子灌輸天理至上的思想。

儒家士子學習聖人的言論,也不過是為了讓自己的言行貼合天理,自覺地做聖賢所為,以此做到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最終做到成聖、成仁、成大人的內聖境界。

程朱理學所主張的內聖,是一種‘天人合一’的境界,人慾與天理融合。

自此之後,無論做什麼都是天理,都是天道。

可問題是……拿什麼確定一個人真正‘天人合一’了呢?

若是一個滿心私慾的大儒,被虛假的吹捧為天人合一,自此以後,一言一行皆是天理,皆是天道。

沒有錯處可以指摘。

這隻會造成難以想象的後果!

所以這才是程朱理學最可怕的一點,他們所主張的‘天人合一’以及‘存天理滅人慾’,根本沒有一個具體的量定標準!

這完全是一種心理境界。

沒人任何人可以知道,對付所在的境界到底是什麼程度。

演變到最後,大家也就都成了裝裝樣子。

所有人都是一副表面君子的樣子,實則內地裡卻是滿心私慾!

可偏偏這些人偽裝的樣子,卻很有迷惑性。

一副憂國憂民的樣子,可真落到實處,就完全不一樣了。

而且程朱理學還有一個弊端,過於追求心理境界,這個學說所有一切的主張,都是在追求內聖的境界。

這個學說,完全沒有一點實幹的精神!

彷彿只要心裡想想,然後做到所謂的‘存天理滅人慾’就能成聖了。

根本無需為國為民做任何實事。

一樣能夠達到儒生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這樣的學說,不是誤國誤民又是什麼?!

“這……”五經博士一時間無言以對。

只能訕訕道:“平日裡還是有學習其他東西的,只是聖人教誨,需得反覆溫習。”

“而且學子們若是明白了天理,也更知道日後該如何做,才能不違背天理。”

“行差踏錯。”

“才好成為正人君子。”

朱允熞挑了挑眉。

心裡有很多話沒說出口,正人君子是光靠想一想就能成的?!

但最後還是忍住了,現在時機未至。

既然決定給了捧殺方孝孺,那就不能半途而廢。

而是轉而說道:“孤記得,國子監內,除了這些儒家學問之外,還開設有律學、書學、算學?”

“為何孤轉了半天卻沒有看到?”

五經博士指了個方向,答道:“稟殿下,原本算學便是開設在這個位置的。”

“不過……方祭酒上任之後,特意將算學遷移到了另外一個地方。”

“離此地甚遠……”

朱允熞又看了看蔣瓛,蔣瓛會意,立刻走到朱允熞身前。

悄聲說道:“殿下,方孝孺對算學甚是不滿。”

“覺得算學根本就不該出現在國子監中,於是把算學的學舍都搬到了國子監最偏僻的地方。”

朱允熞當即便明白了過來。

一個追求‘天理’的人,又怎麼會喜歡追求‘真理’的異類呢?

兩者之間,天生就是違背的。

世間的一切外物,對方孝孺所信奉的程朱理學來說,都是無用的。

內聖的追求,是一種心理上的追求。

外界的環境到底怎麼樣,其實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自己內心的變化。

這種極端的心學,就是抑制社會發展的毒藥!

“走,帶孤去算學哪兒看看。”

五經博士自然不好阻攔,只好帶朱允熞到了算學的學舍門口。

門內,三三兩兩的學子正在專心致志的聽著算學博士講課。

在場的學子都極為認真。

只是算學的門下,卻並沒有太多的學子。

想必大部分學子對於算學,都是嗤之以鼻的吧。

畢竟算學這個東西,學得再好,也很難當官,反而是學習儒家知識,參加科舉,才是當官的正道。

他們這些人,反而才是‘歪門邪道’。

“咳咳。”五經博士走進門內,輕咳一聲。

說道:“太孫殿下駕到,爾等還不恭迎殿下?”

門內,一眾學子以及算學博士紛紛呆愣在原地。

不敢置信的看著五經博士。

太孫?

這怎麼可能?太孫怎麼可能來他們這個偏僻的地方?

但看五經博士的樣子,也不似說假。

而這時,朱允熞也緩緩走進屋內,站上講臺,俯瞰著下方的諸多學子。

“真的是太孫?!”

下方的學子無比興奮,一下子熱鬧起來。

“見過太孫殿下!”

朱允熞淡淡點了點頭,示意眾人起身。

然後說道:“孤今日巡視國子監,見到了很多學子,但唯有你們,在孤看來是最特殊的。”

“爾等可知道為何?”

下方的諸多學子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其中一個學子站了出來。

問道:“殿下,莫非是因為吾等學習的並非儒學,而是算學?”

“並非追求的聖人大道?”

朱允熞讚賞的點了點頭。

說道:“沒錯!在孤看來,算學,並非不如儒學!”

朱允熞口出驚人之言!

直接讓一旁的五經博士呆愣在原地,如遭雷擊!

這……什麼時候算學竟然能和儒學並立呢?

下方的無數算學學子,更是紛紛眼冒精光,忍不住看向朱允熞。

想要知道太孫殿下到底是不是在哄騙他們。

但朱允熞的臉上滿是認真,堅定道:“儒學,乃是當今顯學,科舉取士的重中之重。”

“可將來,大明科舉,將不再限定於儒學一道。”

“爾等所學的算學,也將是重中之重!未必會差於儒學!”

“大明現在最缺少的人才,不是隻會空談的儒生,而是一個個如你們一般能做實事的算學學子!”

“現在的大明,無論是國債、土改還有國道,乃至新式武器的製造,都離不開算學的支援。”

“只要伱們現在好好學習,選定一個方向,從大明最實際的問題出發去學習。”

“將來定然能有一展才學的地方!”

大明,現在正是需要實幹人才的時候!

下方無數算學學子,紛紛震撼不已,一直以來,他們算學在國子監中,就是地位最低的學問。

可沒想到,現在太孫殿下竟然說以後要大力發展算學。

更是需要算學的人才!

讓在場所有的學子振奮不已!恨不得現在就學好算學知識,投身到大明的建設當中去!

“爾等,只需記住一句話。”

“為大明崛起而讀書!”

“大明定然不會讓你們失望!”

“保證讓你們才有所展,人盡其用!將來之成就,未必在儒生之下!”

“甚至,在儒生之上!”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上命昭唐

上命昭唐

控制變數法
唐王朝的宦官政治是不敢想象的。中唐以後,宦官總是分成兩派乃至更多,互相爭殺不休。 這是分權制度決定的,也是武人為亂不可信的國情影響的。但在控制皇帝、操縱軍政、打擊相權方面,宦官們保持著高度一致。 其權力甚至世襲罔替而繼承,形成了一個盤根錯節的集團。這讓唐朝宦官必須面對一個嚴重問題:失去政權則失去全部。 因此,在危難之際,宦官需要保證皇權得以延續,以延續家族的既得權利。 而統治者面對藩鎮割據、叛亂頻
歷史 連載 6萬字
帶著系統來大宋

帶著系統來大宋

浪子邊城
信仰系統的出現,蘇石來到了大宋,並在這裡開創了屬於他的波瀾壯闊的人生。 只要你能在後世看到的東西,只需要有足夠的信仰點數便都可以兌換出來,拿到宋朝,那會是怎麼樣的一番光景。 蘇石,外祖爺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光胤。 ......燭影斧聲之後的趙家後代一直被皇室高度警惕著。 他要怎麼樣排除萬難,立世於朝廷之上? 重文輕武的宋朝,對外軟弱,對內卻是強勢無比。蘇石要怎麼樣才能帶著宋人崛起,真正對外強硬起來,真
歷史 連載 289萬字
通房嬌妾

通房嬌妾

花銜月
入薛家為婢的第六年,瑩兒靠著一把如鶯似啼的妙嗓成了三爺的通房丫鬟。 彼時三爺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家族勢強,官途亨通,離尚主只有一步之遙。 他寵愛瑩兒就像寵愛豢養在雀籠裡的金絲雀一般,只把她當成個解悶的玩意兒。 誰曾想,這可有可無的玩意兒竟能靠著善解人意、柔順乖巧的性子一步步地走到他心中。 後來,三爺棄了駙馬之位,執意娶了個母家不顯的庶女進門做正妻。 旁人都贊他高風亮節、清正自傲,不願靠著女人的裙帶
歷史 連載 0萬字
大梁暴君:權臣造反?賞九族消消樂!

大梁暴君:權臣造反?賞九族消消樂!

賴總
【龍年最爽皇帝文!全程高能爽點密集】穿越到大梁帝國皇帝身上,開局權臣就要誅殺皇后! 葉凌表示雖然開局手握漢獻帝劇本,可他偏偏要做李世民!葉凌先保住皇后與權臣鬥智鬥勇,搞改革、開海禁、殺貪官,提升大粱國力。 女真、突厥、倭寇先後來犯?葉凌發明出加特林,表示來多少殺多少!
歷史 連載 2萬字
暗墮刀劍會夢到吐槽役審神者嗎

暗墮刀劍會夢到吐槽役審神者嗎

列文狐克
[觀前提醒]:我們在大量的日常裡發現了少量的主線。 當了二十多年普通人的我,在河邊被會說話的狐狸碰瓷了。 自稱狐之助的醜萌狐狸聲稱我身負靈力,簡直就是天命之子,一看就很適合擔任時之政府的刀劍審神者。 不是我說,這種詐騙手法只有小學生才會相信吧。 我:“薪資待遇如何?” 事實證明,熱情到詭異的HR背後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性是天坑,很遺憾我不是那個百分之一。 狐之助一定是不小心才把暗墮刀劍審神者的字首落
歷史 連載 7萬字
執劍長安

執劍長安

雞腳芝士
機關算盡謀天下,鐵衣怒馬逆中原。自北蠻侵中原已過百餘年,天下之勢看似太平,實則暗流湧動。 而今群雄豪起,燦若繁星,諸國不免各有其志,自當奮勇爭先、逐鹿中原。 一日之勢,明久則暗,暗久則明。當今中原,新唐中興,志在重塑輝煌。 然北魏強盛,欲鷹揚千里而一統天下,此外,更有後韓、南楚、田齊等國伺機而動,亦有寒門、草堂、芸月閣等幫派參雜其中,關係縱橫交錯、錯綜複雜。 面對內憂外患,新唐當如何以對?
歷史 連載 11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