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聞上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乾清宮,西暖閣。

鄭和與王景宏面面相覷,顯得很是猶豫。

誠然,漢王殿下交代的這個任務,充滿了極大的危險。

但是這兩名航海家不得不承認,在當前整個大明天下,也只有眼前這位漢王爺,才真正意識到了海洋對於大明的重要性!

甚至就連當今天子,說的不好聽一點,那也只是貪圖海上財富罷了。

至於太子爺與他的文官集團,恨不得他二人早死早超生,徹底暫停下西洋的國策!

朱高煦見二人顯得猶豫,頓時話鋒一轉,準備採用攻心之策。

“鄭和,景宏,你們二人可知,為何那些個文臣全都極力反對你們下西洋?”

聽到這話,鄭和先是一愣,隨即脫口而出道:“因為下西洋靡費甚重,花了太多的錢糧,這是不得不承認的事情!”

前面兩次遠航下西洋,朝廷幾乎沒有半點收入,藩國上貢的貢品也全都進了內帑,國庫反而倒貼出去了海量錢糧。

雖然大明成功揚威海外異域,得到海外諸國擁戴敬重,但是這種虧本買賣,像極了那些文人士大夫所說的,賠本賺吆喝!

好在這第三次船隊運回來了不少番貨,加上眼前這位漢王爺的鼎力相助,才給朝廷國庫帶來了一千萬兩銀子的收入,鄭和等人才得以倖免於難。

真要論起來,鄭和與王景宏等人還欠他漢王爺一份恩情!

朱高煦聽到這個回答只是搖了搖頭,冷笑道:“這只是一方面,不是主要原因!”

“鄭和啊,你這回帶回來了不少番貨,也成功給國庫增添了一筆鉅額收入,但是你信不信,等你下次請求繼續下西洋時,那些文臣士大夫還是會跳出來反對!”

此話一出,鄭和驚了,有些不太明白漢王這話中的深意。

“因為下西洋是永樂三大新政之一,新政新政,就在於一個‘新’字!”

朱高煦嘆了口氣,耐心解釋道:“從洪武朝到建文朝,朝廷一直嚴格施行‘片板不得下海’的海禁國策,直到永樂朝打破這禁令,老頭子命你們衝破這塊堅冰,率大明船隊巡戈異域,教化四夷,以此拉動永樂新政改革!”

鄭和與王景宏連連點頭,他們身為天子內臣,又是下西洋的正副使者,這些隱秘還是心中有數。

“但是,你們想過沒有,從洪武朝到建文朝,海外藩國就沒有獲得過我大明的特產嗎?”

從洪武朝到建文朝,當時正嚴格執行海禁國策,海外藩國如何獲得我大明特產……

不!

不對!

鄭和陡然驚醒,一張臉陰沉如水!

“漢王殿下的意思是……走私?”

“對,就是走私,建文朝沿海走私可謂是大行其道!”

朱高煦給出了準確回答,腦海中思緒萬千。

華商出海貿易,最早可追溯到商朝時期,在漢朝甚至形成了“******”。唐宋時期,華商出海貿易更是絡繹不絕,出現了一大批通商口岸。

到了前宋,僅是憑藉著海上貿易的驚天利潤,弱宋都能抵抗遼金蒙古百年,足以見海上貿易背後的利潤之恐怖!

但是到了大明朝,太祖皇帝朱元璋屢屢頒佈禁止和限制華商出海貿易的法令,還上升到“祖訓”的高度,使得後世之君不得不遵守。

朱允炆在建文三年時還頒佈詔令禁止華商出海貿易,其詔令中給出了一個可笑的理由:沿海的百姓出海貿易容易引誘蠻夷為盜,傷害良民。

即便是到了永樂朝,朱老四在登基的第一年就昭告天下民間百姓不得私自出海,繼續遵行洪武事例。

永樂朝雖然有鄭和下西洋的壯舉,但是放開的只是朝貢貿易,民間私人仍然不準出海。

沿海地區人民依海而生,靠海而活,或從事漁業生產,或從事海上貿易,然而因為這海禁國策,堵絕了沿海地區人民的正常謀生之路。

如“信國公湯和巡視浙江、福建沿海城池,禁民入海捕魚”,沿海子民除起來進行鬥爭之外,已經沒有其他選擇。

在嚴厲海禁的政策下,活不下去的沿海百姓只能選擇違法亂紀,為盜為匪,與沿海地區的商賈合作,靠走私中原特產而謀取暴利,得以苟活。

這種民間私人海外貿易被視為非法行經,正被迫走上畸形發展的道路,即被迫轉入走私和武裝走私,甚至發展到成大明中後期那等與朝廷爭鋒的海上武裝走私集團。

沿海走私氾濫成災,滿朝文武難道都不知情嗎?

不,他們知情,至少半數之上!

文臣集團當然知道海上貿易的驚天利潤,可是好處都讓皇帝給佔了,鄭和下西洋運回來的寶貝也都進了內帑,即便這回運回來的番貨也變現成銀子進了國庫,他們可是什麼都沒有撈到!

想著,朱高煦再次冷聲道:“要知道前宋的海上貿易異常興盛,號稱‘萬國衣冠,絡繹不絕’,光是朝廷從海上貿易徵收的稅,約相當於國家一年總收入的五分之一!”

“那個時候,什麼‘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說白了就是帝與士大夫分肥天下,皇室賺了個盆滿缽滿,文人士大夫們也吃了個滿嘴流油,所以他們竭力推進航運貿易和市舶管理,甚至支援某些具備雄厚資金實力的豪家大姓,以私商身份前往海外經營貿易,一切都不過是為了銀錢。”

“蒙古入主中原,讀書人換了個主子,地位雖不如在趙宋時期,也還算是過得去,蒙古朝廷要倚仗這些讀書人治國,所以對他們也頗為優待,靠著海上貿易同樣吃的肥頭大耳!”

“可惜到了我大明,高皇帝制定出了海禁國策,可憐這些肥頭大耳計程車大夫們,現在卻是吃不飽了,只能靠走私來賺賺小錢……”

挺到此處,吳宣直接吐出一口老痰。

“我呸!這些個文人士大夫,真是有夠無恥的!”

鄭和與王景宏同樣異常憤怒,到了現在他們哪裡還看不明白。

洪武朝律法嚴峻,他們還不敢,但是到了刑律寬仁的建文朝,這些狗東西膽子就大了,利用沿海百姓走私倒賣謀取暴利。

而永樂朝後,下西洋一開始,他們這走私買賣就遭到了毀滅性地打擊!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

難怪,從一開始,這些無恥的文人就極力反對下西洋一事!

一想到這兒,鄭和就恨得咬牙切齒。

朱高煦見狀笑道:“我那位好大哥耳根子軟,他身邊又都是些文人士大夫,說句不好聽的,等我家老頭子駕鶴西去,你們還想下西洋,那就是想屁吃!”

“本王得提醒你們一句,想要繼續遠航下西洋,想要為大明建功立業,必須在永樂朝完成革新,將一切著為令!”

“即便我那好大哥坐上了龍椅,他也不敢去改革,二位明白了嗎?”

鄭和深深地看了漢王一眼,他知道這話不是在危言聳聽。

太子爺是個只關心仁政民生的主兒,一旦他上位,北伐下西洋這些專案只怕立馬就會叫停,他鄭和也會被打回原形,去給當今天子看守皇陵!

想著,鄭和長嘆了口氣,起身跪倒在地。

“鄭和願尊殿下之命,誓死完成殿下重託!”

王景宏面色大變,因為這是認主之禮啊!

但事到如今,他也沒有其他選擇,除非他想死在漢王手中!

“王景宏願尊殿下之命,誓死完成殿下重託!”

吳宣見狀一摸腦門,索性有樣學樣,也跪在地上來了一句。

“吳宣願尊殿下之命,誓死完成殿下重託!”

朱高煦見狀滿意地點了點頭,上前將三人扶了起來。

“你我四人,不為其他,只為後世子孫!”

“殿下高義!”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帶著基地回大唐

帶著基地回大唐

陰影裡的沉默
曾經的特戰隊長陸辰穿越了,帶著一個戰略物資倉庫基地穿越的,穿越的還是唐朝,這不得大展拳腳一番,為後世打下偌大的基業? 最主要的目的是給自己留下一個印記,最起碼一千年後的隊員能看見自己的墳! 陸辰:“老程,這事能行!你信我的!”程咬金:“我信你個鬼,上次信你的,老子差點在黃金洲沒回來!”陸辰:“我怎麼聽說你在黃金洲定居了?”程咬金:“我沒有!別瞎說!不可能!俺老程不是那樣的人!陛下,你要信我!”
歷史 連載 57萬字
女兒骨

女兒骨

(大群像正劇,女角色打架多,熱血豪鬥仙俠,史詩神魔奇譚) 【目前進度女主已經恢復記憶,半肥可宰】 姜小滿生來得了一種怪病:與人說話超過十個字便會口吐白沫。 但爹爹總說:“沒關係,平平安安就好。” 於是,姜小滿從不出門,乖乖宅在家中,做一條無憂無慮的鹹魚。 她一直以為,什麼神呀魔呀,生離死別呀,離她好遠好遠。 可姜小滿時常做一個怪夢。 夢裡有一個白髮女人,端坐無息,似死了一般。 她亦時常出現一些詭異
歷史 連載 5萬字
朕,乃萬歲!

朕,乃萬歲!

生哥是也
【後宮文、文風偏陽光、歡樂、不壓抑。】\n【小手一點,沉浸式體驗古之帝君】\n————\n鄭淵穿越豐平界,勵精圖治,只想成為名垂青史的一代聖君。 \n奈何天不遂人願,兇星噬帝,國運將損,需納妃立後,才可鎮穩國運! \n白紗遮容的縹緲仙、瑩膚玉骨的四海龍女、青梅竹馬的美宮娥、滿腹經綸女諸生、可御可蘿的豔嬌妹……\n “立後?朕該立誰為後?”\n鄭淵內心躊躇,猶豫不決,只能出宮去民間考察一番。 \n至
歷史 連載 2萬字
嫡子兇猛

嫡子兇猛

夢入山河
唐逸穿越成古代官二代,開局就在嫂子床上醒來。 還以為好吃不過嫂子,結果直接衝進來一群壯漢,要殺他祭天,唐逸才知道被坑了,這是嫂子和惡毒繼母的圈套,想要置他於死地。 堂堂現代兵王豈能束手就擒?當場霸氣反擊! 將嫂子按在地上摩擦,將繼母啪啪打臉,更是將文武百官整得生活不成自理……成了整個大炎的活閻王! 嫂子:“他太強了,已老實,求放過。” 繼母:“啊啊啊……他一個廢物,為什麼殺不死,怎麼殺都殺不死?”
歷史 連載 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