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盤戰鬥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研發司後,朱高熾要求成立了調研司。

對工業發展,各行各業都開始調研,從各廠選拔人才,充入調研司,李伯升擔任司長。

依託數月前對中華重工調研的經驗,深入化的工作,並且插足到民間事。

李伯升在文書房接觸了不少事務,又下各工廠調研,已經有了不少的經驗。

第一份調研,來自於工廠工人的情況。

“隨著工人的收入增加,北平行省對工具的需求,大幅度提高,以興樂縣農具廠為例,興樂縣農具的大賣,可見人們消費力的提升。”

“隨之而起的,研發司認為,從明年開始,各地的耕牛會供不應求,如果總部提前佈局,可以獲得大利。”

李伯升來到世子府,遞交了研發司的冊子。

朱高熾看的仔細。

他現在坐鎮王府,在世子府辦公,無論是官員還是衛所,以及工廠,都來世子府彙報工作。

研發司提交的這個現象並沒有令他意外,是後世已經走過的路程。

古代十戶中,可能只有兩三戶才有耕牛可使用,甚至這個比例會更少,因為耕牛貴,貧民用不起。

當人們手裡的錢變多了,那麼買耕牛的人也會變多,因為有這個需求存在。

現在玻璃廠的玻璃價格貴,主要被徽商包圓了,運往南方售賣,面對的市場也不是普通百姓。

當隨著產量增加,玻璃價格降低到極致,百姓們自然也就會購買玻璃。

這個過程不消耗糧食,只消耗石英砂、石灰石、長石、純鹼。

石英礦、長石在古代很早已經開採使用,是陶瓷的重要原料,石灰石和純鹼同樣不缺,有大量的天然純鹼,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用合成的辦法。

玻璃的製作技術不難,和琉璃些許類似,難的在配方,只需要指出方向,工匠們很容易就能嘗試出來,不是什麼難事。

至於產量,目前受限於工人。

主要還是投入到原料行業,例如礦業,焦炭業,化肥業,鐵道業這些。

燃料和運輸,這兩樣不做好,工業就發展不起來。

“請葛長史過來。”朱高熾突然說道。

不久,葛誠前來。

朱高熾把調研司的報告,讓人遞給了葛誠,葛誠不明所以的默默觀看。

“人們手裡有錢了,以前壓制的需求會得到解放,不光是耕牛,農具,還有很多有需求的商品,都會得到市場。”

“大寧的地理環境,有利於發展畜牧業,咱希望葛長史能去一趟北平行都司,協助中華重工與大寧在畜牧業的合作事宜。”

北平行都司和北平都司不同,與王府隔了一層,所以需要葛誠的身份,去與北平行都司對接,而不是朱高熾無人可用,雖然中華重工的確是身兼多職使用。

葛誠明白了朱高熾的意思,內心感慨。

王爺才離開幾日,小王爺已經忍不住要動手了,小王爺彷彿不知疲憊,從來不歇口氣啊。

“北平行都司的都指揮使房寬,原來是燕山左衛的指揮僉事,此人不知道小王爺還有印象嗎?”葛誠提醒道。

聞言,朱高熾笑了起來。

想要當舵手,分配社會生產方式,就必須具備權利。

這是他身份的好處。

朱棣在北境的影響力,真的太巨大了,哪怕多年來被壓制,也攔不住他。

不是朱棣的身份,而是因為朱棣能立功。

立了戰功,下面的人就要被提拔,多年來下,朱棣的心腹,不知有多少人身居高位。

密雲後衛的鄭亨,是靖難功臣,北平行都司的陳亨,同樣也是靖難功臣。

這些都是打過勝仗的將領,證明了他們的才能,所以能成為靖難功臣。

哪怕是後起之秀朱能,也是在精銳衛所中得到了薰陶和鍛鍊,才有了日後發光的機會。

“陳亨的樣貌,咱還記得,小時候在王府見過他,不過最近兩年,除了年節來拜見父王,因為來的少,咱倒是沒見過了。”朱高熾笑道。

“有此人在,必定會配合小王爺,只是不知道,小王爺的詳細計劃,要發展到何種地步?”

“採取軍戶經濟合作社的模式,由軍戶經濟合作社的名義,與北平行都司達成協議。”

葛誠恍然,倒是沒有意外,這才是小王爺的做法,胃口從來不小,喜歡一口吞下。

“只是寧王府那邊,需不需要拜訪下?”葛誠提議道。

朱高熾搖了搖頭,不想節外生枝。

寧王在前年,也就是洪武二十四年才獲封,但是至今還未就藩,要在今年才會就藩藩地。

而且寧王和自己同歲。

十五歲的少年郎有個屁的影響力,還在應天府讀書,王府雖然搭建起來,可權利還在北平行都司手中。

並且大寧的建立,脫胎於北平諸衛。

無論是衛所來源,還是北平行都司的搭建,有一半以上來自北平,其餘才是藍玉出征遺留下的部隊,以及其餘各地調來的衛所。

陳亨才是朱高熾看重的。

大寧諸衛不是鐵板一塊,在朱棣起兵時,不少將領顧慮朝廷,不願意投靠朱棣。

唯獨陳亨一意孤行,強硬的手段,偷襲了不願意歸順朱棣的軍隊,讓朱棣順利收復了大寧其餘的精兵。

這些燕山系出去的老人,和王府綁的太深,非常明白他們的前途所在,這才是值得信任的關係。

至於寧王。

未來朱允炆招他入京,他怕死不敢入京,拒絕了聖旨,同樣只能選擇朱棣,而且他也有自知之明。

總之,現在寧王為就藩,寧王府沒什麼影響力,趁著這個關頭,朱高熾藉助陳亨,要和大寧諸衛深度繫結。

那些屬於王府的人,要支援他們,那些搖擺的人,要拉攏過來,控制了大寧諸衛,等於多了十萬正兵。

“你,李伯升,張輔,馬林四人一起去一趟北平行都司,和陳亨敲定軍戶經濟合作社事宜。”

葛誠代表王府。

李伯升和張輔一個是彭城衛舍人出身,一個是燕山左護衛舍人出身,其中蘊含的深意,聰明人看的明白。

而馬林是軍戶經濟合作社的具體事務執行人。

朱高熾的安排,經過了深思熟慮。

不久。

葛誠先是以王府的名義,派人先往北平行都司遞交了帖子。

隨後他們四人,和他們的隨行人員,合計二十餘人騎馬抵達了大寧,北平行都司所在。

北平行都指揮使司成立的比較晚,洪武二十年才告建立,從北平劃出去的一塊,等於是劃分的朱棣的勢力。

二十年八月置大寧衛,九月分置營州左、右、中三衛,同時成立大寧都司,也就是北平行都司。

之後建立會州、木榆、新城三衛俱隸之,相繼有大寧前、後衛;營州後屯衛;營州左、右、前、中屯衛,興州左、右、中、前、後五屯衛。

以屯衛專司屯墾供養核心戰衛,以重要關卡的守禦千戶所保證後方物資支前道路的暢通和安全,配合野戰衛所形成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格局。

等寧王就藩後,營州三衛變成營州左、中、右三護衛,等同於燕山左、中、右三衛。

營州三衛,和燕山三衛一樣,都屬於野戰衛所。

可以清晰的看出,大寧的野戰衛以及屯衛,主要脫胎於營州三衛,而營州三衛原本屬於燕王的麾下。

每年的年節,營州三衛大部分的將領,會去王府拜見王爺,或者送上禮物問候。

北平行都司都指揮使陳亨,派了王府的老熟人,營州中護衛指揮僉事徐理,在興州迎接葛誠。

徐理是河南人,原是北平府永清左衛的指揮僉事,屬燕王部下,後調任大寧,擔任營州中護衛僉事。

“葛長史,許久不見。”徐理等待了葛誠一行人,大笑上前迎接。

葛誠每年在王府都能見到徐理,深知此人極得燕王信任,同樣熱情的回應。

“如何勞煩徐僉事來迎。”

“我聽聞葛長史要來大寧,哪裡按捺的住,特意向上面請求,來此迎接葛長史。”

葛誠和徐理的寒暄不提,人群中的張輔為之咋舌。

在北平境內,王爺的威勢,張輔沒覺得奇怪,他也說服自己的老子,早日投靠王爺。

因為藍玉之事,以及小王爺的原因,他的父親的確下了決定。

但是張輔沒想到他們抵達了大寧,雖然大寧是從北平劃分出去,可萬萬沒料到在大寧,王爺的威望仍然如此之高。

難怪小王爺對大寧的事宜,絲毫沒有露出擔心,會不會引起大寧的拒絕。

要知道軍戶經濟合作社的模式,含括了衛所中的底層旗官,算是分了衛所主官的影響力。

不是王府的自己人,是很難接受這種方式的。

他們父子來北平晚,對於王府在北平,以及大寧的衛王,張輔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徐叔。”一旁的李伯升,小聲的叫道。

“你……你是李家的小子,看來已經出息了,能為王爺做事,時間過得真快啊。”徐理遲疑了一陣,很快認出了李伯升的來歷。

李伯升不好意思的說道:“我在小王爺身邊做事。”

“為小王爺做事,不就是為王爺做事,伱還分這麼清,傻小子。”徐理笑罵道。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亮劍:戰神

亮劍:戰神

巧雲
穿越到亮劍成為戰神的故事
歷史 連載 3萬字
三鞭打散父子情,請陛下稱太子

三鞭打散父子情,請陛下稱太子

請你吃大面
李二三鞭打散父子情。從此父子只有職務! “請陛下稱太子!”李承乾發出怒吼。太子,國之儲君,帝國接班人,大唐二號人物,其本身就是權力的象徵。 李承乾站到臺前,光明正大行使太子權力。李二:“真當我不敢廢了你?”李承乾:“廢太子旨意一到,本宮即刻前往母親陵前自盡,絕不猶豫!”
歷史 連載 4萬字
異域將軍的傳奇一生

異域將軍的傳奇一生

那年秋風知落葉
我是一個將軍,可惜,我只是這異域之地一名罪惡昭著的將軍!是前半生的經歷造就我後半生的罪惡,我親愛的爹孃、姐姐、最愛的青梅竹馬都是失去了,我怨上天的不公,但我無法改變,為了活命,為了身存,只能逃避到異國他鄉。 在這異國他鄉,我實現了將軍夢,過去的仇恨一度讓我失去了自我,讓我走錯了路,但我骨子裡的真善美是不會丟失的!
歷史 連載 0萬字
被抄家流放後,我和族中女眷養兵百萬!

被抄家流放後,我和族中女眷養兵百萬!

長青湖
張梁穿越了,成為了大乾王朝武國公府的小公子。可惜他還沒開始享受,就被皇帝陷害,以造反罪名抄了家,父兄全部被暗殺。 而他和幾位剛入門的嫂嫂也將被一起被流放。來到了貧瘠的流放之地後,張梁開始奮發圖強。 “好好好,狗皇帝,既然你說我造反,那我就造給你看!”
歷史 連載 5萬字
農婦修仙日常

農婦修仙日常

閒時聽雨
成親沒幾日,柳芸香和丈夫梁青山,就被公婆以分家為由掃地出門。 夫妻二人只分到兩畝薄田並一袋糧食,為了度過嚴冬,不得已冒險進深山。 誰知卻意外撿到仙家寶貝——芥子空間。 一窮二白的小夫妻,從此開始了努力種田、悄悄修仙的日子。 *** 許多年後,修真界開了間奇珍異果小鋪,店主是名女修,性情恬靜,溫和可親。 據說她曾是凡人農婦,機緣巧合踏上修行之路。 眼高於頂的修士們不以為然:“真是胡鬧,區區農婦也配談
歷史 連載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