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盤戰鬥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技術報

“宋朝時戰爭接連不斷,促進了火藥武器的發展。”

“兵器研製者和統兵將領已經根據煉丹術士在煉丹製藥中的火藥配方,配製成最初的軍用火藥,出現了利用火藥的燃燒效能把火藥作為縱火劑而達到軍事目的的武器-火器,開創了戰爭史中火器與冷兵器並用的時代。”

大興縣以東,中華重工再次開設了新廠,工程部派了上千號工人在此地動工。

鐵道工程部的技術人員,來此地探測,會在此地修建一段鐵道。蒸汽機工廠的技術人員,也在此地畫量,會根據新工廠的要求,制定符合要求的蒸汽機出來。

新的蒸汽機的安裝位置,使用方法以及需要的環境,都需要雙方的協商。

現在開設新廠的制度和規模,和以前發生了變化。

在中華重工體系下,有多方人員的參與。

例如原料的採購,工藝的生產模式,新技術的運用,糧票制度的引進。

而軍工複合廠還要承擔衛所的部分職能,情況要更復雜。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做。

朱高熾根據形勢需要,以及借鑑後世的分工模式,設立了諸多的部門,就是為此發揮作用。

許多培養出來的人才,專業素養雖然比不上後世,但在當下的世界,可以說是最先進的模式,吊打整個時代。

對火器的認知,朱高熾可以說超越所有人。

在大明初期,因為戰爭的需要,火器發展迅速,火銃製造技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增加了品種和數量,改進了結構,提高了質量。

與此同時,又將諸多初級火銃加以規範統一,根據實戰的需要,發展成大、中、小三種型別,對應手銃、碗口銃、大型銃炮在內的洪武系列火銃。

火銃由軍器局和兵仗局專造。

銃身刻有銘文,記錄造銃的地點和單位、監造官員的職務和姓名、造銃的軍匠和民匠的姓名、用銃衛所的名稱、使用火銃的教師和習學

兵士的姓名、火銃的重量和造銃年月等,這些資訊基本上反映了火銃製造和使用的情況。

中華重工建造的軍工複合廠,以生產新式火器為主,不生產傳統的火器,算是勉強開了個口子。

在西方火繩槍炮傳入之前,則屬於第二個時期。

其中手銃尤為突出,除了製造工藝更加精細、產品精度更加提高外,主要表現在構造上的改進和配件的增加。

第三個時期,就是在十六世紀後,西方火繩槍炮被大明繳獲並得以研製。

乃至崇禎派人去澳門採購西方火炮,請西方工匠改進國內技術,集合中西之長,新的紅夷大炮,效能比同時期的西方同類火炮都要優越。

後來明朝滅亡,清朝為了避諱“夷”字,改名為紅衣大炮。

形成了中國火器發展史上外來火器和傳統火器同時發展、交相輝映的新時期。

朱高熾的目的,就是製作出紅夷大炮,以及佛郎機炮,然後是鳥銃,三眼火銃四類火器。

分別用作為重炮,輕炮,步兵火器,騎兵火器。

紅夷大炮優點是射程長,威力大,缺點射速慢,運輸難。

佛郎機炮的優點是射速快,彈面廣,缺點是射程短,威力小。

鳥銃的優點是射程長,精度高,缺點是射速慢。

三眼火銃的優點是彈面廣,缺點是精度差。

當然,這些優劣點是相對的,比起當下同類的火器,已經是最優秀的了,可以說是劃時代的產物。

至於自生火銃,也就是燧發槍,受限於火石,哪怕現在發明出來了,效能也不如鳥銃,當下屬於無法解決的問題。

明末就已經發明瞭燧發槍,就是因為火石的原因,效能還不如鳥銃,被軍中否定,沒有得到推廣。

後來找西班牙商人採購西方的優質火石,結果西方商人用當地劣質火石以次充好賣給了大明,被狠狠坑了一把,這項軍事技術發明因此被擱淺。

研發司成立的火器研發部門,根據現有的製作工藝,研製出了新的技術。

小九作為負責人,雖然不參與實際的工作,但是負責後勤支援工作,給了許多的幫助。

朱棣回到了北平,朱高熾不需要繼續留守北平,恢復了每日來總部坐班的日常。

小九帶著幾名大師傅,來到了辦公室,向朱高熾報告火器研發部門的成果。

一大沓的圖紙,朱高熾翻看了幾張就失去了興趣,這麼複雜的東西,他如果全身心投入的去看,還是能看懂的。

但是沒這個必要,他又不是木匠皇帝,自己對此道興趣不大,更在意的是結果。

“火器最費時的部件是銃管,以往的銃管是鍛打而成,不但費時費力,打造出來的銃管也厚。”

在人們的印象中,槍管是鑽出來的。

而在古代卻是鍛打出來的,用幾片瓦狀的鐵片透過無數次的敲打形成的銃管。

隨著技術的發展,開始用鑽床來鑽孔,把鐵料人工去皮,外表打磨成八稜,前後十字,分中吊準墨線,插置鑽架之上。

架頂用線吊下,直對筒上墨線一樣,用木罷定。二人對鑽,又一人用鉗將鑽根提著,便鑽得旋轉伶俐。

鑽要長短五六根,自一尺起,每根添長三寸至三尺長止。先鑽上口,至中間翻轉,從底再鑽.相通為度,交接之處,更宜詳細看線。

簡單的說。

就是立在地面上的三人高的木排框架,人們站在高腳架上,雙手各拿皮帶一段,來回轉動鑽頭的木柄,鑽頭下是打磨好外形的銃管,然後鑽頭鑽銃管內壁。

銃管和鑽頭是豎立的,並被木排框架固定,這樣可以保證不會被鑽歪。

而現在技術司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如何用蒸汽機代替人力,讓鑽動的鑽頭需要的動力,改成蒸汽機的馬力來帶動。

這個技術問題並不難,只不過需要改動一下部件就行。

例如木料的框架不夠穩固,要改成全鐵製造,這樣在大馬力的帶動下,框架才不會晃動。

“新的技術下,每個月可以打造多少根銃管?”朱高熾關心重點,不關心過程。

“以目前的計劃的工廠規模,每個月可以打造出一千根銃管。”小九信心十足的說道。

聽完後,朱高熾露出滿意的眼神。

去年一年的時間,整個軍器局生產的火器數量,大口銃一千門,手把銅銃一千把。

而現在新成立的軍工複合廠,每個月的銃管產量高達一千,也就是說一千把鳥銃。

能有這麼大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蒸汽機。

機器代替了人力。

而機器能發揮出的力量,卻不是人力可以達到的。

蒸汽機一下子就解決了水,風,人力這些自然力的所有問題。

這就是為什麼蒸汽機的發明是一個轉折點,為什麼它拉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

只要有需要,掌握中華重工的朱高熾,可以擴大軍工複合廠的規模,要多少火器就有多少火器。

因為加入了蒸汽機之後,火器最難的部件問題被解決,同時對工匠的要求也降低了。

諸多的影響,讓生產力提高了不止十倍這麼簡單。

簡單的說。

就現在的還未正式投入生產的軍工複合廠,它第一期的生產計劃,就已經和整個大明舉國之力生產火器的產能持平了。

而培養一名合格使用火銃士兵的訓練時間,只需要短短的三個月。

朱高熾突然之間,覺得天下無人能擋得住他了。

唯一還能捏住他的,只有他的老子朱棣。

畢竟北平的兵權,掌握在朱棣的手中,朱高熾屬於借得朱棣的權利,而不是他自身的權利。

至於中華重工,名不正言不順,雖然有實力,但他朱高熾喊聲造反,後果會截然不同,與朱棣不一樣。

朱高熾忍著興奮,告誡自己要穩住,儘量保持語氣平靜,從圖紙中找出一副鳥銃銃內壁的圖紙。

拿出工廠生產的炭筆,在上面畫了幾筆。

“現在的是滑膛槍,我覺得可以在內壁刻畫膛線,理論上來說,射程會更遠,翻一倍。”

“什麼理論?”

小九好奇的問道。

朱高熾聳了聳肩,“以前看過的一本書,具體忘記了,只記得大概的印象。”

好吧,小九不再問了。

如果射程真如小王爺所言的翻一倍,那代表的意義可就大了,換句話說,在現有的射速上,等於提高了一倍的速度。

畢竟兩百米開槍,和一百米開槍,哪怕是同樣的發射速度,就等於發射速度提升了一倍。

不久,新的鳥銃被研發司試驗了出來。

鳥銃以九鍊鐵為材料打造,長約三尺餘,也就是一米出頭的長度,重量在六斤上下。

“根據多次的試驗,彈藥重量的配比,以四之三為最優,平放的射程超過一百六十步,仰放的射程,超過八百步。”

老師傅們在朱高熾面前神情得意,因為新的火器的成績,實在是太嚇人了。

朱高熾顛了顛手裡鳥銃的分量,因為使用的材料後,所以重量不算重。

“就定下這一款吧,以這款為原型,儘快制定出生產線,務必第一時間量產出來。”

朱高熾沒有再提出更多的要求,第一款新式鳥槍,終於投產了。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芒鞋女
西南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無數百姓逃荒而去, 唯獨近溪村村民齊齊整整,頗為淡然,一問,原來是有地主救濟。 趙家的田地今年休耕,損失並不嚴重,有趙家幫襯,日子雖難,但能過。 可趙家不這麼想,眼瞅著動亂要來了族裡人還無動於衷,都快急瘋了。 這日,趙家把糧倉一開,領著全家人先逃了。 他們一走,族裡人奔走相告,“地主家沒有餘糧啦,趕緊逃難去啊!” 這是一篇古代逃荒文。 本文將於12月27號(週三)入v,希望
歷史 連載 5萬字
落腳之地

落腳之地

汪楚懷
清末民初,鄂渝邊界深山小鎮的一個劉姓鐵匠看到‘東亞病夫’的中國昏睡百年,便分別給三個兒子起名叫劉邦劉秀劉裕,希望後人能出個一代雄主,重振中華。 劉鐵匠又以 “威震海內外”的誇張藉口於1928年把三個‘皇帝’兒子全趕出家門出國留學。 一百年間,劉鐵匠家族四代人飄泊全球各地艱苦創業,被驅趕、被歧視、被孤立、破產、誣陷、遷徙,秉承鐵匠家族堅韌不屈的淬火精神,一次次逆境崛起。 長江之水淹沒了牛角鎮,不留痕
歷史 連載 1萬字
魔主為何這樣

魔主為何這樣

南柯十三殿
佘褚作為魔界二把手,現任魔主的發小,和她的千千萬萬任前輩一樣,遇上了上司發瘋愛上正道聖女的倒黴事。 介於上次魔界和仙界開戰就是因為前任魔主娶了神族公主,佘褚覺得這戀情決不能見光,於情於理,她都得替上司瞞好了。 她覺得自己做的好,既全了魔界的顏面,又保了發小的愛情。 然而就在上司打算向聖女告白的那一天,聖女找到了她,白玉一樣的面上染上薄紅,握著她的手對她真摯道:“阿褚,我心悅你。” 正幫著魔主籌備告
歷史 連載 8萬字
盛唐:從娶楊玉環開始

盛唐:從娶楊玉環開始

壽王
一覺醒來,籍籍無名的歷史影片博主穿越到了盛世大唐,成為壽王李琩。 這一年,是公元735年十二月。這一年,壽王李琩遙領益州大都督、劍南節度使,加開府儀同三司,納楊氏為王妃。 看著身穿紅妝的楊玉環,李琩整個人都不好了。因為他知道,按照歷史,三年後,他深受皇帝寵愛的母親武惠妃去世,五年後,他父親李隆基看上他媳婦,強行讓他們離婚,並且納他媳婦為貴妃,是為楊貴妃。 作為一個穿越者,李琩怎麼能讓自己頭上冒綠光
歷史 連載 2萬字
國典

國典

0歷史的天空0
法家之利勢
歷史 連載 1萬字
[艾爾登法環]餘火

[艾爾登法環]餘火

初之空
又名《伴侶是條蛇》·食用須知·男主確實能變成蛇狗血、重口、血腥描寫預警娛樂之作,本文更新隨緣評論是更新的主要動力
歷史 連載 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