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太史慈主動提出射殺劉備也是無可奈何之舉,縱觀江東各郡所任太守之人無不是孫氏族人。

除孫權任會稽太守外,廬陵太守孫輔、豫章太守孫賁、廬江太守孫河、丹陽太守孫翊皆是孫策近戚,唯有吳郡太守朱治、建昌都尉太史慈不是孫姓之人。

朱治何許人是也?

他雖不是孫氏族人,也不屬於孫氏外戚,但其地位卻與孫氏族人沒什麼區別。

從孫堅起兵時,他便投身於孫堅軍中,隨其南征北戰。伐董之際,於陽人破董卓,攻入洛陽,後又拜為行督軍校尉,率步騎幫助陶謙征討徐州黃巾軍。

在孫堅死後,朱治被馬日磾表為吳郡都尉,屯兵錢塘,不僅照顧過孫氏母子,還建議過孫策下江東。當孫策下江東之時,從歷陽入丹陽,朱治則從錢塘攻吳郡,擊敗吳郡許貢,領吳郡太守職。

若從功績及資歷來看,朱治為孫氏效力十幾年,作為下江東戰略的發起人,又是攻克吳郡的主力,朱治早已成為孫氏的核心人員。

孫權上臺後為了拉攏朱治,乾的第一件事便表朱治為扶義將軍,將婁、由拳、無錫、毗陵四縣作為朱治的食邑,允許他自行委任官吏,恩寵至極。

因而若把朱治算入孫氏族人中,唯有太史慈身份尷尬,他作為外姓族人,又是歸降將領,只不過受孫策恩寵,得以領兵萬人,統轄六縣,享太守之權。不知多少人盯著太史慈手上的兵馬以及地位,其中就包括作為君主的孫權。這也是為什麼,太史慈在臨終前感嘆大業難成的遺憾。

他病故之後,孫權不像對待其他人一樣,讓其子太史亨繼承部曲,而是收了太史慈的兵權,讓其子太史亨出任文職。沒了兵權,太史一族在東吳國中地位的下沉屬於必然。

因而如果他不自證清白,等到孫賁上疏到孫權手上,即便太史慈是清白之人,也如同褲襠掉黃泥一樣,不是屎也是屎。

帶著自證清白的念頭,太史慈率百餘騎出營,讓孫賁率親信數十人尾隨其中,請劉備出營相見。

營寨內,劉備收到太史慈見面的邀請,便喊來霍峻、徐庶等人商議這件事。

望樓上,劉備觀望太史慈的騎隊,問道:“諸君以為子義邀約是為何意?”

關羽捋著長鬚,微眯眼睛,說道:“子義所帶兵馬太多,騎隊之中似有殺氣,兄長不可輕往。”

徐庶打量半晌,也說道:“主公,我軍前日夜襲孫賁營壘,太史慈今喚主公出營,當有自證清白之意,當小心行事。”

劉備在送完抹書後,不再隱瞞計策,而是將霍峻的離間計告知親信左右。當眾人瞭解霍峻所獻計策的內容,便感慨霍峻所獻計策之高明,其步驟之陰險,堪比戰國縱橫名士。

“仲邈以為如何?”劉備問道。

仔細打量觀察太史慈的騎隊後,霍峻說道:“實如關將軍、元直所言,將軍不可前往。”

說著,霍峻指著騎隊中騎著高頭大馬,被眾人隱隱簇擁著的孫賁,說道:“前夜我軍強攻孫賁營壘,太史慈不曾救援,已讓孫賁生疑。昨日將軍又抹書與太史慈,孫賁安會無動於衷?”

“太史慈邀約必有害將軍性命,以求其無勾結我軍之意。若峻所料不差,孫賁必在騎隊當中,且那身著鐵甲,頭頂纓盔,騎乘大馬,居眾騎之中者,當是孫賁,今出營觀太史慈舉動。”

劉備微微皺眉,問道:“以仲邈之見,備當如何為之。”

霍峻手握劍柄而笑,說道:“峻以為可將計就計,讓那太史慈自證清白不成,反受其害。”

劉備眼睛發亮,問道:“計從何出?”

“我等既知孫賁身藏騎隊當中,何不如分別擋住太史慈,又別遣一驍將衝陣看能否取孫賁首級。若孫賁身死,其眾安能相助太史慈。即便孫賁不死,亦能讓其懷疑太史慈心懷異念,有勾結我等之意。”霍峻說道。

劉備深吸了涼氣,說道:“若按仲邈之策,子義便跳入大江之中,也難洗清冤屈。”

“正是!”

劉備嘆了口氣,說道:“倒是可惜子義了!”

相比於劉備的嘆息,徐庶頗是激動,說道:“若能破孫賁、太史慈二人聯軍,則豫章可下,請主公速行之。”

劉備非是優柔寡斷之人,其雖有仁義之心,但也不是迂腐之人,知道以何為重,否則他早就在這亂世中身首異處了。

劉備看著愈發著急的太史慈,用手狠狠拍了下欄杆,吩咐說道:“雲長率騎卒出戰,攔住太史慈。翼德縱騎破陣,看能否斬殺孫賁。”

關羽神色微正,拱手應道:“諾!”

應下後,關羽順著木梯下了樓,迅速喊上張飛及左右親信百餘騎出了營寨。

營外,太史慈挽著韁繩,頗是著急,時不時看向營門。

忽然間,伴隨嘎吱聲寨門開啟,然而出現在太史慈面前不是他所期盼的劉備,而是殺氣騰騰的關羽、張飛及百餘騎。

“請玄德公出營答話!”

“兄長已知子義所求,待取下廬陵之後,必封子義為廬陵太守。”

關羽持槊勒馬於陣前,大笑喊道:“子義,昨日主公信中所言之事切莫有誤。”

“這~”

太史慈臉色大變,怒氣升騰之下,罵道:“大耳賊,怎敢如此卑鄙,慈錯信你也。”

話語未落,張飛繼而大笑,說道:“多謝子義相告,待飛取孫賁性命,再與子義寒暄。”

說完,張飛率百餘騎賓士而出,直接奔向後方的騎隊。

聞言,太史慈氣得臉色脹紅,哇呀呀喊叫著,欲阻止張飛等人,然而關羽怎會讓太史慈輕易走脫。

關羽依仗馬快,手中長槊就向太史慈胸口戳去,冷笑說道:“素聞子義弓馬嫻熟,羽願討教一二。”

“噔!”

太史慈下意識舉起手中的長槊格擋,兩槊相交,關羽的虎熊之力瞬間傳遞到他的手上,無備之下,他的虎口被震得發麻。

太史慈吐了口唾沫,見自己攔不住張飛,心中也是發起狠來,策馬挺槊而上,與關羽交上手,似乎要把心中受的委屈及不忿發洩出來,其招招專往關羽的要害戳去。若非關羽武藝絕倫,換是普通人還真擋不住加了憤怒buff的太史慈。

太史慈尚有武藝應戰,而那孫賁見到臉黑如炭,體格魁梧,直喊著‘燕人張翼德’的張飛率著騎卒朝自己殺來,心中早已經慌亂,策馬轉身而走,罵道:“太史慈非人子也!”

張飛見孫賁率眾快馬走了也不生氣,氣沉丹田喊道:“孫賁,你走得了今日,卻走不了今夜。太史子義已歸降我軍,你部將敗也!”

太史慈與關羽戰了十幾回合,回頭看見孫賁已被張飛嚇走,便知自己清白難明,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計上心頭。

“噔!”

錯馬間,關羽重力之下,太史慈似乎握不住手中的長槊,被其槊尖挑飛,落到四五米外。

太史慈慌張地看了眼飛走的長槊,怒而罵道:“劉備言而無信,你妄稱忠義,你與劉備不過卑鄙小人,日後必死於我箭之下。”

關羽本想放走太史慈,但見其如此辱罵,丹鳳眼怒張而開,瞪向太史慈,頜下長鬚揚風而起,吼道:“大膽狂徒,自尋死路也!”

武神開目,無人可擋!

太史慈心中迫於威懾,假逃變成真逃,策馬便走。不過逃竄歸逃竄,太史慈卻把手摸向重弓。

營中觀戰老者暗道不妙,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他與太史慈交手數次,怎麼不知其利害。策馬出營,妄圖追上關羽。

賓士間,只見太史慈握弓捏箭,身藏馬腹,已經蓄勢待發。就在太史慈轉身猿臂輕展,彎弓射箭之際,高喊:“君侯低頭,此乃太史慈回馬弓!”

聞言,追擊的關羽低頭下頭去,只聽見破空聲乍響,頓感覺頭上一涼,下意識摸頭,卻發現自己的頭盔已被太史慈的重箭射透,並將兜鍪射落。

關羽望著懊惱不已的太史慈,後背涼意襲來,若非那聲呼喊,讓自己低頭,恐太史慈的重箭早已經射中他的頭顱,自己安有性命。

“嗖!”

老者取弓而出,挽箭瞄準太史慈,喊道:“太史慈,可認得南陽黃漢升否?”

太史慈手疾眼快,側身躲過黃忠那箭,罵道:“黃忠老賊,怎還不死乎!”

罵完,太史慈舒坦些許,又見自己計謀失敗,只得匹馬回營。

望著遠去的太史慈,關羽心中仍後怕不已,拱手稱謝說道:“多謝漢升兄救羽性命。”

黃忠收弓回囊,答道:“太史慈射術驚人,以此招不知害了我軍多少將士性命,君侯一時失察而已。”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穿成滅世大魔王的心尖寵

穿成滅世大魔王的心尖寵

當年明央
靈霄看了一本仙俠文。 男主下凡渡情劫,為救女主散盡修為除魔證道。但靈霄卻喜歡文中那個美強慘反派—— 大魔王謝無佞。 一個窮盡三千年從萬魔淵爬出來,就為讓整個三界挫骨揚灰的病嬌瘋批。 以一己之力逼得男女主神魂盡毀。封印他後,神族傾盡能力,以上古之法點了一抹純靈善念在這瘋批魔頭額心,試圖引他改邪歸正。 但這魔頭死不悔改,花了三千年,又衝破無妄海煉獄,打算再次拉著三界跟他一起沉淪。 這次,靈霄穿過去了,
歷史 連載 9萬字
三國:開局誤認呂布為岳父

三國:開局誤認呂布為岳父

張菇涼
穿越到漢末的林墨,為了能夠舉孝廉入仕,只能選擇在岳父面前人前顯聖。 “賢婿覺得曹操會水淹徐州?” “陳登暗通曹操?賢婿可有證據!” “賢婿如何得知袁術會稱帝的?”直到袁術被殲滅,曹操被打跑,林墨才詫異道:“呂布怎麼變的這麼厲害了,難道背後有高人?”呂布擺了擺手,不裝了,我攤牌了, “對,賢婿就是呂布背後的高人啊!”
歷史 連載 133萬字
三國從忽悠賈詡開始

三國從忽悠賈詡開始

青芷町蘭
建安元年,初春後世歷史分類某 “白金大神”因讀者打賞太多夜夜爆更不慎猝死,意外來到漢末三國,附身張繡身上。 看著剛死不久的張濟,以及旁邊低聲啜泣的美婦縐氏,其瞬間燃起了鬥志......注:三國智商爽文,口味比較帶勁,不喜勿入,不喜勿噴。
歷史 連載 1萬字
大景第一贅婿

大景第一贅婿

泥丘白
宋安穿越了,而且好死不死的穿越到別人大婚當天、洞房花燭夜的時候。 更要命的是,對面那個被粗暴撕碎衣衫、半迷半醒的女人,還是個郡主! 一介郡馬,大婚當夜企圖對郡主用強,結果被郡主一三彩馬砸翻,然後便宜了他這個來自二十一世紀的穿越者。 奶奶的,不會剛穿就又要嘎了吧?
歷史 連載 1萬字
鎖籠嬌:瘋批王爺掌心寵

鎖籠嬌:瘋批王爺掌心寵

娍齋
【先婚後愛+雙潔+甜寵+追妻】【瘋批病嬌王爺VS善良嬌軟王妃】天晟朝大亂,奸臣當道。 在民間享有菩薩再世之盛譽的將軍遺孤沈曦澐被選入宮,慘遭反派瘋批王爺折磨,善良嬌弱小白兔遇上弒殺惡魔大灰狼,人人都道她活不過三朝...
歷史 連載 1萬字
北宋官家

北宋官家

月麒麟
這世上的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趙禎也一樣。他從不覺得,自己有任何不平凡的地方。 但是,命運偏偏讓他來到了大宋,成了萬人之上的皇帝。大宋的官家難當,趙禎這個官家尤其難當。 上有奉先皇遺命,監國理政,距離稱帝只差一步的太后劉娥天天管著,下有仗著不得殺士大夫的祖訓,以直諫為榮的一群文臣時時盯著。 再想想往後數年,歐陽修,包拯,范仲淹這些只能在教科書裡出現的人物也會來到自己面前。 作為一個普通人的趙禎,心
歷史 連載 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