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鐵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次遭遇戰由於滿洲兵被明軍的綠旗和辮子迷惑,結果在明軍偷襲下傷亡慘重,根本沒來得及組織反抗就潰散,遂使明軍斬獲頗豐。

可以說,明軍是討了大巧的!

也證明李國英當初的不要臉戰術,用在清軍自個身上也有奇效。

經田文清點,此戰計斬滿洲佐領以下65人,另俘4人。

明軍自身傷亡則是三死四傷。

交換比已是頂天的那種。

命人將那些跳崖的婦孺屍體集中一處暫以冰雪覆蓋後,王五就去提審俘虜。

不是不想讓人挖坑埋葬這些可憐人,實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此地不同吳家垣子一帶,多是山石,人力挖都挖不動。

況明軍根本沒有工具。

被俘的四名滿洲兵都受了傷。

兩個鑲紅旗真滿,另兩個則是隨徵的漢人阿哈。

照舊,王五先命殺一真韃,是謂殺雞儆猴。

在對待滿洲與綠營俘虜的態度上,他明顯採取“歧視”政策。

或者說是針對性。

即綠營兵被俘之後基本都加以釋放,而滿洲兵被俘後則是一個不留,統統處決。

原因在於綠營殺的越多清廷補充越多,故殺之無益,不如將這些喪了膽的俘虜放歸。

哪怕這幫俘虜回去後依舊與明軍為敵,可開戰時面對打敗過他們的明軍肯定會有消極因素產生,再加上內心深處的畏懼,自然成為一群“菜雞”般的存在。

那個湖廣綠營的副將牛萬程,就是王五眼中的“菜雞頭”。

同時,也是他養的“蠱蟲”。

為了讓這條“蠱蟲”能夠快速成長起來,王五甚至還主動幫其壯大實力,就是不斷將被明軍俘獲的降軍往牛部輸送。

就是不知這條“蠱蟲”將來能起到多大作用。

王五倒是沒多少奢望,就是想撐不下去時能從牛萬程這裡“借”條路突出去。

反之,滿洲兵必須要殺,絕不能手軟!

因為,滿洲兵死一個就少一個,除了去關外深山老林繼續抓生女真外,清廷短期內根本無法彌補滿洲兵的損失。

要知道清軍入關二十年來,與明軍、順軍、大西軍、鄭軍征戰多年,大小戰役無數,作為核心根本的滿洲兵幾次成建制被明軍消滅,損失相當大。

遠的不說,近的就有永曆十三年鄭成功在鎮江一戰陣斬四千餘真滿洲兵,其後又在廈門擊斃清安南將軍達素指揮的真滿三千餘。

兩戰就足足打掉了滿洲一個旗的實力。

尤其廈門之戰因為清軍損失太大,都流傳出順治於廈門被明軍炮火擊斃,達素嚇得吞金自殺的流言。

不過順治的確是於廈門之戰後一個月駕崩。

二者之間是否有聯絡,眾說紛紜。

王五對順治怎麼死的不感興趣,他喜歡算。

算的結果是他認為清廷現在能用的滿洲八旗兵可能就五六萬人。

並且滿洲八旗不管是將領還是下面的旗丁,都處在一個青黃不接的時期。

這一點從晉王李定國“兩蹶名王”後,清廷幾乎不再出動滿洲八旗與明軍大規模作戰這一事實可以證明。

接下來幾年對明永曆朝廷的攻伐主要是漢軍和綠營,其中又以吳三桂部為主力。

清軍統帥信郡王多尼所率的八旗兵不過是在後方督戰壓陣。

因此,王五分析這次清廷派靖西將軍穆裡瑪、定西將軍圖海領一萬京營滿八旗入剿夔東,又調西安將軍傅喀禪領5000西安駐防滿洲兵同剿,除了想讓滿洲新生一代在戰場上歷練一下,可能更多的是想搶功。

就是不讓以漢人組成的綠營在與明朝的最後一戰中拔得頭籌,因為那樣會讓大量漢人文武憑藉軍功獲得清廷的高官厚爵,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這個可能性是極大的。

那個曹家包衣奴曾說現在不僅吳三桂本部實力雄厚,其部將王輔臣在甘肅平涼為提督,李本深在貴州為提督,吳之茂在四川為總兵,馬寶、王屏藩、王緒等吳部大將不是提督就是總兵。

這些吳三桂的親信分據各處險要,手握重兵,已經讓清廷如鯁在喉。

那這些吳的部將是怎麼遷升各處的?

還不就是因為他們有軍功!

不過那個曹家包衣奴漏說了一人,此人就是正在西線圍剿明軍的四川提督鄭蛟麟。

這人也是吳三桂的親信。

不僅四川綠營有吳三桂的人,陝西、湖廣同樣有吳三桂的人,或有可能將來會響應吳三桂的人。

因此,為了防止漢人將領憑藉軍功坐大,清廷就不得不派出大量滿洲兵前來夔東搶功。

否則,在綠營成功剿滅明軍後,對於那些有功的漢人將領,他們是賞還是不賞呢?

不管從哪個角度看,對夔東的最後決戰都不需要滿洲兵參加,光四川、陝西、湖廣三省的十幾萬綠營兵就綽綽有餘了。

夔東明軍若真有能力打破封鎖突出去,也不至於被清軍困在這片不毛之地長達十年。

如果王五仍就是從前的王五,他自然不會去想這些,也壓根想不到。

眼界受限。

現在的王五,卻是能憑藉對未來的瞭解將清廷的小心思看得透透!

但這會他看得再透也沒用,只迫切需知道杜敏的部署。

就是那個在老木崆指揮叛軍圍攻劉體純的副都統。

按後世的話講,這個正二品的副都統大概就是個軍區副司令,或者說是個中將軍長。

從一品的都統則是上將軍區司令。

只有知道杜敏的軍事部署,王五才能從中找找看有沒有可趁之機。

這個自然就落在沒有被殺的三名八旗俘虜身上了。

意外的是,在殺了一個真滿後,餘下那真滿同兩個漢人阿哈見狀,竟是直接竹筒倒豆子交待了。

跟在馬屎灣被俘的那幫滿洲兵截然不同。

叫王五開了眼,真是一樣米養百樣人。

韃子中也未必都是好漢。

名為康恩倍的滿洲兵會說漢話,其交待他們壓根就沒去老木崆,而是一直在老木崆外圍執行副都統大人的“掃穴任務”。

真正攻打明皖國公劉體純的還是田橫、萬和兩部降軍,滿洲兵壓根沒上場。

“掃穴?”

田文好奇詢問什麼是掃穴。

“就是...”

在明軍大刀的威脅下,康恩倍老實交待說掃穴是上面交待下來的,就是除降者外,餘人不問軍民,不問男女,不問老幼,一律斬草除根。

“...使賊居處谷豆蕎麥盡掠,雞鴨牛羊殺盡,瓦屋茅舍盡毀,不活一人。”

說完,可能是知道這個“掃穴”太過人神共憤,康恩倍慌的不住拿腦袋朝地上碰,意思是他們也是執行軍令,還請明軍老爺們看在他老實交待的份上饒他一命。

另兩個漢人阿哈見滿洲主子都討饒了,哪裡還敢硬著,也跟著磕了起來。

瞎子萬四氣的就要舉刀把三人砍了。

王五揮手止住,問那康恩倍杜敏現在何處。

康恩倍趕緊抬頭道:“回老爺話,杜副都統現在慈竹籠。”

“慈竹籠?”

這個地名王五有些熟悉,此地離老木崆約二十來裡地,而他義兄王四就是慈竹籠守軍的遊擊!

現慈竹籠被滿洲兵佔據,就是說他義兄王四凶多吉少了。

想到這裡,再想在劉體純本部任掌旗的義弟王六,王五心難免一沉。

有些痛。

視線中,那幫被明軍解救的女人們正聚在一起朝這邊張望。

片刻,王五問那康恩倍:“你可願意為我帶路?”

聞言,康恩倍一愣:“老爺要去哪?”

“慈竹籠,”

王五目中平靜如水,“我想會會你們那個杜副都統。”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宋末群英傳

宋末群英傳

真命龍天子
金庸金大俠不幸仙逝,金迷們唏噓不已。郭襄事蹟只是出現在《神鵰俠侶》後半部分和《天龍八部》的前半部分,對郭襄的成長曆程語焉不詳。 作為老金迷,試圖狗尾續貂……。本小說就是以南宋末年宋與蒙古之間的民族戰爭為背景,以郭襄在父輩的教導下,浴血襄陽,最後成長為一代女俠的經歷為線索,描繪了當時天下武林各派的紛爭。 反映了南宋人民對蒙古貴族侵略者的反抗與鬥爭。
歷史 連載 21萬字
三國:從新野開始

三國:從新野開始

孤天
洛川穿越到新野城中的寒門子弟,只能跟著劉備混,戰曹操,鬥孫權,幫助劉備統一三國,漢朝三興。
歷史 連載 4萬字
三國:家師孔明,助我結拜蔡文姬

三國:家師孔明,助我結拜蔡文姬

雷劈木木
本書又名:《三國:驚!開局發現蔡文姬的小秘密》簡介:【架空歷史+三國+爽文+殺伐果斷+梟雄+收美】穿越三國,化身孔明小書童。 正值天下英雄群起之時。我卻與孔明坐而論道。世人都言,孔明未出茅廬,而洞悉天下大事。 那世人可曾知曉。天下智才一石,我趙辛獨佔八斗?諸葛亮:此子之才,不在我之下,或可扶植一位主公,共謀大事? 大喬:趙公子~若是你能幫我完成亡夫心願,妾身怎麼都行。劉備:此子屢次壞我好事,我必殺
歷史 連載 1萬字
思無涯

思無涯

翹搖
身為大梁王朝的名門貴女,亦泠這一生本該順風順水,卻在婚事上栽在了謝衡之那個奸臣手裡。 當她和青梅竹馬小世子定親時,侯府被謝衡之誣陷謀反,抄家砍頭一條龍服務。 待她又看上了新科狀元,謝衡之帶來的證人指認狀元作弊,狀元變作階下囚,生不如死。 最後,她認準了那個意氣風發的御前紅人指揮使。 大婚當天,東南戰事告急,謝衡之一聲令下,指揮使婚服變戰服,出征邊關,歸家遙遙無期。 坊間盛傳,謝衡之一定是暗戀亦泠。
歷史 連載 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