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鐵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郭升提出去陝北的三個優勢是顯而易見的。

清廷為了消滅明朝,將主要軍事力量都用在了對付明軍大西、大順兩個集團上,眼下更是傾舉國之力圍剿夔東。

為此不僅將陝西綠營盡數派在湖廣,連西安駐防八旗都給調了出來,導致西北防禦很是空虛。

明軍真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出包圍圈,有五六成機會能衝到陝北去另建抗清根據地。

儘管陝北也很貧瘠,比起彈丸之地的茅麓山卻是好上天了。

另外王五記得西北還有一個首鼠兩端,最終落得暴死下場的王輔臣。

若是沒有記錯,王輔臣本人不算好漢,其手下的將領倒是有好幾個牛大膽。

那幫不要命的主敢在王輔臣沒反清前,就鼓譟士兵衝擊清廷任命的總督,還一箭把這個滿人總督給射死最終迫使王輔臣不反也得反。

顯而易見,西北清軍內部也存在反清“市場”。

說白了,就是幫替清廷平定明朝的驕兵悍將看破八旗紙老虎的真相而矣。

有人挑頭就會爆。

去陝北其實還有一個郭升並不曾意識到的優勢。

或者說,是這個時代除了王五誰也看不到的未來。

那就是內外蒙古。

憑藉聯姻成功拉攏科爾沁、察哈爾諸部加入大清這個大家族的愛新覺羅家,做夢都不會想到最想要他們命的就是蒙古人。

準確說,康熙上半生的敵人是吳三桂,下半生的敵人就是蒙古人。

很得清廷信任的察哈爾部就是在吳三桂起兵後立即脫離清廷,並在林丹汗孫子布林尼帶領下直撲北京。

由此引出了圖海、周培公。

這個圖海就是眼下正領軍協助穆裡瑪對付明軍的定西將軍。

而在外蒙高原上,康熙下半生最大的敵人正在崛起,此人就是噶爾丹以及其一手建立的準噶爾汗國。

從地理到政治,再到清軍內部反清思想存在,以及內外蒙古錯綜複雜的形勢,王五竟也覺得去陝北要比孤軍冒險東進要好的多。

去陝北的提議得到很多將領的支援,反對者也不乏其人。

從茅麓山突出沿江東下到南京是有兩千多里,可從茅麓山北上去陝北也有一千多里!

路程上,去陝北是比去南京少了一半。

問題是明軍不是一支全機動的快速野戰部隊,而是一支軍民雜合且是支純步兵的隊伍。

沿江東下能找到船的話,明軍可以走水路,這樣能夠節省大量體力,也容易安置家眷。

北進陝北的話就全靠兩條腿。

一萬戰士保著三萬手無寸鐵的婦孺長途跋涉上千裡,困難度可想而知。

而且,怎麼走?

當年李過、高一功率領西路軍將士帶著家眷由陝北經漢中南下,經四川境內的達州、夔州、新寧等地抵達湖北。

這一路,走了足足兩個多月!

而現在漢中、達州、夔州、新寧等地均被清軍佔領,明軍根本不可能再沿這條路回陝西。

那麼就只剩兩條路可走。

一是衝進襄陽府經河南轉向潼關入陝。

二是穿過北邊的神農架原始森林經鄖陽進入陝西。

前者道路好走,但必定會被清軍重重圍堵,有極大機率走不出河南就被清軍再次圍住。

不到萬不得已,明軍根本不可能主動走這條絕路。

後者嘛

王五沒來由的心中一個激靈,因為他想到了前世遠征軍穿越野人山的慘狀。

哪怕清軍因地形原因無法對明軍進行追擊,明軍的傷亡數字也將驚人,極有可能老弱病殘都得摞在那。

總之,東進有東進的好處,北上有北上的好處,也各有致命缺點。

很難就此決斷是東進還是北上。

最終決斷權還是落在了李來亨、袁宗第、郝搖旗這三位老帥身上。

便是韓王、安東王同那個監軍潘公公都沒有決定權。

王五雖是西線明軍殘部事實上的指揮者,資歷及身份決定他現在僅能提供戰略參考,而不能如統帥般拍板決定。

圍繞是東進還是北上,諸將再次展開激烈爭論。

竟一時伯仲,兩個方向的支持者並沒有哪方形成絕對優勢。

三位老帥也在商議,郝搖旗仍是力主東進,但袁宗第同李來亨卻傾向於北上。

原因很簡單,就是他們真的突出去後,清軍一定會認為明軍會沿江東下席捲長江中下游,所以到時明軍面臨的必然是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的局面。

只要在哪個關卡稍微滯留,便是滅頂之災。

畢竟,江南是清廷錢糧重地,更關係漕運安危,明軍染指此處同直接撲向北京沒什麼區別。

而去陝北,則是清軍完全想不到的方向。

時間上,至少能給明軍一個月的空白期。

“那就去陝北!”

郝搖旗權衡利弊後,放棄東進南都的戰略,改以同意北上去陝北發展的戰略。

三位老帥拍了板,諸將自是沒有意見。

不管是東進還是北上,安東王都沒有意見,只要明軍能離開這個死地即可。

韓王有些失落,畢竟收復南都再祭孝陵的影響力絕不是去陝北能比的。

然而,以明軍現狀直奔長江下游並一舉佔領南京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當年延平王十萬大軍都不能克復南京,況眼下這支僅萬人左右的孤軍。

為儲存復明最後希望,韓王當下表態同意北上陝西的戰略計劃。

監軍潘應龍亦同意此戰略。

至此,關於突圍後明軍去向塵埃落定。

不過三位老帥並沒有告訴眾人,就是得有支兵馬打著主力旗號吸引並調動清軍。

否則,明軍這幾萬軍民很難在清軍重兵圍困中突出入陝。

帶領這支明軍誘餌部隊的只能是三位老帥當中一個。

別人,不具備他們的影響力。

包括王五。

這支兵馬也註定是犧牲結局。

“不管是走河南還是走鄖陽,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得打破清軍的開春攻勢!”

李來亨說種種跡象表明,清軍有可能在開春之後對茅麓山發起攻勢,因此只有粉碎清軍的這次攻勢,並利用清軍失利的空當才能組織軍民突圍轉移。

王五確定清軍的確會在二月,也就是下個月對明軍發起總攻。

情報是曹家那個包衣奴透露的。

這次攻勢還是清軍最高統帥、靖西將軍穆裡瑪親自組織實施,投入兵馬不會低於十萬。

有可能那一萬自北京來的京營八旗兵都會投入此戰。

不然,沒的仗打。

沒有仗打,哪來的軍功。

“那就打,把韃子打痛了,打怕了,咱們才能有機會衝出去!”

諸將紛紛起身表態要與清軍決一死戰。

能在這廳內的,沒一個怕死的。

王五自是要死戰的,但其猶豫了下卻是對三位老帥道:“大戰在即,末將斗膽請三位老帥擁立新帝,以鼓舞三軍士氣,使將士人人用命,不論生死,皆有寄託!”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哀家剋夫:皇上請回避

哀家剋夫:皇上請回避

夢中說夢
天下皆知,南越國太后蘇輕鳶,是個妖孽。命硬的女人有很多,卻從來沒有能剋死皇帝的,她做到了! 封后當日皇帝駕崩,新帝賜她毒酒一杯。她手捧鳳印據理力爭:本宮是太后! 新帝面沉如水:要活命可以,除非——***一日之內,她從一個皇帝的手裡接過了鳳印金冊,卻同另一個皇帝在那紅綃帳中、百子被上,度過了她的花燭之夜……
歷史 連載 0萬字
明末最強縣太爺

明末最強縣太爺

東仙軒轅
萬曆年間,大明已經日暮西山,外有薩爾滸之敗東奴崛起,內有烽火連天民變不斷,四周,歐洲殖民者蠢蠢欲動,整個國家猶如處於火山口,只等著噴發之時,將天下萬民化作飛煙。 主角李唐穿越而來,雖身為知縣,卻要逆天改命,改自己的命,改天下的命,於是建工坊、做生意,積蓄錢糧、發展科技,打造一支近代化強軍,在風雲變幻的明末大時代裡強勢崛起,給大明一場體面的葬禮,給四方外敵一場絢麗的敗亡,重振華夏雄風!
歷史 連載 3萬字
數風流人物

數風流人物

瑞根
大周永隆二年。 盛世隱憂。 四王八公鮮花著錦,文臣武將烈火烹油。 內有南北文武黨爭不休,外有九邊海疆虜寇虎視。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關鍵在於你身處其中時,該如何把握。 勇猛精進,志願無倦,且看我如何定風流,挽天傾! 歷史官場養成文,兄弟們請多支援。 瑞根鐵桿書友群:581470234
歷史 連載 903萬字
呂布從一隻麻雀開始的逆轉人生

呂布從一隻麻雀開始的逆轉人生

一片雪糕
據記載,東漢末年,兗州發生了兩次大戰,都以曹操勝利而告終。第一次兗州之戰,百萬黃巾降伏。 第二次兗州之戰,溫侯呂布黯然退出兗州。但是,在曹操和呂布最後一戰……。 一隻麻雀樹林中飛出……。歷史會因為一隻麻雀而改變嗎?
歷史 連載 90萬字
老子是王,輔政王!

老子是王,輔政王!

翎雲天
【前期慢熱,後期癲狂,介意慎入!】\n一朝睜眼,人在大靖。\n 徐策搖身一變,成了靖朝全是滔天的輔政王。對於這個身份他非常滿意,雖然內有權勢滔天的沈家上躥下跳,外有北戎虎視眈眈,但問題都不大,關鍵時刻他自然會出!\n 做王爺就要有做王爺的樣子,第一件事——拒絕做舔狗,休妻沈元惠!\n 第二件事,拒絕求和,大殿之上砍殺朝中大臣……\n 第三件事,再殺幾個看不順眼的大臣……\n 第四件事,教小皇帝殺朝
歷史 連載 3萬字
皇后請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皇后請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夜行書生@qimiaoGwKLy1
穿越大夏王朝,趙無疆本來只想老老實實當個小太監,卻無意發現堂堂大夏皇帝居然是女兒身! “大膽奴才,竟然還沒淨身,朕誅你九族!” “大膽陛下,你也不想你的秘密被人發現吧?”就在這時,風華絕代的皇后突然到來, “陛下,本宮來侍寢。”女皇帝情急之下連忙吹滅燈火, “小趙子,你替朕伺候皇后,以後便是朕的心腹!”
歷史 連載 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