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和晨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叔孫豹的表演終於開始了。

季孫宿要代君祭天,他肯定是不會同意的,這一點不僅太子野知道,季氏也知道。

所以季氏在籌備這件事的時候,故意將叔孫豹排斥在外,沒有將此事告知於他,只串聯了朝堂之上的大夫,準備以此脅迫太子野必須答應。

而叔孫豹後知後覺,勃然大怒,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只見季意如只稍稍定了定神,急忙又故作姿態的勸道:

“此事乃祖父與眾卿商議所定,絕非藐視禮制,還請大夫不要誤會。”

嘴上雖是如此言說,但閃爍的眼神卻還是將季孫意如此刻內心的惶恐給暴露了出來。

叔孫豹目光如炬,見得季孫意如這般模樣,當即趁勢道:

“眾卿?商議?”

“太子即位,新君祭天,乃是古制!豈是吾輩所能代的?你們季氏如此行為,眼裡到底還有沒有君父?!”

“你且說說,你爺爺都找的哪些人商議?老夫定要一個個揪出來,讓他們盡皆跪在先君靈位之前,讓他們親口去問問先君去!”

伴隨著叔孫豹的雷霆之怒,言語越發鋒銳,不知道的還以為叔孫豹當真要對季氏同黨出手了呢。

聽到這話的季孫意如雖知這是叔孫豹的氣話,但心裡還是有點虛,聞聲當即擺手道:

“意如確是不知,意如只知此事已奏過了太子,屆時只要太子同意了,大夫就算將曲阜翻過來,只怕也無濟於事的了。”

此話言罷,見得叔孫豹並未立刻反對,季孫意如心中稍有了底氣,便繼續道:

“大夫想來也已知曉,前段時日天有異相,日有食之。太史言及此乃陰侵陽之故。當祭天以祈太平。然祭天之事按理唯有君父可以主事,但奈何太子如今每日於太廟告祖守靈,祖父這才有心代之,於魯而言實為好事,還請大夫不要自誤。”

為了一個李然與季氏徹底鬧掰,顯然不值得。

而為了一個祭天儀式與季氏徹底鬧掰,似乎也不值得。

季孫意如這話明裡暗裡,不外乎就是這麼個意思。

一旁一直未曾開腔的李然聞聲,卻忍不住笑出了聲。

“你…你笑什麼?”

季孫意如對叔孫豹還有些有點怵,但對李然卻是絲毫不懼的,說話時陰翳的眼神之中明顯帶著一絲不屑。

“我笑你們季氏可真是當了裱子還要立牌坊,門楣高潔啊!”

“裱子”這個詞在如今顯然還沒被髮明出來,李然自也知道這一點,所以這才用了這句話來形容眼下的季氏。

而季孫意如雖不知“裱子”為何意,但卻能夠感受到李然這話裡瀰漫著對季氏的諷刺,聞聲當即喝斥道:

“大膽!你個庶子算什麼東西?也敢嘲笑我季氏?”

“不要以為有叔孫大夫為你作保便可如此放肆!我季孫意如昨日所言,來日定現!”

事不一定立刻要辦,但狠話卻是一定要馬上就說。

在這個禮制逐漸崩壞的年代,限制著權貴們最後一點野心的,恐怕也就是權貴之間的猜疑與忌憚了。

“呵呵,在下不過一介白頭,又豈敢嘲笑門楣光輝的季氏。”

“但,閣下可曾知曉,爾等即為魯室之權柄,也自該當恪守為臣之禮?魯乃周禮之宗邦也,即使強大如晉,若有不知禮處也要問禮於魯。而今季氏乃為魯之正卿,竟率先不知禮法,不受禮制,擾亂公室,僭越君權,試問魯之威儀又當何存?”

很顯然,李然也必須要表達反對的。因為他畢竟是前洛邑守藏室史,捍衛周禮,乃是本分。

“呵,我魯國到底如何,又與你這等寄居他人門下的孺子有何關係?”

話音落下,季孫意如卻也不再理會李然,轉過頭看向了叔孫豹。

他看著叔孫豹,底氣漸起,又緩緩言道:

“其實,今日意如前來,乃是另有要事相告。叔孫伯父可知太子即位後便要求住進楚宮之事?”

關於代君祭天這件事,季孫意如顯然不想再和叔孫豹,如今李然在場,也知此人腹有口舌之利,便趕緊換了個話題。

他這話一說完,叔孫豹當即微微一怔:

“楚宮?”

“正是。想我先君興建楚宮原本就甚是勞民傷財,太子不知勞役之苦,竟還要求入住楚宮…哎,實是令人惋惜。”

“祖父特遣意如來告訴大夫一聲,此事畢竟有悖祖制,絕不可行。還請叔孫大夫屆時能在朝會上與太子言語稟明一番。畢竟,誰都知道伯父與太子的關係較好,由伯父去說,自然最為合適。”

有的事可以與叔孫豹商議,有的事不能與叔孫豹商議,看來季氏對於這其中的尺度把握相當精準。

太子野要求入住楚宮之事,按道理也隸屬於禮制問題,因為楚宮的建設本身上就屬於周禮範疇之內,而魯襄公病逝於楚宮,乃是懷著振興公室的遺願而死,這於魯國而言,確有特殊意義。

太子野尚未即位,卻要求即位之後入住楚宮,這便是給世人擺明了他要振興公室,削弱三桓的決心,季氏自然不能允許這樣的事發生。

叔孫豹聽完這話,一股怒火霎時間從胸腔內噴湧而出,差點徑直掙脫喉嚨的束縛,一口吐在季孫意如的臉上。

“代君祭天這種荒唐事你們季氏不與我商議,太子要住進楚宮這種芝麻大小的事居然要我出頭?你們季氏當真把自己當魯君了不成?”

叔孫豹滿肚子的怒火沒地方發洩,直接朝著季孫意如擺了擺手:

“送客!”

他就差一個“滾”字脫口而出了。

“叔孫大夫彆著急,意如還有一事。”

可季孫意如卻並未把叔孫豹的怒火當回事,經過剛才的一番爭論,此刻的他已經底氣十足。

聞聲,叔孫豹耐著性子問道:

“還有何事?”

“聽聞公子稠今日也來了貴府,還請大夫將公子交與意如,讓意如帶他回去。”

“國人皆知公子稠行為散漫,不知禮數。而今太子即位在即,切不可讓他生出什麼事端來,若耽誤了太子即位,大夫只怕擔待不起。”

公子稠,一個並不是權力爭奪中心的人,竟也出現在了季孫意如的口中。

而且按照他的說法,公子稠似乎還挺重要。

“公子稠今日前來,正與自鄭國前來探望老夫的祭樂一起嬉戲,你若想請他回去,大可一試。”

此言可知,祭樂身後勢力所具備的能力也是不容小視。季孫意如聽罷,不由也是頓時一怔,面露難堪之色。

祭樂的大名他肯定是聽過的,祭氏的家業在鄭國的分量,他自然也是心知肚明。

而且,他也知道祭樂這姑娘家家的,甚是撒潑,著實不太好惹。

得罪叔孫氏,本為政敵倒也無妨。

可若是因為此事得罪了鄭國祭氏,那似乎未免太得不償失了些。

一聽到公子稠在與祭樂遊玩,季孫意如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下意識的道:

“既是如此,還請大夫告知你家鄭姬,公子稠干係重大,切不可讓其生出事端。”

說罷,朝著叔孫豹草草作了個揖,便扭頭大步離開了。

叔孫豹見得季孫意如的背影消失在牆角,當即再也忍不住一下子徹底笑出了聲。

“哈哈哈哈!”

“真是痛快啊,許久未曾這麼痛快了!”

“想那季孫宿老謀深算,狡詐奸猾,卻不料今日竟被你我擺了一道,痛快!真是痛快!”

在算計季氏這件事上,叔孫豹可謂樂此不疲。要知道當年他在齊國避難時,叔孫氏一族曾一度有滅門之禍。

而就是他,曾遠端算計了一把季氏,這才令自己得以從齊國回國繼承叔孫氏宗主之位。

但自那之後,季氏便愈發的權勢熏天。再加上有孟氏緊隨,叔孫氏能夠發聲的機會也不多了,自然也就再談不上如何算計季氏了。

可是今日,在李然的籌謀下,叔孫豹自覺有把握能夠再狠狠的出了這一口惡氣,頓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甚至感覺一下子年輕了好幾歲。

而一旁的李然顯得倒是更為冷靜起來,只道:

“季孫意如心胸狹隘,想必今日你我之言,他定會一一轉告季孫宿。”

“而代君祭天一事,季孫宿必是更加一意孤行…這倒也不怕…”

“只是…今日之事,還真是有些怪異。”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功高蓋主被猜忌?我轉投敵營

功高蓋主被猜忌?我轉投敵營

猛吃八大碗
太宰楊川與女帝燕無垢相識於微末,楊川助燕無垢登基並穩固朝堂,然隨著楊川威望日盛,女帝對其漸生猜忌。 女帝藉由官員彈劾之際,貶黜楊川,並欲要廢除楊川修為。系統降臨,楊川自廢修為離宮,從此與女帝一刀兩斷。 而就在楊川離宮後,身邊丫鬟展露出真實身份。她,竟然是齊國女帝!
歷史 連載 2萬字
學渣被逼考科舉

學渣被逼考科舉

映在月光裡
新文《典妻開局,君臨天下!》,預收《讀書不為考科舉》,文案在下面,求收藏。 本文文案如下: 富二代學渣程子安坐等繼承家產的時候,卻穿成了七歲小屁孩。 所幸家有幾十畝良田,父親程箴是才貌雙全的舉人,吃穿不不愁。 作為獨子的程子安:“讀書是不可能讀書的,當個快樂的學渣,繼續紈絝人生。” 誰料程箴不幸出事,斷了程子安躺平之路。 眾人:“沒了程箴,就憑著愚鈍無知的程子安,程家徹底完了。” 被程箴拿著棍棒威
歷史 完結 8萬字
穿唐後,導師和我面面相覷

穿唐後,導師和我面面相覷

金玉滿庭
李長安:關於我的畢業答辯是《在導師們的指導下成為千古一帝》這回事。 李長安正跟著導師參加社群活動,眼前忽然一黑就來到了唐朝。 好訊息:是開元盛世,她還是唐玄宗的女兒 壞訊息:也快到安史之亂了,她爹討厭她到了不給她公主封號還讓她做道士的地步 壽安公主,曹野那姬所生。孕九月而育,帝惡之,詔衣羽人服。代宗以廣平王入謁,帝字呼主曰:"蟲娘,汝後可與名王在靈州請封。"——《新唐書》 她決定向
歷史 連載 1萬字
懷了劍修崽後跑路了

懷了劍修崽後跑路了

沉雲香
衛雲芷穿書了。 在書中,一位清冷劍修被狐妖反覆採補,等到七七四十九日後,秘境被開啟,清冷劍修原地黑化,把狐妖化為肉沫並且遁出秘境,成為了屠戮一城、魔焰滔天的魔尊。 衛雲芷發現自己現在就穿成了這隻狐妖,那位清冷劍修正被鎖鏈禁錮,等待她的採補。 她不敢採補劍修,更不想變成肉沫, 她努力和反派大佬搞好關係,甚至給他劇透讓他別黑化。 在小黑屋裡,他們兩人處著處著就處成了雙修關係,而雙修這事大概是爽過頭,色
歷史 連載 5萬字
季漢中興英烈傳

季漢中興英烈傳

蓋世英豪呂奉先
後人本著尊劉貶曹抑吳之宗旨,創作出各種版本之反三國小說。猶共以清朝周大荒之《反三國演義》膾炙人口。 本人每想演繹蜀漢中興之小說,卻因種種原因,半途而廢。今心血來潮,欲重新動筆,假以時日,完成《季漢中興英烈傳》。 小說雖有悖於正史,諸君請莫較真,茶餘飯後,聊博一笑
歷史 連載 0萬字
家父漢武,子不類父?

家父漢武,子不類父?

木屋城堡
細數歷代帝王,要論哪幾位雄才大略,無非便是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明太祖。 然而。這幾位站一塊,都湊不齊一個原裝的儲君。自盡的扶蘇、流放的承乾、早亡的朱標,以及,冤死的……不。 劉據已經決定,不再和這幾位做難兄難弟,他要順利接過老爹的班!方法也很簡單。 第一步,對霍去病說:“表兄,多注意健康,身體才是最大的本錢!”第二步,對衛青說:“舅舅也要注重養生之道,四十不惑才到哪兒,您還要長命百歲呢!”然後
歷史 連載 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