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和晨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越王勾踐聽得李然此言,倒是頗為豁達的淡然道:

“哦?不知先生是要保舉何人?孤一定洗耳恭聽!”

李然環顧四周,又朗聲道:

“事關機密,還請大王屏退左右!”

豎牛聽了,當即上前忙道:

“大王不可!李子明巧舌如簧,此子話術了得。大王若是輕信了此人,恐又要上了他的當!”

越王勾踐卻不以為然,只一揮手,是讓下人盡數退了下去。偌大的殿廳,如今就只剩下了越王勾踐,豎牛,文種君臣三人,以及李然,范蠡還有褚蕩。

李然又手指了指豎牛。

“此人不可信,只恐此人日後壞了大王的好事,對大王反而不利!”

越王勾踐聞言,不由看向了豎牛,卻微微一笑,果斷搖頭道:

“呵呵,先生但說無妨。孤並不瞭解先生,亦不不能分辨先生所言虛實。豎牛留下,本王亦可以與之共同商議一番,還請先生不必忌諱!”

李然看了看越王勾踐,但見其說話之時仍然是沉著冷靜,毫不慌亂。

李然自知如今在越王的這杆天平上,自己的份量是遠不及豎牛的。所以他想要避開豎牛,私下用計已是幾無可能。

於是,李然便也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當即道:

“大王既已向吳王請降,敢問大王,若當真僥倖保得性命,大王當真就甘心在吳國畢生服侍吳王夫差?”

越王勾踐卻是冷冷道:

“也不瞞先生,孤自然是心中不甘的!”

“但眼下孤的當務之急,乃是如何保全性命,至於其他的,自是隻能從長計議!”

李然隨即一個拱手,並是認同道:

“大王所言極是,然而大王若欲表明誠意,化解吳王心中的芥蒂,大王定是要親自前往吳國為質的。屆時大王遠離故土,又該如何運籌帷幄呢?”

“所以,大王一定要在越國任用一能臣主持大局!也唯有如此,待日後大王伺機返回越國後,才有可能復振越國!”

越王勾踐聽到這裡,不禁陷入一陣沉思。

豎牛卻也摸不著李然這葫蘆裡到底在賣些什麼藥。但他知道但凡是李然提出的,他便一定是要反對。

所以,他是在一旁與越王勾踐安撫道:

“大王不必擔心,屆時有我豎牛在,定可助大王成事!”

李然聽到豎牛如此說,卻不禁是一陣大笑起來。這一笑,卻是把越王勾踐和豎牛都整不明白了。

“先生……何故大笑?”

李然隨即是止住了大笑,並是冷勾勾的直視豎牛,並質疑道:

“呵呵,就憑你豎牛?且不論你是否有這些個能耐,你豎牛乃是齊國田乞派來的,吳國若能北面爭霸,對於田乞而言乃大利也!”

“你豎牛入越,究竟是安的什麼心思,恐怕……也只有你自己清楚!”

豎牛一聽,急忙是躬身向越王勾踐是解釋道:

“大王休要聽此人饒舌!在下乃是為田乞所逐,豎牛乃是走投無路,這才前來越國投奔大王的!豎牛之心天地可鑑吶!大王!”

越王勾踐一聽,卻是面無表情,也不搭理豎牛,只盯著李然是繼續問道:

“那……先生以為應當如何?”

李然上前拱手一禮,並道:

“君者,治之門也!士民者,君之根也。開門固根,莫如正身!正身之道,謹左右。左右者,君之所以盛衰者也!”

“大王欲擇其賢,唯有明選左右而已!昔太公九聲而足磻溪之餓人也,西伯任之而王;管仲,魯之亡囚,有貪分之毀,齊桓得之而霸。故傳曰:‘失士者亡,得士者昌’!”

“而如今,李然觀大王左右,卻唯有一人,是可替大王守土安民!”

越王勾踐不禁問道:

“哦?不知先生所謂……乃是何人?”

李然隨即頗為斬釘截鐵,並朗聲言道:

“文種,文子禽!”

這時,大殿之上所有人都不由齊刷刷的看向了文種。

而文種聽得此言,亦是不禁一陣啞然失色。

畢竟他與李然是素昧平生,他雖確實是有志於輔佐越王,但奈何自先王允常薨世之後,如今的越王勾踐卻是對他不冷不熱的。

而李然竟是直接提議由他來替越王主持越國內外大局,這確是令他出於意料之外。

“我……文種何德何能……”

李然則亦是側過了身,是與文種言道:

“子禽不必過謙……能興越敗吳的,非子禽莫屬!子禽遠以見外,更兼有‘愛民’之心,越國若得文子禽主持,必得復振!”

李然與文種言罷,又轉而面向越王勾踐:

“大王既是要李然替大王出謀劃策,那舉薦文子禽,便是在下所獻之策!”

越王勾踐聽得李然如此說,不禁是有些感到詫異。

因為他也確是沒想到,李然在這種情況之下,居然還會先給他舉薦文種。

生性多疑的越王勾踐,不禁是陷入了一陣沉思,過得許久他這才點頭道:

“文子禽!”

文種聽命,直接是一個稽首:

“臣在!”

隨即越王勾踐又是與他沉聲問道:

“孤若當真是聽從子明先生之言,是將越國交託於你手,你又將以何計取吳?”

文種聽越王如此問,他只略作盤算過後,便是對答道:

“大王若欲報怨復仇,破吳滅敵,種有九術!”

越王勾踐一個拂手,示意其起身說話,並不禁問道:

“哦?何為‘九術’?”

文種起身,繼續答道:

“九術者,湯文得之以王,桓穆得之以霸。其攻城取邑,易於脫屣。願大王覽之。一曰尊天事鬼以求其福;二曰重財幣以遺其君,多貨賄以喜其臣;三曰貴糴粟槁以虛其國,利所欲以疲其民;四曰遺美女以惑其心而亂其謀;五曰遺之巧工良材,使之起宮室以盡其財;六曰遺之諛臣,使之易伐;七曰強其諫臣,使之自殺;八曰君王國富而備利器;九曰利甲兵以承其弊。凡此九術,君王閉口無傳,守之以神,取天下不難,而況於吳乎?“

越王勾踐聽得文種所言九術,不禁默默的點了點頭。

“善!難怪先王在世之時對文子禽多有讚許,今日孤才知文種乃是真大才也!所謂‘九術’確是不錯!”

越王勾踐在認可了文種之後,隨即又看向了李然:

“難怪世人皆讚譽先生知人,先生初來我越國,便只一眼就替孤是覓得大才,先生之慧眼,果然不錯!”

但隨即,越王勾踐卻又是冷冷一笑,並接著嘆息一聲:

“先生能夠向孤獻策,孤不勝感激!但可惜啊……即便如此,孤卻還是不能就此放先生下山!”

李然忍氣吞聲道:

“今大王既得文子禽之大才,日後便足以成事!在下對於大王已無半分脾益,大王何必是再作強留?”

越王勾踐卻是微微一笑:

“呵呵,先生也不必多說!還請先生在這會稽山上住上幾日,孤以為,吳王夫差應該很快就會通知孫武和伍員,前來納降!到那時候,先生不隨時都可以下山了嗎?”

李然聞言,不由一驚。

很顯然,越王勾踐之所以依舊不肯放他下山,很明顯是不懷好意。

而且,如今女兒又被困在吳王夫差的大營,他現在一心只想下山救女!

雖然種種跡象都表明,他的女兒麗光就是西施!但是,身為人父的李然,卻還是心存著一絲的幻想:也許西施是另有其人,也許他還有機會救出女兒。

豎牛這時開口道:

“大王,此人斷不可留,他既知大王日後將伺機報復吳國,倘若他去到吳營,屆時恐對大王不利!”

越王勾踐卻是笑道:

“呵呵,豎牛何必說得如此危言聳聽?只要先生能留下來相助,孤又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先生,孤應該不是自作多情吧?”

越王勾踐這一言說罷,又是突然發出了一陣狂笑來。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功高蓋主被猜忌?我轉投敵營

功高蓋主被猜忌?我轉投敵營

猛吃八大碗
太宰楊川與女帝燕無垢相識於微末,楊川助燕無垢登基並穩固朝堂,然隨著楊川威望日盛,女帝對其漸生猜忌。 女帝藉由官員彈劾之際,貶黜楊川,並欲要廢除楊川修為。系統降臨,楊川自廢修為離宮,從此與女帝一刀兩斷。 而就在楊川離宮後,身邊丫鬟展露出真實身份。她,竟然是齊國女帝!
歷史 連載 2萬字
學渣被逼考科舉

學渣被逼考科舉

映在月光裡
新文《典妻開局,君臨天下!》,預收《讀書不為考科舉》,文案在下面,求收藏。 本文文案如下: 富二代學渣程子安坐等繼承家產的時候,卻穿成了七歲小屁孩。 所幸家有幾十畝良田,父親程箴是才貌雙全的舉人,吃穿不不愁。 作為獨子的程子安:“讀書是不可能讀書的,當個快樂的學渣,繼續紈絝人生。” 誰料程箴不幸出事,斷了程子安躺平之路。 眾人:“沒了程箴,就憑著愚鈍無知的程子安,程家徹底完了。” 被程箴拿著棍棒威
歷史 完結 8萬字
穿唐後,導師和我面面相覷

穿唐後,導師和我面面相覷

金玉滿庭
李長安:關於我的畢業答辯是《在導師們的指導下成為千古一帝》這回事。 李長安正跟著導師參加社群活動,眼前忽然一黑就來到了唐朝。 好訊息:是開元盛世,她還是唐玄宗的女兒 壞訊息:也快到安史之亂了,她爹討厭她到了不給她公主封號還讓她做道士的地步 壽安公主,曹野那姬所生。孕九月而育,帝惡之,詔衣羽人服。代宗以廣平王入謁,帝字呼主曰:"蟲娘,汝後可與名王在靈州請封。"——《新唐書》 她決定向
歷史 連載 1萬字
懷了劍修崽後跑路了

懷了劍修崽後跑路了

沉雲香
衛雲芷穿書了。 在書中,一位清冷劍修被狐妖反覆採補,等到七七四十九日後,秘境被開啟,清冷劍修原地黑化,把狐妖化為肉沫並且遁出秘境,成為了屠戮一城、魔焰滔天的魔尊。 衛雲芷發現自己現在就穿成了這隻狐妖,那位清冷劍修正被鎖鏈禁錮,等待她的採補。 她不敢採補劍修,更不想變成肉沫, 她努力和反派大佬搞好關係,甚至給他劇透讓他別黑化。 在小黑屋裡,他們兩人處著處著就處成了雙修關係,而雙修這事大概是爽過頭,色
歷史 連載 5萬字
季漢中興英烈傳

季漢中興英烈傳

蓋世英豪呂奉先
後人本著尊劉貶曹抑吳之宗旨,創作出各種版本之反三國小說。猶共以清朝周大荒之《反三國演義》膾炙人口。 本人每想演繹蜀漢中興之小說,卻因種種原因,半途而廢。今心血來潮,欲重新動筆,假以時日,完成《季漢中興英烈傳》。 小說雖有悖於正史,諸君請莫較真,茶餘飯後,聊博一笑
歷史 連載 0萬字
家父漢武,子不類父?

家父漢武,子不類父?

木屋城堡
細數歷代帝王,要論哪幾位雄才大略,無非便是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明太祖。 然而。這幾位站一塊,都湊不齊一個原裝的儲君。自盡的扶蘇、流放的承乾、早亡的朱標,以及,冤死的……不。 劉據已經決定,不再和這幾位做難兄難弟,他要順利接過老爹的班!方法也很簡單。 第一步,對霍去病說:“表兄,多注意健康,身體才是最大的本錢!”第二步,對衛青說:“舅舅也要注重養生之道,四十不惑才到哪兒,您還要長命百歲呢!”然後
歷史 連載 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