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鐵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時二月初十。

距王五率部從興山突出已過七天。

突出來的明軍共3600餘人,願意加入明軍的民夫也有1400餘,總人數近五千。

能在馬上衝鋒陷陣計程車卒只有1400餘人,其餘要麼不會騎,要麼只能勉強保持不落馬,因此王五將隊伍分作兩支。

一支為純騎兵,由他親自帶領。

若遇清軍阻擊,則以騎兵開道。

一支為步騎混編,也就是利用多出來的戰馬,將原本是步兵的明軍變成一支以馬代步的機動步兵。

戰馬不是衝鋒的工具,而是單純作為“交通工具”使用。

後面每到一地,再想辦法弄些騾馬出來,王五指揮的這支突圍明軍就將實現真正的全員機動。

只要不被清軍重兵封堵,在湖廣流竄半年不成問題。

有這半年時間,虎帥他們應當能夠從容突圍入陝了。

原本是準備北上襄陽再東進武昌的,只天降大雨導致通往襄陽的深渡河水暴漲,明軍無法過河,旋轉道向南取宜昌府境轉荊州方向入武昌。

若去宜昌則必經歸州。

有成功奪取興山的先例在,王五照舊讓徐霖等率“滿洲大兵”騎馬誆城。

不過這次加了個助攻。

就是那位往前線督運糧草的道臺錢文濤。

錢道臺是主動贖罪的。

王五沒對他用刑,也沒強迫他幫助明軍。

就是讓人將這位錢大人拖下去準備一刀砍了時,錢大人自個的覺悟就起來了。

感覺就跟仙俠裡奪舍描繪的差不多。

“下官糊塗,下官不是人,下官白活了半輩子”

被“奪舍”的道臺大人痛哭流涕的表示自己從前助紂為虐不配做人,但往後餘生他一定好好做個人。

為表徹底洗心革面,竟是隨手撿起地上一塊石頭,當著王五的面生生割掉了自個辮子。

王五也是頭一回碰到個文官向他主動投降,略一思索沒殺這位道臺大人,而是讓他跟徐霖他們去誆城。

眼下明軍突出來的訊息僅封鎖線附近的清軍知道,後方根本沒人知道。

等到訊息徹底傳遍湖廣,起碼也得半個月。

這段時間完全可以打個資訊差,將穆裡瑪同滿洲大兵的身份剩餘價值榨取乾淨。

另外,有錢文濤幫忙,明軍也不致跟個瞎子似的到處竄。

一般道臺是正四品,但錢文濤這個道臺卻是從三品。

相當於從前明朝布政使下面的左右參政。

屬於一省高階官員了。

級別高,知道的事情必然就多。

哪朝哪代都是如此。

效果也是出奇的好,基本上就是努大海他們用滿洲話一喊,錢道臺再穿個官服亮個相,歸州城就給開了。

明軍入城後,除將城中營兵繳械外,王五嚴令不得驚擾民間,也沒有發動城中士紳百姓參加明軍。

這麼做除了讓這支好不容易突圍出來的隊伍變得臃腫累贅外,毫無任何作用。

因為王五壓根沒有兵力佔一城、守一城。

真強迫城中百姓參加明軍,等待他們的必是清軍屠城。

只蒐集了一些騾馬物資,另叫人在城中張貼以韓王定武監國名義釋出的檄文。

甚至連歸州知州、城中駐防綠營千總等軍政官員也沒有殺害。

僅是將這些官員各自帶到小黑屋,逼他們每人各寫一份悔過書、保證書。

在城中呆了半天時間後,明軍就在王五帶領下火速向東邊的宜昌府奔去。

直到明軍走遠,歸州城中的一幫清軍文武連同士紳大戶還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被迫寫了悔過書、保證書的官員們也是面面相覷,均是不知道如何是好。

半天,回過神來的知州大人琢磨了下,還是先派人去興山給提督大人報個訊吧。

等帶兵追擊的董學禮趕到歸州城時,明軍已經出現在宜昌府城下。

這是一座大城。

依樣畫葫蘆,王五仍叫徐霖等帶著努大海等滿洲兵以及謝道臺去詐城,未想宜昌知府陸亨和參將汪記書竟沒上當!

哪怕徐霖將蓋有大將軍印的公文放在籃中讓陸亨等驗核,城門也依舊沒有洞開。

眼見不能詐開城門,徐霖等氣的在城下跳腳大罵。

如此自是暴露他們的身份。

結果,城上立時銃聲大作,嚇的徐霖趕緊帶人後撤兩三里地,將情況通報給了後面正準備入城的王五。

“這種事也不能每回都奏效,總有例外嘛。”

王五不以為意,既然宜昌城中的清軍警惕性很高,那就請靖西大將軍出馬。

當下押著穆裡瑪一眾滿州高階俘虜連同湖廣巡撫楊茂勳來到城下。

在距離清軍火銃射程之外的安全距離,王五命上百士卒同時朝城中呼吼:“大清靖西大將軍在此,爾等還不開門!”

吼聲中,擔架上的穆裡瑪被抬到了城下。

滿大海等滿洲兵充當了靖西將軍的出聲筒,要求城中馬上開門。

城上卻是沒動靜。

王五見狀,又讓將其他滿洲高階俘虜也押到城下。

仍就沒動靜。

錢道臺見狀說宜昌城內可能不認得穆裡瑪,但湖廣巡撫楊茂勳他們肯定是識得的,不如讓這位撫臺大人也到城下亮個相。

王五一聽言之有理,命人將不斷掙扎反抗的楊茂勳也給押到了城下。

這一回城上有動靜了。

可能是真認出了楊巡撫。

但讓明軍上下意外的是,宜昌知府陸亨竟在城上揚聲道:“下官奉朝廷之命守一方水土,未得朝廷之命,不敢擅啟城門!”

這是變相承認城下被明軍押來喊門的是靖西將軍穆裡瑪,但就是不開。

努大海聞言大怒:“你一漢官焉敢不顧我滿洲大將軍死活!”

話音剛落,城上那陸知府已然說道:“我大清自太祖太宗開國以來,八旗將士人人用命遂有今日江山社稷

滿洲將士向無自甘當俘之人,也從未聞有給敵寇帶路喊門的大將軍,故城下所謂靖西將軍必是爾等明賊假冒,以誆我城門,害我百姓!”

言罷,直接對城上一眾營兵下令道:“都給本官聽著,若明賊抵近,但以箭矢鳥銃相對,不管何人,殺之有賞無罪!”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