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果說最近朝中又發生了什麼大事的話,那一定是左司、審官院、吏部、三班院以庸碌為名罷黜了數十名中下級官員的事情。

但匪夷所思的是,這次事件居然十分高調地由范仲淹調查,皇城司全力配合。

范仲淹本人親自前往各職衙門,監察百官,對於懶政、惰政現象嚴懲不貸,很多官員在自己部門是一二把手,平時上班不積極,處理政務也很懶散,被范仲淹找到藉口罷黜。

這顯然是越職行為,然而御史臺竟全都默不作聲,御史中丞晏殊和權御史中丞賈昌朝這兩位御史臺的老大老二更是全程作陪,幫著范仲淹開道。

要知道這二位可都是呂黨,而范仲淹罷黜的很多官員也都是呂黨。讓他們給范仲淹站臺,這不是自己拆自己臺嗎?

於是很多官員就回過味來了。

范仲淹作為呂黨的死對頭,呂相絕不可能允許范仲淹如此胡作非為,何況范仲淹本身就是沒有罷黜官員的權力,他甚至都沒有任何一項吏部實權職務,沒有資格做這些事情。

但他卻能夠這麼做,那隻能說明一件事情——范仲淹的背後有另外一位大佬支援。

誰呢?

自然是當今皇帝。

除了那位官家以外,誰能動用皇城司,誰敢在呂相頭上動土?

但想通了這一節,京官們卻都疑惑不解起來。

前兩天范仲淹彈劾呂夷簡,被一擼到底,當時大家還以為呂夷簡聖眷正隆,怎麼短短兩天,朝廷的風向就變了呢?

這變得也太快了吧。

很快就有聰明人明白了原因……陛下表面上打壓了范仲淹,但實際上還是各打五十大板,大抵就是藉著這個由頭,削弱呂黨的實力,呂夷簡怕也是知道,乾脆順水推舟,讓晏殊和賈昌朝全力配合。

一時間紛紛在心裡嘆陛下的帝王心術真是深不可測,即便呂夷簡已經如此深得帝心,一路陪伴著陛下從患難中走來,最終還是難逃清算的命運,晚景多少有些淒涼。

不過好在雖然呂黨受了不小的打擊,但實力和根基未損。因為呂黨中高階官員大多沒有被處置,高層力量得以儲存,呂相倒也不至於因此在朝中變得孤立無援,因此這個結果對於他來說,也許不是不能接受。

只是唯一的不同就是,朝野上下原本對於呂夷簡和范仲淹之間的看法,也很快再次改變。原來巴結呂夷簡,紛紛上書彈劾范仲淹的官員,一下子又開始轉變了風向,開始上書稱讚起范仲淹。

朝廷官員,向來都是這樣沒有立場。

誰贏,他們就幫誰。

景祐三年五月三日,忙碌了一天的范仲淹坐進了轎子裡,北宋早期官員還是以騎馬或者坐馬車為主。但到中期坐轎子流行起來,因為北宋缺馬,而人力資源豐富,僱傭轎伕顯然更划算。

此刻轎子從內城梁門出去,現在還是下午,街市人來人往,寬闊的道路各類車輛進進出出,店鋪外打著傘,掛著招牌,操著東南西北各種口音的聲音,遍佈整個集市。

范仲淹坐在轎子裡閉目養神。

宋朝實行高薪養廉政策,官員的俸祿月薪非常誇張,一個普通的六七品官員,身上有揹著寄祿官、散官、勳官、貼職和差遣等好幾種官名,俸祿、津貼以及補貼加起來一月就能頂普通人家一年甚至幾年收入。

除此之外宋朝官員也基本合法做生意,手底下鋪面、田產非常多。

所以宋朝的高階貪官確實少,畢竟換算成後世,你一個月幾十萬塊的工資加上鋪面田產收益,為了五十萬塊錢的賄賂去鋌而走險,風險和犯罪成本太大,一旦貪汙被查實在不值當。

因此被查處的這些人,基本上沒有貪官。只有少數查出有濫用權力,大多數則是碌碌無為,沒有政績被罷黜。

名單也是范仲淹精心裁定。

呂黨官員何止上百?但大部分官員都是沒有實權或者職務不重要的官員,這些人存在的意義不大,自然也沒有罷黜的必要。

他裁撤的都是二十四司、三班院和御史臺等重要部門的呂黨,屬於呂黨中下層權力機構的組成。

把這些人裁減掉,對於呂黨在汴梁的中下級權力來說,是個沉重打擊。

因此這次可以說是黨爭大勝。

但范仲淹卻並沒有因這次勝利而感到沾沾自喜。

因為他明白,呂黨自始至終都不能算一個圍繞著呂夷簡形成的政黨,而應該算是呂夷簡與他們共同利益組成的同盟。

就像范仲淹與歐陽修他們的關係一樣,這些人不一定都對呂夷簡俯首聽令,可范仲淹要是想掀起改革的話,那麼他們一定會緊緊與呂夷簡抱團,抵制改革的發展。

所以僅僅只是摧毀了呂夷簡一派的一些中下級實權官員還不夠,真要想將來能夠沒有障礙地進行改革,趙駿說的那些名單上的人,一個都不能放過。

范仲淹面色堅毅,認真思索著。

改革之路。

任重而道遠啊。

......

......

“宋朝的經濟、文化確實是歷代王朝巔峰,歐陽修曾經說過:“走卒類士服,農夫躡絲履”,但它的軍事弱勢也是事實。”

“明朝的經濟文化比不上宋代,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末代皇帝崇禎至死都不願意南遷,他再無能,衝著這一點,明朝也是漢唐以來,最硬氣的王朝。”

“說句實話,我一直認為宋朝是一個可塑性極強的時代。它雖然有很多問題,但它的科技和工商業發展已經到了封建王朝的巔峰,商貿往來、文化發展、勞動力充足、生產力較高,都是可以研究的點。”

“舉個例子,就拿航海來說。宋代的航海技術可以說是世界最強,透過海洋它完全可以經略東南亞,東南亞是很適合種水稻的,一年兩熟甚至三熟都輕輕鬆鬆,吸引國內流民前往東南亞種糧食,再運回國內,不就能解決勞動力和糧食問題了嗎?”

“糧食價格低了,對地主階級造成的打擊是很大的。宋朝“田制不立、不抑兼併”使得土地經合法向地主手裡集中,促進了土地的集約化經營,催生大量剩餘勞動力。如果糧食低廉,勞動力就不願意耕地,地主的地就無人耕種了。”

“為了挽留勞動力,地主就得開出更高的薪水、更好的條件才能吸引青壯幫他們耕種。這樣進一步打壓了地主階級的利潤,底層百姓的生活也會過得更好。哪怕會有無良地主、資本家這種東西,但大勢上還是趨於穩定。”

“最頭痛的還是宋朝的開拓精神不足,我們國家雖然號稱天朝上邦,物產豐富。但實際上古代需要的貴金屬金銀銅還是很匱乏,交子的誕生就是因為經濟繁榮,錢幣數量不足,才開始出現紙幣交易。”

“不過交子也僅僅是大宗貨物以及特別有信譽的商行才能夠發行的東西,對於百姓來說,肯定是銅幣更有價值。所以要想經濟更加繁榮一些,就應該對外積極開拓,佔領更多的地方。”

“像日本就盛產銀礦,那地方我記得有個石見銀礦,在十七世紀佔了世界三分之一的白銀產量。還有很多銅礦和金礦,要是把日本佔領,大量移民,肯定會更加富裕。”

“還有印度、東南亞,明明離得近,船隻航運也發達,多移民,擴充套件海上絲綢之路,讓東南亞變成大宋後花園,經濟和農業水平,自然能更上一層樓。”

“就是軍事方面有點讓人頭痛,大宋皇帝對軍權掌握的太死,兵不知將將不知兵,想改善這個問題,恐怕非常困難。”

“也許只有從武器裝備上入手,比如說火器。宋朝不就發明了火槍的原型突火槍嗎?他們的鋼鐵產量當時也是世界第一,要是有火槍技術,靠手工打造槍支彈藥和火炮,對付遊牧民族應該能行。”

“當然了,這些我都是胡咧咧的。總歸我只是歷史系學生,又沒有生在宋朝,只能透過史書瞭解,他們的真實情況,具體發展水平,我也不是很清楚。”

“所以拉日叔您要是想聽宋朝應該怎麼強大如何發展,我就胡說八道一下,隨便講講,您就聽個樂就行。”

趙駿坐在床邊緣,一腳搭在床上,一腳踩在地上,手裡端著飯盤,口沫橫飛,侃侃而談。

今天晏殊又來問,該如何才能讓大宋發展壯大。

雖然對於這個問題很奇怪,因為他們現在在新中國,又不是在大宋,問大宋該怎麼壯大好像沒什麼意義?

但反正閒著也是閒著,就胡扯一通,管他提出來的東西靠不靠譜,扯了再說。畢竟他又不是真在宋朝,在新中國扯淡,難道還能影響到千年前的大宋不成?

晏殊就把他說的這些東西都一一記錄下來,今天趙禎他們不在,宋朝君臣也不能天天守在後花園裡,所以就很需要他來記錄向趙禎彙報情況。

說起來趙駿來大宋也有十來天了,身上的傷勢好了很多,現在也能下床走動走動,這兩天晏殊還帶著他在外面廊下溜達了一圈。

只是趙駿肯定想不到的是,他現在真的在大宋,而且因為他的出現,還讓大宋的歷史,已經出現了短暫的偏移。

景祐三年五月,呂黨中下層被沉重打擊。范仲淹雖然被降職,卻並未調離出汴梁。

甚至在范仲淹的舉薦下,又一位改革派的先鋒被調回京師。

絳州通判富弼,也就是晏殊的女婿,被任命為開封府推官,入知諫院成為了臺諫官之一,頂替的就是之前被罷黜的呂黨缺口。

很顯然。

在趙駿間接幫助下,大宋皇帝已經下定決心,對慶曆新政支援到底,目前提前開始佈局,提拔改革派官員,為將來的新政做鋪墊。

他們這些呂黨一派的老人,即便是知道會損害自己的利益,但也不得不為國家利益讓步,緘默其口。

趙駿,才來十多天,卻已經在無形之中,開始改變大宋政壇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不艾先生
【家長裡短日常文,不爭霸,溫馨向,有萌娃】李平安前世絕症纏身,飽受病痛折磨,在三十歲那年因為肺動脈高壓重度去世,攜帶著記憶投胎轉世到平行時空的古代,看著勞苦的親人終日忙碌于田間灶頭,卻依然吃不飽穿不暖,他決定發奮圖強,跟家人過上能吃飽穿暖的好日子。 (小康一詞最早見於西周,《詩經·大雅·民勞》中有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句子,這裡的 “小康”是生活比較安定的意思。)
歷史 連載 7萬字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風捲殘雲
燕回穿越到了北燕世子身上,一個舉世皆知的廢物紈絝。 原主大晉皇宮當了十五年質子,回來本可繼承世子身份。 誰知道回來就被廢了,這誰能忍啊? 整個王府嘲諷冷落,北燕百姓更是以他為恥。 被家僕們肆意辱罵,丫鬟們百般刁難。 就連路過的狗,都要對著他叫兩聲。 皇族要各番王世子當質子,這樣一來豈不是白受了十五年的苦? 孰可忍,嬸嬸忍不了啊! 忍了十五年,再忍他都成忍者神龜了。 要世子之位是吧,自己去皇宮當質子
歷史 連載 1萬字
冠絕新漢朝

冠絕新漢朝

戰袍染血
天下才氣共一石,陳止先佔八斗,再把剩下兩鬥分出去。 穿越三國時代,輔佐劉備橫掃群雄,卻在大勢已成、大漢復興在即時死了。 好在他身具百家籤筒,有百家奇物絕學作為底牌,身死近百年後再次復生。 這次面對的卻是一個陌生時代,一個劉備子孫建立的新漢朝,一個不存於原本歷史上的統一王朝。 亂世到治世,謀士到名士,這次陳止要選擇不一樣的生活。 從運籌帷幄、血雨腥風到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百家風光再起,新的畫卷就此展
歷史 連載 0萬字
相敬如冰

相敬如冰

寧寗
(婚內追妻 逼瘋清冷太子) 作為太子妃,裴芸自認做的事事妥帖,無可指摘。 然嫁入東宮的第十三年 她墜入冰湖,親眼看著自己的丈夫往另一個女子游去,突然感受到了這一生被禮數和身份桎梏的壓抑無趣 再睜眼,重回六年前 她想換個活法,想要改變 她想要避開母兄禍事,延續家族榮光,想要讓她的孩子免於夭折…… 可對於那個性子寡淡,古板無趣,連床笫之間都講究個循規蹈矩的死男人。 她不想伺候了! * 太子李長曄,為人
歷史 連載 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