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河不會開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聽聞楊廣有想法,楊堅馬上來了興趣,楊廣的想來歷來都非常的行之有效。

“什麼辦法?”

“父皇還記得之前我說的在貴族中建立學堂吧。”

“自然記得,此事是肯定要做的。”

“兒臣覺得可以在各地都建立這樣的學校,而且將這些學校組成一個聯盟,同時朝廷頒佈的資金資助政策還有王夫子這樣的大學者不定時前去講課等等優惠政策,而這個聯盟具有淘汰機制。”

楊廣看著王隆接著說:“對於這些學校的考核每年一次,以成績為標準,達不到標準的取消其名額或者降級處理。”

王隆接話:“但是晉王殿下,如此不還是一樣?並未解決最關鍵的問題?”

“不,這些學校只招收我們規定的貴族子弟,並且每家每姓每年都有名額,考核中成績優秀之人可以直接入朝為官。”

只針對貴族的學校,楊堅有些不解,這並沒有改變什麼啊,反而是強化的階級特權。

“假設聯盟學堂的名額為八座,那麼透過考核後朝廷會頒發每年的獎金,這是給學堂運營者的獎勵,這錢會很多,排名越高越多,那總有各地的願意辦,對於貴族中那些稍微不受重視的後代來說這也是他們個人仕途晉升重要的通道。”

“雖然前期定然全是貴族子弟,但是隨著考試製度的進行隨著學堂不斷的重視聯盟補貼,那麼總會想盡了辦法去尋找好苗子,不可能所有聰明的孩子都出生在貴族世家,不可能他們家族的子弟每年都可以幫他們爭取到好名次,爭取好的好的補助。”

“當他們迫於自身學堂學子能力不夠的時候,那些民間最聰明的孩子會被他們尋找出來,培養起來,幫著他們奪取好名次,奪取好的補貼,這樣的話一定程度上就由他們來幫我們篩選出平民中那些優秀的孩子送入朝來。”

楊堅詫異的看著楊廣,自覺這個兒子的想法怎麼總會如此奇怪,但是好像真的有用。

現在的隋朝任選人才的制度就是察舉製為主,各地會選出人才來,朝廷再從中選,這些選上來的人才毫無疑問都是各地勳貴的人。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

這種階級固化的已經成型了,非常的牢固,楊堅明白這種固化對他統治的不利之處,楊廣今日說的辦法,等於是將各地舉薦的人才變成各地學堂舉薦,理論上沒什麼差別,最大的差別是這個考試,分級,還有取消名額的制度,這些制度就會產生對比,對比之後有升降級。

以往的察舉制並沒有任何的處罰措施,畢竟舉薦人才不可能說大家都慧眼識珠,若是舉薦的人本事不夠就要被處罰追責,那麼如何有人舉薦?

聯盟學堂制度,其實也沒有處罰措施,只是減少了他們能夠得到了獎勵,當這個大額的獎勵,你得到過了,下次沒了,那就是一種變相的處罰,人心總是不足的。

前期因為貴族肯定選自己人,而且朝廷明令了學堂得選當地望族子弟,甚至只每家每姓還要規定名額,實際舉薦人選沒什麼變化,還能拿到朝廷獎勵的錢銀,何樂而不為。

一旦成型一年年的進行下去,總會有人打破陳規為了獲得好成績好排名好獎勵,偷偷的啟用那些聰明的寒門子弟,寒門子弟不行了,再後來就是平民中精挑細選最聰明的人才,那麼之後大家都會跟上,最終由他們自己來打破這層桎梏。

一定程度上這就是那些高階學校獎學金制度的一種變種,好的學校為了好生源就會用獎學金吸引人才。

而大隋這個制度是反著來,給你學堂高額補貼,你想拿補貼就得不斷的去找最聰明的人來就讀伱的學堂。

考試在一定程度上是很公平的,皇帝不可能一間間的學堂盯著,用考試來選擇,至少那些寒門子弟或者平民百姓中最聰明的人會有一線機會。

楊堅便問:“如果施行需要多少錢,需要多少年。”

“錢難估量,時間短則四五年,長則十年應能見成效。”

楊堅能夠預想到,雖然這個方案聽起來不錯,但是真正的施行需要的金錢或許很多,多到讓各地的望族願意花心思來做這件事情。

“父皇,對於大隋來說,錢能解決的問題都是最簡單的問題。”

楊堅明白了楊廣的意思,只要這個方案可以沒有阻礙的推行下去,多用些錢而已,這個代價可以接受。

“父皇可以召集諸位各地族老,宣告此事,有興趣的可以讓他們做起來,並且學堂聯盟可以分為多級,一級聯盟掉下去也不會說完全沒了補貼,而是變成二級聯盟補貼,這樣的話讓人更加安心。”

楊堅想了想說:“想法有一定可行性,只是你現在管著大興城的建設肯定也分不開心神來做這件事情。”

“為了顯示朝廷的重視,父皇可以成立一個教育部門,專門就管著這些學堂的評分考核,只需部門的主管人得好好選選,一定得德高望重,並且熱衷於教育,父皇,王夫子就在您面前呢,我覺得唯有他有權威做如此事情。”

楊堅本覺得這是楊廣提出來的,總得他來做,但是沒想到楊廣直接將事情推給了王隆。

“王夫子,對此事可有興趣?”

“老臣願為陛下分憂,只是剛才晉王殿下的辦法雖好老臣卻有很多地方沒有理解的,以後怕是少不了要去麻煩晉王殿下,還請晉王殿下莫要覺得老臣煩才好。”

“王夫子您客氣了,託人告知一聲,我去找您也是可以的。”

面對如此懂禮的楊廣,王隆對著他作揖行書生禮。

楊堅非常滿意此事的安排,事情只要一碰到楊廣似乎就格外的順利,總有旁人想不到的奇妙辦法。

“此時,我們再好好商議一段日子,定下細節之後就可以試試看,學堂聯盟,這聯盟叫什麼名字好呢?”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千年之計,萬年長青,父皇就叫常青藤聯盟吧。”

“好,好,不錯,主意想得到,名字起的也好。”

楊堅心情非常好,笑著看向楊廣和楊爽。

“對了今日你和衛王來找朕有何事?”

他這時候才發現楊廣出人預料的和楊爽一起來找自己,兩人之前的關係說壞不壞,但是說好也沒多好,怎麼結伴一起來找自己了。

楊爽方才聽的認真,有些欣賞的看著楊廣,此時面對皇帝的問題,他拿出了楊廣做的炒麵和蔬菜乾給楊堅從頭到尾說了一遍。

楊堅明人拿了水來自己試試看。

蔬菜乾吃的嘎嘣脆,炒麵和成團,味道還真的不錯。

吃了後感覺頗為神奇:“阿摩你是怎麼想到這樣的事情的?”

“兒臣聽了王叔說邊關之事後,兒臣現在自覺也沒幫的上忙的地方,就想起了那句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想著從糧草的方向入手,看看能不能幫上忙。”

“詢問了一下軍糧最大的問題其實就是運輸,一個前線士兵要吃飽的糧食,運輸的時候至少得照著兩倍來算,也就是說可能一半得在運輸和儲存的時候消耗掉,若是能節省運輸消耗就會省出許多的糧食,便想著做了蔬菜乾,孫真人說過人健康了力量就足,也得讓邊關將士偶爾吃點蔬菜,蔬菜乾輕便利於運輸。”

楊廣接著說:“現在的軍隊軍糧,主要是小米輔以糜餅,小米需要煮熟,這也就意味著在野外需要生火,炒麵雖然也需要水,但是可以不用煮開,行軍打仗特別是突襲中免去了生火,也就少了很多被人發現的破綻。”

楊堅聽完無比滿意的點點頭:“不錯不錯,炒麵裡面的杏仁核桃仁怎麼想的?”

“兒臣平常在吃這些東西的時候覺得這兩樣非常頂飽,就嘗試加了,雖增加成本但是效果明顯。”

其實楊廣加的真的很少,但是芝麻的香氣足,這一點點香氣可以改變許多。

“這東西挺不錯的,運輸麵粉送往邊關,在邊關先做一些出來看看將士們實際使用的效果。”

楊堅很爽快的決定這種軍糧的應用。

楊廣其實在這件事情上並沒有得到什麼實際性的好處,但是他明白自己的行為很大程度的可以提升楊爽對自己的好感度。

楊爽是個將軍,之前在和楊廣交流的時候說到邊關百姓的苦,也是如同身受,那份赤誠與熱烈他能清晰的感受到。

為邊關將士做了好事,還提升了楊爽的好感度,甚好。

“父皇,那兒臣就先告退了。”

“陛下,臣弟也先走了。”

“衛王,有空去看看太子,他最近行事多有不妥……”

話未說盡,楊爽明白楊堅的意思,便一口應下:“臣弟明白。”

兩人離開后王隆對楊堅說:“陛下,老臣覺得晉王殿下,心智成熟,謀劃遠超常人,是有勇有謀之人。”

“是啊,阿摩這孩子越來越出色了。”

王隆接著讚揚:“殿下言語有禮,頗有儒家風範。”

楊堅有些呆滯的自語:“儒家,儒家。”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