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河不會開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楊廣當天下令,因為自己重傷現在需要靜養,將所有的事務都交由於德懷負責,楊義臣則回來實際掌控軍權。

於德懷釋出的第一條命令,就是讓張向仁帶著劉匡去突厥領地交換秦瓊,並且攜帶牛羊糧食和突厥人議和。

此舉一出,果然引發了騷動,現在我軍氣勢如虹,卻要求和談,這在朝堂上或許可以理解,為了減少損失,稍微給點東西打發走突厥就好了,但是在邊關不行,在邊關的將士們看來,這就是向突厥示弱。

於此同時生在朔州的楊爽也直接回到雁門關,當天與於德懷爆發了激烈的爭吵,邊上的降臨看到楊爽都拔劍了,但是於德懷拿出楊廣給他的大司馬令牌,硬是壓下了衛王楊爽。

楊爽要見楊廣,但是於德懷以楊廣重傷不便見人為由拒絕了,最後楊爽怒意沖沖返回了朔州,帶走了自己大部分的兵力去朔州,外人看來這就是雙方直接鬧崩了。

於德懷得到了楊廣的大司馬令牌,但是楊廣沒露面,有人覺得這是楊廣的意思,也有人覺得這是於德懷自己的意思。

張向仁帶著準備好的物資,快速的前往了突厥人所在之處,剛剛抵達附近斥候的箭矢便飛射而來落在了張向仁腳前。

張向仁面無懼色:“大隋雁門關副將張向仁奉大司馬楊廣之命攜一百頭牛羊,三百石糧食前來議和。”

這番話一出口連突厥人都懵了,自己這些天淨打敗仗,怎麼隋軍還來求和了。

事情很快彙報給了沙缽略可汗,正在因為偷襲失敗而頭痛的沙缽略可汗忽然聽到了隋軍上門求和,先是驚喜,後是疑惑,陰雲密佈在臉上說:“隋軍這是想要做什麼?帶了糧食和牛羊來嗎?”

“帶了,我看的清清楚楚。”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既然說是上門議和的,還帶了誠意來,就先迎進來吧,讓劉武周也過來,雖然偷襲失敗了但是這小子計策不錯為人機警,對大隋和雁門關也熟悉的很,讓他在邊上看著。”

張向仁被請了進去,帶來計程車兵不多,都被留在了外頭,他單獨一人走過兩邊滿是突厥士兵的路前往沙缽略可汗所在的營帳。

兩旁的突厥士兵獰笑著,似乎想要嚇唬一下張向仁,但是張向仁一個身經百戰的將士,僅僅面相兇惡可嚇不住他。

走進營帳,面見沙缽略可汗,此時的張向仁發現沙缽略可汗面色有些蒼白,嘴唇乾燥,看起來臉色很不好,之前和楊爽一戰,看似平局,但是為了快速結束戰鬥,沙缽略可汗被楊爽重擊,這一下可是結結實實命中他的,雖不致命,但是也夠他養一段時間了。

“雁門關副將張向仁,見過沙缽略可汗。”

“張向仁,我聽過你的名字,我們的人和你交手過許多次,沒從你手上得過什麼騙伱,你的手上應該染了不少我族人的鮮血,今日前來是來受死的吧。”

話音剛落,身邊的將士便紛紛拔刀,似乎隨時準備將張向仁大卸八塊。

張向仁面不改色:“沙缽略可汗,我這次來是奉我們雁門關守將於將軍來議和的,帶來了禮物,還請可汗收下。”

“你們來要求和我議和?如此輕而易舉就能識破的謊言,難道妄圖想要誆騙我嗎?你們也太看不起我了。”

“不敢誆騙可汗,帶來了一百頭牛羊,三百石糧食,作為見面禮,並且帶來了劉匡作為交換的人質,以示我們的誠意。”

一聽到劉匡的名字,劉武周面色一變,之前自己千辛萬苦設計想要換回父親,沒想到現在人家直接給你送上門了。

沙缽略可汗聞言卻更加懷疑了,大隋這態度也太好了,送人送糧,事出反常必有妖,更為警惕的他示意手下計程車兵:“給他一把椅子。”

張向仁坐定後,沙缽略可汗才開始問:“你是雁門關的副將,為何現在想要和我們議和?”

“對可汗我就不隱瞞了,上次我們的晉王在夜晚遇襲之後,身中七刀,貴重皇子,身子骨不似我們這般人一樣的輕賤,受了傷便下不來地了,將雁門關軍權全權交給了於德懷於將軍,此次是於將軍安排我過來的。”

“你胡說,晉王殿……晉王分明就不信任你們兩人。”

此時邊上的劉武周發話,張向仁看了他一眼,面色鐵青,淡淡的回:“劉匡供認了所有有關人等,高懷榮戰死沙場後,晉王殿下就不再懷疑我二人,驗證了了之後反倒對我二人比旁人都更加信任。”

沙缽略可汗聞言,說:“你繼續說,為什麼要安排你過來議和。”

“之前多次戰鬥,衛王用的多是雁門關的守軍,晉王有多方懷疑,現在鬧得我們雁門關一片狼藉,衛王要軍功,晉王也要功勞,之前還大張旗鼓的要去掃蕩山賊,全然不顧雁門關眾人的死活,於將軍和我還有眾多雁門關將領商量後覺得不能打了,打完了他們拍拍屁股就走了,我們卻得繼續留在這裡生活,不能讓我們的兒郎性命去掙他們的功勞。”

張向仁之前和楊廣於德懷重新梳理了一遍要對沙缽略可汗說的話,為了取得信任自然得詆譭一番,讓議和的目的顯得合情合理。

繼續說:“晉王將大司馬令牌給了於將軍,現在於將軍全權負責雁門關之事,晉王只交代要將秦瓊帶回去,所以於將軍便想著趁此交換人質的機會,既取得晉王的信任,也向可汗你表達議和之意,希望可汗退兵,莫生戰端。”

沙缽略可汗大笑了起來:“既然如此,何不隨我裡應外合一起攻破朔州,再破雁門關,南下中原,我可賞賜你和於德懷所攻佔所有的土地,做我的臣子,榮華富貴享受不盡。”

張向仁拱手說:“可汗,我還是來議和的不是來投誠的,我們希望的是可汗退兵,而不是投誠可汗攻打我朝,如此罪行是要被後人指著脊樑骨罵的,我們可擔不起。”

沙缽略可汗忽然面露兇相,雙目瞪著張向仁,宛如一隻瞪著獵物的毒蛇。

“看來你們的誠意不足啊。”

“還請可汗見諒,我只是議和之人,若要我叛國離家,那是萬萬做不出來。”

如此說沙缽略可汗反而更加相信了一些,若是說經過之前的事情張向仁等人就叛變了,這種打了幾十年仗的人說叛變就叛變,太假了,不是投誠是議和。

“一百頭牛羊,三百石的糧食,就想要與我議和,這點東西能有什麼用?當我是出來遊玩的嗎?”

“此乃是誠意而已,現在於將軍剛剛掌權,而議和之事衛王殿下萬分反對,他覺得現在打的氣勢正弘,怎麼可能與可汗議和,將軍便與之產生了爭吵,最後於將軍拿出了晉王殿下給的大司馬令牌,這才讓我能達成此行,衛王殿下帶著自己的親衛全部移向了朔州。”

“你們的於將軍有這麼大的膽子,居然敢和衛王對抗。”

“非將軍膽子大也,大隋初定,南方陳朝隱患極大,之前就已經讓朝廷來了使者,讓衛王與晉王儘快平定此處的戰事,打勝仗最好,若短時間內不能勝,便議和,衛王自是不可能接受議和一事,晉王又多聽衛王的,現在不同了,於將軍已經令千里加急回去上報議和事項。”

“摺子去了京城,用最快的速度往返也得一些日子,於將軍和我都相信朝堂上的人只要有議和可能,就一定會有很多人選擇議和,這群人看來邊關戰事不過就是奏摺上煩人的事情,能簡單的解決就簡單的解決,只是我得帶著可汗您也想要議和的想法回去,才能推動此事。”

沙缽略可汗一揮手:“你且先在此住下吧,單獨安排一個營帳給他,將他帶來計程車兵也單獨安排,不得欺凌,等我決議。”

張向仁這就被帶了下去,沙缽略可汗召集了所有的高層將領,一起商討此事。

突厥的高層將領一聽到隋朝居然要議和,有些震驚但是忍不住就笑了起來。

“哈哈哈哈,長城以內的人總是擅長認輸和內訌,他們把他們的娘們送給我們,把他們的糧食送給我們,求著我們別打了,在朝堂上一群人還得意洋洋的覺得是和我們議和了,描繪的繪聲繪色,其實不過就是跪在地上給我們舔腳。”

沙缽略可汗卻不如他這般樂觀說:“派人去探探張向仁話裡的虛實,衛王是否真的和於德懷鬧翻了,如果他們內訌了我們倒是可以善加利用,甚至於這次有希望打過長城去。”

面對好戰的沙缽略可汗,有人提出了擔憂:“可汗,隋朝想要求和對我們來說是好處,可以得到隋朝朝貢的糧食商品。”

“目光短淺,唯有真正的打到南方去,才能一勞永逸。”

“可汗,以我對中原人的瞭解,進入中原的話,他們就會頑強抵抗,給錢給糧的話反倒可以長此以往,而且可汗,冬天了。”

“冬天?我突厥將士不比隋朝人能看得住天寒嗎?”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