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河不會開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天子守國門,兒孫死社稷!!”

這是何等的氣魄,在朝眾人一時間說不上話來,楊堅的眼中也是激動不已,甚至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稱讚楊廣的話,但是作為皇帝的他還是先按兵不動。

朝堂安靜了好一會,楊堅見無人說話了,最終才開口:“晉王,你現在是大興城督建,不能隨意外調,朕認為長孫都尉的計策更可行,引南軍北調,整個北線最好準備抗擊突厥,做長期作戰準備。”

“陛下……”

“陛下!”

“朕意已決,無須多言,大興城繼續修建,十五萬民夫,隨時做軍需後備兵力,長孫晟帶兵去突厥,按照你的方案遠交近攻,長期分裂突厥,命幽州領兵抗擊突厥,。”

“臣領旨。”

高熲等人知道了皇帝的心意,只得搖頭嘆息,大隋的兵力部署這樣完全大亂了,而且南兵北調,一旦大舉移動,換回來可得很長的時間,與突厥長期作戰,也就意味著楊堅放棄了短時間內統一中原的心思。

如此大的決定,楊堅仍舊堅定的選擇了施行。

因為他知道如果真的和親突厥,到時候就會如同長孫晟所言一般,隔一段時間突厥還是會來,當他日後真的要大軍揮師南下統一中原的時候,北方的突厥依舊會如同一根紮在背上的尖刺,時刻要了自己的命。

這次他是下了決心,就算如同長孫晟所言得近十年,也得先將突厥的問題解決。

這段時間必然會讓南陳休養生息,仗著江南土地,等他們喘過氣來也極其麻煩,而且陳文帝也是有雄才大略之人,前兩年太康北伐,雖然失敗,但是其心可見一斑。

讓楊廣敢這樣做的原因之一是因為現在陳朝的皇帝陳文帝陳頊久病在床,陳朝內部現在也亂的不行。

……

出了大殿,元孝矩與眾臣商議,痛心疾首,見到楊廣行過來,便加大了聲音:“稚子誤國啊,稚子誤國啊。”

故意高聲說給楊廣聽,雖然他的女兒也就是楊勇的元妃不受寵,但是那也是太子正妃啊,他就是太子黨的核心人物之一,自然得打壓楊廣。

長孫晟走到了楊廣的身邊,今日朝堂上素來沒什麼交情的兩人卻意見相通結成同盟。

“殿下,今日一句天子守國門,兒孫死社稷,當真佩服,大氣魄,殿下雖然年紀不大,眼界卻比那些畏首畏尾的老傢伙們要遠的多,鼠目寸光,每日只想著嫁女兒,難不成人人和他一樣?”

這話應該不能說指桑罵槐了,直接就是在家門口罵了,元孝矩今日不順氣不打一處來,楊廣倒是真的見識到了吹鬍子瞪眼是什麼場面。

“長孫都尉,不日出徵,還望多保重,聽聞長孫都尉有一子,聰慧異常,可多與我交流交流。”

“那小子啊,玩鬧的很,殿下不嫌棄就好。”

邊上的元孝矩顯然不想讓兩人如此的愉快聊天,走過來噁心人說:“長孫都尉,晉王殿下年幼,你如此好戰,逢迎好惡,將來會成為大罪人。”

長孫晟也寸步不讓:“不知元冢宰(元孝矩洛陽冢宰)如何得知,我軍必敗。”

“勝敗永遠難料,你又怎麼知會勝?”

“我軍實力強悍,兵精糧足,突厥不過蠻夷,只要拖著打,必勝。”

“荒謬,誤國誤民。”

說來說去就這兩句,楊廣也懶得和他談,走之前只留下一句:“元冢宰,我楊廣在一天,就不允許我楊家的女兒出去和親,就算是死在大殿上,我也要攔著,我楊家,丟不起這人。”

在皇城門口和長孫晟道別,楊廣就坐著馬車向家中去了。

今日還是他第一次在朝堂感受爭鋒,而且自己也參與了其中。

最大的感受倒是挺佩服楊堅的,大臣們在他的大殿上可以暢所欲言,元孝矩,長孫晟,高熲包括自己都可以說話,而且他不會因為任何人言語上有些冒犯而大發雷霆,可以聽進去大臣們的話,但是自己又很有主見,心意堅定。

做了最終決定之後也並未責怪任何據理力爭的一方。

或者也正是這樣的楊堅才能做到重新統一中原吧。

回到家,李靖聽聞了今日的事情,急切的說:“殿下,您衝動了呀,怎麼能在朝堂上請旨領兵,您從未帶過兵,又無親信,行軍打仗本就風險極大。”

“放心,父皇也沒同意我去。”

“太沖動了殿下。”李靖比楊廣自己還要急,但是馬上又說:“但是殿下的說法沒錯,和親這些辦法終究只是緩兵之計,而且是下下之策,殿下的話沒錯,只是殿下下次不可如此衝動。”

“知道了,知道了,你一個小孩子怎麼跟老大爺一樣。”

“殿下,我也是為了你好。”

楊廣問:“李靖,你覺得我們打突厥能贏嗎?”

“我覺得長孫都尉的計策很好,雖然短時間內或許難見成效,但是這分化之策極好,對比我們與突厥這些遊牧民族的優劣勢,我朝最大的優勢應該就是後續補給能力,突厥與我們打不了拖延時間的戰鬥,他們民族的特性決定了他們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包含契丹,和高句麗其實也大差不差,我軍最大的優勢依舊是補給能力,雖然消耗巨大,但是我軍能打長期戰爭,他們打不了。”

這就是未來軍神的戰爭直覺。

“李靖讓你來打的話你會怎麼打?”

“我沒打過仗,但是我覺得,正兵在前,奇兵為輔,攻守因情而定,隋朝的大軍,與突厥正面交鋒,我軍有城牆長城的情況下可立於不敗之地,但是也不用過分求勝,所以是正軍在前,再以小股奇兵數次突襲滋擾,而且我大軍應該攻守快速轉換,視敵情而定,攻是守之機,守是攻之策,同歸科勝而已。”

“小股的奇兵如果突襲遇到敵軍被殲滅如何?”

“奇兵不為求勝,而為滋擾罷了,殿下讓我看兵書,我問師傅要了不少,其中就有記載於突厥人之前戰鬥的,我發現突厥人其實不懂戰術。”

“何以如此說?”

“縱觀北方遊牧民族侵擾中原,無外乎騎兵突然殺到,打的措手不及,也少有攻城之戰,搶了便跑,而我們北方的邊境線極長,總能被他們找到缺口,靠著騎兵兇悍衝殺為主,而且他們沒有我們這樣的文字,自然難以成書流傳,戰鬥的經驗多靠口口相傳,除了少數天賦異稟之人,其實多是不懂戰術,我們不必將之想複雜了。”

“穩紮穩打,不急不慢,緩步推進,不要陷入到敵人的節奏中,我軍應可勝之。”

楊廣吃驚,李靖將來打的也都是這樣的仗,正中用奇,穩中求變,雖然人們津津樂道的是李靖三千兵馬奇襲突厥皇庭這樣的事情,但是這種奇謀是在李靖用正面交戰中吸引了絕大多數注意力才得到的,純靠奇謀,那不是李靖。

所以說李靖打仗看似奇謀頻繁出,但是其實都是穩紮穩打的滅國之戰。

李靖繼續說:“其實我還有一個想法,效仿漢朝霍去病,以千騎遊騎兵,長期遊擊突厥,如同突厥滋擾我們一樣。”

我擦,游擊戰。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北齊不被騎

北齊不被騎

花鴉
齊很倒黴,一度有希望終結亂世,卻接連碰上神金皇帝,最終成為北周的墊腳石。 北齊也很幸運,天保九年,被打懵的高殷重新睜開了眼。文宣帝高洋是他的親爹,等這位人骨做琵琶、嗜酒濫殺的 “英雄天子”死去,他的好弟弟們就會奪走高殷的帝位,強納他的母親李祖娥。 “從前寬厚溫裕的高殷已經死了,現在站在你面前的是,是英雄天子的繼承人!”高殷絕不會讓皇叔騎在娘身上,更不會讓北周騎在大齊頭上!
歷史 連載 3萬字
替身皇子?滿朝文武求我登基稱帝

替身皇子?滿朝文武求我登基稱帝

秋水似火
前世蘇洛穿越古代,成了三皇子李盛坤的替身! 卻不想三皇子被揭發蓄養私兵,意圖謀反! 天子震怒,要將三皇子打入大牢,而作為替身的蘇洛被迫進了大牢,遭受嚴刑毒打,生不如死。 好不容易熬到三皇子登基,本以為等待自己的是幸福生活,結果三皇子卻以他這種人不配長得像他為由,將其千刀萬剮,凌遲處死。 再度醒來時,蘇洛重生到了為三皇子頂罪的那一天。 看著耀武揚威的皇子府管事,蘇洛決定不再容忍,我命由我不由天! 當
歷史 連載 1萬字
被獻上的美人

被獻上的美人

降噪丸子頭
【先婚後愛·體型差·微萬人迷向】 沒落士族貴女 x 野心勃勃梟雄 預收《首輔的白月光亡妻回來了》,文案在最下~ - 雄州城破,她的父兄為保一城百姓性命,將她作為投誠的禮物。 蕭持用那柄陪他多年的刀挑開了氈毯一角。 氈毯下,是光豔灼灼的美人。 父兄的聲音十分平靜:“但請君侯,收下小女。” 刀鋒上映出她眼角墜著的一滴淚。 蕭持沉著臉將氈毯重又蓋上。 “可。” - 翁綠萼就這樣被送進了平洲的君侯府。 剛
歷史 連載 4萬字
都打到長安了,你管這叫小兵?

都打到長安了,你管這叫小兵?

櫻煌
穿越架空歷史,成為在沙洲的一名府兵。 本來想本本分分的生活,奈何親族吃絕戶。 親族想讓他死。 流氓紈絝想讓他死。 南邊的吐蕃賊也對他恨之入骨。 天下英雄亦是如此。 趙莽很慌,但卻不完全慌。 既然都不想讓他好好活,那就掀桌子別幹了。 以小兵起步,以沙洲為根基,一路橫衝直撞,從沙洲到蘭州,從地方到朝堂,從邊關到嶺南,留下赫赫威名。 當所有人反應過來時,發現他追隨者名將如雲,手握百萬雄師,自立為王。
歷史 連載 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