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河不會開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軍大捷的訊息很快的傳回了長安城。

“邊軍捷報,太子殿下率軍奪回臨洮城,河間王率軍攔截突厥軍隊,共計斬殺突厥騎兵兩千餘人,突厥潛逃回草原。”

楊堅得到這個訊息不禁興奮的哈哈大笑起來,站起身來面對著滿朝文武宣佈:“此戰勝的好,大隋從不畏戰,明日就是搬遷大興城之時,今日有此訊息,倍感振奮人心,等河間王和太子回朝,要好好賞賜。”

“陛下洪福。”

“大隋洪福。”

……

……

大興城內,楊廣騎著馬走過寬闊的朱雀大道,現在在彩排明日皇帝皇后移居大興城的慶典,屆時滿朝文武都會到場,所以容不得任何的差錯,包括擺放的最新的煙花爆竹,容不得一點點的差池。

楊廣的身邊跟著楊麗華,今日的楊麗華英姿颯爽的騎著白馬隨著楊廣一起過長街。

“長姐,你的院子也已經建好了,明日隨著父皇母后一起移居大興城吧。”

楊麗華微微笑著回答:“一個坊兩間院子,極為寬闊,你我住在一個坊區,不帶夢嵐先來看看?”

“萬事得照著規矩來。”

“你啊,太謹慎了。”

“謹慎些沒什麼壞處。”

楊麗華點點頭,楊廣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將皇城建成,確實不容易,而且也正如楊廣自己所說,除了民夫和皇城的支出,楊廣幾乎沒用大隋國庫什麼錢,反而因為賣房,現在大興城的賬上還有不少的盈餘。

皇城的支出是省不了的,這畢竟是皇帝住的地方。

“伱此次事情做的好,相信父皇對你的賞賜少不了的吧。”

“要啥賞賜。”

“少給我來虛的,該要就得要,太子這次在邊關打了勝仗,回來後肯定也有賞賜,你為什麼不能要。”

楊廣認真的說:“父皇母后給什麼我就要什麼唄,自己開口反而可能要少了。”

“你小子還是真滑溜,趕緊準備吧,明日的盛會可不能出差錯。”

……

……

絳幘雞人報曉時,金烏東起漫雲紅。

伴隨著旭日東昇,在空曠且威嚴的大興城中響起了鼓聲,那鼓聲沉悶悠遠,聲音響起便如大興城有了人氣,薄霧層層消散,光散落在皇城。

輝映巍峨,光耀萬物,龍駒鳳輦進皇城。

那本應寬敞無人的大興城,隨著太陽昇起,可以見到朱雀大街的兩旁都站滿了人,尋常不讓人進來的大興城,今日擠滿的從長安城來看熱鬧的百姓,群臣分列在朱雀大街的兩旁。

皇城之內,街巷籌備俱全,巍巍壯觀;市井之間,歡歌笑語,聲傳極遠,淳樸百姓,扶老攜幼,皆盼望瞻仰聖駕,滿懷敬畏之心。

朱雀大街上,龍駒鳳輦之後是一堆的和尚道士,不管信什麼,今日跟在後頭拄節招福,祈求萬靈保佑,以天地祥瑞為證。

在其後是精裝緹騎,威風凜凜的騎兵,高舉大隋軍旗迎風烈烈招展。

隨著馬蹄聲行過,道左右兩邊的爆竹聲響起。

宛如驚雷的爆竹在半空中炸響,引得陣陣的歡呼之聲。

行列緩行其間,皇帝耳邊細語如繁弦之樂,轉瞬即逝,二聖端坐其中,滿意的看著列隊歡迎他們的百姓。

獨孤皇后分外的雍容端莊,淺淺的笑著:“陛下,這朱雀大道太寬了,都瞧不清楚人像了。”

楊堅心情甚好,豪邁一笑:“之前阿摩說要用水泥來鋪路,一開始朕還擔心,沒曾想如此的平整舒適。”

“陛下此次可得好好的賞賜阿摩,大興城能建成這樣,阿摩自當是首功。”

“那是自然的。”

在聲聲炸響中,皇城已經到了眼前,此時皇城上鐘聲響起,樂聲響起,皇帝欣然起立,遠處鐘樓鼓閣,幻化成千萬個音符交響,華麗金碧輝映之間,皇城彷彿歡聲笑語,如入瑤池仙境,皇帝微眯雙眼,目睹狂歡喜慶,滿懷高興。

皇城門開,皇帝和皇后入宮來。

皇城的方案是楊堅自己點頭的,其規模是現長安城的兩倍左右,從正門入要抵達商議朝政的大殿可還得走上好一段路,楊堅興致勃勃的下了馬車也不坐轎子,徒步而行。

當他行過長階來到了大殿前,自上而下俯視著下方的群臣,群臣心有所感跪地行禮山呼萬歲。

楊堅輕聲自語:“這是朕的大隋,這是朕的江山,這是朕的天下。”

雄偉的抱負在胸中,輕聲吐出便如驚雷。

而後楊堅聲如洪鐘,對著下方的眾臣說:“朕,今日移大興城,往後朝會皆在此大興宮,大興二字諸位皆知,乃朕要天下大興之意,自今日起,天下當大興。”

眾臣山呼:“天下,大興!”

“如帝堯老,命舜攝行天子之政,以觀天命,朕感應天命,受北周皇帝禪讓登基,朕以天子之名代天行政,照拂萬邦,昭告天下,今日大赦,凡非萬惡之徒皆得赦免。”

“陛下隆恩。”

在殿前的祭天儀式開始,結束後眾臣進入了大興殿進行第一次的朝會。

楊堅端坐龍椅之上心情萬分開懷,今日的早朝也不會有人報什麼不好的訊息。

“恭賀陛下,大興城雄偉萬分,晉王殿下為陛下督建大興城日夜操勞,微臣斗膽為晉王殿下請賞。”

“自是要賞的,但是晉王你的賞賜要稍等等。”

“兒臣多謝父皇。”

“陛下,太子殿下與河間王此次驅逐突厥軍隊,居功至偉,臣為太子殿下與河間王請賞賜。”

臣子們彙報上來都是喜事,楊堅樂呵呵的應了下來。

“河間王楊弘抗擊突厥有功,截殺突厥騎兵兩千餘,揚我國威,封上柱國任寧州總管。”

“太子楊勇抗擊突厥有功,奪回臨洮城,驅逐突厥,加封御正上大夫,總管前北齊之地。”

關於楊勇的賞賜賞賜下來了,總管北齊之地,這賞賜也太好了一點吧,皇帝必然不可能在大殿上臨時起意,而是早就準備好了這個賞賜。

總管北齊之地,河北,山東,江蘇這些地方加起來就差不多當年北齊的地盤,真論起來那都是富碩肥沃之地,而且就面積來算,相當於是將一半的大隋國土交給他來管理。

這大勝仗的獎勵也實在太大了吧。

楊廣難免微微皺眉,皇帝這賞賜對於楊勇來說過分的豐厚,但是轉而也想明白這或許就是皇帝對楊勇最後的考驗了。

之前雲蘿摔子的事情,已經讓皇后對於太子徹底的失望,但是作為皇帝不可能因為內帷的事情廢了太子,這次太子又展現出在戰場上戰鬥的勇武,楊堅現在讓他總管北齊之地,或許就是額外的封賞,看看他到底有沒有能力。

但是楊廣怎麼想都覺得太冒險了,總管北齊之地,也就意味著楊勇他連造反的本錢都有了。

不管怎麼想,楊廣總覺得這個賞賜過於豐厚了,滿朝文武有同樣想法的也不在少數,只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無人敢站出來的反對,畢竟太子剛立了功,而且今天這樣的日子沒人會蠢到讓皇帝不高興。

楊堅繼續說:“朕今日還打算宣佈一件大事。”

“多年來我們受到北方突厥之害,北方百姓民不聊生,雖然現在我們打贏了一些戰爭,但是歷來只有突厥攻打我們,戰事多發生在我們的土地上,受災的也只能是我們的無辜百姓,朕深感痛心,如此下去不是辦法。”

皇帝這一番前奏的話讓群臣深感不妙。

果不其然,楊堅高聲宣佈:“朕宣佈,從今日了大隋對突厥的態度變了,我們不再是被動防守的一方,而是從今日開始我們大隋要反攻突厥,要打到草原上去,要讓突厥人也嚐嚐被人攻打,被人屠戮的滋味,從今日起大隋對突厥轉為全面進攻狀態,我軍前線陣地允許全面出擊。”

楊堅的話頓時讓群臣炸開了鍋,這意味著大隋現在開始就進入了與突厥全面作戰的狀態。

在幾百年前,在大漢朝的時候華夏子民打的突厥人叫爹喊娘,但是自打司馬家建立晉朝之後,對北方的戰線基本上沒佔到過便宜,和親為主,現在楊堅的態度變了。

今日本來不想讓衝撞皇帝的臣子們,此時也忍不住了:“陛下,萬萬不可啊,突厥人所在的草原廣闊,大範圍的作戰,我軍恐怕難以深入,就算是深入了取得的戰果可能還不如消耗來的嚴重,空耗國力,還請陛下三思。”

“是啊,陛下,現在大隋剛打了勝仗,局勢大好,但是南方有南陳虎視眈眈,我軍若與突厥全面開戰,南陳小兒必定偷襲。”

“此事無需商議,朕公佈此事並非商議,而僅僅是告知你們而已,這是朕的國策。”

國策二字一出,眾臣馬上就噤聲了,這代表了皇帝的底線。

楊堅再次看向了楊廣大聲說:“晉王。”

“兒臣在。”

“從今日起,冊封你為大隋大司馬,掌大隋規劃策略兼輔佐軍隊部署,只需向朕一人彙報。”

一時間方才安靜下來的朝堂,再次沸騰。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抗戰從團長開始

抗戰從團長開始

蘇格拉沒有愛
主角寸雲生,穿越成為川軍的一名團長,為了重振川軍的威名,毅然決然重建川軍團。 之後屢立戰功,帶著炮灰團打出赫赫威名。
歷史 連載 5萬字
穿成土匪搞基建

穿成土匪搞基建

妄別管
[入V公告:本文將於30號,週二入V,到時會掉落萬字長更] ——主攻,哥兒文,有生子,架空朝代,微群像 傳說祁州有個黑熊嶺,嶺上有個黑熊寨,寨裡有個黑熊大王 大王十七八,正意氣風發,愛搶行路郎,喜好美嬌娘,手下土匪百十個,個個殺人如麻。 上打朝廷命官,下拿行商走販,威風凜凜,為禍一方。 聞此流言,社會主義青年周肆一腳踹翻桌子,並點了個踩。 天曉得他睜眼發現投胎到古代以為自己可以做個風流紈絝,哪知轉
歷史 完結 1萬字
我,無雙毒士,群臣罵我太無恥

我,無雙毒士,群臣罵我太無恥

白聰靈
蕭至一計,必是毒計。 皇帝大呼:好毒的計。 群臣大罵:有傷天和。 北蠻起誓:必殺此子。 瀛洲倭奴:主子威武。 一條條毒計,讓天下安寧。 一條條毒計,讓百邦來賀。
歷史 連載 3萬字
江山執刀記

江山執刀記

道無行
說一段故事,講一段人生。有兄弟情義,也有情情愛愛。無敵太寂寞,朝陽照我行!
歷史 連載 89萬字
我那短命的反派夫君

我那短命的反派夫君

秦皇
豪門繼承人穆婉過勞猝死後想開了,她這輩子就是吃喝玩樂,享受生活。 什麼工作專案,爾虞我詐,都去他孃的! 然後就因為不學無術,窮奢極侈被退了婚, 穆婉:…… 緊接著又一道懿旨將她指婚給了功高蓋主的鎮北侯——意在羞辱對方。 穆婉:??? 重生的繼母妹妹跑來幸災樂禍:鎮北侯不僅心有所屬,還心狠手辣,冷血嗜殺,為了扶持外甥上位,搞死了太后和傀儡皇帝后卻死在戰場上,大姐姐你怕是要早早守寡。 穆婉聽到的:¥%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天子

紅樓天子

挽鋮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忠武親王皇三子慶柏,天縱奇材,聖祖皇考於諸孫之中,最為鍾愛,撫養宮中,恩逾常格,其勵精圖治,文治武功,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釋服。佈告中外,鹹使聞知。”
歷史 連載 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