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兩個錦衣衛聽到這個問話,亦是紛紛扭頭望向孫交,同樣想知道孫交背後站著的是哪一位朝廷大佬。

雖然現在朝廷已經沒有哪一位高官敢於公然跳出來反對皇帝,但文官曆來陰險,卻不知是哪位大佬在背後使絆子。

殺吧,通通殺乾淨,這幫偽君子本就應該通通下地獄。

“本官是提拔了他們不假,但這又能說明什麼?哪個文選司官員不關照一下自己人?至於他們做了什麼,因何要行刺劉忠和汪直,本官概不知情!”孫交聽到這個問題,當即默默地閉起眼睛以示不肯招供道。

牟斌看到孫交果然不願意吐露實情,便皮笑肉不笑地道:“不知情嗎?你可能還不知道一件事!”

“什麼事?”孫交心裡隱隱感到一絲不安,便重新睜開眼睛地詢問道。

牟斌眯起眼睛望著孫交,顯得一字一句地道:“我在用刑方面是一等一的高手,這天下還沒有我撬不開的嘴!”

說到最後一個字,故意咬得特別重,無形中給孫交施加更重的心理壓力。

“牟斌,你是想要迫害忠良,不怕史筆如鐵嗎?”孫交深知北鎮撫司刑具的可怕,當即便憤怒地質問道。

你是忠良?呵呵……伱是忠良!

一個充滿鄙夷的笑聲在牢房的通道中響起,而牟斌對這位厚顏無恥的文官不再廢話,當即讓手下將人押上,朝著那個充滿十八般刑具的審訊室大步走去。

至於史筆如鐵,他知道這些文官確確實實掌握著黑白顛倒的能力,但更相信後世人終究能夠看穿虛妄直擊史實。

即便孫交等文人再如此抹黑成化昏庸,而今聖上殘暴,但時代的興衰會說明一切,而今他要做的便是助陛下撬開孫交這張嘴。

七月中旬,棉花朵朵開。

銀光點染兆年豐,萬頃星搖似雪融。

素裹群芳誰兌暖,輕身入被蔽時空。

……

在大明朝堂仍舊暗流湧動、明爭暗鬥的時候,京畿之地已經迎來了豐收時節。

由於今年北直隸春夏並沒有蝗災,而棉花又是耐乾旱的農作物,致使京畿種植棉花的人家的產量喜人。

雖然絕大多數的武勳都拒絕朱祐樘種植棉花的召號,但很多底層百姓其實還是挺聽話的,故而配合順天府衙種植棉花的號召。

其實早在明初之時,太祖朱元璋便已經注意到棉花的價值,所以十分重視棉花的種植,更是頒佈了政令。

當時朝廷下令:凡百姓在田五畝至十畝要栽桑、麻、棉花各半畝,十畝以上加倍。

據史料記載:洪武二十年,河南彰德、衛輝、廣平等七府棉布產量高達一千一百八十萬三千餘斤。

永樂十七年,朝廷共徵收棉布一百二十萬六千八百八十七匹,絲棉二十四萬六千五十七斤,棉花絨五十八萬三千三百二十四斤。

棉花早已經成為大明重要的經濟作物,亦是華夏百姓能扛過一場場寒冬的有力保障。

很多人都知道大明跟西部少數民族的茶馬司,但由棉花織成的棉布同樣受到他們的歡迎,所以大明亦會採用棉布跟少數民族換馬匹。

事實上,大明跟其他國家或大大小小部落的貿易中,棉布一直都是硬通貨。

趙老四是北直隸普通百姓,世世代代在這裡務農為生。

由於他為人安分守己,從來都是有一文錢便花一文錢,沒有錢便老老實實挖野草熬日子,倒是守住了祖上傳下來的二十畝田。

在今年春耕之時,他響應順天府衙的號召,亦是領取了一些不要錢的棉花種子,用其中的兩畝田種了棉花。

到了收成的時節,他的兩畝田跟其他人的棉花地一般,亦是迎來了一場豐收。

他帶領兩個兒子和兩個兒媳一起到地裡採摘棉花,摘棉花似乎是一件頗有意思的事情,結果自己的孫子和孫女都主動跑來幫助。

面對這種潔白如雪的棉花,一家人始終有種豐收的喜悅。

由於人工採摘,故而他們能很好避開雜枝和雜枝,使得采摘回來的棉花很乾淨。只需要經過一日暴曬,然後經過去籽和雜質的處理,便得到了可以出售的棉花。

經過稱量,此次兩畝棉花地竟然足足有六百斤。若是加工成六斤重一張的棉被,單是此次的收成,便可以變成一百張棉被。

只是在此之前,他需要通知糧長和宛平縣衙戶部書吏,由他們前來徵稅。

生在大明,不管自己的二十畝地用來種植什麼農作物,他都要以“三十稅一”的標準進行納稅,現在棉花自然同樣如此。

不過今年的情況比較特殊,朝廷對棉花推出優惠稅收政策。

若自家所種植的棉花豐收,即可按戶部所擬定每畝六斤的優惠稅收進行繳稅,即直接繳納十二斤棉花即可。

若是出現特殊情況導致自家的棉花地出現欠收,則可選擇按傳統“三十稅一”的方式向宛平縣進行繳稅。

趙老四算了一下,若按戶部的標準只用向朝廷繳納十二斤棉花,若按傳統的方式則要繳納二十斤棉花。

趙老四知道太祖時期所擬定的三十稅一的政策已經很厚道,便決定不佔朝廷這點便宜,當即以傳統的方式繳納了二十斤棉花。

在繳了稅後,自家剩下五百八十斤棉花。

只是棉花並不能當飯吃,而一家大大小小有著十張嘴,故而棉花需要換成銀子,購買柴米油鹽醋來保障自家日常的生活用支。

趙老四將大兒子打發到京城尋棉花二販子賣棉花,便扛起鋤頭準備前去棉花田做最後的收尾清理工作。

“快跑!順天府尹帶著幾名衙差來到村口,指名道姓要找你!”

“順天府尹因何要找我,我又為什麼要跑?”

“你忘記咱們年少的時候偷看劉寡婦洗澡的事情了嗎?那腿,那臀,還有那前胸多白……”

……

趙老四不由得想起了四十年前,那身子是真的很白,至今都無法忘懷,彷彿那是一場刻到骨子裡的夢。

想到自己大半輩子的清名不保,他當即便跟朱老六準備朝著村子的另一面逃竄,但突然間意識到不對。

這個老貨好吃懶做已經淪為佃戶,他是到哪裡都一個樣,但自己那二十畝田還長在地裡,難道還能帶走不成?

“你就是趙老四?”宋澄騎著馬前來,對跪在地上的趙老四確認身份地道。

隨行的宛平戶房書吏打量了一眼趙老六,看到趙老四緊張得說不出話,當即便保證道:“府尹大人,他就是趙老四!”

趙老四生活在這片土地已經幾十年,雖然有幸遠遠看到宛平的縣尊大人,但卻根本沒有見過府尹大人,更別說是府尹大人跟自己說話了。

此刻他跪在地上,腦袋一直都是嗡嗡。

趙老四知道自己偷看劉寡婦洗澡的事情瞞不住了,當即便求饒地道:“草民知錯,請府尹大人打草民的板子!”

“這倒不算什麼大錯!只是新朝之所以推行優惠稅收政策,便是要恩惠於民,今後若遇豐收之年,汝按戶部定額上繳即可。你此番能主動以二十斤棉花上繳,足以證明汝乃大明良善之民,陛下聖心甚悅。此次差額便不予退還,這是一張由戶部新發的弘治布票,亦算是朝廷對你這種良善之民的一份恩賞。因皇家織布廠的第一批棉布要跟外夷貿易,所以此票要到八月方能奏效,屆時你或遣人持票到皇家布行,便可換得任意一匹棉布!”宋澄遞給隨行的吏員遞了一個眼色,便認真地交代道。

此次下鄉,他的心情其實很不錯。

歷來朝廷都想著從百姓身上盤剝更多,甚至千方百計巧立名義對百姓加派加徵,唯有新朝還會擔心百姓吃虧,竟然另外發行弘治布票進行補貼。

這確確實實是一項善政,像趙老四這種明知道按優惠稅收政策繳納便可少繳八斤棉花,卻還是堅持按三十稅一繳稅,確實不該是吃虧的一方。

啊?恩賞?

趙老四頓時是愣住了,顯得難以置信地接下送過來的布票。

這一張布票一看便知道不是凡品,長得很像大明寶鈔不說,紙張的質量出奇的好,上面有著清晰的“一匹棉布”字樣。

宋澄看到事情已經辦妥,便翻身上馬,打算前往前面的村子繼續恩賞布票,那個村子同樣出現兩戶老實巴交的村民沒有選擇“佔朝廷的便宜”。

不得不說,華夏的百姓其實是十分樸實的,有著這般良善的百姓為基,大明王朝焉有不開創盛世之理?

趙老四坐在自家門口的石頭上,看著消失在拐角處的隊伍,發現一切變得如此的不真實。

“咱們府尹大人竟然能親自下到咱們村子,真的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好官啊!”看到府尹大人離開,趙老四的妻子張氏這才走出來感慨地道。

趙老四瞥了自己妻子一眼,當即板起臉道:“你一個婦人懂什麼?府尹大人是好官不假,但咱們其實是遇上了一位好皇帝!”

“爹,這跟皇帝有什麼關係?”二兒子聽到這話,頓時顯得不解地道。

趙老四瞪了自己二兒子一眼,便進行說教道:“宋府尹這麼年輕、資歷這麼淺就能當順天府尹,聽說宋府尹也是貧苦人家出身,你當真以為憑宋府尹自己能坐上順天府尹的位置?剛剛宋府尹亦是說了,這張布票是戶部印發,是由皇帝恩賞咱們家的,這都是新朝的善政,咱們要感激陛下。”

終究是活了大半輩子,他卻清楚是誰在主導這一切。

“當家的,這張布票真能換來一匹棉布嗎?”張氏要過那一張布票進行端詳,卻是表示懷疑地道。

一直不吭聲的大媳婦脆聲地道:“孃親,我前幾日回孃家在弟媳的手裡見到過這種布票,皇家織布廠的職工每個月派發月錢,她們亦可以選擇布票,布票是按出廠價折色,所以我弟媳便選了兩張!皇家織布廠和皇家布行是一家,這布票肯定是能換的!”

“要真是這樣,咱們到時去換回棉布,我要給我兩個孫子做新衣裳!”張氏的眼睛頓時一亮,連忙將布票收下道。

正是這時,大兒子趙武匆匆趕回來,只是並沒有理會呆在門口的所有人,甚至招呼都沒打一個,便直接跑進廚房。

所幸他並不是尋菜刀,而是舀了一瓢水站在門口喝了起來,而後眉開眼笑地彙報道:“爹,剛剛我已經打聽清楚了,今年棉花的行情特別好。我剛進城門口,得知咱們家有六百斤棉花,一幫棉花販子就將我團團圍住。價錢已經談妥了,他們明日午時會到咱們村子這邊,按以前兩倍的收購價拉走咱們五百八十斤棉花,一共是十兩銀子,已經強塞給我一兩定金了!”

“菩薩保佑!今年棉花有這麼好的行情,咱們趙家總算要過好日子了!”張氏看到今日是喜事連連,當即朝著觀音廟的方向感激道。

趙老四接過那一兩訂金,亦像是做了一場夢般。

以前辛辛苦苦一整年,雖然到豐收時期亦能有幾個錢,但那是要熬到下一季收成的銀子,故而一個銅板都要掰成兩半來花。

只是現在新朝不僅不再巧立名言誆去更多的棉花,而且還給了優惠稅收政策,今年棉花的收購價還能這麼高,致使手頭一下子就變得寬鬆起來了。

雖然朝廷最新政策是隻允許他拿出一半田畝來種植棉花等經濟作物,但只要棉花的行情維持住,今後的日子必定會過得越來越好。

趙老四抬頭看著自己已經破爛的茅屋,當即做出決定道:“咱們家繼續好好種棉花,爭取三年後蓋上新房!”

張氏等人聞言,頓時覺得自家的日子終於是有了盼頭。

“爹,我從城中買回了一些孜然和胡椒,聽說烤魚加一點孜然和胡椒特別好吃,連京城的達官貴人都在吃,據傳皇帝都在吃!我現在就到池塘摸兩條魚,今晚咱們家也烤魚吃!”大兒子掏出帶回來的一點胡椒,顯得喜滋滋地說道。

趙老四聽到是京城達官貴人的吃法,特別連皇帝都吃,當即便欣然同意。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南唐烽火

南唐烽火

安仔
下載客戶端,檢視完整作品簡介。
歷史 連載 3萬字
書生兇猛

書生兇猛

陳小九
一覺醒來,陳錦年穿越古代,成為大乾皇朝中一介小小秀才。只可惜原主吃喝嫖賭,五毒俱全,人人喊打。 於是,陳錦年略施小計,做奸商,登朝堂,寒門書生,席捲天下。
歷史 連載 4萬字
漢旌

漢旌

老白汾對瓶吹
莫名其妙穿越到了漢末,遇上了剛剛起步的劉備?開著全圖視野,這還不逆天改命? 別鬧,談情說愛哪有建功立業來的痛快!曹操、袁紹、孫權、司馬懿你們好,我是揣著劇本來的!
歷史 連載 5萬字
寒門書生,開局忽悠個便宜小嬌妻

寒門書生,開局忽悠個便宜小嬌妻

暴躁的老齊
少年劉墨開局遭遇假招婿,用完即殺。震驚之餘,設下計謀,忽悠個絕美嬌妻,走上酒樓大掌櫃人生。 後結識皇子,從此勵志成為皇室御用商人,輔佐皇子成為天下之主。 “跟我玩套路?有得你爽!”
歷史 連載 70萬字
穿成乖軟夫郎的農家書生

穿成乖軟夫郎的農家書生

木風雨
預收主攻種田小甜餅《粟大夫家的鹹魚先生》《穿成“萬人嫌懶漢”》專欄戳戳~~ ========================= 本文文案如下: 一朝穿成福水村人人厭棄的謝家小傻子,謝見君睜眼瞧著眼前破敗不堪簌簌掉牆皮的破草屋,牆角處緊攥著衣角一大一小,瑟瑟發抖的小可憐,心頭紅紅火火恍恍惚惚。 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褲兜裡還窮得叮噹響,滿打滿算也就腦子還好使一點,為了能在這個時代站穩腳跟,也為了能養活
歷史 完結 3萬字
父皇,朕真不想登基啊!

父皇,朕真不想登基啊!

牙籤吃粉條
身為安全第九局的特工李滅,意外穿越到了大梁朝成為了九皇子。西北:九皇子,西北戰事頻發,你再不出手西北就要淪陷了! 眾皇子:九弟,別打了我們不爭了,什麼都是你的!皇帝:老九,父皇我太累了,這個皇位不行你來坐吧! 李滅:老子好不容易穿越了,讓我躺平當個廢物行不行?
歷史 連載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