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鬱洲大嗎?

作為吳承恩筆下想象中的花果山原型,鬱洲又怎會不大,其週迴數百里,與四面臨海,與朐縣隔水對望。

何為週迴?

即為周長,鬱洲島周長數百里,就面積而言能夠滿足數萬百姓在島上居住,並沒有多大問題。且島上亦能耕種,淡水資源也夠。

至於大量人口的口糧怎麼解決,所幸鬱洲周圍擁有遼闊的漁場,即後世八大漁場的海州灣漁場,水師撒網捕魚,常能滿載而歸,滿足數萬百姓的日常食用不成問題。

且霍峻也讓戰船陸續將昌豨帳下的數萬男女運往江東安置,初批已至江左,及回程後又從江左帶來更多的艦船,第二批由昌豨帶著他心腹部下出發江左。

今昌豨將走,特來向霍峻辭別。

大帳內,霍峻在篝火上烤著鮑魚,那湯汁從殼上流出,滴到木炭上,發出呲呲的聲響。見火候到了,霍峻又撒上了點碎蒜,一起燒烤。及燒熟後,霍峻從鐵網上取下蒜香鮑魚,分與昌豨同食。

鮑魚肉入口,鮮美多汁。然可惜的是蒜非蒜蓉,失去了靈魂。

昌豨吃完蒜香鮑魚,意猶未盡的舔了舔嘴唇,說道:“豨將往江左,可惜不能與將軍同食鮑魚。”

鮑魚,非現代人所愛,古人亦愛之,其為古時海產八珍之一,舊名盾魚。管仲執政後,為報答鮑叔牙,知鮑叔牙喜食盾魚,自己出資購買盾魚,命漁民凡打撈到盾魚皆送至鮑叔牙府上,故齊國人常為鮑魚。

“昌將軍即往江左,何愁無故人同食鮑魚乎?”

霍峻將盤子放到案几上,笑道:“管鮑之交,古今眾人皆羨之。峻與將軍相逢半月,卻深感將軍之大義,舍家業而奔走鬱洲。及將軍奔赴江左,今有一言欲送與友人,不知友人願聽否?”

昌豨神情收斂,拱手說道:“仲邈但言無妨,豨必聽之。”

霍峻放緩語氣,說道:“江左士人以為將軍反叛無常,故不可深信用之。然劉豫州與峻卻不以為然,以為將軍叛曹情有可原。”

“將軍過往之事,如那流水東逝。想料今時心境不同前時,故豈能以今日之事,蹈昨日覆轍?”

“自古以來,良禽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但主待臣以恩,則臣奉主以忠。故峻以為良禽固然擇木,也需持節自立。否則朝秦暮楚,終將自毀。”

說著,霍峻笑了笑,說道:“峻之胡言,將軍且聽即可。”

昌豨沉吟良久,說道:“豨乃泰山一匹夫,行於亂世之中,常有身不由己之事。玄德公恩播於下,千里援我,豨雖匹夫,但亦知恩德之重。請仲邈放心,豨謹記此語。”

“好!”

霍峻見昌豨語氣誠懇,也真當他聽進去了。具體是否真有改變,就看昌豨日後的行動了。

昌豨站起身子,拱手說道:“豨且先回江左,今于禁、臧霸屯兵於朐縣,有擊鬱洲之意。若遼東海路開闢成功,仲邈也可早日歸程。”

于禁、臧霸為了防止霍峻登岸入寇,在朐縣屯兵觀望,防止霍峻又遷走大批百姓。

霍峻起身而送,笑道:“鬱洲懸於海外,舟舸為阻,料那兩人也無計可施。且青州之境,仍有義士反抗曹操之暴政,峻當為其後援。昌兄可先歸江左,峻不日亦可歸江左。”

霍峻此行北上的影響,不僅影響了徐州,實則也影響到了青州。糜芳率船隊北上,意外發現青州地界仍處在動亂當中。常年發生征戰,黃巾餘孽仍在,州內豪傑多背叛。

此前袁譚反叛曹操,割據青州,為這些群寇諸豪授予官職。如那長廣郡人管承聚眾萬餘戶被曹軍擊敗,率殘餘的三千餘家退守海島。他從糜芳口中得知劉備遣軍北上,繼而向霍峻求援。

霍峻果斷接納管承,又私鑄印綬送與管承,表他為威海校尉,兼領長廣縣長,且命丁奉帶隊運了批軍備、輜重與管承。管承得到印綬,又得到有了一批輜重補給,隨即放棄了投降之念,轉而隨丁奉南下鬱洲拜會霍峻。

霍峻送別昌豨及其手下萬餘人,今鬱洲上僅剩軍士水手四千多人,島上暫居的百姓仍有三萬多人,需要江左船隊再跑幾趟,才能把百姓全部接走。

島上居民原有千餘人,加上被強遷而來的朐縣百姓二千餘戶,及昌豨帶來的四五萬百姓,實際上島上人口最多的時候,聚集了五六萬人。

霍峻往江東運了首批幾千人回去,第二批由昌豨領頭搭載萬餘人,如今看來至少需要二批才能運往這些百姓,而且這還是建立在接下來百姓還不能增加的情況下。

但幸運的是,隨著海路據點的開闢,江東至鬱洲的往來航行的時間也縮短了。沿海千里而行,霍峻北上走走停停,花了半個月,到如今平均下來十日便可跑完一趟。且為了運輸百姓,諸葛亮也出面向商賈借船運輸,運輸的量也愈大。

送別昌豨,又過了幾日,管承隨丁奉而來,上岸入帳拜會霍峻。

管承站在帳中,感激說道:“承拜見將軍,多謝將軍送糧救援之恩。”

其人常年於海濱風吹如此,面板黝黑,身體壯碩。然管承能拉得起那麼多人的隊伍,又豈是單純武夫,神情間透露著機敏。

“且坐!”

霍峻神情柔和,抬手說道:“劉豫州心憂青徐百姓安危,得知曹操暴政,故遣峻率軍北上,屯於鬱洲,以援諸位。峻剛出兵救得東海昌太守,遷其部曲至江東。”

管承早已瞭解霍峻此次北上的軍力,且也知霍峻的戰績,說道:“將軍數敗夏侯,名震江淮,承雖是海濱之人,卻也知將軍之名。且劉豫州恩德信義於世,揚威於江東。承能為二君奔波效力,深感幸焉。”

霍峻見管承有歸順之心,直接問道:“敢問子奉,今下東萊、長寧海濱可有豪傑未附?且二郡當下情況如何?”

管承坐到席上,說道:“啟稟將軍,我等奉袁青州之命征戰,及袁青州不幸敗亡,我等不敵曹操,各自散逃。曹操為征討我等,命樂進、李典屯青州北海、樂陵、渤海等地,勸降征討袁青州手下。”

“又劃長寧新郡,及承所在之地,曹操委何夔出任太守。何夔自上來以來,施政以仁,勸撫我等。若非將軍北上,承恐會因缺糧少食而歸鄉土。”

曹操平定青州後,為解決青州海濱盤踞的黃巾軍及袁譚餘孽,將東萊郡劃分成南北兩郡,北仍有東萊郡,南為長寧郡。新郡管轄廣寧、東萊、矣平等六縣之地,初任郡守為何夔。

頓了頓,管承說道:“今青州海濱豪傑眾多,如王營帳下部曲亦有三千餘戶,屯於昌陽城;從錢手下部曲二千餘戶,避難於矣平險要;袁氏舊將高歆屯於不其海濱(今青島)帳下部曲千餘戶,有數十騎。及過東萊,樂安、濟南亦有黃巾軍徐和、司馬俱二人,所督帳下部曲有七八千戶。……”

在管承的講述下,霍峻大體瞭解山東半島上的形勢,用一句話簡單概括,即大亂過後,太平之前,群寇即將降服之時。

這種局面不插一手,豈不可惜。當然這種局面舉兵進犯不合時宜,且有李典、樂進等人坐鎮,但若能將群豪隨自己南遷江東,他便心滿意足了。

即便不能讓所有人都隨自己遷徙到江左,但凡能有數萬人便足夠,加上已經到手的五六萬人百姓,湊個十萬百姓,這趟北上就賺大發了。

今管承三千餘戶,百姓約在一萬五千口,達到目標並非遙不可及。且利用官職封賞,讓可信之人奔走,讓那些群豪歸附自己的機率亦能大大增加。

沉吟少許,霍峻說道:“子奉熟悉東萊海濱,今群豪未附,峻欲賜眾人官爵,不知子奉願替某奔走否?以勸降群豪隨峻南遷江左,皆賜予土地,亦可得富貴,不必避難於海濱,受風吹日曬之苦。”

說著,霍峻摸著下頜,笑道:“且告訴群豪,其官爵高低,在於所遷百姓多少。劉豫州之信義,世人無所不知,青徐州群豪又豈能不曉。且子奉可與眾人言,曹操暴虐,叛而不降者不赦,泗水之鑑即在眼前。”

霍峻北上以來,幾乎不打劉琦的名頭,而是拿著更為好用的劉備名義。有劉備作為背書,在青徐一帶走得開。

“子奉若是事成,自當另有封賞。何如?”

管承弓步起身,沉聲說道:“承願為劉豫州及將軍奔走。”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不讓女兒上桌?行,那就都別吃!

不讓女兒上桌?行,那就都別吃!

語喬喬
【養崽+日常+兩女三兒+爽文】水清一睜眼,破敗的屋子,半個黑麵饃饃,面黃肌瘦營養不良滿臉關心的五個娃娃。 大嫂冷眼說道:“老二家的,三柱只是不小心撞了你一下,他還是個孩子,你跟一個孩子計較什麼?” “她們堂哥大了,賣了丫頭片子給兄長娶親,為咱們老范家延續香火那是你女兒的福氣。”偏心婆婆道:“這糠餵雞太浪費,摻在糊糊裡給女兒吃補身體。” “女兒上桌吃飯?咱們老范家就沒這規矩!”水清:福氣?這福氣給你
歷史 連載 59萬字
為師

為師

陸之行
【運籌帷幄的病美人帝師VS扮豬吃虎的白切黑皇子】夏雲鶴,女扮男裝的帝師,滿腔熱血助太子登基,卻被構陷下獄,抄家滅族。 母親逝於流放,她病死昭獄,頭懸北闕,警示天下。十年後,楚國被北戎滅,流民遍野、十室九空。 一朝重回選弟子當日,她絕不會再選偽善太子。目光越過眾人,落在亭閣一角孤寂少年的身上。 少年衣著單薄,滿臉凍紅,令人心疼。夏雲鶴想起這位被北戎鐵騎包圍,寧死不降的皇子將軍。 於是解下狐裘披在他身
歷史 連載 9萬字
民國元老古應芬

民國元老古應芬

華697
本書透過大量歷史資料考證,民國元老古應芬 “一子四女”中的 “一子”實為古應芬的妾生的兒子古榜,而那號稱是古應芬兒子的古滂其實只是古應芬繼室何明坤在違反古家長輩意願,私自收留的養子;其為了謀取古應芬遺產,不惜夥同劉紀文兒女,陸匡文兒子等冒充古應芬獨子的醜惡事實。
歷史 連載 1萬字
穿越諜戰,我的代號是財神

穿越諜戰,我的代號是財神

千星如火
【諜戰+販賣物資+鐵血鋤奸+爽文】\n本書第二書名【頂級特工,從刺殺鬼子親王開始】\n重生上世紀三十年代,陳陽成為復興社的一名普通小特務。 \n滬淞會戰後,陳陽奉命潛伏,豈料開局受到叛徒出賣,差點落地成盒。 \n山城回不去,滬市又太危險。\n為了保全小命,無奈之下,陳陽估摸著自己先當個二道販子,先站穩腳跟。 \n於是,他左手賣物資,右手賣情報,有空再去除個漢奸賣國賊。\n就這麼一不留神,他竟然混成
歷史 連載 3萬字
成為前任死敵的心魔後

成為前任死敵的心魔後

冬行意
1. 時逢亂世,妖魔橫行。 陸嬋璣幼年失怙失恃,五歲以前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可是五歲那年冬天,她遇到了劍痴少年陸聞樞。 少年眉眼清寂,卻對她說:“隨我回承劍門,往後餘生,無人再敢欺你辱你。”此後,陸嬋璣便一直跟在陸聞樞身邊。 陸嬋璣無仙骨卻有慧根,僅用十年,便借陸聞樞的手,破了巨海十洲劍道第一劍那百年無人可破的殺招。 陸聞樞一時風光無兩,知情人都以為陸嬋璣會和陸聞樞結為道侶,直到陸嬋璣十八歲那年
歷史 連載 4萬字
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

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

木允鋒
來閱文旗下網站閱讀我的更多作品吧!
歷史 連載 17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