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心是可怕的,人心隔肚皮,誰又能確定誰是好人,那些縣丞當然不敢輕易將治理之權與田冊交給一個少年府尹,相反的他們不輕易給也是對的,田冊戶冊是一地的根本,他們不信任裴行儉。”

狄仁傑瞭然點頭,“可他們信任驪山。”

“那是自然,驪山縣侯一心為民為社稷,放眼天下找不出第二個,這些年種種事蹟足以說明這個縣侯一心要建設關中,無暇他顧,是該信任的。”

“許侍郎,若陛下得知此事,又會如何?”

許敬宗正色道:“考驗裴行儉的能力,靜觀其變。”

聽完許敬宗的分析,狄仁傑嘆道:“真是厲害呀。”

許敬宗終於拿起了筷子,“然也,就算是鬧到陛下面前,十二縣的縣丞有恃無恐,吃虧的還是裴行儉。”

“小子受教了。”

許敬宗心說你小子要學的還多著呢,一方面覺得狄仁傑的聰穎將來必有一番造化,又覺這小子不通人情世故。

在裴行儉上交辭官奏章後的第三天,朝中沒有動靜。

這是與蘇定方將軍學的。

辭官嘛,朝中常有之事。

裴行儉又找到了蘇定方。

左驍衛的官衙中,裴行儉嘴裡嚼著肉乾,“蘇將軍,某家也去辭官了。”

蘇定方看著文書撫須點頭。

“可是朝中遲遲沒有動靜。”

“凡有奏章遞上,朝中能給批覆的也是十之二三,有許多奏章都是不給批覆的,有些要容後再議,還有些則是沒有錄用。”

蘇定方問道:“你可以去找許敬宗。”

裴行儉搖頭道:“不能找他。”

蘇定方笑了笑,有些欣慰的神色,又道:“要丈量田畝,要清查戶冊也不一定要各縣遞上卷宗的。”

裴行儉恍然道:“多謝蘇將軍提點。”

“嗯,老夫什麼都沒說。”

翌日,裴行儉就帶著牛朝等人來到萬年縣,開始丈量田畝,問詢鄉民。

萬年縣的縣丞名叫高譽,其祖上乃是北魏門閥高諒,年過五十,打算再做三兩年的縣丞就告老回鄉,回鄉繼續教導渤海子弟。

聽說裴行儉帶著人親自來丈量土地,高譽急急忙忙趕來,他一手扶著官帽,腳步匆匆又得小心翼翼,讓一旁的孩童們看後咯咯直笑。

“裴府尹,這是做什麼?”

“丈量田地。”

見對方回答得簡單,高譽又道:“下官可將田冊戶冊遞交,府尹何至於此?”

裴行儉回道:“就該如此。”

“啊……”

高譽欲言又止,臉上依舊掛著很勉強的笑容,只是又道:“這田地去年剛丈量過。”

“無妨,某家自己丈量心裡清楚。”

見狀,高譽作揖道:“下官就不打府尹了,府尹自便。”

當然是讓自便了,裴行儉拿出了這種態度,各方縣丞都達成了統一的默契,先是上前詢問,而後就讓他自便。

當裴行儉到了華陰縣,在這裡遇到了李恪,自當初成婚之後李恪的蜀王也改成了吳王。

李恪談吐還是頗有行伍風氣,他現在也時常去軍中,嗮得古銅色。

裴行儉在波斯時也不好受,那時候整個人黑了不少,在長安城養了半年,已恢復了當年白淨的模樣。

“下官裴行儉見過吳王殿下。”

李恪也作揖道:“裴府尹的事已都聽說,佩服。”

裴行儉比李恪還要小個四五歲,談吐間比吳王好很多,坐在田埂上休息。

“本王很羨慕你,能夠出徵塞外。”

“有何羨慕的,不過都是朝中的安排。”

李恪站得板正,望向遠處正在忙碌的三兩小吏,又道:“你怎不說是驪山的安排。”

裴行儉詫異地回頭看了一眼吳王。

李恪又道:“本王年幼時也受驪山縣侯的指點,有幸叫他一聲老師,你自詡是驪山子弟,那麼本王也該是驪山弟子。”

“本王練兵數載。”言至此處,李恪垂下頭,“卻從未親自領兵,就連本王的好友李孝義也出征了。”

裴行儉脫下官帽,又撓了撓後腦。

李恪又道:“往後怕也沒有領兵的機會了。”

裴行儉起身道:“其實領兵挺累的,我在波斯的時候沒少被軍中的雜事折磨,折磨得人都快廢了,幾萬人的大軍一天不嚴管,就會亂糟糟。”

“是嗎?”李恪還是面帶羨慕。

“下官恨不得多長几雙眼睛,就這麼盯著他們。”

李恪又問道:“你當初去西域,之後又去波斯,都是受驪山縣侯的指點?”

“嗯,有許多指點,有許多關照。”

見吳王的神色更羨慕了,裴行儉急忙去忙自己的事情,擔心說多了這位吳王會當場哭出來。

驪山村外,盤算著盤算,鐵路又修了一里路。

人生很惆悵,惆悵地想要開一輛挖掘機,然後用挖掘機將那些聖人的墳都給挖了。

這路要修到什麼時候去,三年?五年?

五年應該能修好了吧。

張陽仔細一想又不對,不考慮施工條件來判斷工期是一件很不負責的事情。

眼下只能修一里是一里。

程處默提著兩個小酒罈而來,“喝兩口?”

張陽拿過一個酒罈子,灌下一口。

“裴行儉的事有訊息了。”

“你說。”

程處默看了眼不遠處與小郡主和小侯爺一起背詩的魏王殿下,湊近一些,小聲地將裴行儉的事,前前後後說了一遍。

張陽鬆了一口氣,稍稍點頭道:“很好,現在裴行儉算是坐穩長安令這個位置。”

“嗯,那小子要丈量十二縣的田地,還親力親為,受苦了。”

“說什麼受苦,我們驪山的弟子怎可能是養尊處優的。”

程處默拿出一個竹筒遞上,“虯髯客的訊息。”

張陽拿過竹筒,拿出內部的信紙,信紙上是一頁縣誌的內容,貞觀二年六月,登州治下黃縣,有壯士赤髯如虯,張姓,號稱虯髯。

二年七月,領海賊挾船東渡。

張陽皺眉道:“真去扶餘國了?”

“扶餘國是哪兒?”

張陽搖頭道:“東渡?會去哪兒呢?都過了十多年。”

程處默笑道:“都過去十年多了,又出海了,怎知他在何處。”

“嗯,我先將訊息送給李靖大將軍。”

程處默還想再說什麼,就見到張陽快步離開了。

以前但凡有了什麼事情,都可以與上官儀商量,現在他又去了朝中為官。

紅燒肉幫這麼多人,經過這些年的擴張,有些人有些事就快要失去控制了。

程處默心中擔憂,怕會出了變故。

打算先讓上官儀來一趟驪山。

當張陽將訊息放在面前,李靖很激動,竟真查到了行跡。

“虯髯客出海了?”

張陽點頭道:“目前不知道他在何處,這行跡也是十年前的事了。”

李靖嘆道:“罷了,罷了。”

“大將軍的意思呢?”

“老夫還是謝過你能相助,虯髯客本就是灑脫之人,若是一味追查只會引起不快,就此罷了吧。”

李靖很豁達地將這件事放下。

張陽拱手道:“大將軍,若是想要回來,我們不用找,若是不想回來,找到了又有何用。”

李靖頷首道:“有勞你了。”

“總算有個結果了,也沒幫上忙。”

李靖將目光放在東方,笑道:“當初我們結義之時,他是我們的兄長,那時陛下還是秦王,某便將他舉薦給那時的陛下,只是大哥見了陛下的氣度又自覺慚愧。”

“後散盡了家財,給某與紅拂一筆豐厚的銀錢,獨自離開了,那時大哥還想與天下各路英雄豪傑爭鋒,他見到陛下知道這天下豪傑中只有陛下能夠一統中原。”

“事實也正如大哥所言,陛下真的一統了中原,之後的事情你也該清楚,大哥沒了音信。”

張陽回到山上,聽女兒說紅拂女得知了虯髯客的訊息沒有哭也沒有動怒,只是沉默,非常地沉默。

虯髯客出海了,自然也不想再參與中原之事,或許這輩子都不會再回來了。

就讓虯髯客活在歷史中也好,就讓他成為一個故事。

張陽覺得大唐有寫不盡的故事,大唐的故事太多了,兒女情長,英雄豪傑,江都之變,天下傾覆。

浩浩蕩蕩的十八路反王,天策上將蕩平中原。

李玥坐在書房中,張陽低聲說著當初風塵三俠的故事。

或許真正的風塵三俠與故事中不一樣,至少讓唐人的故事再多一個篇章。

張陽尋找著記憶深處的傳記,將自己印象中的三俠故事緩緩講出來。

紅拂女機智果敢,虯髯客是個灑脫不羈的人,似飛將軍從天而降,挾狂風迅雷而來,使人驚悸,又化明月清風而去。

李玥寫完三俠的故事,張陽心裡還有一個期盼,那虯髯客張行三,是不是當真成了某個地方的王,如果真是這樣他會不會來大唐朝賀呢?

故事送出了驪山,李靖與紅拂女見到這個故事倒也沒有話語。

不過李世民有些不高興,他正坐在甘露殿批閱奏章,此時分心看完了這個故事,沉聲道:“遊俠之風於治民不利,他竟……”

再一看,李世民其實很喜歡這個故事的,風塵三俠的故事很動人,豪傑結義,意氣風發。

就連故事中朕的形象也是這般正面,虯髯客見了朕自知心胸氣度不足,便沒了爭霸之志,灑脫離開。

岑文字又道:“陛下,可需下令讓各縣注意遊俠之風?”

李世民放下這篇故事道:“恩,你也告訴張陽,往後不要再寫這些故事了,他若得閒幫朕想幾個有利於社稷的國策。”

“喏。”

唐人又有新的故事了。

風塵三俠的故事在坊間流傳,安延偃向松贊干布講完,問道:“贊普覺得這個故事如何?”

松贊干布感慨道:“好故事,唐人有動人的故事,吐蕃沒有。”

安延偃嘖舌道:“吐蕃有贊普的故事。”

“吐蕃的故事不足道哉。”松贊干布看向四周,人們皆在議論風塵三俠,言道:“你看虯髯客雖沒了蹤跡,可他會一直活在故事中,人們更喜唐人的故事,因故事都是動人的,張陽是個很擅長寫故事的人,他的紅樓,聊齋,白蛇足以傳世。”

“從此再也不會有人去尋虯髯客,因他已在唐人的故事中。”

安延偃喝下一口酒水,這位贊普的無奈與落寞盡在眼裡。

松贊干布面對大唐有種深深的無力感,不論是面對如今的天可汗也好,還是驪山縣侯也罷。

早就在他入長安的那天起,他的人生就結束了。

現在活在長安城的不過是一具軀殼。

安延偃又道:“唐人有說不完的故事,這些故事會流傳出去,如果縣侯有意為之,這些故事也會流傳到吐蕃,往後吐蕃人都講著唐人的故事。”

“吐蕃人也想要成為唐人,而吐蕃人會漸漸地失去他們的故事,殺人誅心不過如此。”

松贊干布道:“他真的這麼做了嗎?”

安延偃不解道:“你不知道嗎?紅樓與聊齋早就傳到了吐蕃,現在的吐蕃孩子都很喜歡這些故事,禮部的吐蕃都護府雖才建成一年,但禮部的人在吐蕃卻有數載。”

“難道贊普以為,禮部那些人整日與你們吐蕃人一起養牛嗎?這未免也太小看他們了。”

松贊干布閉上眼,低聲道:“他向來殺人不見血。”

安延偃搖頭道:“你也不要怪縣侯,你們吐蕃缺少文字書籍,書籍與文字越少,故事也就越少,而唐人的故事能夠彌補吐蕃的空缺。”

“贊普就算是再有不甘心又能如何?你無法改變任何事,該做的事情贊普都已做了,一統吐蕃諸部,與大唐一戰名揚天下。”

“往後的吐蕃會如何,那都是後人的事了,贊普做得夠多了。”

松贊干布站起身,將碗中的酒水一口全部喝盡,他痴笑道:“為何吐蕃會遇到這般的大唐,難道真有上天恩澤嗎?”

吐蕃與大唐糾葛了五年,涼州一戰對峙了一年吐蕃戰敗,後有祿東贊入唐談判,又是一年。

再是一年吐蕃劃地臣服。

安延偃勸道:“贊普,你陷得太深了,該走出來了。”

深秋的夜裡,今夜風很大,北風呼嘯,一駕馬車緩緩行駛,到了驪山的村口停下。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侯府奶崽的心聲洩露後扭轉國運了

侯府奶崽的心聲洩露後扭轉國運了

千陽燎原
(每晚九點更新~)江遐年眼睛一閉一睜,穿成了剛出生的侯府小姐。江遐年一喜:再也不用當打工的牛馬了,從此可以在錦衣玉食中躺平,做快樂鹹魚了! 吃瓜系統卻告訴她幾個壞訊息: 壞訊息一:她是真假千金文裡的真千金,馬上要和假千金調換,被假千金家人當奴隸折磨了! 壞訊息二:等十年後,侯府會被抄家流放,假千金會趁機和她換回來,於是作為罪人之女,她又要跟著吃流放的苦! 壞訊息三:等二十年後,北方的靖國會揮師南下
歷史 連載 2萬字
我在宮鬥劇裡當太醫

我在宮鬥劇裡當太醫

請吃一碗草莓
眾所周知,太醫九族在宮鬥劇中經常被消消樂。 一朝穿越,慕鈺成了京都一戶普通人家的孩子,年十三,而不普通的是,他是劇中痴心太醫男配的九族之一。 三年後,他全家都會成為被株連的九族之一。 天知道,他壓根就不認識那太醫男配好不好! 所以,身為直男的他,金手指是寵妃系統能幹嘛?去勾引另一個身為直男的皇帝? 一番研究之後,慕鈺悟了,這寵妃系統,可不就是妥妥的後宮聖品,這將來的太醫院院正之位鐵定是非他莫屬啊!
歷史 連載 5萬字
五胡不亂華:三國之白馬將軍!

五胡不亂華:三國之白馬將軍!

筆下如有仙
晉建興元年,遼東公孫氏苟活下來的子孫看著那將華夏大地蹂躪的不成樣子的諸多異族。 看著自己偷偷藏匿起來的無數靈位,想著家族之中記載的列祖列宗們的豐功偉績。 最終含恨閉上了自己的眼睛。 當神魂再次歸位,猛然睜開雙眼,卻發現自己已經身處於一間小小的廳堂之中。 周圍還傳來了朗朗讀書之聲。 而在自己的身邊,還有兩個長相頗為雄異之人。 “阿竹,你剛剛好似有金津玉液流淌而下啊。“ “玄德,你叫他作甚,這等紈絝子
歷史 連載 50萬字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別死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別死

李夏蟬
弘治十年,陳策穿越大明,卻身患肺癆病,不久於人世。不過他沒有自暴自棄,依舊在努力的活著。 他在北平購置了一所小院,驚訝的發現這座小院內的一塊土地種植能收穫各種神奇的物品。 每天種地鋤草便能有獎勵,諸如開工開物、一目十行、歷朝史料等。本以為他會這樣安靜等待死神降臨,但小院內卻來了一名頑劣的少年。 陳策驚訝的發現,頑劣的少年居然是大明皇太子,未來的明武宗朱厚照。 於是他決定用系統獲取的知識,在餘生內將
歷史 連載 4萬字
三國:開局孫策讓江東

三國:開局孫策讓江東

二分不等式
漢末亂世,劉興生為漢室宗親,家中雖有幾千族兵,卻因為年紀尚幼,沒有搭上十八路諸侯討董的大潮。 無奈,他只能與孫策合資,南下江東。多年後,孫策遇刺,把著他的手。 “兄與公瑾、三弟義結金蘭,本想共謀天下,無奈中道而別。我有一件事情,拜託三弟。” “兄長,放心,我一定輔助好十萬! “ “江東就給你了!” “……”
歷史 連載 4萬字
三國:小霸王重生,忽悠諸葛亮義結金蘭

三國:小霸王重生,忽悠諸葛亮義結金蘭

崑山老頑石
江東小霸王孫策死而復生,覺醒神級天選系統。叮!宿主已觸發任務:全身而退。 選擇1:躺著裝死,什麼也不做。獎勵:超級大軟蛋一枚,宿主從此以後膽小如鼠,窩窩囊囊度過餘生。 選擇2:醒來後集結隊伍,想辦法擺脫黃祖追兵,逃出虎口。獎勵:錢財和糧食。 選擇3:醒來後集結隊伍,搶回父親孫堅屍體,反殺黃祖追兵1000人。 獎勵:烏騅馬一匹......孫策自此走上了發家致富的道路。收小弟,練精兵,擁美女入懷...
歷史 連載 31萬字